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泰拿
約翰·泰拿 John Tyler | |
---|---|
第10任美國總統 | |
任期 1841年4月4日繼任—1845年3月4日 | |
副總統 | 無[注 1] |
前任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繼任 | 占士·諾克斯·波爾克 |
第10任美國副總統 | |
任期 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 |
總統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前任 | 李察·門特·詹森 |
繼任 | 佐治·M·達拉斯 |
維珍尼亞州聯邦參議員 | |
任期 1827年3月4日—1836年2月29日 | |
前任 | 約翰·蘭道夫 |
繼任 | 威廉·卡貝爾·里夫斯 |
美國參議院署理議長 | |
任期 1835年3月3日—1835年12月6日 | |
前任 | 佐治·波因德克斯特 |
繼任 | 威廉·魯福斯·金 |
第23任維珍尼亞州州長 | |
任期 1825年12月10日—1827年3月4日 | |
前任 | 占士·普萊森茨 |
繼任 | 威廉·布蘭奇·吉爾斯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維珍尼亞州第23國會選區 | |
任期 1816年12月17日—1821年3月3日 | |
前任 | 約翰·克洛普頓 |
繼任 | 安德魯·史蒂文森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美國維珍尼亞州查爾斯城縣格林韋種植園 | 1790年3月29日
逝世 | 1862年1月18日 美利堅聯盟國維珍尼亞州列治文埃克斯錢吉酒店 | (71歲)
死因 | 中風 |
墓地 | 列治文荷里活公墓 |
政黨 | 無黨籍(1841至1844年,1844至1862年) |
其他政黨 | |
配偶 | |
兒女 | 15人,包括萊蒂西亞、羅伯特、大衛、約翰、里昂 |
父母 |
|
母校 | 威廉與瑪麗學院 |
專業 |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服役 | 查爾斯城步槍連 |
服役時間 | 1813年 |
軍銜 | 上尉 |
參戰 | 1812年戰爭 |
約翰·泰拿(英語: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1])是第十任美國總統和副總統,他1840年與輝格黨總統候選人威廉·亨利·哈里森搭檔贏得大選,1841年就任副總統;哈里森入主白宮僅一個月就在同年四月病逝,泰拿繼任直到1845年任期結束。泰拿堅決支持並提倡州權,對奴隸制問題也不例外,擔任總統期間,他只願在不侵犯州權的前提下推動國家權力政策。泰拿意外登上總統寶座對亨利·克萊等政治家的總統抱負構成威脅,他同兩大政黨逐漸形同陌路。
泰拿家族是維珍尼亞名門,與同期美國南部大部分望族一樣是奴隸主,泰拿在政壇動盪之際成為全國名流。民主共和黨是19世紀20年代美國僅有的政黨,但沒幾年就隨派系分裂。他本是民主黨人,但在拒行聯邦法規危機時反對安德魯·積遜,認為積遜的行為侵犯州權,譴責總統在銀行戰爭期間擴大行政權力。泰拿投向輝格黨懷抱,先後擔任維珍尼亞州議員、州長、聯邦眾議員、聯邦參議員。為吸引主張州權的南方選民,輝格黨安排泰拿與哈里森搭檔,戰勝競選連任的馬丁·范布倫。
哈里森總統上任僅一個月就病逝,泰拿是首位未經選舉上台的美國總統;美國史上其他未經選舉上台的總統任職時間都不及泰拿。《美國憲法》語焉不詳,泰拿搶先行動馬上宣誓就職並搬進白宮,接掌全部總統權力,成為後世副總統繼位先例並寫入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泰拿簽署輝格黨主導國會通過的部分法案,但他力主從嚴解讀憲法,否決該黨創辦國民銀行、提升關稅的法案。泰拿認為政策應由總統而非國會主導,企圖繞過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克萊為首的輝格黨勢力。泰拿上台後不久大部分內閣辭職,輝格黨人嘲笑他是「碰巧總統」,甚至把他開除出黨。泰拿是首位遭國會推翻否決的總統,他在國內政策陷入僵局,但外交領域不無小補,與英國簽署《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並同清朝簽訂《望廈條約》。
德克薩斯共和國1836年脫離墨西哥,堅信昭昭天命的泰拿竭力推動該國併入聯邦,認為美國經濟將由此迎來重大機遇。他一度考慮競選連任,但輝格黨和民主黨都無意支持,最後泰拿放棄競選支持同樣主張兼併德克薩斯的占士·諾克斯·波爾克。波爾克勝出後泰拿在離任三天前簽署兼併德克薩斯的法案,波爾克上台後落實程序。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泰拿支持邦聯並在去世前不久贏得眾議員席位。學者稱讚泰拿政治立場堅定,但史學家評比美國總統歷史排名時普遍將他排在偏後。與其他總統相比,泰拿在美國文化記憶里形象模糊,記得他的人很少。[2][3][4][5][6]
早年經歷和教育
[編輯]約翰·泰拿1790年3月29日生於維珍尼亞州蓄奴家族,是維珍尼亞早期家族後裔,與未來競選搭檔威廉·亨利·哈里森一樣來自查爾斯城縣[7][8]。泰拿家族祖上是英格蘭移民,可追溯至17世紀殖民地時代的威廉斯堡。父親老約翰·泰拿又稱法官泰拿,是湯馬士·傑佛遜的好友兼大學室友,曾與威廉之父本傑明·哈里森五世一起在維珍尼亞州眾議院任職。老泰拿擔任州眾議院議長四年,還曾出任州法院法官、維珍尼亞州州長、駐列治文美國維珍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夫人瑪麗·馬羅·阿米斯特德的父親是新根德縣顯赫種植園主羅伯特·布斯·阿米斯特德,曾任一屆維珍尼亞殖民地議員。瑪麗1797年因中風撒手人寰,此時兒子約翰只有七歲。[9]:4–7, 12[10]:30–31
泰拿有兩兄弟五姐妹,在佔地五平方公里的格林韋種植園長大,莊園由父親建成,共有六間臥室。奴隸種植小麥、玉米、煙草等各種作物,[9]:10–11[10]:30父親為孩子的導師支付高額報酬[11]:325–326。泰拿身體虛弱,長大後也一直很瘦而且容易腹瀉[12]:48。12歲時他遵循家族傳統到威廉與瑪麗學院讀預科,1807年在該校大學畢業時只有17歲。泰拿的經濟觀受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一生鍾愛威廉·莎士比亞。校長占士·麥迪遜對泰拿亦師亦父,影響很大。[9]:14–18[10]:31–34[12]:50
泰拿畢業後向擔任州法官的父親學法律,後拜入前美國總檢察長埃德蒙·蘭道夫門下[9]:20–21[10]:35–36。
種植園主和律師
[編輯]考核法官忘記詢問年齡,結果尚未達到年齡下限的泰拿19歲便取得律師從業資格。父親此時擔任維珍尼亞州長(1808至1811年),小泰拿在州首府列治文開始執業。[9]:20–21[10]:35–36。1810年聯邦政府人口普查顯示「約翰·泰拿」(估計指州長)在列治文有八名奴隸[13],亨利科縣可能有五名[14],查爾斯城縣可能有26名[15]。
1813年老泰拿去世,小泰拿買下伍德伯恩種植園住到1821年[16]。他從父親的遺產中繼承13名奴隸,1820年在種植園擁有24名奴隸,但18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只有八名奴隸在種植園務農[17][18]。
政壇崛起
[編輯]步入維珍尼亞政壇
[編輯]1811年,年僅21歲的泰拿當選州眾議院查爾斯城縣議員,任期只有一年但四度連任,除第一個任期與科尼利厄斯·埃格蒙共事外,後四個任期該縣另一名議員都是本傑明·哈里森[19]。泰拿進入州議會法院與司法委員會,他極力支持州權、反對建立國家銀行的政治立場在1811年首個任期結束前便展露無疑。維珍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威廉·布蘭奇·吉爾斯與李察·布倫特不顧州議會指示投票支持延長美國第一銀行特許,泰拿同州議員本傑明·利要求公開譴責兩人[注 2][9]:26–30
1812年戰爭
