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Prada的惡魔 (電影)
穿Prada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rada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大衛·法蘭科 |
監製 |
|
製片 | 溫迪·費曼 |
編劇 | |
劇本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
故事 | 勞倫·維斯貝格爾 |
原著 | 《穿Prada的惡魔》 蘿倫·薇絲柏格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西奧多·沙皮諾 |
攝影 | 弗洛里安·巴爾豪斯 |
剪接 | 馬克·里沃爾西 |
製片商 | 霍士2000電影公司 |
片長 | 109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法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20世紀霍士電影公司 |
預算 | 4,100萬美元[1] |
票房 | 3.27億美元[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穿普拉達的女王 |
香港 | 穿PRADA的惡魔 |
臺灣 | 穿著PRADA的惡魔 |
《穿Prada的惡魔》(英語:The Devil Wears Prada)是一部2006年美國黑色幽默喜劇劇情片,改編自勞倫·維斯貝格爾2003年的同名小說。本片主演為梅麗·史翠普、安妮·夏菲維、史丹利·特治、西門·碧加、艾美莉·賓特以及阿德里安·格蘭尼。 本片由溫迪·費曼製片,大衛·法蘭科執導,並由20世紀霍士負責影片發行。梅麗·史翠普在片中的演技備受褒揚,並因此獲得諸多獎項提名,其中就包括創紀錄的第14次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最佳喜劇或音樂劇女主角提名。艾美莉·賓特也憑藉這自己在本片的優秀演出而獲得了影評人的肯定和不少獎項的提名,同時也接到了不少電影監製的邀約。
本片在2006年6月30日在北美公映後,得到了美國影評人和觀眾的歡迎,並在當年暑期檔創造了讓人驚訝的高票房。在海外市場,梅麗·史翠普因為該片繼續了她在商業上的成功,但同時也招致了影評人的批評。在2006年10月份之後,該片的主要票房收入都來自海外市場。影片落畫之後,在2006年12月所推出的DVD在北美市場成為當月首選。根據最終票房統計,《穿Prada的惡魔》無論是在美國本土票房還是海外票房都位居2006年的前20名。其全球總票房超過3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北美以外的市場。
儘管本片的背景設定為美國的時尚行業,但是大部分時尚設計師或其他時尚名人都避免自己出鏡,擔心此舉會招致《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的不滿,因為溫特女士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片中裴美蘭的原型。但是,設計師們卻允許他們所設計的服裝或配飾以租借的方式在電影中出鏡,因而使得本片成為影史上服裝造型價值最昂貴的電影。[3] 安娜·溫特最終克服了自己最初的懷疑,她表示她喜愛這部電影,特別是梅麗·史翠普的表演。[4]
劇情簡介
[編輯]安迪·薩克斯是一位剛從西北大學畢業的有抱負的記者。儘管她對時裝業嗤之以鼻,但她還是找了一份裴美蘭利初級私人助理的工作,裴美蘭利是《Runway》雜誌的主編,這是一份「數百萬女孩願意為之獻身」的工作。安迪打算暫時忍受裴美蘭的過分要求和屈辱,希望一年內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記者或作家的工作。
起初,安迪在工作上手足無措,與她八卦、時尚前衛的同事相處得不好,尤其是裴美蘭的高級助理艾米麗·查爾頓。在一次試穿會議上,裴美蘭在整個團隊面前斥責了她,之後她找到藝術總監奈傑爾,幫助她了解時尚界的訣竅。她開始穿得時髦,並努力適應裴美蘭的所有奇思幻想,卻在她與男友奈特的關係中造成了問題。男友奈特對她總是聽從她的新老闆的使喚感到沮喪。
裴美蘭注意到安迪的外表和對工作的投入發生了變化,並開始給她更多的責任和復雜的任務來處理。慢慢地,安迪變得更加迷人並熟知了《Runway》哲學。她在工作上的表現逐漸勝過艾米麗。與此同時,艾米麗一心想著作為裴美蘭的助手參加巴黎時裝週,這促使她嘗試極端的飲食,損害了她的健康。艾米麗身體不適,無法記住慈善活動賓客的重要細節,安迪出面挽救裴美蘭,後來被要求在巴黎時裝週上代替艾米麗擔任裴美蘭的助理。裴美蘭讓安迪通知艾米麗不去巴黎,但當安迪給艾米麗打電話時,艾米麗被車撞了,最終被送進了醫院。安迪然後告訴正在康復的艾米麗這個消息,艾米麗非常生氣。當安迪把這個消息告訴奈特時,他很生氣她已經變成了她曾經嘲笑過的人,於是他們分手了。
在巴黎,安迪從裴美蘭那裏得知她即將離婚。那天晚上晚些時候,奈傑爾告訴安迪,他已經接受了新晉設計師占士·霍特的創意總監職位。安迪與一位迷人的年輕作家克里斯蒂安·湯普森共度一夜,湯普森告訴她裴美蘭將被賈桂琳·福利特取代,成為《Runway》的編輯。安迪對裴美蘭感到難過,試圖警告她,但裴美蘭將她趕走了。
