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星實地成分研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圖像右側可看到麥克斯韋山脈中白色的鑲嵌地形,圖像左側則是灰色的拉克什米高原東部邊緣。
通過地幔下涌形成高原地殼和鑲嵌地形的吉爾摩模型(1998年)

金星實地成分研究(VICI)是一艘金星着陸器任務設想,旨在以回答有關金星起源及演化的長期問題,並提供理解類地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所需的新見解

「金星實地成分研究」項目是新疆界4號任務中參與競選的12項提案之一,但並非2017年末入圍的兩項提案之一。

概述

[編輯]

該任務設想於2017年參與美國宇航局新疆界計劃競標,以爭取獲得的資金和開發[1][2],但未被選中[3]。 然而,2017年12月20日,該項目獲得了技術開發資金,以便為以後的任務競選作準備[4]。這些撥款的目的是進一步研製開發能在極端溫度和壓力環境下運行的金星元素和礦物探測相機,該設備主要利用着陸器上的激光測量金星表面岩石的礦物和元素組成[4]

如果未來某個時間被選擇和開發,金星實地成分研究任務將把兩架相同的着陸器送到未經勘探的鑲嵌地形區,這些地區被認為是尚未經歷過火山重塑的古老裸露地表[2]。這兩架着陸器將在下降過程中測量大氣層的成分和結構,其詳細程度是早先任務所不可能獲取的。着陸器還將分析着陸點的地表的化學、礦物及形態。

探測儀器 

[編輯]

「金星實地成分研究提出的探測設備包括一台中性質譜儀和一台曾用於「好奇號」火星車上的可調諧激光光譜儀,以研究金星表面礦物和元素組成[2],一台伽瑪射線光分計將檢測地表下0~10厘米深的天然放射性元素[2]

另請參閱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roposed New Frontiers Missions. Future Planetary Exploration. 4 August 2017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0). 
  2. ^ 2.0 2.1 2.2 2.3 VICI: Venus In situ Composition Investig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L. Glaze, J. Garvin, N. Johnson, G. Arney, D. Atkinson, S. Atreya, A. Beck, B. Bezard, J. Blacksberg, B. Campbell, S. Clegg, D. Crisp, D. Dyar, F. Forget, M. Gilmore, D. Grinspoon, Juliane Gross, S. Guzewich, N. Izenberg, J. Johnson, W. Kiefer, D. Lawrence, S. Lebonnois, R. Lorenz, P. Mahaffy, S. Maurice, M. McCanta, A. Parsons, A. Pavlov, S. Sharma, M. Trainer, C. Webster, R. Wiens, K. Zahnle, M. Zolotov. EPSC Abstracts, Vol. 11, EPSC2017-346, 2017. European Planetary Science Congress 2017.
  3. ^ NASA's New Frontier Mission Will Search For Alien Life Or Reveal The Solar System's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lana Glowatz, IB Times. 20 December 2017.
  4. ^ 4.0 4.1 NASA Invests in Concept Development for Missions to Comet, Saturn Moon Tit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SA News. 20 December 201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