[編輯]泰拿與同時代大部分美國人一樣對英國沒有好感,1812年戰爭爆發時他在州眾議院演說呼籲出兵。英軍1813年夏攻佔維珍尼亞州漢普頓後,泰拿急切組織查爾斯城步兵民兵連守御列治文並親自擔任上尉帶隊。[21]英軍沒有攻打列治文,泰拿兩個月後解散民兵連[9]:26–30[10]:35,他因服兵役所獲土地位於今艾奧瓦州蘇城附近[22]。
1813年父親去世,泰拿繼承種植園和13名奴隸[10]:61。1816年他從州議會辭職,進入州議會推舉、由八名顧問組成的州務委員會[9]:26–30。
聯邦眾議員
[編輯]維珍尼亞州第23國會選區聯邦眾議員約翰·克洛普頓1816年9月去世,泰拿與朋友兼政治盟友安德魯·史蒂文森都想繼任。兩人政治立場接近,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比人氣。[12]:60泰拿靠政壇人脈和競選以微弱優勢勝出,1816年12月17日宣誓後成為第14屆美國國會民主共和黨議員[注 3],這也是善意時代全美唯一的主要政黨[9]:31–34。
民主共和黨一向倡導州權,但1812年戰爭促使許多人呼籲增強中央政府職能。大部分國會議員希望聯邦政府出手資助港口、道路等境內改進,但泰拿堅持從嚴解讀憲法,無論站在憲法還是個人立場都反對此類提議。在他看來,各州利用地方自籌資金建設必要項目即可,宣稱維珍尼亞州「沒差到要靠國會慈善捐款的地步」。[9]:31–34
國會1818年選派泰拿與另外四人組建委員會審計美國第二銀行,對銀行內部腐敗深感震驚,主張撤消銀行許可,但國會毫無意向。他在第一次塞米諾爾戰爭期間首次與安德魯·積遜將軍衝突,積遜1818年攻入佛羅里達,泰拿認可將軍為人,但譴責他處決兩名英國臣民之舉太過衝動。1819年初泰拿連任,無人反對。[9]:35–40
聯邦是否接納密蘇里州且新州是否允許奴隸制是1819至1821年第16屆美國國會面臨的主要議題[9]:47–50[10]:37–38。泰拿承認奴隸制弊端重重,希望准許向西擴張,如此東部奴隸和奴隸主西遷,為維珍尼亞州逐漸廢除奴隸制創造土壤,南方州份就會像北方一樣隨着奴隸越來越罕見自行廢除制度[9]:47–50[10]:37–38。泰拿認為國會無權規管奴隸制,根據各州實施奴隸制與否決定聯邦是否接納定然造成分裂[12]:69。《密蘇里妥協》在沒有泰拿支持的情況下通過,密蘇里州和緬因州分別作為蓄奴州和自由州加入聯邦,同時禁止北方領地組建的州採用奴隸制。泰拿在國會始終投票反對限制領地奴隸制的法案。[9]:47–50[10]:37–38
泰拿1820年下半年以健康問題為由決定不競選連任,私下自承工作沒有成就感,反對票很大程度上純屬象徵,無力影響首都政壇文化。國會議員薪俸很低,難以負擔孩子們的教育。泰拿1821年3月3日離開國會,支持昔日對手史蒂文森參選,隨後全職投入律師工作。[9]:58–59[10]:39
回歸州政壇
[編輯]在家執業非常繁忙而無趣,泰拿強忍兩年就於1823年復出競選州議員。查爾斯縣兩名議員都無意連任,兩個席位只有三人參選,泰拿四月得票最多。[11]:339–340議會12月開幕後討論即將到來的1824年總統大選。沿用多年的國會提名核心小組漸失民心但尚未退出歷史舞台,泰拿建議眾議院表態支持核心小組並提名威廉·H·克勞福德為民主共和黨候選人。州議會支持克勞福德,但沒有採納泰拿的提議。泰拿第二次進入州議會最大的成就是挽救威廉與瑪麗學院免因學生減少倒閉,他人建議該校從威廉斯堡鄉村遷至人口更多的州首府列治文,但泰拿建議行政與財政改革。他的建議寫入法律且成效顯著,1840年該校入學人數達歷史新高。[9]:60–62
泰拿的政治資本逐漸累積,是1824年州議會選派聯邦參議員的考慮人選[9]:76。此時維珍尼亞州長由州議會任命,他在1825年12月入圍並以131比81擊敗約翰·弗洛伊德。根據1776生效至1830年的原版《維珍尼亞憲法》,州長缺乏實權,對議會法案連否決權都沒有。泰拿的演講機會很多,但無力影響議會。擔任州長期間他最引人注目的舉動是為1826年7月4日去世的維珍尼亞同胞、前總統傑佛遜致悼詞。[注 4]泰拿非常崇敬傑佛遜,悼詞廣受好評。[9]:64–67[10]:39–40
泰拿的州長任期基本上古井無波,他繼續倡導州權並極力反對以任何形式集中聯邦政府權力。為阻撓聯邦基礎設施提案,他提議維珍尼亞州積極擴充州內道路體系。他還建議擴充州內資金不足的公立學校體系,但沒有顯著成效。[9]:67–69州長任期僅一年,州議會1826年12月一致推舉泰拿連任[9]:72。
1829至1830年維珍尼亞州召開制憲大會,泰拿與列治文居民、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馬紹爾、菲利普·尼古拉斯、約翰·克洛普頓共同代表列治文、威廉斯堡、查爾斯城縣、占士城縣、亨利科縣、新根德縣、和域縣、約克縣組成的選區[23],大會領導層指派他進入立法委員會。泰拿一度出任維珍尼亞殖民協會主席,多年後還當上威廉與瑪麗學院校長。[24]
聯邦參議員
[編輯]維珍尼亞州聯邦參議員約翰·蘭道夫任期將滿,州議會1827年1月在推舉連任還是另覓人選上舉旗不定。蘭道夫為人頗具爭議,他像大部分州議員一樣堅決主張州權,但在聯邦參議院以言辭激烈、行為古怪出名,令盟友頗為尷尬,極力反對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和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亨利·克萊更是樹敵眾多。民主共和黨支持亞當斯和克萊的民族主義者在維珍尼亞州議會雖非多數,但已佔相當比例。他們希望拉攏倡導州權但對參議員聲譽不滿的議員取代蘭道夫。他們找上泰拿,承諾只要後者參選就一定公開支持。泰拿一再謝絕並表態蘭道夫才是最佳人選,但政治壓力有增無減,最後他表示如果當選就不再拒絕。投票當天有議員提出兩名候選人政治立場毫無區別,泰拿不過比蘭道夫更討喜。蘭道夫的支持者認為推舉泰拿等於默認支持亞當斯政府,議會最後以115比110推舉泰拿,他在1827年3月4日參議員任期開始時辭去州長職務。[9]:73–81
特立獨行的民主黨人
[編輯]泰拿當選聯邦參議員之際,1828年總統大選已拉開帷幕。在任總統亞當斯面臨積遜將軍挑戰,民主共和黨分裂成國家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支持亞當斯和積遜。兩人都主張擴大聯邦政府權力,泰拿頗為反感,但經過比較逐漸倒向積遜,希望將軍不要像在任總統那樣把大筆聯邦資金花在境內改進。對此他表示,倒向積遜至少心懷希望,看到亞當斯只會絕望。[9]:83–84[10]:41
第20屆美國國會1827年12月開幕[注 5],維珍尼亞州另一名參議員利特爾頓·沃勒·塔澤維爾與泰拿關係友好,兩人都主張從嚴解釋憲法,對積遜的支持均有保留。泰拿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屬州內事務,應由各州決定,故擔任參議員期間竭力反對國家基礎設施法案。1828年的保護主義嫌惡關稅在他和其他南方議員反對下通過,泰拿宣稱新關稅唯一的好處是激起全國政治反彈,恢復尊重州權。[9]:86–88他一直強烈支持州權,稱各州只需動動嘴就能讓聯邦政府不復存在,(聯邦)憲法徹底煙消雲散[25]:698。
泰拿很快就對積遜總統反感,批評新總統採用獵官制這樣的「拉票武器」。他投票反對總統許多有違憲或報答支持之嫌的提名,但這種反對自家黨派總統提名之舉難免招來「叛變」惡名。[9]:86–87, 99–106泰拿對積遜利用休會任命權指派三名條約專員與奧斯曼帝國會晤尤感憤怒,為此遞交法案要求譴責白宮[10]:41。
泰拿認可積遜部分舉措。總統認為聯邦政府資助梅斯維爾公路項目違憲並行使否決權,泰拿站出來為積遜辯護[9]:99–100[10]:41。他投票支持總統部分任命,如積遜未來競選搭檔馬丁·范布倫出任美國駐英國公使[9]:105–106。美國第二銀行續約是1832年總統大選的主要議題,積遜和泰拿都反對。國會1832年7月通過續約法案,總統以憲法和現實兩方面理由否決。泰拿投票維持否決並公開表態支持總統連任,積遜贏得大選。[9]:124–125
與黨決裂
[編輯]泰拿與黨派關係很不和諧,情況在第22屆國會,特別是1832至1833年拒行聯邦法規危機爆發後達到頂點。南卡羅萊納州以脫離聯邦威脅,1832年11月通過《拒行聯邦法條例》,宣佈「嫌惡關稅」在該州境內無效,引發各州是否有權廢止聯邦法律的重大憲法問題。積遜總統認為各州無權廢止,準備簽署《強制法》授權聯邦政府動用軍隊強制執行關稅。泰拿認同南卡羅萊納州立場,反對總統用軍隊對付州份,並在1833年2月演說闡述立場。他支持克萊提出並在同年頒佈的折衷關稅,用十年逐漸降低稅率,緩解各州與聯邦政府的緊張關係。[9]:112–120
