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巡洋艦列表
中國輕巡洋艦列表收錄自20世紀初中華民國海軍開始仿建輕型巡洋艦隻後,所有由大中華區政權建造、改裝並服役的輕巡洋艦。這其中包括由國民政府領導的中華民國海軍以及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旗下艦隻,共計6艘,分屬4個不同的艦級。
20世紀30年代初期,國民政府將從清政府手中繼承而來的兩艘魚雷炮艦「建安」號和「建威」號加以改造並重新劃分為輕巡洋艦,分別更名為「大同」號和「自強」號。同時也分別從國內外造船廠訂造了三艘主炮口徑不超過6吋的巡洋艦,定名為「逸仙」號、「寧海」號和「平海」號。這批輕巡洋艦作為國民政府旗下海軍主力艦隻,均在1937年參加了抗擊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但在戰爭初期,所有輕巡洋艦都為國土防禦而自沉或者戰沉。戰沉的三艘較大型的輕巡洋艦之後又被日軍俘獲並打撈收編重新啟用。其中兩艘在日軍旗下被盟軍擊沉,另一艘在抗戰後被國民政府收回。
二戰結束後,英國將一艘林仙級輕巡洋艦[a]償付給了當時的國民政府。該艦在被接收後更名為「重慶」號。1949年,該艦譁變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旗下,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歷史上唯一的一艘巡洋艦。這批艦隻中所有留存下來者最終都在20世紀60年代被拆解。
歷史
[編輯]作為19世紀各國海軍最重要的艦種之一,巡洋艦發展自風帆戰艦時代的單層炮甲板軍艦[2]。這一艦種在19世紀中葉逐漸定型,主要負責艦隊的警戒、偵查、周邊巡弋等任務,有時也會參加海上交通線破壞任務[3]。作為蒸汽動力時期海軍中的一種小型高速艦種,以1898年由俄國訂購,在德國希肖船廠建造的「諾維克」號(Novik)防護巡洋艦為典型的偵報艦因艦體大於驅逐艦、航速高於小型炮艦,而被英國海軍歸為巡洋艦範疇,稱之為偵察巡洋艦(Scout Cruiser,日本譯為「通報艦」、「偵察艦」[4])。延至20世紀初,偵報艦衍生出了以韋茅斯級[5]、布里斯托級[5]、查塔姆級[5]、伯明翰級[5]以及林仙級[5]為代表的新式巡洋艦,被英國海軍統一分類為輕巡洋艦(Light Cruiser)[5]。
1930年4月21日,英、美、法、意、日五國在英國倫敦簽署了《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將主炮口徑小於6吋的巡洋艦歸類為輕巡洋艦[6]。中華民國成立初期,因經費限制等原因,海軍在十多年中未曾新建巡洋艦[7]。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新組建的海軍部建造、改造完成了5艘巡洋艦[7]。其中有兩艘原本為清政府時期下水的魚雷炮艦,被民國政府接收後曾被用於北伐運動[8]。20世紀30年代,這兩艦接受改造,之後被劃分為輕巡洋艦[8]。同一時期,民國政府由安排江南造船所建造了「逸仙」號巡洋艦[9]。此後,又從日本購入了一艘輕巡洋艦名為「寧海」號,並以此仿製了一艘名為「平海」號的姊妹艦,後者也是民國大陸時期由江南造船所建造的噸位最大巡洋艦[10][11]。
這些巡洋艦的排水量較當時其他海上列強的同類艦隻的要小,有些僅和大型炮艦相當[7]。這些輕型巡洋艦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民國政府海軍旗下僅有的主力戰艦[7]。抗戰全面爆發後,這幾艘輕巡洋艦全部自沉或者戰沉。戰後,英國因在戰爭中於香港徵用的幾艘民國緝私船沉沒而將一艘輕巡洋艦償付給中華民國政府,這就是「重慶」號[12]。
各級概況
[編輯]依照不同的文獻和書籍的記載,同一艦隻的分類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時期,同一艦隻的用途分類也有所變化。其中大同級在清末建成時被歸為魚雷炮艦[13],但是到了民國時期經過改造後改稱為輕巡洋艦[8]。被日軍俘獲後,分別更名為「五百島」號和「八十島」號的「寧海」號以及「平海」號被劃分為海防艦,之後又改分為二等巡洋艦[14]。