在稍後的午餐會上,裴美蘭宣佈賈桂琳為霍特的新創意總監,安迪和奈傑爾驚呆了。後來在車上,裴美蘭向安迪解釋說她已經知道要取代她並犧牲奈傑爾以保住自己的工作的陰謀。當安迪感到厭惡時,裴美蘭指出,安迪來巴黎也是對艾米麗也做了同樣的事。到達目的地後,安迪離開裴美蘭,將手機扔進協和廣場的噴泉,然後返回紐約。
一段時間後,安迪與奈特會面並道歉。奈特告訴安迪他在波士頓找到了一份副廚師長的新工作,他們和解了。同一天,安迪接受了紐約一家大型出版公司的面試並獲准工作。編輯講述了他如何打電話給《Runway》要推薦信,裴美蘭告訴他,雖然安迪是她作為助理時最令人失望的人之一,但他如果不僱用她就是個白痴。然後,安迪打電話給艾米麗,並與她和解,把她在巴黎獲得的禮服送給了她。下午路過《Runway》辦公大樓時,安迪在裴美蘭上車時與她進行了眼神交流。雖然安迪揮了揮手,但裴美蘭沒有理會她。裴美蘭坐上車後才露出了微笑。
演員
[編輯]演員 | 角色 | 介紹 |
---|---|---|
安妮·夏菲維 | 安德莉亞·安迪·薩克斯 Andrea "Andy" Sachs |
來紐約市尋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後成為裴美蘭的第二助理。 |
梅麗·史翠普 | 裴美蘭利 Miranda Priestly |
時尚雜誌《Runway》主編。 |
艾美莉·賓特 | 艾米麗·查爾頓 Emily Charlton |
現任裴美蘭的第一助理。 |
史丹利·特治 | 奈傑爾 Nigel |
時尚雜誌《Runway》藝術總監。 |
西門·碧加 | 克里斯蒂安·湯普森 Christian Thompson |
作家。 |
艾德·葛納 | 奈特·庫伯 Nate Cooper |
安迪男友,廚師。 |
吉賽爾·邦辰 | 席琳娜 Serena |
前裴美蘭首席助理,現任《Runway》時尚編輯。 |
翠西·索姆斯 | 莉莉 Lily |
安迪好友,在畫廊工作。 |
里奇·索莫 | 道格 Doug |
安迪好友,財務分析員。 |
丹尼爾·遜亞塔 | 占士·霍特 James Holt |
時尚設計師 |
柯琳·鄧吉爾 Colleen Dengel |
卡洛琳·普瑞斯特利 Caroline Priestly |
裴美蘭的女兒。 |
蘇珊娜·鄧吉爾 Suzanne Dengel |
卡西迪·普瑞斯特利 Cassidy Priestly |
裴美蘭的女兒。 |
大衛·馬歇爾·格蘭特 | 理查德·薩克斯 Richard Sachs |
安迪的父親。 |
蒂波·費德曼 | 歐文·拉維茲 Irv Ravitz |
《Runway》所屬伊萊斯科拉克集團的總裁。 |
麗貝卡·馬德爾 | 喬絲琳 Jocelyn |
《Runway》時尚編輯。 |
斯蒂芬妮·薩斯泰克 | 賈桂琳·福利特 Jacqueline Follet |
《Runway》法國版主編。 |
客串演員
[編輯]演員 | 角色 | 介紹 |
---|---|---|
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 ||
傑卡羅·吉米迪 | ||
卡洛斯·德索薩(Carlos de Souza) | ||
布瑞姬·霍爾(Bridget Hall) | ||
夏琳·肖托(Charlene Shorto) | ||
布瑞姬·霍爾 | ||
勞倫·維斯貝格爾 | 雙胞胎的保姆 | |
羅拔·威爾第 | 採訪裴美蘭的巴黎時尚記者 | |
海迪·克林 | ||
伊萬卡·特朗普 | ||
珍·泰勒 | ||
尼祖·百克 |
製作過程
[編輯]推廣經歷
[編輯]評論反響
[編輯]權威評價
[編輯]商業反響
[編輯]安娜·溫特的看法
[編輯]《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穿着普拉達出席了《穿Prada的惡魔》紐約首映禮。她的好友芭芭拉·埃米爾(Barbara Amiel)說道,安娜認為這部電影不值得進影院觀看,買張DVD就夠了。[6] 但是根據安娜·溫特在DVD發售日接受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lters)採訪時卻說,她認為這部電影「非常有趣」,並讚揚裴美蘭「果斷」的性格,「任何使得時尚變得快樂、有趣和時尚的東西對於我們時尚產業都是有利的,我是百分百支持的。」[4] 史翠普評價安娜·溫特「在書中的表現比電影裏更令人不安」。 [7]
國際評論
[編輯]獎項及提名
[編輯]《穿Prada的惡魔》從2006年6月在北美地區上映三個月後,導演大衛·法蘭科和原作者勞倫·維斯貝格爾獲得了他們的第一個獎項——性書狂人獎「《名利場》最佳小說改編類電影獎」。該獎項由《名利場》雜誌工作人員提名並頒獎,編輯皮特·巴特讚揚了兩個人的工作:
《穿Prada的惡魔》是一部激情洋溢、完美質感的電影,這部電影以它的超高票房在某些行業引起了震動。它讓國人欣喜不已,就像維斯貝格爾的書,仍在幾個國家級暢銷書榜上表現強勁。[8]
《穿Prada的惡魔》榮膺美國國家評論協會2006年度十佳影片之一。[9] 美國電影學會也給予了該片類似的獎勵。[10]
本片同時也得到了荷里活外國記者協會的關注,併入圍了2006年度金球獎的提名。其中梅麗·史翠普因本片獲得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獎,而電影本身也獲得了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提名,同時艾美莉·賓特也獲得了最佳女配角提名。[11]
