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4年4月1日) |
自然分娩 | |
---|---|
MeSH | D009321 |
自然分娩是一種沒有常規醫療介入(包括麻醉)的分娩方式。相對於一般工業化社會中配合醫療技術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希望讓醫療的介入降到最低,特別是像麻醉藥、會陰切開術等醫療介入、產鉗或是真空牽引等輔助方式,或是剖宮產。自然分娩可能是在醫院,由醫生或是接生員參與的醫院分娩、接生員在家中接生的家中分娩,也可能是自行進行的無人助產。自然分娩是由產科醫生格倫雷·迪克在1930年代的書《Natural Childbirth》中首次提到,後來在1942年又出版了《Childbirth Without Fear》。
歷史
[編輯]以往大部份的孕婦是在家中自然分娩,沒有醫療介入。沒有醫療介入下孕產婦死亡率估計約在每十萬名中有1500人死亡。美國在大約1900年時(是在醫學技術進步,導入現代醫學技術之前),孕產婦死亡率估計約在每十萬名中有700人死亡(0.7%)[1]。
自從工業革命起,因為居住空間的縮小,生活環境的骯髒,在家自然生產越來越困難。這讓都市的婦女以及社會低階級的婦女到醫院生產,不過富有的婦女和中產階級的婦女仍選擇在家生產[2]。1900年代初期醫院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婦女到醫院生產。美國的中產階級婦女特別接受在醫院生產,接受醫療介入,認為比較安全,分娩過程也比較不會疼痛[3]。生產時的藥物使用是開始於1847年,蘇格蘭產科醫生詹姆斯·楊·辛普森使用氯仿作為生產的麻醉劑,但只有最富有、最有權力的女性(例如維多利亞女王)可以才使用。
「自然分娩」(natural childbirth)一詞是由產科醫師Grantly Dick-Read在其1933年的書籍《Natural Childbirth》中提到,其中的定義是沒有任何會影響分娩步驟的醫學介入。書中認為因為「有文化」的英國女性害怕分娩,因此讓生產率下降,若女性不害怕分娩,分娩會比較容易,因為害怕會產生緊張,因此帶來疼痛。Dick-Read在1942年出版了《Revelation of Childbirth》(後來改名為《Childbirth without Fear》),倡導自然分娩,此書也成為國際暢銷作品。Dick-Read在1940年代末期想將此概念帶到美國,但已看到市面上已在關注許多不同名稱的類似概念,例如「無痛分娩」、 「準備好的分娩」等[4]。自然分娩的吸引力是來自以下概念:整合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靈性層面的分娩才是最全面性的照顧[5]。
Marjorie Karmel在1959年的書籍《Thank You, Dr. Lamaze》中提到她有關拉瑪澤呼吸法的經驗,之後此方式開始在美國流行,Karmel和Elisabeth Bing也成立了產科心理預防學美國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oprophylaxis in Obstetrics),也就是現在的拉瑪澤國際組織。Bradley自然生產法(也稱為husband-coached childbirth)是Robert A. Bradley在1947年提出的自然分娩方法,因為1965年首次出版的《Husband-Coached Childbirth》而流行[來源請求]。
自然分娩在1970年代變成有關女性主義以及反消費主義的運動,其中的消費主義是指傳統分娩的產科醫師沒有關注產婦全人的需要,利用科技作為控制女性身體的工具[5]。法國產科醫師Michel Odent以及Ina May Gaskin等助產士提倡取代醫院分娩模式的生產中心、水中分娩及在家分娩。大家常誤認法國產科醫師Frédérick Leboyer是水中分娩的提倡者,其實他反對水中分娩,因為他認為這對新生兒的健康沒有好處[6]。Gaskin在1976年寫了《Spiritual Midwifery》,描述沒有醫生介入的在家分娩的好處[4]。
醫療介入以外的方式
[編輯]在自然分娩中,不使用醫療介入,會用許多非侵入式的方式來輕緩產婦的疼痛。其中許多方式強調「身與心的連結」。這些方法有水療、按摩、放鬆技巧、催眠、呼吸練習、針灸分娩止痛、經皮神經電刺激器(TENS)、言語生成、心像、覺察以及水中分娩。其他作法有走路以及不同的分娩體位(例如使用分娩球)、熱療及冷療,以及接受像接生員或是陪產員等一對一的分娩協助。不過自然分娩倡議者強調分娩中的痛是正常的,是分娩過程必須的一部份,不該自動將其視為是完全負面。自然分娩倡議者認為分娩中的疼痛和和受傷以及疾病的疼痛不同,分娩中的疼痛表示女性身體正常運作。
自然分娩推薦的分娩體位有跪姿、趴跪姿或是浮在水中,和傳統分娩的截石式體位不同,截石式體位是讓產婦背朝下躺在病牀上,腳放在鐙上,此一姿勢會讓分娩變慢,變困難[7][8]。
自然分娩不使用會陰切開術,但會用其他方式減少在分娩時會陰的撕裂傷,包括用反向的壓力施加在會陰上[9]、熱敷、慢慢的將嬰兒產出。
批評
[編輯]有人在媒體上指出發達國家推動自然分娩的作法有些誇張,而且可能會傷害女性[10][11][12]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Van Lerberghe W, De Brouwere V. Of blind alleys and things that have worked: history’s lessons on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In: De Brouwere V, Van Lerberghe W, eds. Safe motherhood strategie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twerp, ITG Press, 2001 (Studies in Health Services Organisation and Policy, 17:7–33). "Where nothing effective is done to avert maternal death, 「natural」 mortality is probably of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1,500/100,000...In the USA of 1900, for example, there were about 700 maternal deaths for 100,000 births"
