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玻姆
戴維·玻姆 David Bohm | |
---|---|
出生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威爾克斯-巴里 | 1917年12月20日
逝世 | 1992年10月27日 英國倫敦 | (74歲)
公民權 | 美國 巴西 英國 |
母校 | |
知名於 | |
獎項 |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理論) |
機構 | |
博士導師 | 羅拔·奧本海默 |
博士生 | |
受影響自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
施影響於 | 約翰·貝爾 彼得·聖吉 馬里奧·邦格 |
戴維·玻姆(英語:David Bohm,1917年12月20日—1992年10月27日),英籍美國物理學家,對量子力學有突出的貢獻,並曾參與曼哈頓工程。
生平
[編輯]青年與大學
[編輯]1917年12月20日,戴維·玻姆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他的父母均為猶太人。1939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羅拔·奧本海默。後因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
工作和博士學位
[編輯]量子理論和玻姆擴散
[編輯]在他早期,玻姆對物理學作出了許多重大貢獻,特別是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理論。他發展了一種等離子體理論,發現了被稱為玻姆擴散(Bohm diffusion)的電子現象。他的第一本書,出版於1951年的《量子理論》,受到愛因斯坦的歡迎。但是玻姆並不滿意量子力學的傳統詮釋,關於這一點他寫進了書中。由於意識到量子力學的WKB近似導致決定性的方程式,以及相信純粹的近似不可能把一個機率性理論變成決定性理論,玻姆開始懷疑在量子力學裏使用傳統方法的必然性。[1]
1952年,玻姆發表了兩篇論文,支持了路易·德布羅意在1927年索爾維會議後中斷發展的導航波理論,回應了當初對導航波理論反對的聲音。玻姆的工作促使德布羅意重返該課題,繼續發展他自己的雙解理論(Double Solution Theory)。
玻姆他們的目標並非試圖展示一個決定性的力學觀點,而是要表明:和傳統詮釋相反的是,把屬性歸因於一個潛伏在可觀測的量子世界之下的現實(reality)是可能的。[2]在玻姆的努力下發展起來的德布羅意-玻姆理論,其預測完美地與非決定性量子力學相符。他最初把他的方法稱為隱變量理論,後來稱之為存在性理論(ontological theory)。
玻姆的工作以及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成為促成貝爾定理的主要因素。貝爾定理完全排除了局域隱變量理論。
隱序和顯序
[編輯]隱序(Implicate order)和顯序(explicate order)是玻姆創造的概念,是描述同一個現象或現實方面時採用的兩種不同框架。他用這些概念描述,在不同的背景諸如不同的尺度下,同一種現象為何有可能看起來不同。
隱序也稱卷序("enfolded" order),被視作更深入更基本的現實的秩序。作為比較,顯序或稱展序("unfolded" order)包含了人們通常感知到的抽象物。
他寫道:在隱序中,空間和時間不再是決定不同成份之相關性或非相關性的主導因素。相反地,各成份之間可能存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比較基本的關聯,通過這種關聯,我們關於時空以及單獨存在的物質微粒的通常概念,被抽象為源自深層秩序的形式。這些通常概念實際上出現在所謂顯序或展序中,而顯序則是被包含在一切隱序的全面總體中的一種奇特形式。[3]
玻姆和海利(Basil Hiley)主張:萬物諸如粒子、客體、主體,皆作為一種潛層活動的半自主半局域的屬性而存在。這些屬性,只有經過滿足某些準則的某種程度的近似,方可被認為是獨立無關的。在這個圖景中,量子現象的經典極限在作用量函數不大於普朗克常數的情況下,體現了一種這樣的準則。他們用整體動態(holomovement)這個詞稱呼這些序中的這種活動。[4]
阿哈諾夫-玻姆效應
[編輯]1959年,玻姆和阿哈諾夫發現了阿哈羅諾夫-玻姆效應。首次顯示磁向量勢可以具有真實的物理效應。
此外,玻姆也一度進行過一些人文社會學研究,並出版了《論對話》一書。
大腦全像模型
[編輯]與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卡爾·普利貝拉姆合作,玻姆加入了對大腦功能全像模型的早期研究。這一人類認知方式的模型徹底不同於通常人們所接受的觀念。[5][與來源不符] 玻姆與普利布拉姆研究的理論認為大腦運作的方式與全像圖的原理很相似——其運作遵循量子數學原理,並與腦波模式的特徵相對應。[6]
思想是一個體系
[編輯]使波姆感到警覺的,是他認為在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乃至在個人自身內在,不平衡都在增長。波姆說:「所以你開始納悶到底人類會發生什麼,科技在以越來越大的力量持續進步,而這帶來的可能是福祉,也可能毀滅。 他繼續發問:
