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披頭士樂隊單曲
B面This Boy》(英國)
I Saw Her Standing There》(美國)
發行日期1963年11月29日 (1963-11-29)(英國)
1963年12月26日 (1963-12-26)(美國)
格式7英寸黑膠唱片
錄製時間1963年10月17日
倫敦EMI錄音室
類型搖滾流行[1]
時長2:24
唱片公司Parlophone (英國)
Capitol(美國)
詞曲列儂–麥卡特尼
製作人喬治·馬丁
銷量認證

金唱片(RIAA)[2]

披頭士樂隊英國單曲年表
She Loves You
(1963年)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1963年)
Can't Buy Me Love
(1964年)
披頭士樂隊美國單曲年表
She Loves You
(1963年)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1963年)
Twist and Shout
(1964年)
Alternative covers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參考譯名《我想握住你的手》[注 1])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樂隊的歌曲。它是第一首多軌錄音英語Multitrack recording的披頭士歌曲,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創作,錄製於1963年10月。這首歌在被發行前已有超過一百萬張的預購,使它本可以在發行當天(1963年11月29日)就直接登頂英國排行榜。然而,第一名的位置被披頭士的前一首英國單曲《She Loves You》占據,該曲是樂隊的第一首銷量百萬的單曲,當時在媒體的重點宣傳下重新大熱。《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用了兩周達到英國排行榜第一,並保持了五周,在前五十總共停留了二十一周[5]

這首歌也是披頭士的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於1964年1月18日以第45名進入「告示牌百強單曲榜」,開啟了對美國音樂產業的英國入侵。它到2月1日登頂榜首,在該位置停留了七周,直到被《She Loves You》取代,和在英國發生的情況正好相反。它在美國榜單上一共停留了十五周[6]。《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成為了披頭士全球最暢銷的單曲。2013年,《告示牌》雜誌把它列為史上最熱的單曲第44位[7]

背景和創作

[編輯]

雖然布萊恩·愛普斯坦據說曾促使列儂和麥卡特尼去寫一首吸引美國聽眾的歌[8],但喬治·馬丁否認了這個傳聞[9]。當時麥卡特尼於不久前作為理查德博士(Dr Richard)和瑪格麗特·埃舍(Margaret Asher)的客人搬入倫敦溫坡街57號居住,他們的女兒——演員簡·埃舍英語Jane Asher在同年的早些時候成為了麥卡特尼的女友。這個地點很快成為列儂和麥卡特尼新的創作據點,取代了後者在利物浦福斯林路(Forthlin Road)的家[10]

瑪格麗特·埃舍在地下室「狹小、不透氣的音樂室」教授雙簧管,而列儂和麥卡特尼坐在鋼琴邊創作《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在1980年9月,列儂告訴《花花公子》雜誌:

1994年,麥卡特尼印證了列儂關於創作這首歌時的情形,說:

錄製

[編輯]

披頭士於1963年10月17日在EMI錄音室的2號錄音棚開始錄音《I Want to Hold Your Hand》。這首歌和唱片反面的《This Boy》是最早使用到四軌技術的披頭士歌曲。這兩首歌在同一天錄音,各自用了17次完成。披頭士也實驗了讓吉他發出類似管風琴的聲音,由緊壓列儂的節奏吉他實現[13]。喬治·馬丁於1963年10月21日完成了單聲道和立體聲的混音[14];進一步的立體聲混音在1965年6月8日完成,是為了百代唱片在澳大利亞和荷蘭的附屬公司發行的合輯[15],另一次是在1966年11月7日[16]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是披頭士後來在德國錄音的兩首歌之一(另一首為《She Loves You》的德語版《Sie liebt dich英語Komm, gib mir deine Hand/Sie liebt dich》),標題改為《Komm, gib mir deine Hand英語Komm, gib mir deine Hand/Sie liebt dich》。這兩首歌都是由盧森堡音樂人卡米羅·費爾根英語Camillo Felgen翻譯,以假名「讓·尼古拉斯「(Jean Nicolas)署名。百代唱片(披頭士所屬廠牌Parlophone的母公司)的德國分支奧登(Odeon)確信披頭士的唱片無法在德國賣出,除非他們用德語唱歌。披頭士痛恨這個想法,他們應該於1964年1月27日在巴黎的巡演期間去百代唱片的帕西·馬爾康尼錄音室(Pathe Marconi Studios)錄製德語版歌曲, 但他們選擇了抵制。製作人喬治·馬丁花了幾個小時等他們出現,感到非常憤怒,堅持讓他們嘗試一下。兩天後,披頭士錄製了《Komm, gib mir deine Hand》,這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罕見的幾次在倫敦以外錄音的情況之一。然而,馬丁日後承認道:「事實上他們是對的,用德語錄音對他們來說是不必要的,但他們並沒有做得很糟,而是完成得很不錯。[注 4][17]