泰拿深知投票反對《強制法》後與州議會支持積遜的派系關係再無緩和餘地,一直放任他違抗黨派意旨的議員也不會再容忍。1833年2月泰拿競選連任的對手是親積遜派民主黨人占士·麥克道爾,最終泰拿在克萊表態支持下以12票優勢勝出。[9]:120–123
積遜1833年9月以行政命令解散美國第二銀行之舉令泰拿非常反感。總統指示財政部長羅傑·B·托尼立即將聯邦資金從美國第二銀行轉至州特許銀行,泰拿認為此舉「公然奪權」、違約、威脅經濟。掙扎數月後,他決定與積遜的政敵站到一起。1834年3月,他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投票贊成兩項譴責總統的決議。[9]:125–128泰拿此時已投入克萊新組建的輝格黨懷抱,參議院就在該黨控制下。1835年3月3日,輝格黨在第23屆國會休會數小時前投票把泰拿推為參議院臨時議長以示認可。[9]:132他至今仍是唯一當過參議院臨時議長的美國總統[26]。
民主黨不久佔據維珍尼亞州眾議院多數席位,希望泰拿辭職去當法官,後者回絕。泰拿知道州議會接下來會強迫他違背自身憲法立場投票。密蘇里州聯邦參議員湯馬士·哈特·本頓提出取消譴責積遜的法案,輝格黨控制的州議會可以通過決議明確要求泰拿投贊成票。不聽指示有違泰拿的原則,畢竟他的從政生涯就是從「譴責吉爾斯和布倫特反抗(州議會)指示」開始。[9]:138此後幾個月他向友人求助,但他們的建議相互衝突。二月中旬泰拿自認參議員生涯已經到頭,並在1836年2月29日將辭職信交給副總統范布倫:[9]:134
我要堅持當初投身公眾服務事業就抱持的原則直到退休,交出我響應維珍尼亞人民號召登上的職位,以此向子孫樹立榜樣,任何高位都不足以犧牲榮譽為代價。
1836年總統大選
[編輯]泰拿想回歸私人生活、照顧家庭,但很快就忙於1836年總統大選。早在1835年他就是部分人士眼中的副總統人選,維珍尼亞州民主黨人指示該州聯邦參議員附和本頓的取消譴責提案當天,輝格黨人提名泰拿競選副總統。積遜選中范布倫傳承衣缽,新生的輝格黨尚未建立遍及全國的黨組織,無法召開全國大會提名單個人選與副總統抗衡。各地輝格黨自行提名人選,表明黨派聯盟非常脆弱:麻省輝格黨人提名丹尼爾·韋伯斯特與法蘭西斯·格蘭傑,北方和邊境州的反共濟會黨支持威廉·亨利·哈里森與格蘭傑,中部與深南部倡導州權的派系提名休·勞森·懷特和泰拿。[9]:147–151馬利蘭州的輝格黨候選人是哈里森與泰拿,南卡羅萊納州是威利·頗森·緬甘和泰拿。黨派競選策略是確保范布倫拿不到過半選舉人票,由聯邦眾議院決定選舉結果,這樣就能達成各種交易。泰拿也希望選民無法直接選出副總統,由參議院根據憲法第十二條修正案拍板,這樣只要他的得票數排前二就有希望。[12]:119–121
泰拿遵循當時高級公職候選人不主動競選的慣例,選舉期間一直呆在家裏沒發表演講[12]:119–121。1836年11月選舉日他只拿到佐治亞州、南卡羅萊納州、田納西州共47票,落後格蘭傑和來自肯塔基州的民主黨候選人李察·門特·詹森。哈里森是得票最多的輝格黨候選人,但范布倫的選舉人票超過半數。[9]:147–151總統人選由選舉人票決定,但副總統是參議院拍板,這在美國歷史上至今空前絕後,最後詹森入選[27]:189。
全國政治名人
[編輯]1829年10月至1830年1月,擔任聯邦參議員的泰拿捲入州內政治,很不情願地參加維珍尼亞大會。初版《維珍尼亞憲法》賦予趨於保守,東部各縣權力特別大,各縣無論人口,在州議會的代表數相同,而且有產者才有選舉權。西部縣份人口更多,更傾向自由派立場,此次大會給予他們擴大影響的機遇。泰拿是支持現有制度的東部奴隸主,但大會辯論期間很少發言,以免得罪任何政治派系。此時他只想專心當參議員,需要廣泛的政治支持根基,故在會上演講倡導妥協和團結。[9]:88–98
1836年大選後,泰拿自認政治生命已經結束,計劃回歸執業,1837年還從朋友手中買下威廉斯堡大片地產。但他無法下決心遠離政壇,出馬競選州眾議員並在1838年上任。此時他已是全國政治名人,第三次在州眾議院任職期間一度涉足出售公共用地等國家級議題。[9]:152–153
繼任泰拿聯邦參議員席位的威廉·卡貝爾·里夫斯是民主黨保守派,任期在1839年3月截止。里夫斯有同輝格黨結盟的跡象,州議會二月考慮新人選。泰拿已同民主黨分道揚鑣,期望得到輝格黨支持。許多輝格黨人認為挑選里夫斯在政治上更有利,希望1840年總統大選能同民主黨保守派結盟。輝格黨領袖克萊支持上述戰略,但他此時對泰拿仍然非常欽佩。州議會在泰拿、里夫斯等三名候選人間僵持不下,參議員席位空缺近兩年才在1841年1月填補。[9]:157–163
1840年總統大選
[編輯]副總統候選人
[編輯]1839年輝格黨全國大會在賓夕凡尼亞州哈里斯堡召開,推舉總統候選人。自1837年大恐慌爆發,美國已深陷衰退泥潭三年,無力應對局勢的范布倫失去民意親睞。民主黨四分五裂,輝格黨旗手拿下總統寶座的希望大增,哈里森、克萊、溫菲爾德·史葛將軍都在爭取提名。泰拿隨維珍尼亞州代表團與會但不是正式代表,代表團仍對參議員選舉懸而未決介懷,不願推動泰拿競選副總統,後者也沒有爭取。如果他看好的克萊獲總統候選人提名,副總統人選十有八九會選擇北方人士確保地域平衡,這樣泰拿就不大可能入選。[12]:132–133
大會在三名主要候選人間陷入僵局,維珍尼亞州代表支持克萊。許多北方輝格黨人反對克萊,其中賓夕凡尼亞州的撒迪厄斯·史蒂文斯拿到史葛表態認同廢奴的親筆信。維珍尼亞州代表閱信後宣佈哈里森是他們的第二人選,史葛大部分支持者於是轉投哈里森陣營,後者贏得提名。[12]:132–133
副總統人選此時不受重視,以往還從沒有哪位總統當選後沒有完成任期,泰拿如何入選尚無定論。歷史學家奧利弗·佩里·奇特伍德認為選擇泰拿很合理:他是南方奴隸主,能緩解南方人對哈里森可能傾向廢奴的擔憂;泰拿曾是1836年副總統候選人,有望助力輝格黨拿下南方人口最多的維珍尼亞州。泰拿當上總統並同輝格黨決裂後,1839年輝格黨提名大會主辦、紐約出版商瑟洛·威德聲稱,「最後選中泰拿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28]:26–27政敵宣稱泰拿是在克萊失利後哭泣贏得代表好感,堪稱「哭進白宮」,但克萊曾在參議員選舉支持泰拿的對手裏夫斯,「哭泣」之舉應該不大可能[27]:192。表決副總統候選人時維珍尼亞州代表棄權,但泰拿依然拿下多數。政敵在泰拿入主白宮後指責他靠故意隱瞞觀點獲提名,對此他表示當時根本沒人詢問。為他立傳的羅伯特·西格爾二世認為,選擇泰拿主要是因為別無人選:「他與哈里森搭檔的作用只有一個:吸引南方選民」。[12]:134–135
普選
[編輯]輝格黨沒有黨綱,領導人擔心定黨綱會導致黨派分裂。輝格黨人競選的主要手段是反對范布倫,指責他和民主黨要為經濟衰退負責。[28]:27泰拿當年不服州議會指示辭去聯邦參議員高位之舉寫入讚揚他為人正直的競選素材[11]:350。輝格黨起初希望自家候選人避免發言,以免得罪黨內人士,但泰拿的民主黨對手、副總統詹森巡迴演說成效顯著,輝格黨於是安排泰拿從威廉斯堡趕赴俄亥俄州哥倫布並在當地大會演講,向北方人保證他同意哈里森的觀點。泰拿在各地集會巡迴演說兩個月,許多提問實在無法迴避,面對質問他被迫承認支持大部分輝格黨人反對的折衷關稅,隨後只能靠引述哈里森語焉不詳的講話含糊過關。泰拿在哥倫布的演說持續兩小時,完全沒有談到當時備受關注的美國銀行問題。[12]:137–139
「是什麼在我們國家」
「引起巨大騷動和強烈動感」
「是滾滾而過的球」
「告訴我們蒂珀卡努和泰拿都來了」
「有了他們,我們就能打敗渺小的范(布倫)」
「范(布倫)已經疲憊不堪」
黨派領袖認為必須全力以赴才能戰勝范布倫,動員還沒有投票權的女人去影響男人,這是美國政治史上首次有政黨讓女人大範圍參與選舉活動,維珍尼亞州婦女紛紛行動起來支持泰拿[29][30]。輝格黨希望迴避問題,靠公眾熱情贏得大選,以火炬遊行和酒精裝點政治集會[12]:135。競選引發的公眾熱忱史無前例,帶動大量公共活動。民主黨媒體嘲笑哈里森年勢已長,只要呆在自家小木屋有蘋果酒喝就會放棄競選;輝格黨打蛇隨棍上發動小木屋競選,將小木屋和蘋果酒描繪成輝格黨的象徵,在黨派集會提供蘋果酒,小木屋標誌圖案隨處可見。蘋果酒是許多農民和商人喜好的飲品,輝格黨迴避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出身富裕階層的事實,宣稱哈里森更喜歡「普通人的飲料」。[10]:17–19