2007年1月4日,梅麗·史翠普被美國演員工會提名為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12] 四天後,史翠普因為《穿Prada的惡魔》和《牧場之家好做伴》獲得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女配角。[13] 2007年1月11日,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獲得美國編劇工會的美國編劇工會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14]
隨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公佈了他們的2006年度提名:女主角演員梅麗·史翠普、女配角演員艾美莉·賓特、電影服裝設計派翠西婭·菲爾德和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都獲得了提名;此外,化妝及髮型師妮姬·萊德曼(Nicki Ledermann)和安吉爾·迪安傑里斯(Angel de Angelis)也獲得了提名。[15]
2007年1月23日,梅麗·史翠普獲得了她的第14個奧斯卡獎提名,進而將她所保持的表演類最多提名次數記錄13次提升到14次。同時,派翠西婭·菲爾德也獲得了提名。[16] 雖然她們二人都沒有最終拿獎,但是在最後的宣讀獲獎人時,艾美莉·賓特和安妮·夏菲維在舞台上通過一段有關本片的小表演讓觀眾笑逐顏開。她們兩人非常緊張地詢問誰給梅麗·史翠普買咖啡了,而史翠普則在台下裝出嚴厲的表情。[17]
獎項 | 頒獎日期 | 獎項類別 | 得獎人/提名人 | 結果 |
---|---|---|---|---|
奧斯卡金像獎 | 2007年2月25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最佳服裝設計 | 派翠西婭·菲爾德 | 提名 | ||
艾迪獎 | 2007年2月18日 | 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最佳剪接 | 馬克·里沃爾西 | 提名 |
美國電影學會獎 | 2007年1月12日 | 年度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獲獎 |
非裔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22日 | 十佳影片 | 穿Prada的惡魔 | 獲獎 |
女性電影記者聯盟伊達獎 | 2006年12月 | 最佳女性喜劇片 | 大衛·法蘭科 | 提名 |
最佳喜劇女演員獎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
最佳女編劇獎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 提名 | ||
獎項流程社區獎 Awards Circuit Community Awards |
2006年12月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廣播音樂公司獎 | 2007年5月16日 | 最佳電影配樂 | 西奧多·沙皮諾 | 獲獎 |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11日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2007年2月11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最佳改編劇本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 提名 | ||
最佳服裝設計 | 派翠西婭·菲爾德 | 提名 | ||
最佳化妝及髮型設計 | 妮姬·萊德曼 安吉爾·迪安傑里斯 |
提名 | ||
俄亥俄中部影評人協會 | 2007年1月11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28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服裝設計師工會獎 | 2007年2月 | 時裝電影類卓越服裝設計獎 | 派翠西婭·菲爾德 | 提名 |
評論家選擇獎 | 2007年1月20日 | 最佳喜劇類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勵 | 2006年12月19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都柏林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金球獎 | 2007年1月15日 | 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提名 |
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
