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長洲搶包山 (民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9年長洲搶包山

長洲搶包山香港長洲一年一度的特色傳統民間習俗,為長洲太平清醮兩項較為矚目的活動之一,另一項為飄色巡遊。搶包山民俗有悠久歷史,是搶孤的一種。自從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後,有27年被禁止舉行。後來於2005年開始舉辦的搶包山比賽與傳統民俗有別,所用包山亦非祭祀用的包山。

概述

[編輯]

太平清醮期間,長洲北帝廟前會有三個掛滿包子的包山,作為供奉北帝的祭品。包山高約13米,僅用竹棚搭成,每個包山掛上約18,000個包子。包子名為「幽包」,是一種曾被供神的印有紅色「壽」字或機構名稱的蓮茸包,又叫「平安包」。搶包山會在太平清醮的最後一晚化大士後舉行。在子夜零時、村長一聲號令後,過百名男子便會爬上包山,盡他們所能搶奪包子。按照傳統說法,取得越多和越高的包子,福氣就越多;於是搶包山的人你推我擠,情況通常都十分混亂,爭先恐後,甚至不時出現「疊羅漢」,險象環生。數分鐘內,數以萬計的包子便一掃而空,搶得的包子則會分派給其他居民。[來源請求]

歷史

[編輯]

據說早於18世紀的清朝時島上發生瘟疫,死了不少平民;後來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瘟疫才得已制止。居民為了酬謝神恩,便扮成神祇在大街上遊行驅趕瘟神。其後每年舉行,成為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中,人們按照海陸豐習俗設立了由幽包積成的包山供奉北帝。海陸豐人傳統上會在醮會結束後搶孤,即搶奪祭品,包山也不例外。在傳統上,摘得包子越多,福氣就會越多。

二戰前的活動中只有兩座包山,二戰後才變成三座。據黃佩佳《新界風土名勝大觀》記載,1935年的包山體積較戰後小,高約二(20米),置於方桌上,成尖塔形,頂插佛手。在演神功戲的最後一夜,包山會被以人力抬至曠地,再從包山上拆下幽包拋擲,讓居民爭拾,而最重點的搶奪目標是插於包山頂的佛手。奪得佛手者即使遇到出高價者亦不肯轉讓他人[1]。戰後改為三座包山。三座包山當中,中間一座名為「太平山」,供奉太平清醮主神玄天上帝的長洲玉虛宮內的兩尊玄天上帝神像;其中一尊是從太平山街移來,「太平山」即太平清醮的淵源[2]:27 。左右兩座一名為「福如東海」,另一名為「安居樂業」,皆與三合會有關,分別代表福義興新義安這兩個以海陸豐人為主的三合會組織。在1970年代,福義興和新義安經常藉搶包山活動顯示實力[2]:31

在1978年5月9日的搶包山活動當中,300多人從四方八面沒有秩序地攀上包山搶平安包,而其中一座包山因不勝負荷而塌下,壓到旁邊的另一座包山並導致其相繼倒下,共致24人受傷。港英政府因此而禁止這項活動以策安全,同時除去了黑幫藉搶包山展示勢力的機會[2]:31,改為統一派發平安包給居民。2004年長洲居民申請重辦,但因與政府未能就安全方面達成協議而未能成功。2005年,香港政府終作出讓步,接納長洲居民提出的條件,令搶包山活動重現。但此後的活動已經與原來的搶包山民俗不同,是另外建造三座包山,包子為塑膠製作,以比賽形式進行。傳統搶包山則不再復見。[來源請求]

民俗意義

[編輯]

長洲建醮會認為搶包山是傳統民俗,而政府舉辦的搶膠包則與民俗無關,所以不與為伍。鄉紳黃維坤說:「其實長洲居民一直要求恢復搶包山傳統,大部份島民都不同意現時那種『不倫不類』的所謂搶包山,那只是一個爬山比賽,不可叫搶包山,完全無意義。真正『搶包山』是所有大眾都有份,喜歡拿幾多個包就幾多個包。」[來源請求]

傳統上搶包山參與者是島上的海陸豐籍漁民,因為一來他們最需要祈福,又爬慣桅杆,所以特別擅長搶包山。 [3]《南華早報》社評指出,搶包山的傳統意義是為島民帶來平安、健康。[4]

相關創作

[編輯]
  • 1982年的電影龍少爺有虛構的廣東地方搶包山活動。
  • 香港動漫作品《麥嘜》劇情提到,麥兜一心到長洲跟隨黎根師傅學習滑浪風帆,但黎根只教他搶包山。其母於是致信當局,請求將搶包山列為奧運項目。《麥兜故事》劇情又提到,當香港正爭取2006年亞洲運動會主辦權時,麥兜就讀的「春田花花幼稚園」一心想向港協暨奧委會申請,將搶包山列為亞運會比賽項目,並大力宣傳爭取市民支持。不過,港協暨奧委會其後決定將「掟蛋撻」列為亞運會比賽項目,最後多哈獲得亞運會主辦權,春田花花幼稚園的願望最終落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黃佩佳.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6: 354 (中文). (長)洲人最崇奉北帝,每歲神誕,必相率齋戒沐浴以禮之,即市上亦多不售葷物者,相戒茹素,犯則生病,至奉神出遊時,瑞獅、色女、彩亭等導而前,備極繁縟。又設方桌二,盛齋包其上,相疊成尖塔形,頂插佛手,高至二丈餘,洲人稱此曰包山,置於壇前以奉神者,迨演戲之最後一夕,正本劇方終,燃炮以賀,乃將此兩包山舁至曠地,散而擲之,一時爭拾者蠭起,奪得佛手者,雖重值亦不肯讓於他人。相傳神宮(功)戲未終時,有舁神像歸廟者,不能動其分毫,又有某伶工,誤食尤魚,腹痛甚劇,求恕於神始愈。此民國廿四年事,土人言之鑿鑿,姑存其說可也。」 
  2. ^ 2.0 2.1 2.2 周樹佳. 香港民間風土記憶(叁).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7年2月. ISBN 9789882116238 (中文). 
  3. ^ 真假包之謎,蘋果日報E14版,2007年5月23號
  4. ^ Don't spoil festival with year-round bun scramble, SCMP, May 14 2005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