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無竭
外觀
曇無竭(Dharmodgata) 漢名法勇。俗姓李,幽州黃龍人。[1]在南朝劉宋時期赴西取經,為古代佛教事業的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2]
弘法生平
[編輯]曇無竭自為沙彌,便修習苦行,持戒誦經,受到法師和眾僧的器重。聽聞名僧法顯等人西行天竺取經的事蹟,自己也興發西天取經的志向。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17-420年),鮮卑慕容氏和漢人馮氏陸續建立前燕、後燕、北燕三朝,龍城均為建都的所在。百年期間,龍城可說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高僧雲集、塔寺林立的佛家聖地。受到慕容一朝的提倡,朝陽的佛教事業興盛地發展。到北燕時期,曇無成、釋曇弘、釋慧豫、釋法度等許多大德高僧已相當知名。而在南朝宋永出元年(公元420年),亦即北燕馮跋太平十二年,曇無竭招集了志同道合的和尚僧猛、曇朗等二十五人,攜帶供養佛、菩薩的幡蓋法器,從燕都龍城出發,向西天前進。[3] 曇無竭等一行人從龍城出發,首先到達鮮卑「慕容吐谷渾」建立的河南國(今青海一帶),再出海西郡,進入流沙,[4]再從高昌郡(新疆吐魯番一帶),途經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沙勒國(今新疆庫什一帶),攀登蔥嶺(今新疆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等山脈),越過雪山,歷經艱險,輾轉到達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東部一帶),同行二十五人,十二人遇難。在罽賓一年多的時間,學習梵書、梵語,求得《觀世音受記經》梵文本一 部。其後西行,進入月氏國(今新疆伊犁以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部),禮拜佛陀肉髻骨及親見看到「自沸木舫」。再來到檀特山(約今印度沙薩達)[5],於南石留寺,受三壇大戒。南往中天竺(即中印度),最後到達舍衛國。然後從南天竺搭乘商船,回到廣州。
譯經貢獻
[編輯]- 《觀世音受記經》
- 《外國傳》五卷
註釋
[編輯]- ^ 龍城,今朝陽市。
- ^ 根據湯用彤先生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的統計,西行求法活動自朱士行而後,以晉末宋初為最盛。這時期最知名的求法者有以下一些人:康法朗和其他四人,見《高僧傳》卷四;於法蘭,見同上書、卷;竺佛念,見《高僧傳》卷一;慧常、進行、慧辯、見道安;《合光贊放光隨略解》;慧叡,見《高僧傳》卷七;支法領、法凈,見《高僧傳》卷六《慧遠傳》;法顯、智嚴、智羽、智遠、寶雲、慧簡、僧紹、僧景、慧景、道整、慧應、慧嵬、慧達,見《法顯傳》、《祐錄》卷十五《法顯傳》、《智嚴傳》、《寶雲傳》;曇學、威德等八人,見《祐錄》卷九;僧純、曇充、道曼,見《祐錄》卷十一;智猛與曇纂、竺道嵩等十五人,見《高僧傳》卷三;法勇、僧猛、曇朗等二十五人,見《高僧傳》卷三;沮渠京聲;道泰;法盛共師友二十九人,見《名僧傳抄》;僧表,見同上書;法維;道普。
- ^ 梁高僧傳#卷三. 維基文庫 (中文).
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門僧猛、曇朗之徒二十五人。共齎幡蓋、供養之具,發跡北土,遠適西方。
- ^ 據《唐書西域傳》:「吐谷渾西北有流沙數百里,夏有熱風傷行人。」流沙.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 [2017-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檀特山,據載,佛在前世為須大拏太子時,修菩薩行,將身邊一切物悉皆施捨,並將妻子施與婆羅門,乃達完全施捨行之境地。」慈怡法師主編. 檀特山. 佛光大辭典. [2017-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0).
參考文獻
[編輯]- 南朝梁,釋僧祐. 《出三藏記集》. 維基文庫 (中文).
- 南朝梁,釋慧皎. 《高僧傳》. 維基文庫 (中文).。
- 隋,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
- 唐,釋道宣. 《大唐內典錄》. 維基文庫 (中文).。
-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2. ISBN 9789570527919.
-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里仁出版社. 1998. ISBN 95783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