建造者 | 艦隻的建造者的名稱以及建造時的所在地 |
---|---|
主炮 | 主炮數量和口徑 |
裝甲 | 艦體裝甲的最大厚度 |
排水量 | 作戰時艦隻滿載排水量[b] |
推進器 | 傳動軸的數量,推進系統的類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
成本 | 購買或者建造艦艇的費用 |
服役 | 艦隻開建和結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終結局 |
開建日期 | 開始安放龍骨、開始艦體建造的日期 |
下水日期 | 艦隻下水的日期 |
交付日期 | 艦隻交付使用或正式入役的日期 |
結局 | 艦隻最終結局(例如沉沒、拆解) |
大同級
[編輯]「大同」號和「自強」號原本是清末為北洋水師建造的「建安」號和「建威」號兩艘魚雷炮艦[13]。兩艦由福建船政所聘的法國人杜亞爾設計,艦身所用鋼材、鍋爐也是從法國進口[16]。從海外採購原材料後,船政工廠自行進行建造工程[8]。初期以驅逐艦形制設計建造,配備有雙聯魚雷發射架[8]。建成時,這兩艘軍艦是中國國產最早的驅逐艦,也是當時福建船政所造性能最好的艦隻[8]。
兩艦在建成之初,被編入長江艦隊,辛亥革命爆發後被編入海軍部第二艦隊[8]。北伐戰爭時期,兩艦在北伐軍進攻上海市響應起義,以艦炮攻擊高廟兵工廠[8]。到1928年時,兩艦逐漸被棄置[17]。
1930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開始用1年時間,分別將已經廢置的「建安」號和「建威」號改造為輕巡洋艦[8]。改造工程由江南造船廠進行,花費467200國幣[8]。改造過程中,火炮裝備、鍋爐機關、船殼、甲板等均被更改[8]。改造後,兩艦的整體排水量增加,航速銳減,火炮口徑增大,同時也去掉了魚雷發射管[16]。完成改造後,兩艦被分別更名為「大同」號和「自強」號,編入第一艦隊[8]。1937年8月,兩艦同其他20多艘軍用、民用艦船在江陰自沉以阻塞江面,阻止日軍溯江而上[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地方政府對兩艦進行了打撈和拆解[13]。
艦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成本 | 服役 | |||
---|---|---|---|---|---|---|---|---|---|---|
開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大同」號 | 大清福州船政[18] | 2門120毫米(5吋)[18] | — | 1,050公噸(1,033長噸)[18] | 2具螺旋槳,4座燃煤水管鍋爐驅動2座四漲往復蒸汽機,17節(31公里每小時;20哩每小時),3,884匹指示馬力(2,896千瓦特)[8][18] | 63.7萬兩[19] | 1899年3月3日[18][c] | 1900年3月3日[18] | 1902年12月[20][d] | 1937年8月11日自沉在靖江羅家橋附近[13] |
「自強」號 | 大清福州船政[18] | — | 63.7萬兩[19] | 1898年4月7日[18] | 1899年1月29日[18] | 1902年12月[22][20][e] | 1937年8月11日自沉在江陰主航道附近[13] |
「逸仙」號
[編輯]「逸仙」號為江南造船所在民國南京政府時期所新造的第四艘軍艦[6]。該艦由葉在馥主持設計,在建造時以近1550噸的排水量為民國政府海軍中體量最大[23]。為了彰顯特殊,民國海軍將其以國父孫文的別號「逸仙」命名[23]。其外形為長艏樓船型,與民國海軍此前訂購建造的「咸寧」號、「民權」號相似但武器配置更強[24][25]。艦首裝設有1門150毫米主炮,艦尾則安裝有1門140毫米副炮[26]。
該艦於1930年4月開建[25]。為了紀念孫文誕辰,該艦在半年緊張建造工作後於1930年11月由時任海軍代部長陳紹寬的主持下下水[27]。翌年5月15日開始海試「5月25日」[25],6月完成海試後於當年底入役,被編入海軍第一艦隊[25][28]。
