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地利民族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地利民族主義認為,奧地利人屬於獨立民族,主張所有奧地利人的文化同一性[1]。奧地利民族主義在出現之初強調天主教身份認同,是一種文化民族主義。因此,奧地利民族主義者一直反對由新教徒主導的普魯士對德語地區的統一進程,他們認為,奧地利民族主義的天主教核心面臨着普魯士的新教核心的威脅[2]

拿破崙戰爭時期,奧地利民族主義初次抬頭,霍騰堡男爵約瑟夫·霍邁爾(Joseph Hormayr,Baron zu Hortenburg)是當時的一位奧地利民族主義政治名人[3]。1930年代,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以及庫爾特·舒施尼格祖國陣線政府也秉承了奧地利民族主義要義,拒絕接受泛日耳曼主義,拒絕讓新教國家德國兼併奧地利,但這個政府並不完全否決與德國聯合的可能性,聲稱若德國自己建立聯邦制,再讓奧地利以及奧地利人在「日耳曼文化國家」(Kulturnation)中享有獨立特權,那麼奧地利才有可能與德國合二為一[4]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納粹時代過後,奧地利人開始摒棄德意志身份認同,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寬泛的奧地利身份認同 [5] [6]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甚至有奧地利人自稱奧地利是「希特拉的第一個受害者」[7]

後二戰時期,奧地利民族主義倡導者們不僅拒絕接受德意志民族身份,甚至還強調奧地利人口中留存的其他文化特徵,包括凱爾特人文化、伊利里亞人文化、古羅馬文化以及斯拉夫人文化[8]。奧地利民族主義者主張,奧地利是有據可考的第一處凱爾特文明(哈爾施塔特文化)的所在地,因此現代奧地利人擁有凱爾特文化特徵[9]。同時期的奧地利人也因奧地利藏有大量凱爾特物質遺產以及本民族的凱爾特文化傳承而甚是自豪[10]

但奧地利民族主義在奧地利國內並不被所有人接受,與之對抗的另一股勢力是奧地利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利後,第三股力量,也就是巴伐利亞民族主義出現了。巴伐利亞民族主義者反對奧地利第一共和國,要求讓奧地利併入巴伐利亞[11]。此時的巴伐利亞政府十分希望將奧地利的北蒂羅爾上奧地利州納入自身領土[12]。由於北蒂羅爾地區的大量人口在一戰後表明了加入巴伐利亞的意願,這個問題令奧地利政府十分為難[13]

歷史

[編輯]

拿破崙戰爭令神聖羅馬帝國最終崩盤,19世紀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力量也在拿破崙戰爭的背景下開始了對獨立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追求。

德意志邦聯(1815-1866年間存在的德意志邦國聯盟)範圍內,德意志民族主義發展速度飛快,1866年,兩個最強大的德意志人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長期積怨終於演變為戰爭,也就是歷史上所講的普奧戰爭(又名『七周戰爭』,在德國名為『德意志戰爭』Deutscher Krieg)。奧地利人雖然傾向於建立統一的大德意志民族國家,但又不願交出任何原本屬於奧地利帝國的非德語區領土,更不想成為普魯士統治下的萬年老二。「小德意志」地區基本就等於普魯士王國,普魯士人想要通過軍力將小德意志擴張為大德意志,但這其中並不包括奧地利。在普奧戰爭的最後戰役(克尼格雷茨戰役)中,普軍擊敗奧軍,建立北德意志邦聯(1867-1871)[14]。1871年,德意志統一,以普魯士為首的諸邦國聯合為德意志帝國,但這其中沒有奧地利。儘管如此,將奧地利納入德意志帝國依然是德奧兩國人口中的一大呼聲,自由派、社會民主主義者以及在新教佔主導的德國境內成為少數群體的天主教徒是統一派的主力。

基督教社會黨主張奧地利民族主義,不會接受將所有德意志人團結進一個國家的理想。基督教社會黨認為,奧地利人主要信仰天主教,普魯士人主要信仰新教,這就成為了兩個群體不可能合二為一的宗教前提[2]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作為奧匈帝國的殘存國家繼續存在,此時,更多的奧地利人開始想讓國家併入德國[1]。在戰間期,超過90%的奧地利人是天主教徒[15]

1932年,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在奧地利掌權,祖國陣線同時成立,陶爾斐斯政府鼓吹奧地利民族主義,聲稱奧地利作為天主教國家,絕不會加入新教國家德國,更不可能接納由納粹這些「異教徒」所統治的納粹德國[4]。陶爾斐斯承認奧地利人屬於德意志人,但不接受天主教奧地利人成為新教國家德國的臣民,主張奧地利人開啟民族復興事業,牢記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國民以德意志人為主體)的主導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光榮歷史,在奧地利恢復元氣之後,陶爾斐斯政府計劃建立聯邦體制,承認德國的「文化國家」地位,但同時,奧地利在這個聯邦體制內享有特權,奧地利人也將作為獨立民族在德意志文化國家中繼續存在[4]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庫爾特·舒施尼格政府不否認奧地利人是德意志人,但反對將國家併入德國,特別是不能併入納粹德國[2]。1938年初開展的一項獨立調查表明,當時,有60%的奧地利人支持與德國聯合,另外40%的人反對。1938年3月,德軍進入奧地利,納粹強迫奧地利人參與公決,這次,迫於納粹淫威,99%的參與了公決的奧地利人(其中不包括非雅利安人)支持奧地利加入德國。奧地利德意志人後來對德奧合併大為歡迎。爭議最大之處在於,奧地利天主教信仰、奧地利民族身份認同以及法西斯主義之間互相矛盾。納粹德國滅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地利人中的民族身份認同更為明確,與20世紀早期不同,在1987年,只有6%的奧地利人自認為是「德意志人」。2008年,超過90%的奧地利人認為奧地利是獨立民族[16][2][1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Motyl 2001,第31-32頁.
  2. ^ 2.0 2.1 2.2 2.3 Spohn, Willfried, Austria: From Habsburg Empire to a Small Nation in Europe, Entangled identities: nations and Europe (Ashgate), 2005: 61 
  3. ^ Owen Connelly.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Napoleonic era.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Pp. 254.
  4. ^ 4.0 4.1 4.2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P. 52.
  5. ^ Motyl 2001,第32頁.
  6. ^ Tschiggerl, Martin. Significant otherness nation-building and identity in postwar Austria.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021 [2021-09-07]. ISSN 1469-8129. doi:10.1111/nana.126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3) (英語). 
  7. ^ Beniston 2003.
  8. ^ Bruckmüller 1993.
  9. ^ Carl Waldman, Catherine Mason.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Peoples. Infobase Publishing, 2006. P. 42.
  10. ^ Kevin Duffy. Who Were the Celts? Barnes & Noble Publishing, 1996. P. 20.
  11. ^ Suda Lorena Bane, Ralph Haswell Lutz.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Relief in Europe, 1918-1919: Including Negotiations Leading Up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ffice of Director General of Relief at Paris by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3. P. 119.
  12. ^ Macartney 1926.
  13. ^ Carsten 1986.
  14. ^ Austria-Hungary Prussia War 1866. Onwar.com. 16 December 2000 [2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5). 
  15. ^ Diamant 1957.
  16. ^ Bijman 2009.
  17. ^ Österreicher fühlen sich heute als Nation, Der Standard, 12 March 2008 [2021-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