聶耳
聶耳 | |
---|---|
字 | 子義 |
出生 | 聶守信 1912年2月14日 中國雲南省昆明縣(今昆明市官渡區) |
逝世 | 1935年7月17日 大日本帝國神奈川縣高座郡藤澤町(現藤澤市) | (23歲)
國籍 | 中華民國 |
籍貫 | 雲南玉溪 |
職業 | 音樂家 |
知名作品 | 《義勇軍進行曲》 《畢業歌》 《開路先鋒》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主要從事包括電影插曲在內的流行音樂、中國民族音樂的創作,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也就是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聶耳也被中國大陸稱為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先驅。[1]
生平介紹
[編輯]聶耳是雲南玉溪人,出生於昆明一個貧苦的中醫家庭。從小喜愛音樂,1918年就讀於昆明師範附屬小學。利用課餘時間,聶耳自學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樂器,並開始擔任學校「兒童樂隊」的指揮。1922年,聶耳進入私立求實小學高級部,1925年考取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插班生。
少年的聶耳曾虛心向一位木匠學習吹笛,並尊稱木匠是他的第一位吹笛老師,奠定了他的音樂基礎。
1927年畢業於雲南省立第一聯合中學,並進入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與了學生組織「讀書會」的活動,並與友人組織「九九音樂社」,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演出活動。在這期間,聶耳還自學了小提琴和鋼琴。
1930年夏天,聶耳從雲南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因參加反政府活動而列入「黑名單」,為此離開雲南至上海。
1930年7月,初抵上海的聶耳進入昆明雲豐商行所設的「雲豐申莊」幹活,並居住於同春里86號(現公平路185弄)亭子間。
1931年春,雲豐申莊關門,1931年4月聶耳考入黎錦暉主辦的「明月歌舞劇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發表《中國歌舞短論》,並因批評黎氏被迫離團。1932年11月進入聯華影業公司工作,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並組織「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組。這一時期,聶耳與電影界的袁牧之、王人美等結識,為他們創作了大量電影音樂,並向王人美的哥哥王人藝學習小提琴。
1934年4月聶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樂部工作,同時建立百代國樂隊(又名「森森國樂隊」)。這也是聶耳最多產的一年。此外他還在這一年年初報考了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小提琴專業,但沒有被錄取[2]。1935年1月聶耳任聯華二廠音樂部主任。1935年2月,田漢為電影《風雲兒女》創作的主題歌(即日後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從監獄傳出。聶耳聽說後主動要求譜曲。
1935年4月1日為免被捕,聶耳按照中共的準備離開上海,擬取道日本赴蘇聯考察學習,對外宣稱去日本找三哥「做牛皮生意」。[3]:1404月15日,聶耳在上海匯山碼頭登上日輪「長崎丸」,4月16日到長崎,17日到神戶,18日早抵東京。[3]:140在日本他修改了《風雲兒女》主題歌曲譜的初稿並三次修改歌詞,一併寄回中國。[來源請求]聶耳打算在日本停留一年,他計劃在這一年中先後進行日語學習、音樂訓練、作曲、俄語學習;[3]:142同時,他還對日本的音樂、戲劇、電影進行觀摩學習。[3]:143為多觀賞日本風光,7月9日,聶耳隨新結交的朝鮮朋友李相南到神奈川縣藤澤市遊覽,住在日本友人濱田實弘家中。在那裡他們幾乎每日去鵠沼海濱游泳。[3]:147-1487月17日,聶耳與濱田實弘、李相南等去海濱游泳,他獨自在水深齊胸之處游着,之後友人尋他不見,遂報警;[4]翌日屍體被撈起,據濱田實弘描述,屍體「是普通一般的溺死人樣子,不難看,也沒有吃着水,僅只從口裡流着少許血,頭也出少許血,據檢驗的醫生說是窒息死」,[4]當時聶耳年僅23歲。關於聶耳的死因,雖然當時日本法醫鑑定為溺死,一般也認為聶耳是在游泳時被巨浪捲去,溺水身亡[5],但也有被日本特務暗害[6][5]、突發心臟病溺水猝逝[7]等說法。
聶耳逝世的第二天,其同鄉好友張天虛代表雲南留日學生,趕到鵠沼海濱收領並火化聶耳遺體,還在之後主編了《聶耳紀念集》。[8][3]:150當年秋,當年秋,聶耳的骨灰由張天虛和玉溪人鄭子平護送回上海。[3]:1501936年,再由其胞兄聶敘倫將骨灰帶回昆明,安葬於西山。[3]:150
主要作品