競選活動凸顯哈里森的軍旅生涯,選民耳熟能詳的競選口號「蒂珀卡努和泰拿都來了」指總統候選人贏得蒂珀卡努戰役。合唱團走遍全美各地表演愛國勵志歌曲,民主黨編輯都覺得支持輝格黨的合唱會銘刻肺腑。歌曲不乏「投票支持泰拿不需要理由」這樣的歌詞,[10]:17–19路易斯·哈奇的美國副總統歷史著作寫道:「輝格黨人一邊呼號歌唱,一邊飲用高濃度蘋果酒,把『蒂珀卡努英雄』送入白宮」[27]:193。
又一次競爭總統寶座失敗的克萊心中不無苦澀,但對泰拿退出懸而未決的聯邦參議員競選、確保里夫斯當選頗感欣慰,主動在維珍尼亞州為黨派候選人搖旗吶喊[12]:135。泰拿預測輝格黨會輕取維珍尼亞州,結果卻尤如當頭一棒,令他頗為難堪[12]:141,所幸輝格黨贏得選舉挽回顏面。哈里森與泰拿以234張選舉人票和53%的普選票輕取對手;范布倫與詹森在全部26個州里只拿下7個州共60張選舉人票。輝格黨可謂大獲全勝,在國會兩院均佔多數席位。[28]:29–30
副總統(1841年)
[編輯]大選結束後泰拿留在威廉斯堡的家裏保持低調,私下表示希望哈里森行為果斷,不會容忍內閣出現陰謀詭計,特別是執政初期[28]:34。他沒有參加內閣挑選,也沒有為輝格黨新政府的聯邦公職推薦人選。哈里森對謀求官職者和參議員克萊的各種要求頗感厭煩,兩次致信泰拿就是否保留范布倫任命人選等問題徵求建議。泰拿兩次都建議保留,總統接受建議。[12]:143兩人1841年2月在列治文短暫會晤並一起檢閱遊行[28]:34,但沒有談論政事[12]:144。
泰拿1841年3月4日在參議院議會廳宣誓就職,三分鐘演講以州權為核心,在新參議員宣誓後參加總統就職典禮。當天哥倫比亞特區滴水成冰,哈里森向大批群眾持續演說兩小時,泰拿隨後返回參議院收取新總統內閣人選名單,次日以參議院議長身份主持確認議程,一共只用兩小時就完成確認。泰拿知道副總統基本上沒事可干,悄無聲息地離開首都回到威廉斯堡。[9]:200–202[12]:144–145西格爾指出:「如果威廉·亨利·哈里森活下來,約翰·泰拿無疑會同美國歷史上其他副總統一樣默默無聞」[12]:144。
哈里森上任後忙於應付克萊的各種要求,還有想在新政府謀得一官半職之輩和行政部門的各色勢力。他的年紀和身體狀況惡化早在競選期間就人所共知,每個政治家都想到總統繼任問題。哈里森上任僅兩周身體狀況就急轉直下,三月下旬淋雨後患上肺炎和胸膜炎。[9]:201–202[12]:142–1474月1日國務聊韋伯斯特告知泰拿總統病重,兩天後列治文律師占士·里昂來信表示哈里森病情惡化,「哪怕明天得知哈里森將軍不在了,我也不會感到意外」[10]:8。泰拿決定不馬上動身趕赴首都,以免有預測總統死亡之嫌。4月5日拂曉,韋伯斯特之子、國務院書記長弗萊徹趕到泰拿的種植園,正式告知總統剛剛逝世。[10]:8
總統任期(1841至1845年)
[編輯]美國此前從未發生總統在任上去世,哈里森之死令總統繼任規定模糊的問題凸顯。當時的任內總統繼任規則源自《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六節(1967年由第二十五條修正案取代):
如遇總統被免職、死亡、辭職或喪失履行總統權力和責任的能力時,總統職務應移交副總統。[31]
憲法規定語焉不詳,沒有說明到底副總統泰拿到底是繼任總統,還是行使總統權責但職位不變[9]:202–203。內閣在哈里森逝世不到一小時會晤,從後世文獻來看會議決定泰拿擔任「副總統代理總統」[32]:447。然而,泰拿堅決主張憲法賦予他充分且無條件的繼任權並馬上宣誓就任總統,為總統逝世後的權力有序移交立下重要先例[33]。聯邦法官威廉·克蘭奇在泰拿的酒店房間主持總統宣誓就職儀式,後者認為此前就職副總統時已經宣誓,但為平息任何對他入主白宮的質疑還是重新宣誓[9]:202–203。泰拿上任時51歲,刷新最年輕美國總統紀錄[34],但1845年就由從他手中繼任的占士·諾克斯·波爾克以49歲打破。
「為免疏遠哈里森的支持者,泰拿決定保留哈里森全體內閣,哪怕其中好幾人公開敵對,對他繼任深感不滿」[33]。韋伯斯特在新總統首次內閣會議時表示,哈里森此前是以多數票走向制定政策。考慮到哈里森很少召開內閣會議,而且至少一次明確表示手中權力在內閣之上,國務卿的話很可能不盡不實。[35]內閣滿以為新總統也會如此,但大吃一驚的泰拿馬上表示:
先生們,請原諒;我非常高興內閣擁有這麼能幹的政治家,對此各位已經證明。我將非常樂於聽取各位的忠告和建議,但決不可能同意由他人來指示我如何行事。身為總統,我會對政府負責。希望你們在執行政府指令時衷心合作,只要各位能夠接受,我們就能通力合作,否則我會接受大家的辭呈。[9]:270[12]:149
4月9日泰拿在國會發表就職演講,重申對傑佛遜民主和限制聯邦權力的信仰。國會反對派議員起初不接受泰拿上位,約翰·昆西·亞當斯就認為泰拿應該以「代總統」名義行看守政府職責,或名義上仍是副總統。[9]:203–207克萊也質疑新總統的權威,他本想成為哈里森政府背後的實權派,對泰拿政府也有如此打算。他仍視泰拿為副總統,繼任總統實際上不過「攝政」。[12]:142, 151
國會按慣例向新總統致意,表示正在開會,可以接收信息。兩院都有議員提出修正案,要求把「總統」改成「副總統」等辭彙指代泰拿,但均未通過。密西西比州參議員羅伯特·J·沃克反對上述修正案的發言稱,還把泰拿視為副總統、有權主持參議院運作的想法實在荒謬。[32]:451–453
政敵始終沒有完全接受泰拿繼任總統,為他起「碰巧總統」等各種嘲諷綽號[36]。泰拿始終堅信總統地位合法,政敵寄往白宮的信函如以「副總統」或「代總統」抬頭就會原封不動地退回[10]:10。
經濟政策、與黨決裂
[編輯]外界普遍認為哈里森會恪守輝格黨政策,服從以克萊為首的政黨國會領袖。泰拿上任之初贊同輝格黨控制的新國會,簽署優先購買權法賦予定居公共土地者「佔屋主權」,還簽署分配法、新破產法並廢除獨立國庫制。但面臨重大銀行業問題時,泰拿馬上與輝格黨國會議員發生分歧,兩次否決克萊的國家銀行法。第二份國家銀行法是為滿足總統首次否決的意見而提,但國會通過時內容大變,故泰拿再度否決。國會此舉後以維珍尼亞州輝格黨聯邦眾議員約翰·博茨所稱「斬首泰拿隊長」為人所知,旨在確保克萊1844年爭奪輝格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在任總統不構成威脅。泰拿提出人稱「英國財政部」的替代財政計劃,但控制國會的克萊派系全不理會。[9]:217–251
總統第二次否決銀行法後,內閣官員於1841年9月11日一個接一個地走進泰拿的辦公室辭職,克萊企圖以此迫使泰拿主動下台,以便他把副手、參議院臨時議長塞繆爾·L·索瑟德送入白宮。只有韋伯斯特尚未辭職,留下為1842年《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鋪路並證明他與克萊相互獨立。[37]據稱泰拿聽到韋伯斯特表示願意留下時言道:「把手給我,我現在跟你說,亨利·克萊註定要失敗。」[25]:699。泰拿沒有辭職或屈服,結果國會輝格黨議會9月13日將他開除出黨。輝格黨報紙猛烈抨擊總統,威脅暗殺的信件雪花般飄向賓夕凡尼亞大道1600號,[9]:249–251輝格黨議員甚至拒絕撥款維護年久失修的白宮[25]:699。
關稅與分配
[編輯]聯邦政府1841年中期面臨的預算赤字已達1100萬美元。泰拿深知需要提高關稅,但又不想超出1833年折衷關稅定下的兩成稅率。他支持在各州債務持續增長時把公共土地銷售收入分配各州應急,哪怕會減少聯邦收入。輝格黨支持保護關稅並由國家資助各州基礎設施建設,雙方觀點頗多重疊,足以達成妥協。1841年分配法制定分配計劃並將關稅上限定在兩成,另立法案把以往的低關稅商品稅率提升至兩成。上述措施效力有限,1842年3月聯邦政府陷入財政困境已成定局。[38]
1837年大恐慌引發的經濟危機到1842年已進入第六個年頭,各種問題逐漸湧現。1836至1839年投機泡沫破裂,金融機構轟然倒塌,經濟蕭條接踵而至。國家在如何應對危機上出現重大分歧。19世紀30年代初,國會在經濟走勢良好之際承諾降低南方州份深惡痛絕的聯邦關稅,1842年初承諾期限將至,經濟局勢進一步惡化。高關稅能保護北方各州剛起步的工業,但南方州沒有工業基礎,全靠開放市場向英國賣棉花安身立命。[38]泰拿雖不情願,但不得不建議國會放棄1833年折衷關稅限制,把稅率提升到超過兩成。根據原有協議,此舉將中止分配計劃,收入均歸聯邦政府所有。[9]:293–297[12]:166–167
