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奧·貝爾納多·維埃拉
祖奧·貝爾納多·維埃拉 João Bernardo Vieira | |
---|---|
幾內亞比紹總統 | |
任期 2005年10月1日—2009年3月2日 | |
前任 | 恩里克·羅薩 |
繼任 | 雷蒙多·佩雷拉(代理) |
任期 1984年5月16日—1999年5月7日 | |
前任 | 卡爾曼·佩雷拉(代理) |
繼任 | 安蘇馬內·馬內 |
任期 1980年11月14日—1984年5月14日 | |
前任 | 路易斯·卡布拉爾 |
繼任 | 卡爾曼·佩雷拉(代理) |
幾內亞比紹總理 | |
任期 1978年9月28日—1980年11月14日 | |
總統 | 路易斯·卡布拉爾 |
前任 | 康斯坦丁諾·特謝拉 |
繼任 | 維多·沙得·馬維亞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葡屬幾內亞比索 | 1939年4月27日
逝世 | 2009年3月2日 幾內亞比紹比索 | (69歲)
軍事背景 | |
效忠 | 幾內亞比紹 |
祖奧·貝爾納多·維埃拉(葡萄牙語:João Bernardo Vieira,1939年4月27日—2009年3月2日),幾內亞比紹政治家,電工出身,曾任幾內亞比紹總理和總統,2005年10月1日第三次當選總統。
早年生活
[編輯]維埃拉出生於葡屬幾內亞(現幾內亞比紹)首都比索。他原任職電器技工。1960年,他加入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African Party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Guinea and Cape Verde,簡稱PAIGC),並於1961年起成為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的關鍵人物。他也是佔約幾內亞比紹人口5%的種族團體帕普(Papel)的成員之一。[1]
政治生涯
[編輯]早年
[編輯]隨着葡萄牙殖民地戰爭惡化,維埃拉擔當軍事領袖,提升其戰鬥部隊,使其排名迅速上升。
1978年9月28日,他被委任為幾內亞比紹的總理。
1980年,經濟情況轉壞引致民眾對政府有所不滿。同年11月14日,維埃拉以和平手法推翻路易斯·卡布拉爾政府,令佛德角脫離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組成一個獨立黨派,幾佛合併條約隨之而終止,同時成立一個由維埃拉為主席、有9個成員組成的軍事局。1984年,新約章成立,把國家回復為民主條例。
與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一樣,幾內亞比紹在1990年代初期逐步全面邁向民主,先在1991年禁掉所有政黨,並於1994年進行選舉。幾內亞比紹首輪總統選舉在1994年7月3日進行,維埃拉雖然以46.2%的得票率領先其餘7名候選人,但因得不到法定最低得票率,故要在8月7日進行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投票中,他的得票率為52.02%,擊敗穆罕默德·雅拉·恩巴洛,順利當選為幾內亞比紹的首任民選總統,並於9月29日宣誓就任。
內戰
[編輯]1998年5月,維埃拉以438票贊成、8票反對、4票棄權當選為PAIGC的主席。[2]
同年6月8日,維埃拉解除了軍官晏蘇曼·馬尼,引致馬尼的支持者發動叛變,令國家陷入內戰。同年11月,簽署和平條約,並成立過渡政府,着手準備1999年舉行的新選舉。[3]11月27日,人民力量組織發起要求維埃拉辭職的運動,全數69個代表均支持。[4]
1999年5月6日,戰事出現突破性發展,維埃拉的軍隊於翌日突然宣佈投降[3][5]他在葡萄牙大使館尋求避難,[5][6]及於同年6月被放逐葡萄牙。[6]5月12日,前總理馬瑙·薩端連奴·高士達成為PAIGC代主席。[7]維埃拉於同年9月被逐出PAIGC。[8]
回歸
[編輯]軍政府領袖金巴·也拉(Kumba Yalá)在2003年9月倒台後,維埃拉在2005年4月7日重返幾內亞比紹,當天他乘直升機抵達比索足球場時,共有5000名支持者夾道歡呼。雖然維埃拉的支持者收集了30,000個請求他復職的簽名,但他並未有即時承諾復職,理由是他要重建自己的公民權利,及為投票作登記,另外還想繼續為和平與安定作出貢獻。[9]4月16日,維埃拉宣佈成為2005年幾內亞比紹總統選舉的候選人。[10]雖然很多人也不看好維埃拉會當選,但在第二輪(7月24日進行)投票中,維埃拉仍以52.45%的得票率當選,並於10月1日宣誓成為總統。[11]他所屬的前政黨PAIGC由馬勒姆·巴卡拉·沙納哈成為臨時主席候選人,[10]並於10月1日宣誓就任主席。[12]
10月28日,維埃拉宣佈解散由前總理卡洛斯·戈梅斯率領的政府,以維持國家穩定。11月2日,維埃拉委任同盟者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成為總理。[13]
2007年3月,PAIGC與社會革新黨(Party for Social Renewal,PRS)及社會聯合民主黨(United Social Democratic Party,PUSD)結成聯盟,尋求組成新政府,使維埃拉無把握擊敗戈梅斯。[14]4月9日,維埃拉委任馬蒂紐·恩達法·卡比成為總理。[15]在卡比聯盟政府中,只有內政大臣巴斯路·達寶(Baciro Dabo)獲考慮為維埃拉的同盟。[16]稍後,PAIGC退出三黨聯盟,抗議卡比的行動,令維埃拉解散人民力量組織,並在2008年8月5日委任卡洛斯·科里亞成為總理。[17]
襲擊身亡
[編輯]2008年11月襲擊
[編輯]2008年11月23日上午,幾內亞比紹立法會選舉完結後,PAIGC佔最多議席成為贏家。槍手向維埃拉寓所開火攻擊,並企圖闖進寓所內,更與保鑣對戰3小時,但在接近維埃拉前被保鑣驅趕離開,最少1名保鑣遇害,其餘則受傷。同日稍後時間,維埃拉舉行記者招待會,他在記者會上表示襲擊的目標只是想把他消滅,並表示局勢已受控。[18]
2009年3月襲擊
[編輯]2009年3月1日晚間,幾比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蒂斯塔·塔格梅·納·瓦伊在軍隊總部大樓爆炸案中喪生。其支持者指責維埃拉應當對此事件負責,並於3月2日用重型武器襲擊維埃拉寓所。維埃拉試圖逃離寓所時不幸中彈身亡。[19]歐盟及美國已就維埃拉被殺的事件與以譴責[20]。
原因分析
[編輯]- 幾內亞比紹軍方稱殺害總統的是少數軍人為報復總參謀長瓦伊遇害的「個人行為」,而不是政變行為。內閣宣佈,自2日起連續7天為全國哀悼日。[21]
- 幾內亞比紹不穩定更深層次的原因。該國原為葡萄牙殖民地,自1974年獨立以來軍方和政客之間關係失調,因此政變不斷,政局不穩。該國為南美毒販集團前往歐洲的中轉站,一些當地軍官有所參與,一旦覺得政治家妨礙他們賺錢,就會下手將其政變或槍殺。2004年10月,維埃拉的前任維里西莫·科雷亞·塞亞布拉也在軍方發動的政變中被打死。[22]
