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VK4501(P)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VK4501(P)[1]
類型重戰車
原產地 納粹德國
生產歷史
研發者保時捷
製造數量10輛[2]
衍生型斐迪南重驅逐戰車(象式)
基本規格
重量57-59噸(戰鬥重量)[1]
長度9.34米(全長)
6.7米(車身)[1]
寬度3.14米[1]
高度2.80米[1]
載員5人
車長、砲手、裝填手、駕駛、通訊員[1]

裝甲前方100毫米
側面及後方80毫米[1]
主武器8.8厘米Kwk 36 L/56砲(砲彈70發)[1]
副武器7.92毫米MG34通用機槍 ×2[1]
發動機保時捷100/1 ×2
風冷V型10汽缸汽油引擎(發電用)[1]
310匹 ×2[1]
懸掛縱罝式扭力桿[1]
作戰範圍80公里(平地)[1]
速度35公里/小時(平地)[1]

VK4501(P)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納粹德國所研發的戰車,一般稱為六號戰車虎(P)(德語: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P))。而「保時捷虎式(Porsche Tiger)」、「P虎」」[註 1]或「虎P[註 2]則為俗稱。

概要

[編輯]

原與亨舍爾的VK4501(H)同為虎I的兩款試作型之一,並接受過制式採用前的測試。不過最後並沒有被採用。設計者為斐迪南·保時捷

1941年5月26日,在希特勒山莊的會議中,希特勒明確指出必須配備強力的戰車[3]。就此,亨舍爾與保時捷兩間公司正式展開研製該戰車的競賽。保時捷以研發VK3001(P)時所累積的技術作為基礎[2],重新設計成VK4501(P)。後於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辰當天[4],亨舍爾與保時捷的試作型均接受了希特勒的檢閱,並在其面前進行直線行車測試。雖然亨舍爾的試作型受到希特勒與戈林冷遇,但就性能而言確實凌駕於保時捷之上。相反,保時捷的試作型不但做不到原地轉向動作,更在極限行走時陷入地面。於1942年7月27日,在庫斯麥多夫進行比較測試期間,亦達不到多項要求。由於在測試後仍然解決不了懸掛系統及引擎過熱的問題,最後由亨舍爾的試作型成為正式的六號戰車虎I並進行量產。

雖然在測試中不合格,但因事前的準備工作而生產了相當數量的車體裝甲板。而這些車體後來改造成突擊砲,最終成為90輛象式重驅逐戰車

構造

[編輯]

VK4501(P)主要由車體與砲塔兩部份組成。車體設計繼承了四號戰車的守舊構造,並不像T-34般設有傾斜裝甲與曲面化裝甲。駕駛席與通訊手席的前方車身幾乎垂直,而車身、砲塔前側面完全沒有任何斜面(Glacis plate)的垂直構造。不過並不是單純的四角箱型,因為裝甲板無法保護起角的部份,所以整體來說實為八角形。砲塔則為筒狀。由於先前的作戰經驗,因此在車身與砲塔前方設有100毫米的裝甲,而側面、後方則為80毫米。從後方望前,車體的前方右側設有機槍,並由通訊手操作。左側為駕駛席。由於通訊手席、駕駛席的天井位沒有多餘空間,因此有部份側面裝甲被挖空,以設置艙蓋。艙蓋的厚度為80毫米。但由於開閉的實用性及難以防彈,所以後來將其廢止並焊死。第一輛原形車是由尼伯龍根製作所制製造[2]

由於車體的巨大重量,所以保時捷博士相當擔心械式操縱裝置的可靠性,因此試用了獨創的電動馬達。電力由2台風冷汽油引擎提供。由於使用電動的關係,完全省卻了變速及操縱時的換擋及複雜的操縱(轉向)裝置,取而代之,只需要控制電力流量就可以進行無段變速及操縱。但因這套巨大的引擎與馬達變得相當重要,所以將這1.5噸的負重物,安置在車身後半部的引擎室內。為此,砲塔配置在車身上很前的位置。兩台引擎並排於車身中央,後部則為2台橫置的馬達。因此VK4501(P)為後輪驅動。但因所搭載的風冷引擎在開始研發時已經問題叢生,其發電能力不足及過熱導致故障頻頻,在研發時進行越野行走時,更發生需要由VK3001(P)以電線進行供電才能前進的情況 。另外,由於馬達所產生的電磁噪音,令進行無線通信相當困難。

砲塔與亨舍爾製的虎I具兼容性,稍作修改就可以搭載。前方裝甲厚度為100毫米、側面為80毫米。整個砲塔上方基本平滑,但為了讓砲塔取得俯角,所以在中央部分設有稍為突起的緩衝間隔。由後方望前左側為車長席,天井則由100厚的裝甲構成並設有艙蓋。保時捷原本準備使用由高射砲改良的8.8厘米砲。其後改為56倍口徑8.8厘米KwK36。從後方望前砲塔的右側設有同軸機槍。