一心與總統對着幹的輝格黨國會不願影響各州資金分配來提高關稅,於1842年6月通過法案分別提升關稅且無條件延長分配計劃時限。泰拿認為在必須提升關稅應對聯邦收入不足之際卻繼續向各州分配資金實屬不智,否決兩道法案,與輝格黨再無緩和餘地。[9]:297–300[12]:167國會把兩道法案合併再度通過,總統仍然否決,國會議員雖然不滿,但無法達到推翻否決所需絕對多數。收入問題必須通過措施緩解,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米勒德·菲爾莫爾為首的輝格黨議員以一票優勢在兩院通過法案,把關稅恢復到1832年水平並中止分配計劃。8月30日泰拿簽署1842年關稅,將國會企圖恢復分配計劃的法案口袋否決。[28]:103–108
彈劾
[編輯]泰拿否決合併關稅法案後,輝格黨議員啟動眾議院史上首次彈劾總統程序。國會對泰拿的反感源自否決權,輝格黨死敵安德魯·積遜入主白宮前,總統很少否決法案,就算有也都是出於合憲考量。此前美國政治的傳統一直是國會制定政策,泰拿的做法完全背道而馳。[39]反對泰拿的聯邦眾議員約翰·博茨1842年7月10日遞交彈劾決議,對總統提出多項指控,要求組建九人委員會調查,希望議會提出正式彈劾建議。克萊認為此舉為時過早,太過激進,主張以更和緩的手段推動彈劾,令泰拿「避無可避」。博茨的決議擱置到次年一月,再以83票贊成、127票反對未通過。[9]:303[12]:169
約翰·昆西·亞當斯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對泰拿這樣的奴隸主非常反感,帶領眾議院特別委員會譴責總統動用否決權,抨擊泰拿的人格。委員會報告沒有正式建議彈劾,但明確表示可能需要彈劾,眾議院1842年8月表態支持委員會報告。亞當斯遞交憲法修正案,要求把兩院均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推翻總統否決改成簡單多數,但兩院均未通過修正案。[9]:300–301[12]:167–1681842年選舉後輝格黨失去眾議院控制權,僅保留參議院多數席位,故在接下來的第28屆國會無法再啟動彈劾程序。1845年3月3日是泰拿擔任總統的最後一天,國會推翻總統針對緝私船局小法案的否決,這是美國歷史上國會首次推翻總統否決。[12]:283
行政機構與內閣
[編輯]泰拿政府內閣[40] | ||
---|---|---|
職務 | 姓名 | 任期 |
總統 | 約翰·泰拿 | 1841-1845年 |
副總統 | 無 | 1841-1845年 |
國務卿 | 丹尼爾·韋伯斯特(輝格黨) | 1841-1843年 |
亞布·P·邑梭(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財政部長 | 湯馬士·尤因(輝格黨) | 1841年 |
禾特·福沃德(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佐治·M·比布(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戰爭部長 | 約翰·貝爾(輝格黨) | 1841年 |
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占士·麥迪遜·波特(輝格黨) | 1843-1844年 | |
威廉·威爾金斯(民主黨) | 1844-1845年 | |
司法部長 | 約翰·J·克里滕登(輝格黨) | 1841年 |
休·萊加雷(民主黨) | 1841-1843年 | |
約翰·納爾遜(輝格黨) | 1843-1845年 | |
郵政總長 | 法蘭西斯·格蘭傑(輝格黨) | 1841年 |
查爾斯·威克利夫(輝格黨) | 1841-1845年 | |
海軍部長 | 佐治·埃德蒙·巴傑(輝格黨) | 1841年 |
亞布·P·邑梭(輝格黨) | 1841-1843年 | |
大衛·亨肖(民主黨) | 1843-1844年 | |
湯馬士·沃克·吉爾默(民主黨) | 1844年 | |
約翰·楊梅森(民主黨) | 1844-1845年 |
總統與輝格黨國會議員爭鬥不息,參議院多次否決泰拿提名的內閣官員。民主黨議員同樣態度冷淡,國會兩大政黨支持總統的都在少數,許多提名人選明明合乎資格同樣被拒。此前參議院從未否決總統的內閣提名,占士·麥迪遜1809年提名艾伯特·加勒廷出任國務卿後因參議院反對撤回,不屬議會否決。泰拿提名的內閣人選有四人被拒,分別是凱萊布·顧盛(財政部長)、大衛·亨肖(海軍部長)、占士·麥迪遜·波特(戰爭部長)、占士·斯普洛特·格林(財政部長),數量紀錄保持至今。亨肖與波特遭參議院否決前以休會任命方式上任。泰拿反覆提名顧盛,參議院在1843年3月3日(第27屆國會最後一天)三度否決。[41]泰拿離開白宮後,參議院直到1868年才又一次否決總統內閣提名,否決人選是提名總檢察長的亨利·斯坦伯里[42]。
外交與軍事
[編輯]泰拿在國內政策難有寸進,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外交領域頗有建樹。他長期主張向太平洋擴張和自由貿易,對激發民族命運主題、傳播自由支持此類政策充滿熱忱。[43]泰拿的立場與積遜早期在太平洋地區推動美國商業基本一致[10]:41–43,為同英國競爭國際市場,他派律師顧盛到中國商討《望廈條約》[9]:330–332[12]:210–211;同年又派亨利·惠頓任駐柏林公使並與管理關稅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商談和簽署貿易協定,但輝格黨拒絕批准協定,主要原因只是表達與泰拿政府為敵的立場[9]:332–334[12]:211。1842年總統向國會呼籲對夏威夷施行門羅主義政策(人稱「泰拿主義」)[44],要求英國不得干涉夏威夷,開始推動夏威夷未來併入美國[9]:332–334[12]:211。
韋伯斯特1842年與英國就緬因州和加拿大邊界爭端談判《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解決兩國數十年來關係緊張並多次在戰爭邊緣徘徊的根本問題。條約改善英美外交關係[9]:305–316[12]:212,但俄勒岡州與加拿大的邊境問題未能在泰拿任內簽訂條約解決[9]:335–336[12]:213。1845年3月3日,佛羅里達州在泰拿擔任總統的最後一天加入聯邦,是美國第27個州[45]。
泰拿主張增強軍事實力贏得海軍將領認可,軍艦顯著增多。1842年泰拿結束漫長而血腥的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表示對強迫美洲原住民文化同化很感興趣。[9]:330他還主張在艾奧瓦州康瑟爾布拉夫斯至太平洋海岸建設連串美國要塞[4]。
1842年5月,羅德島州的多爾暴動達到高潮,州長和州議會要求總統派聯邦軍隊鎮壓。羅德島州採用的憲法自1663制定以來一直沒變,湯馬士·威爾遜·多爾為首的叛亂分子取得武裝,要求制定新的州憲法。泰拿呼籲雙方冷靜,建議州長確保州內大部分男子有權投票,承諾如果的確發生暴動,聯邦政府會以武力幫助正規或憲章政府。他明確表示聯邦政府只會在事發後平息暴動,如果沒有發生暴力行徑就不會出手。聽取密探匯報後,泰拿認定「無法無天的集結」已經散去,相信無需聯邦軍隊介入就能協調和解。州民兵出動後叛亂分子四散而逃,但事後羅德島州的確擴大選舉權覆蓋面。[9]:326–330
司法任命
[編輯]司法任命[46][47] | ||
---|---|---|
法院 | 姓名 | 任期起止 |
美國最高法院 | 薩繆爾·內爾森 | 1845至1872年 |
美國維珍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占士·哈利伯頓 | 1844至1861年 |
美國印第安納區聯邦地區法院 | 伊萊沙·亨廷頓 | 1842至1862年 |
美國路易斯安那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美國路易斯安那西區聯邦地區法院 |
狄奧多·麥卡萊布 | 1841至1861年 |
美國佛蒙特聯邦地區法院 | 塞繆爾·普倫蒂斯 | 1842至1857年 |
美國賓夕凡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阿奇博爾德·蘭德爾 | 1842至1846年 |
美國麻省聯邦地區法院 | 皮萊格·斯普拉格 | 1841至1865年 |