入役後的「逸仙」號直到1933年末才因十九路軍起義而首次參與正規軍事行動[29]。1937年爆發的抗日戰爭中,「逸仙」號曾因艦隊中其他主力艦隻均被重創而作為戰時旗艦[30]。9月25日,該艦遭日軍第二聯合航空隊攻擊後因艦尾中彈進水且無法修理而被迫放棄,之後沉沒在江中[31][10]。
1938年,「逸仙」號被日軍打撈起拖到日本本土維修,之後作為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艦並更名為「阿多田」號[32]。直到二戰結束後,該艦才於1946年8月歸還至上海[33]。重回民國政府旗下後,該艦又恢復其原名並加入新設立的海防第一艦隊成為海軍旗艦[33][34]。1949年渡江戰役期間,「逸仙」號從長江突圍並撤往台灣[35]。1958年12月,該艦正式退役,翌年年底被出售並拆解報廢[36]。
艦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成本 | 服役 | |||
---|---|---|---|---|---|---|---|---|---|---|
開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逸仙」號 | 中華民國江南造船廠[37] | 1門150毫米(6吋)艦炮[38] | 無裝甲[34] | 1,545公噸(1,521長噸)[38] | 2具螺旋槳,3座桑尼克羅夫特水管鍋爐驅動2座三缸三漲立式蒸汽機[39],19節(35公里每小時;22哩每小時),4,296匹指示馬力(3,204千瓦特)[38] | 156.4萬銀元[37] | 1930年4月10日[38] | 1930年11月12日[38] | 1931年5月25日[38] | 1937年9月25日被日軍飛機炸沉,之後打撈起為日軍更名「阿多田」號,戰後編為國民政府海軍旗艦[38][34]1959年12月31日拆解報廢[36]。 |
寧海級
[編輯]在與大中華造船廠合作爭取民國海軍「永綏」號的訂單時,日本播磨造船所在中國建立起了良好的人脈渠道[40]。在得知中方想要訂購新的3000噸級巡洋艦時,播磨造船所立刻提交了設計方案和報價並經過多方進行積極遊說[41]。在日本外交、工商業甚至軍方以及民國高層的幫助下,播磨造船所以十分符合民國政府當時實力的方案打敗了英國維克斯公司的方案[42]。這艘艦的方案在1929年底由民國海軍部與建造方一同完成基本的定案[42]。1930年12月雙方正式簽署了訂購合同,並將該艦定名為「寧海」號[43]。
「寧海」號1931年2月在播磨造船所開建,同時民國海軍部派出了50多人的監造團隊前往日本工廠實地進行考察[44]。在設計和定製的思路上,本艦更傾向於滿足培養人才的作用,因此加裝了不少在日式輕巡洋艦上不常見的裝備,比如一架單座水上偵察機[45]。在建造中途,雖然中日之間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但是本艦依然在1913年10月下水[46]。在1932年5月中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後,「寧海」號也於同年9月正式入役南京國民政府海軍第一艦隊[47]。
在「寧海」號建造的同時,民國海軍海請播磨造船所以該艦為藍本設計了一艘主要作為旗艦指揮用的軍艦[48]。這艘艦隻由江南造船所負責建造,播磨造船所則提供技術支持[49]。1931年6月28日,在江南造船廠開建編號645的新艦由陳紹寬親自出席開工典禮[49]。之後,該艦被正式命名為「平海」號[49]。由於設計思路傾向於作為艦隊旗艦負責直接指揮作戰任務,「平海」號在上層建築和武器裝備上與「寧海」號有較大不同[50]。原本「寧海」號上搭載水上飛機的機庫在「平海」號上被取消,而後者的整體重心也得到了下移[51]。
由於開工後不久就接連發生九·一八和一·二八事變,「平海」號的建造曾一度中斷,直至「寧海」號建成歸國後才恢復建造[52]。因1934年在日本海軍友鶴事件中發現的軍艦重心偏高導致的穩定性問題,「平海」號在第一時間就進行了設計修整以提升艦體穩定性[53]。直到1935年9月,「平海」號才下水並開始進一步的舾裝工程[54]。第二年10月,該艦前往播磨造船所進行武器裝備的安裝以及進一步技術裝備的安裝作業[55]。1937年4月,「平海」號在江南造船所進行了入列電力,正式加入中國海軍並取代「寧海」號成為第一艦隊旗艦[56]。
