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裔阿根廷人
德裔阿根廷人
| |
---|---|
總人口 | |
超過350萬(德國人後代人口:100萬,伏爾加德意志人後代人口:逾200萬)
阿根廷總人口的8%(只考慮德國人和伏爾加德意志人的後代) | |
分佈地區 | |
科爾多瓦省、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恩特雷里奧斯省、拉潘帕省、內格羅河省、米西奧內斯省、查科省、聖菲省、內烏肯省. | |
語言 | |
拉普拉塔河西班牙語 · 德語和德語方言 | |
宗教信仰 | |
天主教會 · 新教 (信義宗 · 福音主義) · 猶太教 |
德裔阿根廷人(德語:Deutschargentinier ,西班牙語:germano-argentinos)指的是擁有德國血統的阿根廷公民,他們的祖先從德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移民至阿根廷。一些德裔阿根廷人的最初定居地在巴西,之後才來到阿根廷。德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歷史很短,在1871年才成立,但在此前移民阿根廷的德裔人也因其種族特徵、語言及文化而算作德裔阿根廷人。今日,阿根廷總人口中的第四大民族群體就是德裔,僅伏爾加德意志人這一個群體就有200多萬人口[1]。據統計有8%阿根廷人至少有一位來自德國或是伏爾加德裔人的祖先,德語亦是阿根廷的第五大語言。[2]
德裔阿根廷人在阿根廷創辦了霍特爾學校(Hölters Schule,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巴列斯特爾鎮的私立學校)等教育機構以及《阿根廷日報》(Argentinisches Tageblatt)等德語報紙[3]。下列五個省份人口中的德裔比重最大(按從大至小的順序排列):科爾多瓦省、恩特雷里奧斯省、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米西奧內斯省、拉潘帕省。
移民阿根廷的德國人
[編輯]在1885年至一戰爆發的這段時期中,300萬歐洲移民湧入阿根廷,該國人口翻了一倍,移民中有大約10萬名德語使用者。今日阿根廷人口中出現的德裔姓氏就部分源於在20世紀移民該國的德國人,這些姓氏也成了當今阿根廷人的傳統姓氏中的一部分。阿根廷國內的德裔社群堪稱龐大,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情況尤甚,德裔人在這裏擁有自己的學校、醫院、商店、劇院、體育俱樂部以及銀行。很多直接從德國移民而來的德國人剛一進入阿根廷便融入了社會中上層,但在文化方面依然保有德裔獨立性,為後代提供高質量德語教學,以確保一旦返回德國,他們不會因語言障礙而吃虧。
進入阿根廷的德裔移民潮主要分為五個階段:1870年之前、1870-1914、1918-1933、1933-1940、1945年之後。在第一階段中,移民阿根廷的德裔人口很少。出現在第一階段中的阿根廷首個德裔聚居地名為「阿勒曼納斯殖民地」(Colonias Alemanas,意為『德國人殖民地』),於1827年建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殖民地」是阿根廷移民歷史中獨有且明顯的現象,但絕非只屬於德裔。
在第二階段中,阿根廷由於首都港口貿易活動驟增以及潘帕斯高原的小麥及牛肉產量上漲而迎來了大量外國移民。德裔人口在這段時期中在阿根廷成了氣候,各種德裔社交俱樂部、德語學校以及報刊的出現便是明證。德裔移民雖來自歐洲各地,但很快便在阿根廷團結了起來,新的德裔阿根廷人身份認同由此形成,德語報紙《阿根廷日報》就是一個典型範例,該報紙由瑞士的德意志移民創辦,但到了1930年代就成為了從納粹德國逃亡而來的難民的主要交流平台。在第二階段中,部分伏爾加德意志人也來到阿根廷,定居在多個省份。
在第三階段中,更多德裔移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停滯時期過後繼續來到阿根廷,在五大階段中數量最多。背後原因可以歸結為一戰後的歐洲經濟衰退以及美國、巴西越來越嚴格的移民制約。1923和1924年是歷史上進入阿根廷的德裔移民數量最多的兩年,每年大約有10000人。這一階段格外有研究價值,老一輩德裔移民在阿根廷政府的同化政策下感到了文化危機的來臨,新一代德裔移民的到來正好為阿根廷的德裔文化注入了新血液,上述德語報刊重獲新生,其他新興德裔文化場所及產品也紛紛出現。在1905-1933年間,阿根廷的德語學校數量從59升至176,其中的80%都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米西奧內斯省以及恩特雷里奧斯省(1933年數據)。德語學校的學生數量也從1905年的3300人升至1933年的12900人。阿根廷全國的德裔人口中的一半都生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因此該地區的德語學校也最多,其他省份的德裔殖民地的文化發展程度都較為落後。
