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洞
結構洞(英語:structural holes)是社會網絡研究中的一個概念,最早由羅納德·斯圖亞特·伯特提出,指網絡中擁有互補的資訊來源的兩個個體之間未連接形成的空缺。伯特引入這一概念是為了解釋社會資本差異的根源。他的理論表明,個人在社區或其他社會結構中嵌入的方式具有某些位置優勢/劣勢。結構洞的相關研究跨越社會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
概念
[編輯]大多數社會結構往往以密集的強連接群體為特徵,也稱為網絡閉合。該理論依賴的基本思想是,任意一個人群內的資訊、新思想和行為的同質性,往往高於兩個人群之間的同質性。[1]在兩個或更多人群之間充當中間人的個體能夠獲得重要的比較優勢。特別是不同群體間的橋樑位置,使其能夠將有價值的資訊從一個群體帶到另一群體,或保守資訊不讓另一群體獲得。[2]此外,個人可以整合來自不同地方的想法,並提出最具創新性的想法。[1]與此同時,中間人也處於不穩定的地位,因為與不同群體的聯繫可能很脆弱,維持起來也耗費精力。
若比較A、B兩個節點,儘管二者的連接數量相同,但節點A比節點B更有可能獲得新資訊。這是因為與B相連的節點之間也是高度聯繫的。因此,任何可從B獲得的資訊,也很容易從其他節點獲得。此外,B從不同連接獲得的資訊很可能是重疊的,因此涉及節點B的連接是冗餘的。與之相對,節點A的位置使其成為三個不同群體之間的橋樑或「中間人」。因此,節點A很可能從其聯繫人處得到非冗餘的資訊。術語「結構洞」指非冗餘節點之間的隔閡。由於相互之間存在空洞,它們為第三方(節點A)提供了網絡效益。
方法
[編輯]橋數
[編輯]橋數是網絡中結構洞的簡單直觀的度量。「橋」定義為沒有其他間接聯繫的兩個個體之間的聯繫。[3]
有效規模
[編輯]伯特公式
[編輯]伯特提出了網絡冗餘(Redundancy)的度量。其目的是估算在節點i的各聯繫人中,聯繫人j對節點i的冗餘程度。冗餘是在與另一節點q的關係中投入時間和精力,而節點q與節點j密切聯繫。[2]
其中piq是i在與q的聯繫中投入能量的比例,而mjq為j與q的交互除以j與任何人中最強的聯繫。
網絡中的冗餘可通過將所有節點q的乘積相加來算出。用1減去該表達式則表示關係的非冗餘部分。i網絡的有效大小(Effective size)定義為j的非冗餘聯繫人的總和:
每個節點與其他主要聯繫人斷開連接的個數越多,有效大小就越大。該指標在1(網絡僅提供單個連接)和連接總數N(每個聯繫人都是非冗餘的)之間變化。
博爾加蒂對伯特公式的重構
[編輯]博爾加蒂(Borgatti)提出了簡化公式來計算未加權網絡的有效大小[4]:
其中t是個人中心網絡中的總聯繫數(不包括與自身的聯繫),n是個人中心網絡中的總節點數(不包括自身)。該公式可以修改用於計算自我網絡的有效大小。
限制度
[編輯]網絡的網絡限制度(constraint)是每個連接的限制度cij的總和:
該指標衡量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單個集群中的程度。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直接的(一個聯繫人消耗網絡的大部分時間和能量)和間接的(一個聯繫人控制着其他消耗網絡大部分時間和能量的個體)。
網絡約束衡量經理的同事網絡在何種程度上緊密圍繞着經理,從而限制經理對其他可能的想法和支持的來源。它取決於三個網絡特徵:大小(size)、密度(density)和等級結構(hierarchy)。如果網絡較小(只有少量聯繫人),並且聯繫人之間高度連接(如在密集網絡中直接連接,或通過多層級網絡中各自的中央聯繫人間接連接),則個體的限制度通常會更高。 [5]
結構洞與弱聯繫
[編輯]結構洞理論背後的思想與弱聯繫理論(weak ties theory)有一定相似之處,弱聯繫理論由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根據弱聯繫理論,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強,他們的聯繫人就越有可能重疊,從而與相同的第三方有共同的聯繫。[6]這意味着橋接聯繫是新想法的潛在來源。因此,格拉諾維特認為。強關係不太可能傳遞任何新資訊。[6]
兩個概念都依賴於相同的底層模型,但是仍可區分兩者之間的一些差異。雖然格拉諾維特認為一個聯繫人是否充當橋樑取決於聯繫的強度,但伯特認為因果關係的方向是反過來的。[7]因此,他更喜歡近因(橋接聯繫),而格拉諾維特則支持遠因(關係強度)。[7]
應用
[編輯]富含結構洞的網絡被稱為創業網絡,從結構洞中受益的個人被認為是企業家。該理論的應用的例子包括伯特的一項創業網絡研究。他研究了公司供應鏈中由673名經理組成的網絡,並衡量了各經理的社會中間人程度。所有的經理都要提交他們對如何改進供應鏈管理的想法,然後由評委進行評估。[1]該實證研究的結果是:
- 想法的價值與個人被衡量為社會經紀人的程度是相符合的;
- 個人的工資與他們作為社會經紀人的程度相符合;
- 與其他經理討論問題的經理薪酬更高,得到更好的正面評價,並且更可能獲得晉升。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Burt, R. Structural holes and good idea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4, 110: 349–399. Bibcode:10.1.1.388.2251 請檢查
|bibcode=
值 (幫助). doi:10.1086/421787. - ^ 2.0 2.1 Burt, Ronald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674-84372-1.
- ^ Burt, R. S.; Hogarth, R. M.; Michaud, C. The social capital of French and American managers.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 11: 123–147. doi:10.1287/orsc.11.2.123.12506.
- ^ Borgatti, Stephen. Structural Holes: Unpacking Burt's Redundancy Measures. Connections. INSNA. 1997 [202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 ^ Buskens, V.; van de Rijt, A. Dynamics of Networks if Everyone Strives for Structural Holes (PDF).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8, 114 (2): 371–407 [2021-09-22]. doi:10.1086/59067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10-23).
- ^ 6.0 6.1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PDF).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 (6): 1360–1380 [2021-09-22]. doi:10.1086/22546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7-09).
- ^ 7.0 7.1 Borgatti, S. P.; Kidwell, V. P. , 編. Network Theorizing. Sage Publications. ISSN Scott 請檢查
|issn=
值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