兩艦在服役後都在首都南京附近駐紮,與其他幾艘炮艦一起組成阻擊日軍進入長江的戰力[57]。在江陰海戰中,「寧海」號在日軍集中攻擊下擱淺在靖江八圩港[58]。「平海」號則在鎮江十二圩遭到第二波日軍戰機的攻擊而最終側傾[59]。之後,兩艦都被日軍佔領並打撈起並分別送往日本佐世保和播磨造船所[60]。在經過5年的擱置後「平海」號和「寧海」號分別由吳造船所和播磨造船所重新進行武裝和改造[61]。改造後的「寧海」號被改名為「五百島」號,「平海」號則被更名為「八十島」號,成為日軍物資運輸用護航艦隊的旗艦[62]。「五百島」號最終在1944年9月19日在本州島御前崎南方60海里處被美軍「鰣魚」號潛艇擊沉,同年11月被從日本海軍中除籍[62]。「八十島」號1944年11月25日在呂宋島聖克魯茲灣海域被美軍航母艦載機炸沉,1945年1月被除籍[63]。
艦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成本 | 服役 | |||
---|---|---|---|---|---|---|---|---|---|---|
開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寧海」號 | 日本播磨造船所[64] | 3座雙聯140毫米(6吋)艦炮[65][66] | 25毫米(1吋)[66] | 2,600公噸(2,559長噸)[65] | 3具螺旋槳,4座艦本式呂號煤油混燒水管鍋爐驅動4缸三漲往復式蒸汽機[67][68],30節(56公里每小時;35哩每小時)[65],10,500匹指示馬力(7,800千瓦特)[67] | 432萬日元[64][f] | 1931年2月20日[64][g] | 1931年10月10日[64] | 1931年6月[65][h] | 1937年9月23日被日軍飛機炸沉於江陰[65],後被打撈起並改裝為日軍「五百島」號,1944年9月19日被美軍潛艇「鰣魚」號擊沉於本州島御前崎南方60海里處[62] |
「平海」號 | 中華民國江南造船廠[72] | 3門140毫米(6吋)艦炮[73] | 25毫米(1吋)[74] | 2,400公噸(2,362長噸)[73] | 2具螺旋槳,4座艦本式燃煤鍋爐與1座重油專燒鍋爐驅動2台三漲往復式蒸汽機[75][76],25節(46公里每小時;29哩每小時)[i],7,427匹指示馬力(5,538千瓦特)[73][j] | 764.262萬元法幣[78] | 1931年6月28日[78] | 1935年9月28日[79][80] | 1937年4月1日[77][56] | 1937年9月23日被日軍飛機擊傷擱淺,之後打撈起編入汪政府海軍,二戰後被同盟國接收[38][k] |
「重慶」號
[編輯]英國皇家海軍林仙級輕巡洋艦的第四艘「曙光女神」號(AURORA),也被翻譯為「震旦」號或者「黎明女神」號[1][81]。該艦也是英國海軍中第八艘被命名為「AURORA」的軍艦,曾參加過追擊德軍「俾斯麥」號戰艦[l]等多場戰鬥[1][81]。該艦曾是英國海軍地中海K艦隊的旗艦[12]。因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方面留給英國治下香港的6艘海關緝私艦被擊沉,1945年8月時英國決定將該艦贈送給中國作為補償[1][12]。
為了接收該艦,1942到1946年間民國海軍組織了一批官兵專程前往英國學習[83][84]。1948年5月19日,中英雙方在樸茨茅夫舉行儀式將「重慶」號巡洋艦和「靈甫」號驅逐艦移交給中國方面[84]。5月26日,兩艦啟航經過80天航程最終與8月14日抵達南京[84]。10月5日到11月3日期間,該艦受桂永清指揮炮轟塔山[84]。然而到了翌年2月25日,艦長鄧兆祥就率全艦官兵於吳淞口起義並在第二天抵達解放軍控制下的煙臺港[84]。由此,該艦成為解放軍旗下第一艘巡洋艦[10]。3月4日,本艦抵達葫蘆島接受時任遼西軍區司令員朱軍的指揮[84]。兩周後,塗裝美軍機徽的B24型轟炸機從青島起飛,連續4天轟炸葫蘆島渤海灣內的「重慶」號[84]。該艦最終在19日被炸重傷並在第二天奉命自沉[84][85]。
