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豬籠草
紅燈豬籠草 | |
---|---|
雜交親本 | N. ramispina × N. ventricosa |
栽培品種 | Nepenthes 'Rebecca Soper' |
紅燈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Rebecca Soper'),又稱蕾貝卡豬籠草,是一個豬籠草屬的人工雜交種。被認為屬於岔刺豬籠草(N. ramispina)和葫蘆豬籠草(N. ventricosa)的雜交品種。它名稱來源於其育種者Matthew Soper的女兒。
形態
[編輯]紅燈豬籠草為攀緣藤本植物。葉片呈狹窄披針形,無葉柄,葉背深紅色,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片色澤變為墨綠色到深紅色或栗色,新生葉片鮮紅色。
成熟下位籠外表面胭脂紅色至紫色,內表面淺色,幾乎無花紋。唇為深酒紅色至紅色,幼籠籠唇狹窄,呈黃綠色至紅色。基部膨大但不呈卵形。籠蔓尾通常分叉,幼年植株籠蓋略微凸起。
上位籠漏斗形,綠色,籠身、籠蓋與籠唇多數帶有不均勻的淺橙色斑塊,籠唇綠色或紅色。中位籠介於上下位捕蟲籠之間,具明顯的紫色或黃綠色不均勻色斑。
歷史
[編輯]這款雜交豬籠草最早由英國漢普郡食蟲植物苗圃的老闆Matthew Soper培育,在荷蘭大規模生產後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通[1]。
該豬籠草最初被標記為瘦小豬籠草(N. gracillima)與葫蘆豬籠草(N. ventricosa)的雜交品種[1]。Matthew Soper指出,作為母本的瘦小豬籠草來自金馬倫高原。然而,隨着物種分類的細化,許多原先置於瘦小豬籠草名下的類群都被描述為獨立物種,真正的瘦小豬籠草目前僅發現於大漢山的高地斜坡,這也推翻了瘦小豬籠草作為紅燈豬籠草母本的可能性。
在紅燈豬籠草進入市場之後,曾被劃歸瘦小豬籠草的岔刺豬籠草已被重新描述[2],又且其形態特徵更接近紅燈豬籠草。如今,主流觀點認為紅燈豬籠草是岔刺豬籠草與葫蘆豬籠草的雜交產物。培育者Matthew Soper後來也在Facebook上承認了這一點。然而,金馬倫高原並無岔刺豬籠草的自然分佈,有人因此提出,紅燈豬籠草的真正母本興許是血紅豬籠草。
栽培方法
[編輯]紅燈豬籠草栽培相對容易,儘管作為一種高地豬籠草的雜交品種,它更傾向於晝夜溫差較大的涼爽氣候。然而,它對溫度和空氣濕度的適應性極強,擁有着豬籠草中極強的耐乾冷能力,對炎熱天氣的抵抗力也不遜色。這種廣泛的適應能力使其受到了栽培者的歡迎,即便在氣候條件對於豬籠草而言不盡理想的地區也能做到全年野放,並茁壯生長。[3]該植物偏好半蔭蔽的生長環境,但在全日照下也能生長。
相關物種
[編輯]「琳達」豬籠草(N. × 'Linda')是使用紅燈豬籠草作為母本,以葫蘆豬籠草的紅色個體作為父本產生的雜交品種,由荷蘭的食蟲植物栽培者Toon Kuipers培育。[4]相比於紅燈豬籠草,「琳達」豬籠草的葉片與捕蟲籠色澤更淺,且籠體具有不規則斑點。它的名字同樣來自於Matthew Soper的女兒。
路易莎豬籠草(N. × 'Louisa'),又稱綠精靈豬籠草,是剛毛豬籠草與紅燈豬籠草的雜交種,該品種與紅燈豬籠草一樣被廣泛栽培,它也繼承了岔刺豬籠草籠蔓尾分叉的特徵。
參考
[編輯]- ^ 1.0 1.1 Myszkier, Bob Ziemer, Robert Ziemer, Jan. Carnivorous Plant Photo Finder. cpphotofinder.com. [202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波蘭語).
- ^ McPherson, S. 2009. Nepenthes alba and Nepenthes gracillima.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38(4): 102–106.
- ^ Nepenthes x 'Rebecca Soper' 蕾貝卡豬籠草. Nepenthes x 'Rebecca Soper' 蕾貝卡豬籠草. [2024-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4).
- ^ Myszkier, Bob Ziemer, Robert Ziemer, Jan. Carnivorous Plant Photo Finder. cpphotofinder.com. [2024-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9) (波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