最佳電影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金笨瓜獎 | 2006年12月 | 年度最佳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國際網絡影評人選擇大獎 | 2011年1月9日 | 十年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意大利網絡電影獎 | 2007年5月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朱庇特獎 | 2007年3月 | 最佳國際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安妮·夏菲維 | 提名 | |||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2月8日 | 年度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年度英國女配角 | 艾美莉·賓特 | 獲獎 | ||
MTV電影大獎 | 2007年6月3日 | 最佳突破演出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最佳反派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
最佳喜劇演出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俄羅斯MTV電影大獎 | 2007年4月19日 | 最佳國際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提名 |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2007年1月9日 | 十大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獲獎 |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1月6日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11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北德克薩斯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1月21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網絡電影電視協會獎 | 2007年2月10日 | Best Actress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最佳服裝設計 | 派翠西婭·菲爾德 | 提名 | ||
網絡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1月8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人民選擇獎 | 2007年1月9日 | 最受歡迎電影主題曲 | 《Crazy》 – 艾拉妮絲·莫莉塞特 | 提名 |
倫勃朗獎 | 2007年3月 | 國際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衛星獎 | 2006年12月18日 | 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 | 穿Prada的惡魔 | 提名 |
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
最佳服裝設計 | 派翠西婭·菲爾德 | 獲獎 | ||
美國演員工會獎 | 2007年1月28日 | 最佳女主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1月7日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青少年選擇獎 | 2006年8月20日 | 夏季選擇獎:電影 - 喜劇類 | 穿Prada的惡魔 | 提名 |
電影選擇獎:化學反應 | 梅麗·史翠普 安妮·夏菲維 |
提名 | ||
電影選擇獎:突出表現女星 | 艾美莉·賓特 | 提名 | ||
電影選擇獎:反派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
南加大劇本獎 | 2007年2月18日 | 最佳電影劇本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勞倫·維斯貝格爾 |
提名 |
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 | 2007年1月9日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史翠普 | 提名 |
女性影評人協會獎 | 2006年12月14日 | 最佳喜劇電影演員 | 梅麗·史翠普 | 獲獎 |
最佳女性編劇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 獲獎 |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2007年2月11日 | 最佳改編劇本 | 艾蓮·布洛什·麥肯納 | 提名 |
電影改編
[編輯]《穿Prada的惡魔》電影的極大成功導致了一個美劇改編企劃,但最終流產。該改編企劃計劃《穿Prada的惡魔》電視劇版於2007年到2008年播出季在美國霍士電視網播出。該電視劇原計劃由霍士電視工作室製作,並試圖打破傳統美劇長度或半小時或一小時的限制,以及改變美劇由單機位拍攝的習慣。但是該劇最終沒有完成試播集的拍攝,甚至連試播集的前期製作都沒有完成。[18]