聯邦最高法院在泰拿任內兩度出缺,大法官史密斯·湯普森與亨利·鮑德溫分別在1843和1844年逝世。泰拿與輝格黨控制的參議院關係緊張,提名的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魯本·沃沃斯、愛德華·金、約翰·里德都被否決,其中沃沃斯否決三次,金兩次。參議院此舉的重要原因是想讓最高法院空缺持續到泰拿下台,克萊贏得1844年大選後再提名人選。[41]泰拿共有四名大法官人選遭參議院否決,比其他美國總統都多[46]。
1845年2月,將在一個月內離任的泰拿提名薩繆爾·內爾森接手湯普森大法官席位。內爾森是以謹慎且毫無爭議聞名的民主黨法學家,但參議院確認提名仍然出人意料。鮑德溫的席位一直空缺到波爾克提名羅伯特·格里爾,參議院1846年確認。[46]
兼併德克薩斯
[編輯]泰拿當上總統後很快就把兼併德克薩斯共和國納入日程,該國在1836年德薩斯革命後從墨西哥宣告獨立,只是墨西哥一直沒有承認。德克薩斯人積極爭取加入美國,但積遜和范布倫擔心再增加南方蓄奴州會加劇緊張局勢。泰拿打算把兼併德克薩斯當成任內大事來抓,但韋伯斯特反對並說服泰拿上任前期專注太平洋事務。[10]:176–178歷史學家與學者一致認為泰拿渴望向西擴張,但背後動機沒有定論。傳記作家愛德華·柯瑞柏爾指出,泰拿在占士·門羅總統時期擔任聯邦眾議員,曾表示奴隸制是聯邦上空盤旋的「烏雲」,最好將其擴散來減少老蓄奴州黑人數量,逐布在維珍尼亞等深南州份解放黑奴:「泰拿的主張是進一步擴張奴隸制,把密蘇里作為蓄奴州納入聯邦。他把領土擴張視為減少和分散奴隸人口的手段。」[10]:5歷史學家威廉·弗里林認為,泰拿懷疑英國企圖推動德克薩斯的黑奴解放,此舉會動搖美國奴隸制,他兼併德克薩斯的正式動機是從謀略角度先發制人[48]。
早期嘗試
[編輯]1843年初,《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及其他外交要務均已塵埃落定,泰拿覺得時期成熟。此時他已失去黨派後盾,自認兼併德克薩斯是1844年連任的唯一機會,這也是他從政以來首次打算採取「政治強硬」手段實現目標。為試探民意,他安排維珍尼亞州聯邦眾議員兼盟友湯馬士·沃克·吉爾默發表公開信為兼併辯護,贏得良好反響。總統與韋伯斯特關係良好,但他深知國務卿必須全心意支持兼併,故迫使韋伯斯特辭職,請南卡羅萊納州律師休·萊加雷臨時繼任。[10]:180–83, 186
泰拿在新任命的財政部長約翰·坎菲爾德·斯潘塞幫助下騰出部分職位,由強烈支持兼併的黨羽接手,與過去反對獵官制的立場背道而馳。經政治推手米高·沃什協助,他在紐約組建政治機器。新聞工作者亞歷山大·阿貝爾撰寫的傳記《約翰·泰拿生平》言辭奉承,換來出任夏威夷領事的機會,書籍大量印刷並經郵局投遞。[10]:183–85為重塑公眾形象,泰拿1843年春週遊全美,民眾反響良好,與他在首都面臨的冷遇對比顯著。總統此行的核心是為麻省波士頓邦克山紀念碑揭幕,但不久萊加雷突然去世的消息傳來,喜慶氣氛戛然而止,巡視計劃取消。[10]:185–194
泰拿任命頗具名望的海軍部長兼親密顧問亞布·P·邑梭繼任國務卿,提名吉爾默接手海軍部長職務。總統與邑梭同德克薩斯政府秘密談判,表示只要該國承諾加入聯邦,墨西哥出兵時美國將提供軍事保護。憲法規定如此軍事承諾需國會批准,所以談判只能保密。考慮到北方選民對新蓄奴州加入聯邦的顧慮,邑梭散佈英國可能對德克薩斯有想法的傳言。[10]:194–1971844年1月,邑梭已告知德克薩斯政府,絕大多數聯邦參議員支持簽署兼併條約。德克薩斯保持謹慎,條約直到二月底才定稿。[10]:202–210
「普林斯頓號」災難
[編輯]1844年2月28日是兼併條約定稿次日,新建成的普林斯頓號汽船在波托馬克河禮儀巡航。船上載有泰拿與內閣等四百賓客,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艦炮「調停者」。下午「調停者」連續響炮凸顯隆重氣氛,圍觀賓客興高采烈地下樓敬酒。數小時後,船長羅伯特·士德頓接受眾人提議決定再響一炮,賓客走上甲板,泰拿稍作停留欣賞女婿威廉·沃克表演小調。[10]:207–209[12]:204–206
艦炮故障並爆炸,泰拿在下層甲板上沒有受傷,但內閣官員吉爾默、邑梭當場死亡,另有馬里亞州政治家維吉爾·馬克西、紐約州參議員大衛·加德納、美國海軍建設總長貝弗利·肯農、泰拿的黑奴貼身僕人阿米斯特德遇難或傷重不治。加德納之死對女兒朱麗婭打擊很大,她當場暈倒後由泰拿抬到安全地點,[10]:207–209[12]:204–206兩人後於6月26日成婚[12]:208。
此事導致泰拿不可能在11月前兼併德克薩斯,進而不可能連任。柯瑞柏爾為:「南北戰爭和亞伯拉罕·林肯遇刺前,『普林斯頓號』災難無疑是美國總統面臨的最大悲劇」。[10]:202–210
參議院批准
[編輯]泰拿1844年3月上旬任命前副總統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出任國務卿,米勒公共事務中心認為此舉屬重大戰術失誤,將總統重塑政治聲望的計劃破壞殆盡[49]。維珍尼亞州聯邦眾議員亨利·懷斯與泰拿關係很好、在「普林斯頓號」災難後自行決定讓前副總統擔任總統特使,卡爾霍恩接受。泰拿得知後頗感憤怒,但又覺得不好推翻朋友的舉措。卡爾霍恩是倡導奴隸制的領軍人物,廢奴派自然反對他提出的兼併條約。條約內容為公眾得知後招來輝格黨反對,不希望任何事物鞏固泰拿的地位。其他反對派有些主張廢除奴隸制,有些力求避免與墨西哥衝突,該國宣稱會把兼併視為美國的敵對行徑。輝格黨與民主黨此時最有可能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分別是克萊與范布倫,兩人私下在後者家中會晤,最後決定反對兼併。[10]:212–217泰拿得知後對1844年4月條約遞交參議院批准基本不抱希望[12]:218。
1844年大選
[編輯]泰拿1841年與輝格黨決裂後想回歸民主黨,但該黨無此意向,特別是范布倫派系。他深知連任無望,只有改變公眾對兼併問題的立場才有望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他靠過去幾年組建的政治關係網和任命官員建立民主共和黨,1844年初全美數家支持他的報社發表社論,為總統連任造勢。各地會議結果表明,支持總統派遠不止許多人以為的那樣只有政府官員。民主黨在馬利蘭州巴爾的摩召開提名大會,總統支持者也在該市高舉「泰拿與德克薩斯!」的牌子,爭取靠自身努力為總統造勢。1844年5月27日,民主共和黨提名泰拿連任。[10]:218[12]:228–229
民主黨被迫在黨綱加上兼併德克薩斯的內容,但提名爭奪戰還是非常激烈。范布倫經過一輪又一輪投票都無法取得提名所需絕對多數,而且排名還在緩慢下跌。第九輪投票時代表開始把眼光投向名氣不及范布倫但支持兼併的波爾克,認為後者是黨綱的完美人選並以三分之二代表支持授予提名。泰拿認為目的已經達到,在接受民主共和黨提名的信中暗示他主要意在兼併德克薩斯而非連任。[10]:218[12]:228–229
落實
[編輯]輝格黨控制的參議院1844年6月以16票支持、35票反對否決兼併條約,泰拿不為所動,認為此時沒必要再簽條約,向國會建議以兩院聯合決議落實兼併。前總統積遜堅定支持把德克薩斯納入版圖,說服波爾克歡迎泰拿回歸民主黨並指示該黨編輯不要再抨擊總統。心滿意足的泰拿八月退出大選並公開表態支持波爾克,民主黨候選人在11月選舉日以微弱優勢戰勝克萊,泰拿政府希望新總統接手後推動國會通過聯合決議。總統在國情咨文宣示,大部分人民和絕大多數州都贊成馬上兼併德克薩斯。[10]:218–220[12]:236–241, 2461845年2月下旬,眾議院以顯著優勢通過兼併決議,參議院以27票贊成、25票反對通過,泰拿在離任三天前簽署法案[10]:220[12]:282–283。經過討論[39]:160–161,德克薩斯於1845年12月29日作為第28個州加入聯邦[50]。
家庭與私生活
[編輯]泰拿的子女數居美國總統之冠[10]:4,其中八人是原配夫人萊蒂西亞·克里斯汀(1790年11月12日至1842年9月10日)所生:瑪麗(1815至1847年)、羅伯特(1816至1877年)、約翰(1819至1896年)、萊蒂西亞(1821至1907年)、伊利沙伯(1823至1850年)、安妮(1825年)、愛麗絲(1827至1854年)、塔澤維爾(1830至1874年)[9]:478。