在第四階段中,阿根廷接納了又一批德裔移民,其中最主要是受納粹迫害的德裔猶太人,其他部分不贊同納粹主義的德國人也在這一階段移民阿根廷。共計45000名母語為德語的人在第四階段中來到阿根廷,其中的一半都定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從1933年到1945年,德裔人口佔據了阿根廷接納的總移民人數的28%,阿根廷的外國移民人口增幅在這一階段呈下降趨勢。《阿根廷日報》上曾刊登過兩篇德語研究報告,主題分別是該階段移民潮對阿根廷的影響以及該報在反納粹德裔移民在阿根廷德裔群體中發出反法西斯呼聲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第五階段發生在1946-1950年間,阿根廷總統胡安·庇隆為納粹分子從歐洲逃跑開闢了一條路徑,也就是歷史上講的「老鼠通道」(Ratlines)。在這一階段,阿根廷外交官以及情報官在庇隆授意之下大肆慫恿納粹及法西斯戰犯移居本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這段時期里,德裔移民數量相對較少,他們對語言及文化的適應也持不同態度。納粹分子及其家屬在來到阿根廷後並不集中聚居,也不經常參與社會文化活動。而且,二戰後出現的民族主義身份認同的削弱以及圍繞德國人身份產生的污名也使得這批德裔移民較為情願地接受了來自阿根廷的同化。在1946至1952年間,阿根廷接納了12000名德裔移民[4]。
移民阿根廷的伏爾加德意志人
[編輯]1764-1767年間,約25000名德意志人應葉卡捷琳娜二世之邀移民俄羅斯帝國,在伏爾加河谷地區建立了104座定居點。一個世紀過後,帝俄政府頒佈的新法廢除了當年由葉卡捷琳娜二世賦予德裔移民的特權,俄國社會中對德裔的敵視情緒陡增,最先遭遇變革的是伏爾加河流域的地方德裔當局。1874年,俄國的新軍事法案規定所有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要服6年的義務兵役,這對德裔移民來說是關乎民族信念與宗教信仰之存亡的大事。1880年代,俄國的德語學校在一點點地被帝俄政府摧殘。
就在俄國剝奪先前賦予德裔移民的特權的同時,幾個美洲國家向德國人拋出了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優惠政策類似的邀請。伏爾加德意志人中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在沙皇出台義務兵役制度法令後不久便聚到一起,派出了跨越大西洋的使團,去到美國、阿根廷、巴西以及加拿大等國進行考察。
由於巴西和阿根廷的國家官方宗教是羅馬天主教,伏爾加德意志人中的很多天主教徒都選擇把新家安在南美洲。在南美,伏爾加德意志人中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人口比例為7:1。而原本定居在俄國的伏爾加德意志人中,新教徒數量是天主教徒的兩倍。因此,無論有多少關於伏爾加德意志移民被騙到南美或者因健康問題被美國拒絕入境的傳聞流傳於世,大量天主教伏爾加德意志人移居阿根廷和巴西都出於自願。
在Andreas Basgall的引領下,在巴西的伏爾加德意志人於1877年12月開始移民阿根廷。1878年1月,這些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伊諾霍(Hinojo)建立了第一個伏爾加德意志人殖民地。還有很多載有原計劃前往巴西的伏爾加德意志人的輪船改道抵達阿根廷,船上的人最終定居在恩特雷里奧斯省的「阿爾維爾將軍」(General Alvear)殖民地。在此後的幾年中,又有更多伏爾加德意志人來到阿根廷,其中有些已在巴西居住了一段時間,還有些徑直來自俄國。阿爾維爾將軍殖民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阿根廷國內最大的伏爾加德意志人定居點,進入阿根廷的第一批伏爾加德意志人中的90%都安家於此。