這一切麻煩的源頭在哪裏?我要說,這源頭就是思想。許多人會認為這樣的看法是瘋狂的,因為思想是我們擁有用以解決問題的工具。這是人類傳統的一部分。但是看起來,我們用以解決問題的東西恰恰就是我們問題的源頭。這就如同去找醫生看病,而其實他卻幫你生病一樣。事實上我們有20%的醫療案例就是這麼回事。但是在思想的案例中,這種比例可遠不止20%。
在波姆看來:
……所有人共同默認的假設,是思想告訴你事物是什麼樣的,思想本身並無作為——是「你」在面對思想,並決定如何處理這些資訊。但事實上並不是你決定如何處理資訊,是思想在牽着你跑。但是它給了你虛假的錯覺——似乎是你在開動思想,似乎你是控制思想的那一個。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是思想是控制了我們每一個人。
思想創造了一切分界,然後再認為這些分界是自然存在於外的。而思想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是:它不知道是它自己在營造一切,於是它掙扎着反抗自己營造的東西。它並不想知道這一切是自己搞出來的,於是它與自己造就的結果對抗:在保持同樣思維方式的同時,卻試圖迴避由其帶來的不愉快結果。這種特徵我稱之為「持續的自相矛盾」。
波姆因此在《思想是體系》一書中提出,思想具有滲透性和系統性的本質:
我用「思想」這個詞表示整個體系,包括思想、覺受、身體,以及分享思想的社會整體——這些都在一個過程之內。對我來說非常關鍵的就是不要把它們割裂開,因為他們是同一個過程;某個其他人的想法變成我的想法,而我的想法也變成別人的想法。因此把這一整套東西分別看成是我的思想、你的思想、我的感覺、這些感覺、那些感覺,這種角度是錯誤的,並且會誤導我們。我想說,以現代語言習慣來講,思想造就的是一個體系。體系意味着存在一套彼此相關聯的事物或構成整體的各部分。但如今人們使用這個詞的通常含義是一樣事物的所有組成部分是彼此互相依存的,而且相互依存的不僅是它們之間的互動,它們各自的意義和存也只有相互依存才能產生。如同一個公司,公司的組織就是一個系統,公司里有這一部門,那一部門等等。但它們單獨並無任何意義,它們必須聯合起來運作。身體也是一個系統,社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系統。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與它們相似,思想也是一個系統。這一系統不僅包括思想、覺受和情感,還包括身體的狀態,並且包括了整個人類社會——因為思想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地來回傳遞,而這一過程自古一直演化至今。一個體系是不斷在經歷發展、變化、演變和結構調整的,儘管系統中的某些特徵會變得相對固定,我們把這樣比較固定的部分稱為結構……思想一直在演化,而我們無法說出這整個的結構是從何時開始的。但是隨着文明的成長,思想的結構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也許在文明建立起來之前只有非常簡單的思想。而現在這一體系已經變得非常複雜而又多分支,並且其中的不和諧也遠多於過去。
現在我想說的是,這一體系中存在一個錯誤,一個「系統性錯誤」,不是這裏或那裏有個錯誤,而是錯誤遍佈整個系統。你能想像這個畫面嗎?這錯誤無處不在,又不在任何地方。你可能說,「這裏有個問題,我要把思想帶到這裏來解決這個問題」。然而,你的思想也是這系統的一部分,你的思想具有的錯誤與你試圖糾正的錯誤是一樣的,或者起碼是相似的。
而思想持續用這種方式創造問題然後再試圖去解決問題。當思想試圖如此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卻使問題變得更糟。因為它沒有注意到正是它自己創造出這些問題,它越是思考,創造出的問題就越多。(第18-19頁)
《波姆對話》
[編輯]在他的晚年,為解決社會問題,波姆曾寫過一篇建議,後來被稱為《波姆對話》,其中他提到,要實現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欣賞彼此不同的個人信念,最重要的前提是地位的平等與自由的氣氛。他建議,如果各對話群體能有實質上更廣範圍的經歷,將有助於他們跨越孤立和分裂的狀態——而這是波姆觀察到深植於社會內在層面的。
著作
[編輯]- 1951. Quantum Theor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9 repri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Dover, ISBN 0-486-65969-0
- 1957. Causality and Chance in Modern Physics, 1961 Harper edition reprinted in 1980 by Philadelphia: U of Pennsylvania Press, ISBN 0-8122-1002-6
- 1962. Quanta and Reality, A Symposium, with N. R. Hanson and Mary B. Hesse, from a BBC program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Research Council
- 1965.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W.A. Benjamin.