戰後,該艦在1951年被打撈起重新修復後更名為「北京」號[86][m]。此後又改為浮動碼頭並最終與20世紀60年代被拆解[86][n]。
艦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裝甲 | 排水量
(移交至民國海軍時) |
推進器 | 成本 | 服役 | |||
---|---|---|---|---|---|---|---|---|---|---|
開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結局 | |||||||
「重慶」號 | 英國樸茨茅夫造船廠[87] | 3座152毫米(6吋)雙聯艦炮[86][88] | 70毫米(3吋)[86] | 5,270公噸(5,187長噸)(標準)[86]6,665公噸(6,560長噸)(滿載)[89][o] | 4具螺旋槳,4座海軍型燃油三缸水管鍋爐驅動4台帕森斯式齒輪傳動蒸汽機[89][p],32.25節(59.73公里每小時;37.11哩每小時)[q][90],6,400匹指示馬力(4,800千瓦特)[86] | 2259951英鎊,由英國海軍贈送與民國海軍[88] | 1935年7月23日[91]「1935年6月23日」[81] | 1936年8月20日[92] | 1948年5月19日[88][93] | 1949年2月26日倒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88],1954年退役,20世紀60年代被拆解[86] |
腳註
[編輯]註釋
[編輯]- ^ 譯名參考自《中國軍艦圖誌(1912-1949)》。[1]
- ^ 歷史學家埃里希·格魯納(Erich Gröner)指出,滿載被定義為「(等於)排水量加上滿載燃料油、柴油、煤、備用鍋爐給水、飛機燃料和特殊設備」。[15]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99年2月11日」[17]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04年」[21]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04年」[21]
- ^ 另有來源記載為含監造團隊費用在內一共國幣7642620元。[69]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31年2月21日」[44]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32年9月1日」。[70][71]
- ^ 另有來源記載為「21.256節」[77]
- ^ 另有來源記載為「7488馬力」[77]
- ^ 另有來源記載為「被打撈起後改裝並更名為日軍「八十島」號,1944年11月25日被美軍擊沉於呂宋島聖科魯茲灣附近」[63]
- ^ 譯名參考自《消逝的巨獸: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戰艦》。[82]
-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59年11月才被打撈起並更名為「黃河」號」[74]
- ^ 另有來源記載為「20世紀90年代拆解」[74]
- ^ 另有來源記載為「7500噸」[88]
- ^ 另有來源記載為「3台」[89]
- ^ 另有來源記載為「32節(59公里每小時;37哩每小時)」[89]
引文
[編輯]- ^ 1.0 1.1 1.2 1.3 陳悅 2017,第317頁
- ^ 陳悅 2015,第239頁
- ^ 王義山 2011,序
- ^ 陳悅 2013,第226頁
- ^ 5.0 5.1 5.2 5.3 5.4 5.5 陳悅 2013,第227頁
- ^ 6.0 6.1 陳悅 2013,第228頁
- ^ 7.0 7.1 7.2 7.3 陳悅 2017,第63頁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劉傳標 2011,第769頁
- ^ 陸舸 2005,第300頁.