隨着電影的熱映,勞倫·維斯貝格爾所創作的原著也重新受到讀者的關注。《穿Prada的惡魔》的原著小說在2006年成為《今日美國》年度暢銷書榜第八名,[19] 同時也是當年美國圖書館第二受歡迎的借閱書籍。[20] 原著有聲書於2006年10月發行,並迅速成為多媒體小說暢銷榜第三。[21]
2015年,據報道,美國百老匯戲劇監製凱文·麥科勒姆與20世紀霍士電影公司達成一向協議,麥科勒姆將在兩年內陸續從霍士的片庫挑選一部分作品改編成音樂劇。而其中他最感興趣的兩部電影就是《肥媽先生》和《穿Prada的惡魔》。但麥科勒姆最終改編的第一部作品卻是德魯·巴里摩爾在1998年拍攝的電影《情話童真》,[22] 劇場狂熱者們可能會對《穿Prada的惡魔》音樂劇感興趣,「(《穿Prada的惡魔》)並非一個可怕的原作,」影音俱樂部觀察道,推測將會由帕蒂·魯普恩或伯納黛特·皮特斯在舞台上為大家出演一個令人難忘的裴美蘭。[23]
光碟發行
[編輯]《穿Prada的惡魔》的DVD於2006年12月12日在北美發行。除了影院上映的內容外,DVD還增加了如下內容:[24]
- 導演大衛·法蘭科、剪接馬克·里沃爾西、服裝指導派翠西婭·菲爾德、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監製溫迪·費曼和攝影師弗諾里安·巴爾豪斯的評論聲軌。
- 一段五分鐘的搞笑花絮,其中有個鏡頭是安妮·夏菲維不得不穿高跟鞋時發生意外而失態。此外還有其他搞笑內容,例如某位劇組成員穿着運動服在時裝秀的Runway上散佈,以及梅麗·史翠普在巴黎早午餐場景中宣稱「我有一些裸照給你」。[25] 與大多數搞笑花絮不同,本DVD收錄的拍攝花絮並非連續的,而是經過蒙太奇剪接的。素材大多來自後台照片和一些失誤鏡頭。
- 五個花絮:
- 《走向大銀幕》(Trip to the Big Screen):片長12分鐘,講述了電影製作前期的一些預備工作,討論小說改編成劇本中的一些改變,為和選擇大衛·法蘭科執導以及其他一些問題。
- 《紐約與時尚》(NYC and Fashion):真正的紐約時尚場景和電影中將如何實現它。
- 《派翠西婭的時尚幻想(Fashion Visionary Patricia Field):服裝指導派翠西婭·菲爾德個人資料紀錄片。
- 《抓住華倫天奴》(Getting Valentino):講述了如何說服華倫天奴設計師瓦倫蒂諾·加拉瓦尼出鏡的過程。
- 《屠出地獄的老闆》(Boss from Hell):一部講述關於類似裴美蘭利這般難於應付、噩夢般老闆的故事。
- 15個被刪掉的鏡頭,導演大衛·法蘭科和剪接馬克·里沃爾西在評論中提及。
- 電影預告片、原聲帶宣傳物及其他內容。
該DVD提供西班牙語和法語的隱藏字幕,擁有全螢幕和寬螢幕兩個版本。DVD的封面除了保留電影海報的紅色高跟鞋圖案之外,還增加了演員照片和「Hell on Heels」的標語。2007年2月5日,DVD在英國發行。
電影的藍光碟和DVD是同期發行,並保留了和DVD相同的花絮內容。但是藍光碟的短片內容卻被丟棄並替換成字幕彈出的瑣事軌道,它們可以單獨觀看或與評論聲軌一同觀看。[26]
反響
[編輯]自2006年12月12日開始發行後,《穿Prada的惡魔》的DVD或藍光碟迅速成為美國電影錄影帶租賃市場最受歡迎的作品。從發行之日起到當年年底,DVD和藍光碟的銷售總額突破2,650萬美元;直至次年3月底,其銷售成績從未跌出北美排行榜的前50名,且銷售總額已經翻了一番。[27] 在DVD發行之後的次周,其銷售量就空降至DVD銷量榜季軍。截止2007年年底,該片DVD和藍光碟銷量近560萬份,銷售總額達到9,440萬美元。[28]
被刪鏡頭
[編輯]在剪接與導演的評論聲軌里提及,被刪除的鏡頭有交代一些影片中相關人物的背景資訊。但是電影剪接馬克·里沃爾西認為應該將故事情節集中在裴美蘭和安迪的衝突上,因此往往沒有經過導演大衛·法蘭科的同意而刪除。
法蘭科一般會贊同里沃爾西的剪接,但是有一個鏡頭除外。這個鏡頭是講述安迪前往卡爾文·克雷恩展廳,法蘭科認為這個情節展示了安迪的工作不僅僅只是為裴美蘭的私事而奔波
續集
[編輯]2013年,勞倫·維斯貝格爾完成了《穿Prada的惡魔》的小說續集《穿Prada的惡魔2:復仇》(Revenge Wears Prada)。但是《穿Prada的惡魔2:復仇》電影版或者其他《穿Prada的惡魔》的續集似乎並沒有提上製作日程,原因是《穿Prada的惡魔》片中的兩位主角並不希望推出續集電影。梅麗·史翠普的電影是從來不拍攝續集的,據說她尤其沒有興趣拍攝這部電影的續集。雖然安妮·夏菲維表示有興趣和同樣的人繼續合作,但是大家合作的東西必須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在接受《名利場》採訪的時候,夏菲維說道:「(《穿Prada的惡魔》)也許彈出了美妙的音符,但現在已經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了。
相關詞條
[編輯]- 九月刊——2009年電影,一部講述《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爾日常工作以及她與其他同事互動的紀錄片。
- 我愛糖衣路——2000年電影,關於一個在紐約時尚雜誌里工作的過勞和被虐的低職級女僱員的喜劇片。
- 與鯊同游——1994年電影,關於由奇雲·史柏西主演的暴虐製作人和他助手的故事。
參考文獻
[編輯]書籍
[編輯]勞倫·維斯貝格爾. 时尚女魔头. 譯林出版社. 2007-02-01 [2017-01-11]. ISBN 9787544701501.