1881年3月31日,阿根廷在恩特雷里奧斯省的阿爾維爾將軍殖民地進行了首次針對伏爾加德意志人的人口普查。該殖民地下轄六個村莊,各村莊都有西語和德語兩個名字。人口普查的內容涵蓋了抵達時間(在1878年1月22日至1880年4月24日之間共有24批移民抵達)[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姓名、國籍、婚姻情況、年齡、文化程度。六個村莊中的五個都是天主教村莊,只有一個村莊的人口信奉新教信義宗(路德宗)。
以阿爾維爾將軍殖民地和伊諾霍殖民地為第一站,伏爾加德意志移民開始了向阿根廷各地遷移的進程。目前依然有15個位於恩特雷里奧斯省的村莊由第一批伏爾加德意志人移民的後代所佔據,其中的12個都是天主教村莊,另外三個為新教村莊。但大部分現代伏爾加德意志裔阿根廷人都居住在小城鎮中,佔據當地人口多數。從伊諾霍殖民地出發的移民基本都向西遷移了,他們的下一站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以及拉潘帕省,之後進而抵達了科爾多瓦省和查科省。在定居拉潘帕省的伏爾加德意志移民中,天主教徒自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而來,新教徒自恩特雷里奧斯省而來,兩撥人都在該省中建立了多個定居點。
伏爾加德意志移民在抵達阿根廷時只能重新建立家園,但依舊因獲得了自由而格外高興。跟那些留在俄國的同胞相比,他們後來要幸運得多,流放、饑荒(1921年、1933年)以及斯大林體系的暴政都沒有落到他們頭上。而且這些南美伏爾加德意志移民也從未被沒收財產,他們的後代至今仍為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和家畜而感到自豪。從俄國移民阿根廷的德裔人潮在一戰爆發前一直持續不斷。恩特雷里奧斯省的克雷斯波殖民地(Crespo)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蘇亞雷斯上校殖民地(Coronel Suárez)是阿根廷國內最主要的伏爾加德意志人定居點,兩地在現代已經發展成了城市,人口中的大部分依然是當年的移民的後代。今日,伏爾加德意志移民的後代已經遍及阿根廷全國,隨着人口的繁衍,第一代定居者的後人面臨財產分配壓力,很多人只能離開原始定居點,去其他地方找工作。
阿根廷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產糧大國,伏爾加德意志移民的勞作是其中不容忽視的一環。
今日,阿根廷國內的伏爾加德意志人後代已超過200萬。
阿根廷與德國之間的歷史關係
[編輯]在德意志統一前,普魯士即於1824年向阿根廷派駐商貿代表,另外帝國自由城市的漢堡和法蘭克福亦隨即跟隨。阿根廷在1810年至1825年間經歷獨立戰爭,其後又有多年內戰直到1861年重新統一,普魯士則在1845年承認阿根廷的獨立。1857年德意志的關稅同盟是正式與阿根廷建立外交關係,被視為德阿邦交的開端。[2]
由於國內有大量德裔移民,阿根廷與德國的外交關係一直比較密切。在德意志剛統一不久,德阿間就建立了繁榮的貿易關係,德意志聯邦在阿根廷經濟中佔有相當特殊的有利地位。此後,阿根廷在一戰中為互為敵對國的德英兩方都提供過物資援助,在戰後也一直與兩方保持着密切的經濟往來。
阿根廷與普魯士在軍事方面的深切聯繫十分出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軍總參謀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因與德國的特殊關係而選擇了保持中立。在19世紀末的阿根廷戰略家們看來,與歐洲最強的戰爭機器之一德國站在同一邊是明智之舉。英國和美國在20世紀也都意識到了來自阿根廷國內數量龐大的德裔群體(約有25萬人)的威脅,認為這些移民在戰爭中就是德國的海外力量。的確,阿根廷人當中有不少人都對納粹德國持支持態度,背後的一大原因就是借德國之力反制英美對本國的影響。
1930年代時納粹德國的特務開始在阿根廷宣傳,在當地東北部許多德裔聚居的州份,親納粹德國氣氛濃烈[5]。阿根廷在戰後,由親法西斯右翼的總統貝隆上台,五千多納粹黨員逃到阿根廷,以避開審判[註 1]。[2]阿根廷政府是為前黨衛軍軍官從德國出逃南美建立了秘密路線(也就是所謂的ODESSA網絡),不少前納粹官員都移民阿根廷躲避追捕,有些人依舊使用真實身份,有些人則拿到了新身份證件。潛逃阿根廷的著名納粹分子有黨衛隊上級突擊隊大隊領袖阿道夫·艾希曼、犯下反人類罪行的集中營醫生約瑟夫·門格勒以及艾瑞伯特·海姆、黨衛隊高級突擊隊領袖(上尉)埃里希·普里布克、黨衛隊上級突擊隊領袖(中尉)愛德華·羅施曼(Eduard Roschmann)以及黨衛隊集團領袖(中將)魯道夫·馮·埃文斯列本(Ludolf von Alvensleben)等人[6]。