- ^ 10.0 10.1 10.2 思平 1998,第32頁.
- ^ 朱新軒, 王順義 & 陳敬全 2015,第85頁.
- ^ 12.0 12.1 12.2 袁偉 & 蓋生福 1998,第52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陳悅 2017,第70頁
- ^ 章騫 2012,第185-187頁
- ^ Gröner,第ix頁
- ^ 16.0 16.1 劉傳標 2011,第768-769頁
- ^ 17.0 17.1 劉傳標 2011,第768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陳悅 2017,第69頁
- ^ 19.0 19.1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7頁
- ^ 20.0 20.1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6頁
- ^ 21.0 21.1 陳悅 2015,第216頁
-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5頁
- ^ 23.0 23.1 陳悅 2013,第229頁
- ^ 陳悅 2013,第231頁
- ^ 25.0 25.1 25.2 25.3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6頁.
- ^ 中國海軍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 1998,第1827頁.
- ^ 陳悅 2013,第237-238頁
- ^ 陳悅 2013,第241-242頁
- ^ 陳悅 2013,第245頁
- ^ 陳悅 2013,第248頁
- ^ 陳悅 2013,第248-250頁
- ^ 陳悅 2013,第251頁
- ^ 33.0 33.1 陳悅 2013,第253頁
- ^ 34.0 34.1 34.2 張向春 2015,第37頁
- ^ 陳悅 2013,第254-255頁
- ^ 36.0 36.1 陳悅 2013,第256頁
- ^ 37.0 37.1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43頁
-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6頁
- ^ 陳悅 2013,第230頁
- ^ 陳悅 2013,第283頁
- ^ 陳悅 2013,第282,284頁
- ^ 42.0 42.1 陳悅 2013,第285頁
- ^ 陳悅 2013,第286頁
- ^ 44.0 44.1 陳悅 2013,第289頁
- ^ 陳悅 2013,第295-297頁
- ^ 陳悅 2013,第299-302頁
- ^ 陳悅 2013,第311頁
- ^ 陳悅 2013,第325-326頁
- ^ 49.0 49.1 49.2 陳悅 2013,第326頁
- ^ 陳悅 2013,第326-327頁
- ^ 陳悅 2013,第327-328頁
- ^ 陳悅 2013,第328頁
- ^ 陳悅 2013,第330-331頁
- ^ 陳悅 2013,第338-339頁
- ^ 陳悅 2013,第343頁
- ^ 56.0 56.1 陳悅 2013,第347頁
- ^ 陳悅 2013,第348頁
- ^ 陳悅 2013,第348-359頁
- ^ 陳悅 2013,第359頁
- ^ 陳悅 2013,第360-362頁
- ^ 陳悅 2013,第362頁
- ^ 62.0 62.1 62.2 陳悅 2013,第365頁
- ^ 63.0 63.1 陳悅 2013,第365-366頁
- ^ 64.0 64.1 64.2 64.3 章騫 2012,第147頁
- ^ 65.0 65.1 65.2 65.3 65.4 中國海軍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 1998,第1382頁
- ^ 66.0 66.1 章騫 2012,第150頁
- ^ 67.0 67.1 章騫 2012,第152頁
- ^ 陳悅 2013,第291頁
- ^ 陳悅 2013,第310頁
- ^ 章騫 2012,第149頁
- ^ 張向春 2015,第16頁
-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45頁
- ^ 73.0 73.1 73.2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7頁
- ^ 74.0 74.1 74.2 王義山 2011,第176頁
- ^ 章騫 2012,第159頁
- ^ 陳悅 2013,第339頁
- ^ 77.0 77.1 77.2 章騫 2012,第156頁
- ^ 78.0 78.1 章騫 2012,第153頁
- ^ 章騫 2012,第154頁
- ^ 陳悅 2013,第334頁
- ^ 81.0 81.1 81.2 馬連喜 2011,第207頁.