Komm, gib mir deine Hand》當時在德國成為了一首熱門單曲,但就像五六十年代的其他德語歌詞版的英語流行歌曲一樣,如今被認為是過去年代的一種獵奇文化現象。現在該曲的英語版本在德國更流行。披頭士1970年代的《紅色專輯英語1962–1966》和《藍色專輯英語1967–1970》在德國發行時收錄的都是英語版的歌曲。

反響

[編輯]

這首歌得到了大西洋兩岸瘋狂歌迷的熱烈反響,但一些樂評人認為它不過是另一首流行一時的歌曲,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美聯社的辛西婭·羅威里(Cynthia Lowery)表達了她對披頭士狂熱的惱怒:「天知道我們已經聽夠了。只想聽天氣快訊和報時信號都不可能躲開這首歌了。[注 5][18]

鮑勃·迪倫對披頭士的創新印象非常深刻,說:「他們在做沒人在做的事情。他們的和弦實在是過分,就是過分,而他們的和聲使這一切變得有效。[注 6][19]」有一段時間迪倫把歌詞「I can't hide」誤聽為「I get high」。當他們會面時,他驚訝於披頭士四人都沒有真的抽過大麻[20]

參與人員

[編輯]
依據伊恩·麥克唐納德英語Ian MacDonald[21]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銀色披頭士》[3],部分出版物翻譯成《我想牽你的手》[4]
  2. ^ 原文:We wrote a lot of stuff together, one on one, eyeball to eyeball. Like in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I remember when we got the chord that made the song. We were in Jane Asher's house, downstairs in the cellar playing on the piano at the same time. And we had, 'Oh you-u-u/ got that something...' And Paul hits this chord and I turn to him and say, 'That's it!' I said, 'Do that again!' In those days, we really used to absolutely write like that — both playing into each other's noses.
  3. ^ 原文:'Eyeball to eyeball' is a very good description of it. That's exactly how it was.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was very co-written. It was our big number one; the one that would eventually break us in America.
  4. ^ 原文:They were right, actually, it wasn’t necessary for them to record in German, but they weren’t graceless, they did a good job.
  5. ^ 原文:Heaven knows we've heard them enough. It has been impossible to get a radio weather bulletin or time signal without running into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6. ^ 原文:They were doing things nobody was doing. Their chords were outrageous, just outrageous, and their harmonies made it all valid.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hmoop,第6頁.
  2. ^ American single certifications – The Beatles –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016-05-15] (英語). 
  3. ^ 《銀色披頭士》(2012年),第161頁
  4. ^ 《搖滾!搖滾樂的前世今生》(2013年),第107頁
  5. ^ Gambaccini 1991,第27頁.
  6. ^ Harry 1985,第66頁.
  7. ^ Bronson, Fred. Hot 100 55th Anniversary: The All-Time Top 100 Songs. Billboard. 2 August 2012 [9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8. ^ MacDonald 1998,第88頁.
  9. ^ George Martin introduces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video. YouTube. [2014-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10. ^ Miles 1997,第107頁.
  11. ^ The Beatles Interview Database 2004.
  12. ^ Miles 1997,第108頁.
  13. ^ Everett, Walter. The Foundations of Rock: From "Blue Suede Shoes" to "Suite: Judy Blue Eyes". : 51. 
  14. ^ Lewisohn 1996,第125頁.
  15. ^ Lewisohn 1996,第194頁.
  16. ^ Lewisohn 1996,第231頁.
  17. ^ Lewisohn 1988,第38頁.
  18. ^ The Ottawa Journal 1964.
  19. ^ Scaduto 1973,第203–4頁.
  20. ^ Segal 2005.
  21. ^ MacDonald 1998,第87頁.

參考書籍

[編輯]
  • 馬可·克雷申奇. 银色披头士. 時利和 第一版.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12年1月. ISBN 9787506365079 (中文(中國大陸)). 
  • 凱文·J·H·德特馬. 摇滚!摇滚乐的前世今生. 明德書系·THINK. 劉雯、郭春雷 第一版.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年1月: 105. ISBN 978730016738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