- 1980. 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 London: Routledge, ISBN 0-7100-0971-2, 1983 Ark paperback: ISBN 0-7448-0000-5, 2002 paperback: ISBN 0-415-28979-3
- 1985. Unfolding Meaning: A weekend of dialogue with David Bohm (Donald Factor, editor), Gloucestershire: Foundation House, ISBN 0-948325-00-3, 1987 Ark paperback: ISBN 0-7448-0064-1, 1996 Routledge paperback: ISBN 0-415-13638-5
- 1985. The Ending of Time, with Jiddu Krishnamurti, San Francisco: Harper, ISBN 0-06-064796-5.
- 1987. Science, Order, and Creativity, with F. David Peat. London: Routledge. 2nd ed. 2000. ISBN 0-415-17182-2.
- 1989. Meaning And Information, In: P. Pylkkänen (ed.): The Search for Meaning: The New Spirit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Crucible, The Aquarian Press, 1989, ISBN 978-1-85274-061-0.
- 1991. Changing Consciousness: Exploring the Hidden Source of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rises Facing our World (a dialogue of words and images), coauthor Mark Edwards, Harper San Francisco, ISBN 0-06-250072-4
- 1992. Thought as a System (transcript of seminar held in Ojai, California, from 30 November to 2 December 1990),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11980-4.
- 1993. The Undivided Universe: An 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 with B.J. Hiley,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12185-X (final work)
- 1996. On Dialogue. editor Lee Nichol. London: Routledge, hardcover: ISBN 0-415-14911-8, paperback: ISBN 0-415-14912-6, 2004 edition: ISBN 0-415-33641-4
- 1998. On Creativity, editor Lee Nichol. London: Routledge, hardcover: ISBN 0-415-17395-7, paperback: ISBN 0-415-17396-5, 2004 edition: ISBN 0-415-33640-6
- 1999. Limits of Thought: Discussions, with Jiddu Krishnamurti,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19398-2.
- 1999. Bohm-Biederman Correspondence: Creativity and Science, with Charles Biederman. editor Paavo Pylkkänen. ISBN 0-415-16225-4.
- 2002. The Essential David Bohm. editor Lee Nichol.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26174-0. preface by the Dalai Lama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Maurice A. de Gosson, Basil J. Hiley: Zeno paradox for Bohmian trajectories: the unfolding of the metatron, January 3, 2011
- ^ B. J. Hiley: Some remarks on the evolution of Bohm's proposals for an alternative to quantum mechanics, 30 January 2010
- ^ Bohm 1980, p. xv
- ^ Basil J. Hiley: Proc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 their relevance to Quantum Theory and Mind.
- ^ Comparison between Karl Pribram's "Holographic Brain Theory" and more conventional models of neuronal computat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5-17.
- ^ The holographic bra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ith Karl Pribram
參考文獻
[編輯]- "Bohm's Alternative to Quantum Mechanics", David Z. Albert,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1994)
- Brotherhood of the Bomb: The Tangled Lives and Loyalties of Robert Oppenheimer, Ernest Lawrence, and Edward Teller, Herken, Gregg, New York: Henry Holt (2002) ISBN 0-8050-6589-X (information on Bohm's work at Berkeley and his dealings with HUAC)
- Infinite Potential: the Life and Times of David Bohm, F. David Peat,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1997), ISBN 0-201-40635-7 DavidPeat.com
- Quantum Implications: Essays in Honour of David Bohm, (B.J. Hiley, F. David Peat, editors), London: Routledge (1987), ISBN 0-415-06960-2
- Thought as a System (transcript of seminar held in Ojai, California, from 30 November to 2 December 1990), London: Routledge. (1992) ISBN 0-415-11980-4.
- The Quantum Theory of Motion: an account of the de Broglie-Bohm Caus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Peter R. Holl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48543-6.
延伸閱讀
[編輯]- William Keepin: A life of dialogue between science and spirit – David Boh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World Scriptures: Leland P. Stewart (ed.): Guidelines for a Unity-and-Diversity Global Civilization, World Scriptures Vol. 2, AuthorHouse, 2009, ISBN 978-1-4389-8086-7, pp. 5–13
- William Keepin: Lifework of David Bohm. River of Tru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vision, vol. 16, no. 1, 1993, p. 32 (online at scribd)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David Bohm Socie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Bohm Krishnamurti Project: Exploring the Legacy of the David Bohm and Jiddu Krishnamurti Relationshi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avid Bohm's ideas about Dialogu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David_Bohm_Hub. Includes compilations of David Bohm's life and work in form of texts, audio, video, and pictures
- Thought Knowledge Perception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 non-partisan organization that aims to preserve and continue the work of David Bohm and others
- Lifework of David Bohm: River of Tru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rticle by Will Keepin (PDF-version)
- Interview with David Bohm provided and conducted by F. David Peat along with John Briggs, first issued in Omni magazine, January 1987
- Archive of papers at Birkbeck College relating to David Bohm and David Bohm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David Boh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the 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
- Oral History interview transcript with David Bohm 8 May 1981,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Niels Bohr Library and Archiv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