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紅孔雀毛氈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孔雀毛氈苔
人工栽培的植株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屬: 茅膏菜屬 Drosera
種:
紅孔雀毛氈苔 D. paradoxa
二名法
Drosera paradoxa
Lowrie, 1997

紅孔雀毛氈苔學名Drosera paradoxa),為茅膏菜屬食蟲植物,原生於北領地西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質化莖可長到30cm高,葉片直立,並隨着年齡逐漸變成平行,葉炳細長,約2~3cm。捕蟲葉接近圓形,只有2.5~3mm寬,2~3mm長。花梗長20~40cm,開粉紅或白,每個花序有50~70朵花,花期為7~9月的乾季[1]

紅孔雀毛氈苔生長於河岸邊的砂石地,砂石上覆蓋着貧瘠的砂質土,3~4月濕季的時候河道氾濫,棲地被湍急的水流淹沒;乾季則可看出植群沿着乾枯的河岸生長,偶爾也可以在砂石的縫隙中發現它們。紅孔雀毛氈苔分佈於Kimberley地區西岸及北岸,向內陸延伸到貝弗利普林斯(Beverley Springs)、西澳,東至阿納姆地,北至卡卡杜國家公園[1]

紅孔雀毛氈苔首次於1997年由澳洲的植物學家艾倫·勞瑞發表在西澳植物標本館的Nuytsia期刊上。此一品種讓學者感到有點困惑:在野外有些成熟的紅孔雀毛氈苔在第二年就被新的實生苗取代,彷彿它們是一年生植株那樣;而有些植群成熟的植株具有木質化莖,植株拉得較高;有些植群則沒有木質化的表現。1993-1997年,學者們在野外進行了一連串的調查,終於搞清楚這些表現其實都是紅孔雀在多年生過程中,從種子、像個針墊的蓮座型植株、具有直立的木質化莖的成熟株,各階段不同的表現而已。紅孔雀毛氈苔的模式標本採集於1996年8月1日,在西澳雷恩河(Wren Creek)近郊往Pantijan的路上,Bachsten河支流處。[1]

命名者勞瑞表示紅孔雀毛氈苔在1997年的植群並沒有保育上的問題。此一品種雖然和 D. petiolaris 很像,但 D. petiolaris 木質化拉長的莖比較明顯,紅孔雀則通常呈現蓮座矮密的狀態。[1]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Drosera parado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