行走裝置為保時捷博士所獨創。其扭力桿並不是配置於車底,而是以縱置方式裝備於車外。扭力桿與2枚負重輪為一個組合,而車身兩側均安裝3個組合。這個搖動台車式的負重輪組合,與橫置的相比較為節省空間、簡化程序及能控制車高,亦可於車底設置艙蓋。這個方式後來更延續到使用VK4501(P)底盤的象式重驅逐戰車及部份獵虎式上使用。但由於彈簧欠缺彈性、重覆操作上的損耗及起動裝置需承受極大重量而問題多多。於獵虎式裝備後,更引起斷裂及低速行走時因履帶的脈動導致全車震動。而象式方面因較一般戰車重而令輪軸的零件嚴重損耗,必需頻繁更換。

左右兩邊的履帶均由109塊[1]鐵片以單栓接合。鐵片的闊度為640毫米[1],因此進行接合時為相當重的勞動。由於重量大,如果履帶上的負重不平均的話,用作接合的栓就會斷裂,而履帶出現屈曲的情況亦時有發生,若進行高負荷的原地旋轉或急促旋轉更隨時引致履帶脫離,或直接出現故障。

投入實戰

[編輯]

第653重驅逐戰車營內數輛的指揮車中,當中1輛為砲塔編號「003」的六號戰車虎(P)[註 3][5],是營部所屬[6]並由營長霍普特曼·格林貝格(Hauptmann Grillenberg)所搭乘[7]。此時車身前方與斐迪南/象式一樣增加了100毫米的裝甲板並以螺絲釘栓緊[5],使用克虜伯流水號Nr.14的量產型炮塔[8],砲塔天蓋被加高,從而消除了炮塔中間容納主砲的突起[6],並在內部增設Fu 5和Fu 8無線電台[8]。這輛虎(P)指揮車參與了1944年4月在烏克蘭的戰事,但於同年7月損失,原因不明[9]

登場作品

[編輯]
當中被重新製成單行本的「豚之虎」,是講述保時捷虎式被編配到一個虛構實驗小隊,並在東部戰線進行艱苦的戰鬥。該作品在製作時為確實沒有投入到實戰,而在設定上為庫爾斯克會戰之後。
於第10集中,為豹獅隊(汽車社隊伍)所搭乘的保時捷虎式登場。
做為德國科技樹VII階重型戰車登場,車身前方比照斐迪南驅逐戰車追加了另一片100mm裝甲版,達到200mm的裝甲等效。另外可安裝88mm L/71 戰車砲
電影版中登場。
作為德國科技樹的III、IV級高級載具登場,權重5.3~5.7。

註腳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源自Porsche Tiger
  2. ^ 源自Tiger (P)
  3. ^ 庫爾斯克會戰中為第653戰車驅逐營的指揮車,亦為唯一一輛投入戰鬥的VK4501(P)。

資料來源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ティーガー戦車』付録9、「VI號戦車ティーガー(P)VK4501(P)の諸元」244頁。
  2. ^ 2.0 2.1 2.2 『ティーガー戦車』、「VK4501(P)戦車」29頁。
  3. ^ 『ティーガー戦車』、「新型戦車開発計畫」28頁。
  4. ^ 『ティーガー戦車』、「ヘンシェル vs ポルシェ比較審查」92頁。
  5. ^ 5.0 5.1 『重駆逐戦車』、「フェルディナント/エレファント」、113頁。
  6. ^ 6.0 6.1 #achtungpanzer
  7. ^ #Unit 653 211頁
  8. ^ 8.0 8.1 #Panzer T6 26頁
  9. ^ #PanzerVI 54頁

參考文獻

[編輯]

網頁

[編輯]

書籍

[編輯]
  • (日語)Walter J. Spielberger; 津久部茂明. ティーガー戦車. 大日本繪畫. 1998年月6. ISBN 978-4499226851. 
  • (日語)Walter J. Spielberger; 木村義明. 重駆逐戦車. 大日本繪畫. 1994年8月. ISBN 978-4499226370. 
  • (英文)Münch, Karlheinz. The Combat History of German Heavy Anti-Tank Unit 653 in World War II. Stackpole Books. 01-01. ISBN 9780811732420. OCLC 60671737. 
  • (英文)Jentz, Doyle, Thomas, Hilary. Panzer Tracts No. 6 Schwere Panzerkampfwagen : D. W. to e-100 Including the Tigers. Boyds, MD: Panzer Tracts. 2001. ISBN 9780970840714. 
  • (英文)Doyle, Hilary. Panzerkampfwagen VI P (Sd. Kfz. 181) : the history of the Porsche Typ 100 and 101 also known as the Leopard and Tiger (P). Darlington Productions. 1997-01-01. ISBN 9781892848031. OCLC 457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