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鯨
大村鯨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下目: | 鯨下目 Cetacea |
科: | 鬚鯨科 Balaenopteridae |
屬: | 鬚鯨屬 Balaenoptera |
種: | 大村鯨 B. omurai
|
二名法 | |
Balaenoptera omurai Wada et al., 2003
| |
大村鯨(學名:Balaenoptera omurai,英語:Omura's whale)又稱角島鯨,屬鬚鯨科,直到2003年才被確認與命名。
因為模式標本是擱淺在日本山口縣的角島(Tsunoshima),故又俗名「角島鯨」。它的種小名 omurai 則是為了紀念日本的鯨豚學者大村秀雄。
成年大村鯨身長可達11公尺,屬中型鯨,外型極似長鬚鯨,但較長鬚鯨(體長可達26公尺)小很多。
分佈
[編輯]已知分佈海域為西太平洋地區,在2015年於馬達加斯加外海,首次被用鏡頭捕捉到活動影像,台灣賞鯨業者則在2017年5月於花蓮外海拍攝到鯨魚的特徵是左下顎黑色色塊、胸鰭白色邊緣與背鰭形狀等,經多處特徵判定後,極可能就是罕見的「大村鯨」[1][2][3][4]。標本來自日本、台灣、菲律賓、澳洲與所羅門群島,台灣的大村鯨標本,目前絕大多數保存於台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5]。
發現史
[編輯]1970年代末,和田志郎從遠洋水產研究所鯨魚資源實驗室研究被捕獲的鯨魚,由1976年太平洋熱帶海域所羅門海雌雄各三條鯨魚樣本及1978年在科科斯群島捕獲二條雌性鯨魚樣本中發現獨特基因。儘管鯨魚長度介於9.6米 - 11.5米,卻是成年鯨魚。當時和田志郎認為這些鯨魚是全新物種,並投稿至科學期刊《Nature》,但是被認為證據不足,並未刊登。
1998年9月11日,日本漁船與鯨魚在山口縣角島近海(本州之間的海域)相撞。根據報導指出,這條鯨魚體長約11米,在事故發生時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鯨魚和海豚在這個地區很少見,健康的鯨魚不太可能與慢速船隻碰撞。國家科學博物館山田格保存遺體,並交由漁業研究中心中央水產研究所、岩手縣立博物館、日本鯨類研究所進行研究。調查開始三天後,遺體腐敗嚴重,難以詳細調查易發生腐敗的部位,例如軟組織。然而,骨骼的狀況仍然表明這條鯨魚已經成年,因此可以肯定這條鯨魚不是未成年的大型鯨魚。此外,這條鯨魚髖骨的形態獨特,可能是病變個體或未知物種。頭骨也顯示出獨特的形狀。科學家從鼻骨周圍的形狀和線粒體的DNA確認這條鯨魚以及之前發現的八個標本是全新物種。
日本科學家和田志郎、大石雅之、山田格等三人於2003年11月20日在科學期刊《Nature》 發表論文[6],確認全新物種大村鯨。大村鯨長相易與長鬚鯨、布氏鯨、塞鯨等鬚鯨科成員混淆。為此歷經三年時間,作者遠赴所有標本可能出現國家,進行標本比對與鑑定。因在骨骼形態、鬚板數量(單側僅200片左右)及DNA分析結果確有獨特的特徵,證實為新種。
重要出沒紀錄及主要出沒地點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大村鯨花蓮外海現蹤. [2017-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 ^ 有片/全球最神祕 大村鯨花蓮出沒!.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6).
- ^ 大村鯨花蓮現蹤跡 全球罕見.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 ^ 4.0 4.1 極罕「大村鯨」現身花蓮外海. [2017-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30).
- ^ 21世紀新發現的大型鯨—大村鯨. [2015-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 ツノシマクジラ 日本で発見された新種のヒゲクジラ[永久失效連結]
- ^ 20110711石梯港外鬚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ouTube (2011-07-11). Retrieved on 2017-04-01.
- ^ 20110819布氏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ouTube. Retrieved on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