- ^ 劉怡,第216頁
- ^ 郭金炎 2004,第436頁
- ^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郭金炎 2004,第436頁.
- ^ 陳益民 & 江沛 2003,第20頁.
- ^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巡洋艦史,第148頁
-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巡洋艦史,第85頁
- ^ 88.0 88.1 88.2 88.3 88.4 牛建軍 & 趙斌 2014,第77頁
- ^ 89.0 89.1 89.2 89.3 現代艦船雜誌社 2017,第48頁
- ^ 陳悅 2017,第316頁
- ^ 陳悅 2016,第145頁
- ^ 陳悅 2016,第150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 2017,第4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陳悅. 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 第1版.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09. ISBN 978-7-5474-0949-7. OCLC 861653530 (中文(中國大陸)).
- 陳悅. 民国海军舰船志 1938-1945 第1版.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6-01. ISBN 978-7-5474-1528-3. OCLC 936528061 (中文(中國大陸)).
- 陳悅.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國大陸)).
- 陳悅. 巡洋舰. 中國軍艦圖誌(1912-1949) 第1版.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17-04 [2022-02-13]. ISBN 9789620757167. OCLC 10895255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中文(香港)).
- 陳益民; 江沛. 老新闻 珍藏版 1949-1955.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05. ISBN 7-201-03170-8 (中文(中國大陸)).
- 郭金炎. 大海之子邓兆祥.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4-02. ISBN 7-5027-6087-3 (中文(中國大陸)).
- 劉傳標. 近代中国船政大事编年与资料选编 第3册.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11. ISBN 9787510812583. OCLC 1222965771 (中文(中國大陸)).
- 劉怡. 消逝的巨兽: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列舰. 知兵堂簡體版戰爭系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0-07-01. ISBN 9787307076839 (中文(中國大陸)).
- 陸舸. 江南往事. 上海: 上海畫報出版社. 2005-05. ISBN 7-80685-429-0 (中文(中國大陸)).
- 馬連喜. 重庆号起义与葫芦岛. 長春: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1-12. ISBN 978-7-5601-4802-1 (中文(中國大陸)).
- 牛建軍; 趙斌. 巡洋舰的前世今生. 海國圖騰 第1版.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4-06. ISBN 978-7-5348-4251-1. OCLC 917255997 (中文(中國大陸)).
- 日本海人社 (編). 世界近代巡洋舰史. 世界艦船 第1版.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2-04 [2020-03-06]. ISBN 9787543681934. OCLC 886031914 (中文(中國大陸)).
- 袁偉; 蓋生福. 烽火硝烟写春秋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叢書.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08. ISBN 7-5000-6014-9 (中文(中國大陸)).
- 章騫. “宁海”舰的建造和完成. 艨艟夜谭 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 第1版.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2-07. ISBN 978-7-5436-8615-1. OCLC 886225581 (中文(中國大陸)).
- 張向春. 中日海战主力舰艇图志 下册,抗日血战 第1版. 廣州: 花城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360-7631-0. OCLC 1020332321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國海軍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 第1版. 北京: 海潮出版社. 1998-12 [2022-01-08]. ISBN 7-80151-041-0. OCLC 422684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 第1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0. ISBN 7-208-01858-8. OCLC 33457900 (中文(中國大陸)).
- 朱新軒; 王順義; 陳敬全. 见证历史,见证奇迹 上海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百项第一.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8. ISBN 978-7-5478-2582-2 (中文(中國大陸)).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英語).
期刊來源
[編輯]- 思平. 中国巡洋舰寻踪. 海洋世界 = Ocean World. 1998, (1): 31-32. ISSN 1001-5043 (中文(中國大陸)).
- 王義山. 世界轻巡洋舰全集. 艦船知識 = NAVAL & MERCHANT SHIPS (北京: 艦船知識雜誌社). 2011, (增刊).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國大陸)).
- 現代艦船雜誌社. 人民海军舰艇全谱 Fighting Ships of the Chinese PLA Navy 1949-2017. 現代艦船 (現代艦船雜誌社). 2017. ISSN 1003-2339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