註釋
[編輯]資料
[編輯]- ^ Thompson, Anne. ‘The Devil Wears Prada’ At 10: Meryl Streep and More on How Their Risky Project Became a Massive Hit. Indiewire. 2016-07-01: 2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The Devil Wears Prada. Box Office Mojo.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 ^ Whitworth, Melissa. The Devil has all the best costumes. 每日電訊報. 2006-06-09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7).
- ^ 4.0 4.1 Barbara Walters. Anna Wintour: Always in Vogue.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 美國廣播公司.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3).
- ^ Week 39: production char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391. 2005-09-27: 37-44,47-48,50.ProQuest 235345168
- ^ Amiel, Barbara; July 2, 2006; "The 'Devil' I kn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每日電訊報; 2007-01-10查閱.
- ^ Brockes, Emma; 2006-09-23; "The devil in Ms Stree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衛報; 2007-01-10查閱.
- ^ The Quill Awards Announce The Devil Wears Prada as First Recipient of Its Variety Blockbuster Book to Film Award (新聞稿). The Quills Literacy Foundation. 2006-09-26 [200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7).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for 2006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6-12.; 2006-12-19查閱.
-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 Awards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6-12-19查閱.
- ^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January 16, 2007; HFPA — Nominations and Winner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5-14.; 2007-01-16查閱.
- ^ 美國演員工會; 2007-01-04; SAG Awards Official websit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9-07., retrieved from sagawards.org January 4, 2007.
- ^ Kilday, Gregg; 2007-01-08; National Society picks 'Pan' as best p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荷里活報道; 2007-01-10查閱.
- ^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 2007 WGA Award nominations.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5).; 2007-01-11查閱.
-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2007-01-12; LATEST WINNERS & NOMINEES; 2008-07-04查閱.
- ^ 奧斯卡獎, 2007-01-23; Nominations List: 7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7-01-23查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1-23.
- ^ Dehnhart, Andy; 2007-02-26; Oscar's best moments weren't in the scrip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SNBC; 2007-02-26查閱.
- ^ (October 11, 2006); subscrpition req. 名利場. 2006-10-11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 ^ Blais, Jacqueline. Hollywood connection makes for best sellers. 今日美國. 2007-01-10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 ^ The Books Most Borrowed in U.S. Libraries. Library Journal. 2007-01-01, 132 (1): 176., 引自Spiker, Julia A. Gender and Power in the Devil Wears Prada (PD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Huamnities and Technology. 2012-05, 2 (3): 16 [2016-07-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9-21).
- ^ Maughan, S. Audio bestsellers/Fiction. Publishers Weekly. 2006-10-02: 19.,引自Spiker.
- ^ Kennedy, Mark. Kevin McCollum, a Broadway producer who seeks the fresh idea. 美聯社. 2015-05-11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 ^ Siede, Caroline. The Devil Wears Prada is also being turned into a musical. 影音俱樂部. 2015-05-11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 ^ DVD review: The Devil Wears Prada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2-12.
- ^ Blooper reel. (2006). The Devil Wears Prada [DVD]. USA: 20th Century Fox.
- ^ Bracke, Peter M.; December 11, 2006; "Blu-Ray Review: The Devil Wears Prad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ighdefdigest.com; 2007-01-18查閱.
- ^ 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 DVD/Home Video rentals. Box Office Mojo.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 ^ The Devil Wears Prada: Weekly US DVD Sales. The Numbers.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外部連結
[編輯]-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Devil Wears Prada》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The Devil Wears Prada》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The Devil Wears Prada》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The Devil Wears Prada》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The Devil Wears Prada》的資料(英文)
- Yahoo奇摩電影上《穿Prada的惡魔》的資料(繁體中文)
- 開眼電影網上《穿Prada的惡魔》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電影上《穿Prada的惡魔》的資料 (簡體中文)
- 時光網上《穿Prada的惡魔》的資料(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