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
Légion des volontaires français contre le bolchévisme
1941年11月,法國軍團成員在蘇聯飄揚國旗
存在時期1941–1944
國家或地區 維希法國
效忠於 納粹德國
部門 納粹德國陸軍 (1941-44)
武裝黨衛隊 (1944)
種類步兵
參與戰役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Edgar Puaud
1941年蘇聯,在法國軍團中服役的15歲少年

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法語:Légion des volontaires français contre le bolchévisme),德國稱第638步兵團(德語:Infanterie-Regiment 638)是1941年7月8日維希法國建立的協從民兵組織,參與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作戰以及對抗蘇聯游擊隊的作戰。1944年9月1日解散,餘部被編入武裝黨衛隊第33(查理曼)師,參與柏林戰役

歷史

[編輯]

編成

[編輯]

志願者是通過巴黎的招募辦公室招募的。第一批被派往阿爾薩斯作為法國黨衛軍志願突擊旅接受訓練,軍官則在黨衛軍青年學校接受訓練。他們組成了國防軍第638步兵團,駐紮在波蘭。第638步兵團第一次部署於1941/42年冬季在東線進行。該單位隸屬於第7步兵師,參加了向莫斯科挺進的行動。在這些戰鬥中,羅傑·拉邦納上校指揮該部隊導致損失慘重,在防禦戰中被撤出,不再作為前線部隊使用[1]

反游擊隊作戰行動

[編輯]

1941/42年初,第638步兵團被劃歸中央後方軍區指揮,由馬克斯·馮·申肯多夫指揮。自1942年10月15日起,該部隊由國防軍領導,稱為「法國強化擲彈兵團638」。六個月後,它被三色軍團(法語:Légion tricolore)取代,直到被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LVF)吸收。法國部隊的營和連有2,400至3,500人,被分為不同的部分,並在白俄羅斯與蘇聯游擊隊作戰。首次參與的反游擊隊戰鬥發生在1942年7月下旬,國防軍「埃里卡」連隊參與了一場由300名游擊隊員組成的戰鬥。法國人逮捕了500名平民。

1942年8月,LVF派出11個營參加了為期兩周的「格賴夫」行動,與兩個警察團一起殺死了498人,其中LVF共有14人死亡。在清剿戰鬥中發現一輛坦克、一門槍、三門高射炮、地雷和炸藥,但沒有發現一支步槍。根據蘇聯的消息,受害者人數約為900名無辜老人、婦女和兒童被殺,幾個村莊被燒毀,另有910人被驅逐到德意志帝國進行強迫勞動[2]。在其他LVF部隊參與的反游擊隊活動,幾乎總是以屠殺平民結束,隨後是1942年9月的「尤勒」行動、1942年10月的「獵野兔」和「獵鴨」行動。法國人還參加了「綏靖」行動。

1942年10月,黨衛軍和警察在卡爾斯巴德行動中,有1,051人被槍殺,多個村莊被燒毀,牲畜被沒收。

針對蘇聯軍隊的行動

[編輯]

1943年,法國軍團被分配到德國的各個師,直到1943年6月再次由埃德加·普奧上校指揮。6月25日,布里杜少校指揮的LVF部隊與蘇軍在博布爾河的進攻進行了48小時的連續戰鬥。在戰鬥機、5輛虎式坦克和一支黨衛軍部隊的支援下,他們擊退了蘇聯的進攻。這次行動被認為是LVF最成功的行動,在法軍陣地前摧毀了40輛蘇聯坦克。蘇聯公報談到「法國兩個師的傷亡」「阻止了他們的軍隊。1942年4月至1943年1月期間,共有13名法國人攜帶武器叛逃。1943年11月,法軍佔領的沃洛索維奇駐軍基地集體叛逃,可能是因為士氣低落[3]

維希政權的立場

[編輯]
1943年9月,維希部長費爾南·德·布里農(Fernand de Brinon)視察LVF。普奧德(右起第三位)和其他軍官身穿法國制服,頭戴凱皮帽。

該軍團此前僅得到維希政權基層邊緣的支持,直到獲得德國駐巴黎大使奧托·阿貝茨的支持。法國軍團只有12,000名戰士報名參加,而不是預期的100,000名戰士。維希政權並沒有欣喜地宣傳穿着國防軍制服作戰的部隊,而是禁止停戰軍現役軍官參與其中。另一方面,維希政府認為這是好戰的極端合作者的一個有用的出口,他們應該向東線發泄失望和憤怒,而不是通過宣傳來給貝當政府抹黑。

法國軍團中其中有110名布列塔尼人(實際上佔1%,儘管布列塔尼人口幾乎佔法國總人口的10%),他們寧願參加對蘇戰爭,也不願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參加強迫勞動。

解散和重組

[編輯]

法國軍團還在一直在烏克蘭與紅軍作戰,直到1944年6月返回法國。1944年7月23日,LVF在海因里希·希姆萊的命令下解散。1944年9月,1,200名LVF倖存者與國防軍和武裝黨衛隊的其他法國志願部隊以及法國軍隊的法國衛隊成員一起組建了黨衛軍查理曼」武裝擲彈兵旅,即後來的武裝黨衛隊第33(查理曼)師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Owen Anthony Davey: ''The Origins of the Legion des Volontaires Francais contre le Bolchevisme.''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6, Nr. 4 (1971), S. 29–45.
  2. ^ Kuzma Ivanovic Kozak: ''Franzosen in den Verbänden der Wehrmacht'' in: Wolf Kaiser (Hrsg.): ''Täter im Vernichtungskrieg. Der Überfall auf die Sowjetunion und der Völkermord an den Juden'', Berlin, München 2002, ISBN 3-549-07161-2.
  3. ^ Oleg Beyda, 『La Grande Armeé in Field Gray』: The Legion of French Volunteers Against Bolshevism, 1941,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29, no. 3 (2016)'': 5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