原配夫人萊蒂西亞·克里斯汀1842年9月在白宮死於中風,泰拿1844年6月26日續弦迎娶朱麗婭·加德納(1820年7月23日至1889年7月10日),兩人育有七名子女:大衛(1846至1927年)、約翰(1848至1883年)、朱莉婭(1849至1871年)、拉克蘭(1851至1902年)、里昂(1853至1935年)、羅伯特·菲茨禾特(1856至1927年)、珀爾(1860至1947年)[9]:479。
家人對泰拿非常親密,但政壇崛起路上他往往很長時間不能回家。1821年泰拿因病決定不競選連任聯邦眾議員,在信中表示很快要投入精力教導逐漸成長的子女。這年還有部分時間是在首都度過,基本沒法從事律師工作,種植園如果能親自照料收成就要好得多。[11]:323–3241827年擔任參議員後泰拿與家人分隔兩地,但堅持給子女寫信[11]:340。
泰拿是奴隸主,最多在格林韋種植園有40名奴隸。他認為奴隸制充滿罪惡且不找理由辯護,但從未還任何奴隸自由。泰拿認為奴隸制是州權事務,聯邦政府無權廢除。他的奴隸生活條件如何缺乏記載,歷史學家推斷泰拿關心奴隸福祉,避免他們受暴力傷害。[51][12]:300–301[9]:1431841年12月,主張廢奴的出版商約書亞·萊維特聽聞泰拿與黑奴生下並轉賣孩子後暴力襲擊泰拿,但沒有證據證明傳言。如今美國還有部分非裔家族以泰拿後裔自居,但同樣缺乏證據。[10]:62–67
泰拿的孫子哈里森·魯芬·泰拿生於1928年,至今還會到維珍尼亞州查爾斯城縣維護現名舍伍德林種植園的祖屋,泰拿由此成為仍有孫輩在世且歷史最久遠的前總統[52][53][54]。
離任歲月、晚年、辭世(1845至1862年)
[編輯]泰拿卸任後搬到查爾斯城縣占士河畔的胡桃林種植園,把種植園改名舍伍德林,名稱取自民間傳說羅賓漢,代表輝格黨宣告他的總統地位不合法[12]:179–180。他辛勤務農維持高產[9]:414–415,以輝格黨人為主的鄰里1847年任命他擔任道路監督員,以無關緊要的職位嘲諷前總統。泰拿認真對待職務,經常號召鄰里派奴隸修整道路,在鄰居要求他不要這麼努力時仍堅持履行職責,令眾人頗感鬱悶。[9]:413[12]:390–391
泰拿與其他維珍尼亞早期家族一樣舉辦聚會,與權貴互訪,在名為「瑪格麗特別墅」的家族海濱房產避暑[25]:703。他退出政壇,昔日盟友很少來訪,也沒有人前來尋求建議。他偶爾接受邀請公開演講,在亨利·克萊紀念碑揭幕儀式承認兩人政治鬥爭激烈,但高度評價往日同僚,對克萊提出1833年折衷關稅始終心懷欽佩。[9]:423–425
南北戰爭前後
[編輯]1859年10月中旬,廢奴激進人士約翰·布朗突襲維珍尼亞州哈珀斯費里(今屬西維珍尼亞州)。該州多地為防廢奴分子解決黑奴和奴隸叛亂組織民兵隊,已有的加強武裝。泰拿所在地組織騎兵隊和家園護衛連,選派泰拿以上尉軍銜統領護衛連。[55]
泰拿在南北戰爭前夕回到公眾視野,1861年2月在哥倫比亞特區主持維珍尼亞和會。南方邦聯已在蒙哥馬利召開制憲大會制定《美利堅聯盟國憲法》,但維珍尼亞和會仍力圖妥協、集思廣益避免內戰。身為主持,泰拿反對大會最後的決議,認為內容均由自由州代表撰寫,不能保護奴隸主的權利,無法推動深南部各州重返、修復聯邦。二月下旬,泰拿反對的七條大會決議以憲法修正案形式送國會批准。[9]:435–447[12]:449–461
和會召開當天,地方選民推舉泰拿進入維珍尼亞脫離聯邦大會,他在維珍尼亞和會期間趕到列治文主持開幕式。泰拿放棄對妥協的希望,認為脫離聯邦勢在必行,相信如果所有南方州徹底退出聯邦就不會導致戰爭。[9]:435–447[12]:449–461三月中旬他演講反對和會決議,4月4日又在脫離聯邦大會反對後投票支持分裂。4月12日薩姆特堡遇襲,南北戰爭爆發。泰拿4月17日再度投票支持脫離聯邦,此時他已是多數派。他領導委員會談判維珍尼亞州加入南方邦聯的條件,協助制定軍餉標準。6月14日泰拿在脫離聯邦法令簽字,一個月後脫離聯邦大會一致推舉他進入美利堅聯盟國臨時國會。泰拿1861年8月1日開始在臨時國會任職,直到1862年去世前不久。[56]1861年11月他當選聯盟眾議員,但等不及1862年2月首屆議會開幕就在列治文巴拉德酒店房間死於中風[25]:703[9]:460–464[12]:469。
謝世
[編輯]泰拿從小一直身體不好,年紀漸長後每逢冬季就越來越經常感冒。1862年1月12日他在表示冷且頭暈後昏倒,經過治療身體也不見好轉,計劃最遲在18號返回舍伍德林。17日晚上床後他呼吸困難,朱麗婭找來大夫。剛過午夜,泰拿喝下小口白蘭地後言道:「大夫,我走了」,大夫回答:「不要啊先生。」泰拿又說「或許這樣最好」[12]:469–471並很快去世,很可能死於中風,享年71歲[57]。
泰拿效忠邦聯導致聯邦政府沒有正式宣佈他的死訊,這在歷任總統可謂空前缺後。他曾要求葬禮從簡,但邦聯總統傑佛遜·戴維斯決定給予政治意味深厚的盛大葬禮,把死者描繪成新國家的英雄。結果第十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棺木上蓋着美利堅聯盟國國旗,其他美國總統都是與美國國旗一起下葬。[12]:472
泰拿葬在列治文荷里活公墓,與占士·門羅相隔不遠[12]:472。美國多地以泰拿命名,如德克薩斯州泰拿就旨在紀念他對兼併德克薩斯的貢獻[58]。
影響
[編輯]泰拿的總統任期普遍不受歷史學家待見,且政治評論家分歧很大。柯瑞柏爾2006年出版的傳記《約翰·泰拿,碰巧總統》開宗明義:「傳記作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約翰·泰拿身為行政首腦頗為不幸和無能,總統任期存在重大缺陷」[10]:2–3。丹·門羅2003年推出《約翰·泰拿的共和國願景》,指出學界普遍認為泰拿的總統任期排名靠後[2]。西格爾稱泰拿「既非偉大總統,頭腦也不出眾」,成就寥寥,「他的政府很失敗,無論按任何現代成就標準衡量都必然算失敗」[6]。2021年C-SPAN請歷史學家為44名美國總統排名,泰拿位居第39[59]
維珍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認為泰拿繼任「開創至關重要先例」[3],他堅決主張並繼任總統職位,而不只是政府看守或代總統,至今已是七位副總統在總統去世後上台的範例(菲爾莫爾、安德魯·詹森、阿瑟、老羅斯福、古列茲、杜魯門、林登·詹森)。1967年生效的第二十五條修正案確定泰拿繼承總統職務和全部權力合法。[10]:13
部分學者近年認可泰拿的外交政策,門羅讚揚他「達成《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預示英美關係好轉,兼併德克薩斯令國家版圖擴大數百萬英畝」(上百萬平方公里)。柯瑞柏爾認為泰拿比公眾印象里更強大、更有效率;西格爾讚揚他的勇氣和原則,為信仰鬥爭時不忘公正與誠信,是不結黨的總統。[6][5]伊萬·伊蘭德更新2008年著作《重鑄拉什莫爾山》時以和平、繁榮、自由三大標準為全部44名美國總統排序,泰拿高居榜首[60]。路易斯·克萊伯在《今日歷史》發文,稱泰拿把同代許多政客缺乏的誠信帶到白宮,而且在原則問題上不會為避免得罪對手妥協[25]:703。柯瑞柏爾認為泰拿晚年效忠邦聯為總統任期成就蒙上陰影,如此決定堪稱悲劇,背離他昔日忠於並立誓保護的「美國最大利益」——維護聯邦,他的歷史聲譽至今也沒有完全恢復[10]:283。
諾瑪·路易斯·彼得森針對泰拿總統任期的著作指出,泰拿缺乏建樹源自外部因素,換成其他人當總統面對如此強勁的外力也將無能為力。這其中最大的干擾就是亨利·克萊,他對美國宏觀經濟的構想不能容忍任何反對意見。受積遜總統堅持行使行政部門權力影響,輝格黨希望總統聽命國會,克萊要求泰拿俯首貼耳,泰拿自然無法接受,行政與立法兩大分支從此勢如水火。[28]:263–264諾瑪認為泰拿在外交上頗具建樹,總統任期雖有缺陷,並還不至失敗[28]:265。
學者對泰拿看法不一,普通民眾往往對他一無所知,許多文獻把泰拿列入默默無聞的美國總統。正如西格爾指出的那樣,記得他的同胞,往往也只在朗朗上口競選口號結尾聽過名字。[6]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President John Tyler IV. FamilySearch.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2.0 2.1 Monroe, Dan. The Republican Vision of John Tyler.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ISBN 978-1-58544-216-4.