[編輯]聶耳一生共創作37首樂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所寫的,其中反映工人階級生活和鬥爭的歌曲占有較大比重。聶耳經常與田漢合作。除《義勇軍進行曲》外,聶耳的代表作品還有《畢業歌》、《前進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歌》、《新女性》、《飛花歌》、《塞外村女》、《鐵蹄下的歌女》、《告別南洋》、《梅娘曲》、《賣報歌》、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及民族器樂曲《翠湖春曉》、《山國情侶》、《金蛇狂舞》等。
紀念
[編輯]聶耳墓
[編輯]在聶耳的出生地雲南昆明,有一座聶耳墓,位於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昆明與藤澤兩市也於1981年締結為友好城市。[9]
聶耳紀念廣場
[編輯]為了紀念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的聶耳,日本當地的有志之士於1954年籌措修建了聶耳紀念碑,碑文由秋田雨雀撰寫。幾年後紀念碑遭颱風襲擊損毀。1965年重新修建了紀念碑,並新建了刻有郭沫若所題「聶耳終焉之地」的一塊臥碑。[10]1985年聶耳遇難50周年之際,日本當地政府出資整修了紀念碑,並新建了聶耳的浮雕胸像和由當時的藤澤市市長葉山峻題寫碑文的解說碑。解說碑的碑文陳述了聶耳對音樂事業所作的貢獻,表達對其英年早逝的惋惜,最後祝願聶耳生前的微笑能成為中日世代友好的基石。紀念碑和其周邊組成了紀念廣場[11]。紀念廣場位於江之島西北方向兩公里處,湘南海岸公園的西端[12]。
影視形象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中国新音乐的先驱者——聂耳. 新華網. 2018-09-28 [202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 ^ 劉再生,音樂界的一樁歷史公案——蕭友梅和冼星海、聶耳的"是非恩怨",《音樂藝術》2007年03期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吳寶璋. 人民音乐家:聂耳.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4. ISBN 978-7-222-11585-9.
- ^ 4.0 4.1 玉溪市地方志辦公室. 聂耳遭难时之情形(滨田实弘). 聂耳资料专辑: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 1985: 335–336.
- ^ 5.0 5.1 周利成. 老报旧闻中聂耳生前身后事. 中國檔案. 2019, (7): 86-87.
- ^ 崎松. 聂耳死因探析. 玉溪網. 2010-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2月3日) (中文(簡體)).
- ^ 《聂耳与日本》出版. 玉溪文明網. 2010-04-30 [2010年4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中文(簡體)).
- ^ 蔡東. 西南二士 铁轮有书——左翼作家张天虚墓. 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政府. 2021-06-11 [2022-04-21].[失效連結]
- ^ 昆明市与日本藤泽市友好交往情况. 雲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07-04-03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玉溪市地方志辦公室. 聂耳资料专辑:纪念聂耳逝世五十周年. 1985: 285–287.
- ^ 聂耳在日最后行迹,是这样被保存下来的……. 上觀新聞. 2019-03-29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3).
- ^ 株式會社湘南なぎさパーク. 公園パンフレット(PDF) (PDF). 神奈川県立湘南海岸公園-園內マップ.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21).
- ^ [国家宝藏第二季] 聂耳小提琴 国宝守护人:张若昀. 中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 2019-01-08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今揭牌 明起对外开放. 新民晚報. 2021-04-30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王源“跨时空”演绎青年聂耳《故事里的中国》走进国歌诞生背后不能忘却的记忆. 央視網. 2020-12-12 [2022-04-21].[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