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況
人的境況 | |
---|---|
作者 | 漢娜·阿倫特 |
類型 | 書面作品[*] |
語言 | 英文 |
主題 | 政治哲學 |
發行資訊 | |
出版時間 | 1958 |
出版地點 | 美國 |
頁數 | 309 |
規範控制 | |
ISBN | 9787208083035 |
人的境況(英語:The Human Condition),亦翻譯作「人間條件」、「人的條件」、「人類的處境」等名稱,是漢娜·阿倫特的政治哲學著作,出版於1958年。
摘要
[編輯]漢娜·阿倫特在本書中清楚描繪出的政治哲學,主要是對於集體主義的觀察,並設法考察政治的根本意涵。
書名
[編輯]本書原名「The Human Condition」,譯者王寅麗曾考慮將「condition」譯為:「條件」、「處境」或「境況」,其認為「條件」僅呼應人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存面,「處境」則意味着人被動地受到存在之物的制約而表現出人的有限性,唯有「境況」才能表現出人類同時作為主體與客體的面向。
內容
[編輯]公領域與私領域
[編輯]阿倫特將人類活動的領域分為公共領域(公領域)和私人領域(私領域)。
最初,阿倫特着眼於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發現托馬斯·阿奎那將這句話中的「政治的」(politicus)直接理解為「社會的」(sociali),進而發現希臘人與羅馬人對於人、人類及人類活動的觀念有根本上的差別。阿倫特進一步意識到:她的發現是立基在「阿基米德點」之上的。誠如阿基米得所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點意味着希臘與羅馬、過去與現在、個人與群眾等對立事物的平衡點。惟有處在阿基米德點,才能衡量「萬物的尺度」。
阿倫特並未如同世俗的方法論直接定義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分野,而是透過歷史考察為我們勾勒出兩者的輪廓。概略而言:
- 公領域是政治性的,與言行、名聲等有關。我們在公領域中透過言說與行動展現自己的理念。
- 私領域是社會性的,與勞動、生命等有關,我們在私領域中透過勞動維持生命。
- 羅馬皇帝採用dominus(主人)的稱號,即意味着在羅馬人的觀念中,政治已由一種公領域活動降格(依照阿倫特的口氣)成一種私領域活動。[1]
- 在奴隸解放以前,奴隸為「自由人」勞動,使自由人得以在公領域中活動;然而,在奴隸解放以後,所有人都成為了「自由人」,卻也必須自己勞動,因此在這層意義上,所有人同時也成為了「奴隸」。然而,在古希臘人的觀念裏,奴隸是無權從事言說與行動的,是見不得人的,必須隱蔽在家中。既然如此,在奴隸解放以後,自由人就不復存在,在原本自由人藉以展現言行的廣場(公領域)上,如今已然空無一人,被一種重視生命而着眼於經濟的社會動物(物種上的人類)所佔據。
- 於是,私領域活動竄升到原本公領域的範圍(廣場),而公領域活動卻遁入原本私領域的範圍(家庭)。具體而言,人們在廣場上,討論的是民生議題(私領域活動),而不是個人的言行(公領域活動);相對地,人們在家庭裏,始能展現自己獨特的一面。從而,生命的議題,即勞動,藉由兩次價值的翻轉,提升到人類活動的最高層次。(在古希臘時代,人類活動的最高層次是行動。)[2]
必須注意的是,上述「政治」與「社會」這兩個用詞在用法上的特殊性可能是阿倫特個人獨道的見解。(但阿倫特特地指出現代人已將這兩者混淆。)
人類的三種活動
[編輯]接着,阿倫特開始描述人類的三種活動,分別是:勞動(labor)、工作(work)與行動(action)。概略而言:
- 勞動的目的是維持生命,其產物是生命的必需品,例如:糧食。由於這些必需品是易逝的,故勞動必須是周而復始的。
- 工作的目的是建立世界,其產物是世界的持存物,例如:建築、雕刻、書畫、文章、思想。由於這些持存物是久住的,故工作是一勞永逸的。
- 行動的目的是創造故事,其產物是故事的人物與事蹟。
阿倫特耗費了兩章的篇幅解釋「勞動」與「工作」的區別。工業革命以前,「勞動」與「工作」區別很明顯;工業革命以後,不少工藝品(久住的)被當成消耗品(易逝的)在使用,便使得人們將「工作」理解成「勞動」。
阿倫特認為,以勞動的相關觀念只能給出「人類」這個物種;以工作的相關觀念只能給出人的能力(包括思想的能力)及人所立身的環境(世界);只有行動才能展現出「某人」的獨特性,包括他說過什麼、做過什麼(不包括他想過什麼,因為「想」並未被揭示在公領域。)
三種活動 | 勞動(labor) | 工作(work) | 行動(action) |
---|---|---|---|
領域 | 社會 | (世界) | 政治 |
議題 | 生命 | 思想、技術 | 言行 |
代表時代 | 羅馬 | - | 希臘 |
成果 | 生活消耗品 | 持存物 | 歷史、事蹟 |
古代從事者 | 奴隸 | 技藝人 | 自由人 |
現代從事者 | 任何人 | 技藝人 | 任何人 |
古代活動場所 | 家庭(私底下) | 市場 | 廣場(公開場合) |
現代活動場所 | 公開場合 | 市場 | 私底下 |
時效 | 周而復始(periodic) | 永恆(eternal) | 不朽(immortal) |
掌控程度 | 可掌控 但不可避免死亡 |
可掌控 但不可掌控超出人類能力者 |
不可掌控 |
他人參與 | 無法體會彼此 的辛勞與痛苦 |
可知識交流並 理解技術內容 |
可締造出歷史 但未必被認同 |
提問方式 | - | 是什麼? | 是誰? |
衡量方式[3] | - | 人是萬物的尺度 | 神是萬物的尺度 |
永恆與不朽
[編輯]人的勞動是周而復始的,一旦停止就會導致生命的終結。
人工作的產物,包括工藝品與思想,則可能達到永恆(eternal)。永恆的事物,按阿倫特的說法,就是當我們出生時即已存在,而當我們死亡後仍未毀滅的東西,希臘的眾神們對於希臘人來說就是這種永恆的事物。永恆的事物構成了我們所處的「世界」。
至於人的言行,則有機會達到不朽(immortal)。因為我們很清楚,人不可能已然存在於無限久遠的過去,他就不可能被形容成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