阿根廷文化中的德國元素
[編輯]飲食
[編輯]阿根廷飲食中也能見到德國元素,「Achtzig Schlag」蛋糕在阿根廷被稱作「Torta Ochenta Golpes」,在一些蛋糕房就能買到。阿根廷主流飲食中還有德裔移民帶來的德式酸菜(西語名稱:chucrut)以及各種德國油煎香腸。
語言
[編輯]今日,由於已過了一百餘年,大多數德裔阿根廷人都已不再使用德語,連在家中也是如此。但有人估計約有180萬沒有德國血統的阿根廷人多少懂得一些德語。阿根廷全國各地依然存在不少德語使用者,部分德裔阿根廷人也仍舊會說德語[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國際貿易往來也使得德語在阿根廷屢屢出現。目前,德語是阿根廷的第五大語言[7]。
基爾梅斯
[編輯]阿根廷啤酒品牌基爾梅斯啤酒(Cerveza Quilmes)的創始人Otto Bemberg就是德國移民,酒廠於1888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基爾梅斯成立。Otto的曾孫女María Luisa Bemberg在於1995年去世前一直掌管企業,他的兒子Carlos Miguens Bemberg自1989年起擔任公司經理,後於2006年5月17日卸任。
聖卡洛斯-德巴里洛切
[編輯]此地與其他很多有德裔移民定居的阿根廷城市一樣,都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德國影響,這裏有不少具有阿爾卑斯特色的房屋(Chalet)都是德國、瑞士以及奧地利移民建成的。城市的名字源於德裔智利人Carlos Weiderhold,他從智利城市奧索爾諾移居而來,目前這裏是阿根廷的一大旅遊勝地。
備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Centro Argentino Cultural Wolgadeutsch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October 6, 2011,.
- ^ 2.0 2.1 2.2 由普魯士到納粹——阿根廷人與德國 2022-12-23 關鍵評論網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2-12-25.
- ^ Argentinisches Tageblatt. Página Oficial. [23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德語).
- ^ Les migrations internationales. [2021-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6).
Le nombre total des émigrants allemands outre-mer peut être évalué ainsi, pour la période 1946-1952, à 300.000 environ. (Argentine : 12.000).
- ^ 詳參Ronald C Newton,The 'Nazi Menace' in Argentina, 1931–1947,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804719292 ,內中提及當時訪視當地的阿根廷官員,甚至覺得自己不在阿根廷。同時亦有四萬多德國人移居移居阿國。
- ^ Uki Goñi (2002): The Real Odessa: Smuggling the Nazis to Perón's Argentina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9-30.. New York; London: Granta Books. ISBN 1-86207-581-6 (hardcover); ISBN 1-86207-552-2 (paperback, 2003)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8131650/http://www.sippo.ch/files/news/press_06r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