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通福橋

座標23°06′12″N 113°12′36″E / 23.10333°N 113.21000°E / 23.10333; 113.210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3°06′12″N 113°12′36″E / 23.10333°N 113.21000°E / 23.10333; 113.21000

通福橋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石圍塘街道秀水社區芳村大道西五眼橋橫街秀水湧上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代
認定時間2008年11月18日

通福橋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石圍塘街道秀水社區芳村大道西五眼橋橫街秀水湧上,是一座明代所建的五孔石拱橋,2008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通福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由戶部尚書、南海縣佛山鎮人氏李待問主持出資修建,故又稱「李公橋」。橋為石拱橋,共有五孔,故俗稱「五眼橋」。橋下河涌名為秀水涌,河邊的村子名為秀水村。橋建成後,成為佛山到廣州城的交通要道,五眼橋的名氣越來越大,以至於秀水村也被稱為五眼橋村。[1]

地位

[編輯]

古橋是400年前的廣州城西度海陸路,為後世所稱的省佛通衢的起點,被稱為省佛通衢第一橋。 據古記載[2]

該橋和鹽步河東三眼橋,分別被廣州和佛山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兩者相當為孖生橋。過去佛山地方的書生要入省城考試,一定要經五眼橋,中舉後會騎着高頭大馬或者坐八人大轎返鄉。延至當下,當地保留舊俗,演變為有準備參加中考或高考的年輕人,都會被老人家帶去走下五眼橋,祈求考試出彩[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魅力荔灣》編委會. 魅力荔湾.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9: 161. 
  2. ^ 《南海縣誌》 清同治壬申
  3. ^ 省佛交往 同城溯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州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