- ^ Cassidy, Tina. Birth.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06: 54–55. ISBN 0-87113-938-3.
- ^ Thompson, C.J. Consumer Risk Perceptions in a Community of Reflexive Doub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5, 32 (2): 235–248. doi:10.1086/432233.
- ^ 4.0 4.1 Grose, Jessica. Welcome to NYT Parenting. Here's Why We Won't Say 'Natural Birth.'. The New York Times. 2019-05-07 [2019-05-1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美國英語).
- ^ 5.0 5.1 Moscucci, O. Holistic obstetrics: the origins of "natural childbirth" in Britain.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2003-03-01, 79 (929): 168–173. ISSN 0032-5473. PMC 1742649 . PMID 12697920. doi:10.1136/pmj.79.929.168 (英語).
- ^ Frederick Leboyer dead: Obstetrician behind 'birth without violence' dies at 9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UK. 2017-05-31 [2019-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英語).
- ^ Davis-Floyd, Robbie. Birth as an American Rite of Pass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0-520-22932-0.
- ^ Position in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ur for women without epidural anaesthesia.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re in normal birth: A practical guide. 1997 [202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7).
- ^ Glaser, Elaine. The cult of natural childbirth has gone too far. The Guardian | Opinion. 5 March 2015 [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5).
- ^ Freeman, Hadley. The obsession with 'natural' birth is just another way to judge a woman. The Guardian | Comment is free. 29 May 2015 [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 ^ Phipps, Alison. The drive for 'natural motherhood'. Scrubbing Up (BBC). 9 May 2014 [2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延伸閱讀
[編輯]- Durand, Mark A. (1992). "The Safety of Home Birth: The Farm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Sakala, C., M. Corry, and H. Goer (2004). "Harms of Cesarean Versus Vaginal Birth". New York: Childbirth Connection. Full report available at
- Simkin, P. (1992). "Just another day in a woman's life? Nature and consistency of women's long term memories of their first birth experience". Birth 19:64–81.
- Thompson, Craig (2005). "Consumer Risk Perceptions in a Community of Reflexive Doub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