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義人
外觀
岸義人 岸 義人(きし よしと) | |
---|---|
出生 | 大日本帝國愛知縣名古屋市 | 1937年4月13日
逝世 | 2023年1月9日 | (85歲)
居住地 | 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名古屋大學 |
知名於 | 發現野崎–檜山–岸反應 |
獎項 | 恩賜獎・日本學士院獎 (1999) 文化功勞者 (2000) 美國化學會獎 (2001) 瑞寶重光章 (2013)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 |
機構 | 名古屋大學 哈佛大學 |
博士導師 | 平田義正 |
其他指導者 | 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
博士生 | 福山透 斯圖亞特·L·施萊伯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岸 義人 |
假名 | きし よしと |
平文式羅馬字 | Kishi Yoshito |
岸義人(日語:岸 義人/きし よしと Kishi Yoshito,1937年4月13日—2023年1月9日[1]),日本有機合成化學家,專長天然物化學,現任哈佛大學名譽教授,美國衛材株式會社副社長。
岸義人是NHK反應的發現者之一,被看好與塞繆爾·丹尼謝夫斯基、K·C·尼古勞、史蒂文·V·萊一同角逐諾貝爾化學獎[2]。
生平
[編輯]1937年4月13日,岸義人誕生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名古屋大學理學部畢業。理學博士(名古屋大學)[3]。
博士班時期,岸義人與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下村脩師出同門,皆是天然物化學權威平田義正的弟子。
岸義人的博士後研究在哈佛大學完成,師從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1966年至1974年在名古屋大學農學部任教[3],1974年開始擔任哈佛大學化學教授,2009年擔任哈佛大學名譽教授。
貢獻
[編輯]榮譽
[編輯]參見
[編輯]同門
[編輯]弟子
[編輯]- 斯圖亞特·L·施萊伯 - 2016年沃爾夫化學獎得主
- 福山透
參考文獻
[編輯]- ^ 岸義人氏が死去 天然物有機化学者. 日本經濟新聞. 2023-01-12 [2023-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2).
- ^ 2007年度ノーベル化学賞を予想!(3) - 化学者のつぶやき -Chem-Station-.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 ^ 3.0 3.1 Kishi, Yoshito; Rando, Robert R. Structural Basis of Protein Kinase C Activation by Tumor Promoter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998, 31 (4): 163. doi:10.1021/ar9600751.
- ^ Farina, Dave. Is this Wi-Fi organic? a guide to spotting misleading science online. Coral Gables (Fla.): Mango Media https://www.worldcat.org/title/on1240165044. 2021. ISBN 978-1-64250-415-6. OCLC 1240165044.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Yoshito Kishi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10-18.,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 ^ Aratani M, Fukuyama T, Nakatsubo F, Goto T, Inoue S, Tanino H, Sugiura S, Kakoi H. Synthetic studies on tetrodotoxin and related compounds. III.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an equivalent of acetylated tetrodamine. J. Am. Chem. Soc. 1972, 94 (26): 9217–9219. doi:10.1021/ja00781a038.
- ^ Kishi Y, Fukuyama T, Aratani M, Nakatsubo F, Goto T, Inoue S, Tanino H, Sugiura S, Kakoi H. Synthetic studies on tetrodotoxin and related compounds. IV. Stereospecific total syntheses of DL-tetrodotoxin. J. Am. Chem. Soc. 1972, 94 (26): 9219–9221. doi:10.1021/ja00781a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