參考文獻
[編輯]- ^ Howden, Daniel. President shot dead in palace as rebel troops take revenge. Independent. 2009-03-03 [2009-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4).
- ^ "Guinea-Bissau: President Vieira cleared to run for re-election", AFP (nl.newsbank.com), 14 May 1998.
- ^ 3.0 3.1 "Loyalist troops capitulat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3-19., IRIN, 7 May 1999.
- ^ "Guinea-Bissau: Deputies call for Vieira's resignation", AFP (nl.newsbank.com), 27 November 1998.
- ^ 5.0 5.1 "Guinea-Bissau palace abla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7 May 1999.
- ^ 6.0 6.1 "Deposed Guinea-Bissau's president arrives in Portug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11 June 1999.
- ^ "Guinea-Bissau ex-president replaced as party leader", RTP Internacional TV (nl.newsbank.com), 12 May 1999.
- ^ "GUINEA-BISSAU: PAIGC chooses new chairman, expels Viei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10 September 1999.
- ^ "Nino Vieira returns from exile to a hero's welco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7 April 2005.
- ^ 10.0 10.1 "Nino Vieira says he will contest presidential e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18 April 2005.
- ^ "Vieira and Yala cleared to contest June presidential elec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11 May 2005.
- ^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n developments in Guinea-Bissau and 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Peacebuilding Support Office in Guinea-Bissa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2 December 2005.
- ^ "President appoints controversial new prime minis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November 2, 2005.
- ^ "Vieira rejects calls to dissolve government", AFP (IOL), 14 March 2007.
- ^ "Guinea-Bissau appoints consensus premier"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5-26, Reuters (IOL), 10 April 2007.
- ^ Alberto Dabo, "Guinea-Bissau's new government named", Reuters (IOL), 18 April 2007.
- ^ "GUINEA-BISSAU: Uncertain future as President dissolves govern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IN, 6 August 2008.
- ^ "Guinea-Bissau president escapes coup attemp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ssociated Pres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November 24, 2008.
- ^ 簡訊:幾內亞比紹總統在軍事政變中身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於2009年3月3日查閱。
- ^ Guinea-Bissau president's murder condemned. Radio Netherlands Worldwide. [2009-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 ^ 几内亚比绍军方:杀害总统是报复非政变. [2009-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 ^ 几内亚比绍军方不满总参谋长被炸死 将总统枪杀. [2009-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參見
[編輯]前任: 康斯坦丁諾·特謝拉 |
幾內亞比紹總理 1978年-1980年 |
繼任: 維多·沙得·馬維亞 |
前任: 路易斯·卡布拉爾 |
幾內亞比紹總統 1980年—1984年 |
繼任: 卡門·佩雷拉 |
前任: 卡門·佩雷拉 |
幾內亞比紹總統 1984年-1999年 |
繼任: 安蘇馬內·馬內 |
前任: 恩里克·羅薩 |
幾內亞比紹總統 2005年-2009年 |
繼任: 雷蒙多·佩雷拉 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