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
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中國北京市東城區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35年 |
編號 | 7-1619 |
認定時間 | 2013年 |
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15號,原來是國立北京大學地質學館。[1][2]
建築風格
[編輯]1920年代至193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同復古折衷主義鬥爭,大膽創新。被後人視為「民族形式-復古主義」領軍人物的梁思成設計的地質學館採用了現代主義風格,故該建築對全面認識梁思成的設計思路具有重要價值。在設計時,鑑於建設資金有限,梁思成設計了這座別致的現代主義建築。建築平面呈曲尺形,為三層磚混結構,建築外形完全服從內部功能。體形僅微量曲折,打破了立面的平直感,大玻璃窗洞使該建築的外形顯得清新、輕巧。建築的主入口設在東南角,門洞寬大內凹,混凝土挑檐簡潔;門洞兩側的牆的線腳、燈箱,以及台階花池,都將入口突出為這座建築的重點。主入口立面左上方的女兒牆局部高起處,設有旗杆,強調了入口的位置。建築整體設計精細,窗間的牆上以磚塊砌成簡潔的凸凹橫線,門窗比例、樓梯扶手、牆角的弧線等設計,都形成了明快和諧的現代造型藝術風格。[2]
根據記載,這座地質學館「自民國二十三年五月間起工,至二十四年七月竣工,計土木工程費用並暖氣衛生工程、電氣工程及工程師設計費共六萬餘元。合其他設備計五千五百餘元,合共六萬六千餘元。經費由本校與中基會合作特款及本校經常費撥付,並由本校地質系李四光、丁文江二教授捐薪資助。」
地質學館的「建築式樣為L形,佔地七百九十一平方公尺。南部為三層,北部除地窖外為二層。除樓板屋頂及四周大料用鐵筋洋灰外,其餘均用磚砌,由梁思成工程師設計,北平衛華、海京兩廠承包建築。」地質學館的「地窖層用為磨片室、儲藏室、鍋爐室等;第一層用為教室、古物陳列室、地史陳列室、暗室、閱覽室、學生研究室、教員室、職員工作室等;第二層為教室、大講堂、化驗室、顯微照相室、礦床實習室、礦物岩石陳列室、教員室等;第三層為教室、地質陳列室、教員室等。」
歷史
[編輯]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位於沙灘北街路西的沙灘北街15號院內。此處原來是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傅恆的家廟。院內原來立有傅恆征伐金川的功績碑——傅恆征西川碑(乾隆敕建碑),1986年該碑遷至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收藏。中華民國時期,此地是傅恆的裔孫松椿的松公府房產,稱「松公府祠堂」。1931年,國立北京大學購得此處房產,經過多方籌集資金,在此建成地質學館。[2]
1930年12月,蔣夢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後,北京大學將漢花園(北京大學紅樓老校區)以北的松公府全部買下。胡適等人又經努力,爭取到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設立了合作研究特款。北京大學利用其中部分款項先後在松公府新建了圖書館、地質學館、灰樓宿舍等建築。[1]
這座地質學館是建築學家梁思成於1934年設計,1935年8月建成。該樓西南角下方的牆上嵌有一塊奠基石,上面刻有:「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奠基」。[2]
1935年8月,北京大學地質係由北京大學二院(馬神廟街的京師大學堂舊址)北樓遷入地質學館,成為北京大學歷史上首個擁有獨立教學實驗樓的理科系。[1]
1952年院系調整後,地質學館連同北京大學工學院校舍都變為北京地質勘探學院(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的校舍。後來,該建築又改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使用。該建築保存較好。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在該建築的外牆增建了抗震框架,對原先簡潔明快的建築風格有所損害。室內裝修也受到局部改造。[2]
保護
[編輯]1990年,該建築作為「北京大學地質館舊址」被列為第四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該建築作為「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