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

座標25°02′44″N 121°35′18″E / 25.045539°N 121.588303°E / 25.045539; 121.58830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5°02′44″N 121°35′18″E / 25.045539°N 121.588303°E / 25.045539; 121.588303

 大日本帝國行政機関
財團法人臺北成德學院
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
臺灣總督府たい わん そう とく ふ
成德學院せい とく がく いん
役職
院長紫雲玄範(首任)
組織
上屬機構臺灣總督府外局臺灣總督府少年教護院
概要
所在地 日治臺灣
臺北州七星郡內湖莊後山埤
設置1909年年10月29日 (1909年-10-29)(設立)
1922年年4月27日 (1922年-04-27)(總督府接收)
1934年年10月10日 (1934年-10-10)(改稱成德學院)
廃止1946年3月1日
後身中華民國 臺灣省救濟院
授權法源
少年教護法

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台灣日治時期的少年感化教育機構,位於臺北州七星郡內湖莊後山埤,為台灣第一所少年感化教育機構,也是二戰前唯一一所。原址現為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

介紹

[編輯]

日本本土的感化教育自明治維新後引進,並在1908年修正《感化院法》,將過去留置不良少年的懲治場改為感化院,,收容不滿14歲的罪犯。在臺灣方面,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自日本領台後積極在台灣傳教,除了建立佛寺、設置學校、監獄傳教等,其運用在日本內地的感化教育經驗,於1909年在臺北廳大加蚋堡後山埤莊設立了台灣第一個少年感化教育機構「財團法人臺北成德學院」,於同年10月29日開院,院長為紫雲玄範[1]。其感化教育依佛教主義,以德育為重點,讓院生改過向善,並交受農業、手工業等技藝[2]

1922年4月27日,《感化法》施行於臺灣,臺灣總督府於同時公佈《臺灣總督府感化院規則》,並將臺北成德學院改由政府管理,改稱「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1934年10月10日,日本內地的《感化法》廢止,取而代之的是《少年教護法》;臺灣總督府感化院因而改稱臺灣總督府少年教護院,而「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則改稱為「成德學院」。成德學院定位為特殊的小學校,院生在上午需學習尋常小學校的科目,在下午則是學習職業教育,並強制院生住宿。入院生為18歲以下,且未有實際不良行為者,其原因多為賭博、浪費、翹課、交壞朋友而留宿在外等原因。不良行為較嚴重且有實際犯行的少年,則是送至新竹少年刑務所[3]。成德學院的職員多是有學校教育經驗或從事社會事業經驗者,但由於臺灣總督府尚不重視感化院的設置,且新竹少年刑務所收容人數遠多於成德學院,感化教育仍不發達[4]

二戰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於1946年3月1日在成德學院原址設立「台灣省救濟院」[5],並沿用原成德學院的房舍,在1948年1月改稱「台灣省立台北救濟院」,在1976年7月1日再改稱為「台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於1976年9月,經台灣省及台北市長會議決定,將土地及房舍售予臺北市政府;而仁愛之家在1985年遷建至台北縣新店市屈尺,為現今的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6]。1991年,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設立,其名稱來自昔日的成德學院。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臺北成德學院建設ノ為メ土地收用規則ヲ臺北廳大加蚋堡後山陂庄ニ施行ス. 臺灣史料稿本. 1909-09-09. 
  2. ^ 得能弘一、林欐嫚. 臺灣少年感化教育之開端與日本真宗本願寺派的關係:以成德學院設立之背景為考察中心 (PDF). 圓光學報. 2016-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14). 
  3. ^ 成德學院要覽. 成德學院. 1935-12-08. 
  4. ^ 林政佑. 評山田美香,《日本植民地‧占領下の少年犯罪―台湾を中心に》 (PDF). 新史學. 2016-06. 
  5. ^ 成德學院財產交由臺灣省救濟院接管案. 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1946-10. [失效連結]
  6. ^ 關於本家- 歷史沿革.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