The vicious political infighting that characterized his term probably accounts for the low regard with which the Tyler presidency has been held by historians. His presidency is generally ranked as one of the least successful, despite achievements like the Webster–Ashburton treaty which heralded the prospect of improved relations with Great Britain, and the annexation of Texas, which added millions of acres to the national domain.
- ^ 3.0 3.1 William Freehling. John Tyler: Impact and Legacy. Miller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By claiming the right to a fully functioning and empowered presidency instead of relinquishing the office or accepting limits on his powers, Tyler set a hugely important precedent. ... Unfortunately, Tyler proved much better at taking over the presidency than at actually being President.
- ^ 4.0 4.1 John Tyler: Foreign Affairs. Miller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In sharp contrast to his domestic policies, John Tyler's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went much more smoothly. ... Overall, Tyler could claim an ambitious, successful foreign policy presidency, due largely to the efforts of Secretary of State Webster, who served from 1841 to 1843.
- ^ 5.0 5.1 Crapol, Edward P. John Tyler, the Accidental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6: 2–3 [2021-11-23]. ISBN 978-0-8078-3041-3.
John Tyler is not one of the famous or better-known American presidents. ... Other biographers and historians have argued that John Tyler was a hapless and inept chief executive whose presidency was seriously flawed. Although acknowledging that Tyler was not a great president, I believe he was a stronger and more effective President than generally remembered.
- ^ 6.0 6.1 6.2 6.3 Seager, Robert, II. And Tyler Too: A Biography of John and Julia Gardiner Tyler. New York: McGraw-Hill. 1963: xiii, xvi [2021-11-23]. OCLC 424866.
Yet John Tyler has become one of America's most obscure Chief Executives. His countrymen generally remember him, if they have heard of him at all, as the rhyming end of a catchy campaign slogan.... Yet I find him to be a courageous, principled man, a fair and honest fighter for his beliefs. He was a President without a party....True, he was neither a great President nor a great intellectual. ... Save for the success of his Texas policy and his Maine Boundary treaty with Great Britain, his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and must be counted an unsuccessful one by any modern measure of accomplishment.
- ^ Watson, Robert P. Affairs of State: The Untold History of Presidential Love, Sex, and Scandal, 1789–1900. Lynn University. 2012: 203. ISBN 978-1442218352.
- ^ The World Almanac & Book of Facts. Newspaper Enterprise Association. 1949: 110 [2021-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Chitwood, Oliver Perry. John Tyler, Champion of the Old South. Russell & Russell. 1964 [Orig. 1939, Appleton-Century]. OCLC 424864.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Crapol, Edward P. John Tyler, the Accidental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6 [2021-11-23]. ISBN 978-0-8078-3041-3.
- ^ 11.0 11.1 11.2 11.3 11.4 Leahy, Christopher. Torn Between Family and Politics: John Tyler's Struggle for Balance.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2006, 114 (3): 323–355.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Seager, Robert, II. And Tyler Too: A Biography of John and Julia Gardiner Tyler. New York: McGraw-Hill. 1963 [2021-11-23]. OCLC 424866.
- ^ 1810 U.S. Federal Census for Richmond (independent city), Virginia p. 70 of 71, though header missing, and p. 63 appears "Jno. Taylor"
- ^ 1810 U.S. Federal Census for Henrico County, Virginia, name on p. 23 of 44 appears nonresident on ancestry.com
- ^ 1810 U.S. Federal Census for Charles City County, Virginia, name does not appear on damaged p. 1 of 24 linked on ancestry.com
- ^ Virginia Historic Landmarks Commission Staff.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ventory/Nomination: Woodburn (PDF): 3. 1977-04 [2018-06-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6-18).
- ^ The Enslaved Households of President John Tyler. White Hou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3).
- ^ 1820 U.S. Federal Census for Charles City County p. 5 of 13 at ancestry.com
- ^ Cynthia Miller Leonard. The Virginia General Assembly 1619-1978. Richmond: Virginia State Library. 1978: 265, 269, 273, 277, 281.
- ^ Bybee, Jay S. Ulysses at the Mast: Democracy, Federalism, and the Sirens' Song of the Seventeenth Amendmen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Winter 1997, 91 (2): 517–528 [2021-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 ^ May, Gary. The American Presidents Series: John Tyler, The 10th President, 1841–1845. New York,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8: 17 [2021-11-24]. ISBN 978-0-8050-82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Nelson, Lyle Emerson. John Tyler: A Rare Career. New York, NY: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8: 13 [2021-11-24]. ISBN 978-1-60021-9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Deal, John; Dictionary of Virginia Biography. Tyler, John (1790–1862). Encyclopedia Virginia. 2021-07-28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5).
- ^ Pulliam, David Loyd.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s of Virginia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onwealth to the present time. John T. West, Richmond. 1901: 67, 72 [2021-11-26]. ISBN 978-1-2879-205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Kleber, Louis C. John Tyler. History Today. 1975-10, 25 (10): 697–703.
- ^ U.S. Senate. President pro tempore. [202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 ^ 27.0 27.1 27.2 Hatch, Louis C. A History of the Vice-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1970 [Orig. 1934, The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2021-11-25]. ISBN 978-0-8371-4234-0.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Peterson, Norma Lois. The Presidencies of William Henry Harrison and John Tyler.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9. ISBN 978-0-7006-0400-5.
- ^ Varon, Elizabeth R. Tippecanoe and the Ladies, Too: White Women and Party Politics in Antebellum Virgini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1995-09, 82 (2): 494–521. JSTOR 2082184. doi:10.2307/2082184.
- ^ Gunderson, Robert Gray. The Log Cabin Campaign. Lexington, Kentucky: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57: 496, 498. OCLC 964644.
- ^ 任東來; 李道揆. 附录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舒丹 (編).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2018-11.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3-01: 517. ISBN 9787801821386.
- ^ 32.0 32.1 Dinnerstein, Leonard. The Accession of John Tyler to the Presidency.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1962-10, 70 (4): 447–458. JSTOR 4246893.
- ^ 33.0 33.1 William Freehling. John Tyler: Life in Brief. Miller Center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 ^ John Tyler Home.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 ^ Remini, Robert. Daniel Webster: The Man and His Time. W.W. Norton & Co. 1997: 520–521 [2021-11-26]. ISBN 978-0-393-04552-9.
- ^ 'His Accidency', John Tyler, Jokes of 'Being an Accident Himself'. Shapell Manuscript Collection. Shapell Manuscript Foundation. [2021-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 ^ Roseboom, Eugene H. A History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Macmillan Publishers. 1970: 124 [2021-11-26]. ISBN 978-0-02-604890-3.
- ^ 38.0 38.1 Solman, Paul. Lessons from the Political Gridlock of 1842. PBS NewsHour. 2013-02-28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9).
- ^ 39.0 39.1 Richard B. Latner. Henry F. Graff , 編. The Presidents: A Reference History 2nd. 1996: 115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 ^ William Freehling. John Tyler - Administration. Miller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 ^ 41.0 41.1 Powers and Procedures: Nominations. Origins &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United States Senate. [2021-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1).
- ^ Harris, Joseph Pratt. The Advice and Consent of the Senate: A Study of the Confirmation of Appointments by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3: 48, 66 [2021-11-27]. OCLC 4994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Berkin, Carol; Miller, Christopher; Cherny, Robert; Gormly, James. Making America: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engage Learning. 2011. ISBN 978-0-495-90979-8.
- ^ Sexton, Jay. The Monroe Doctri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1-03-15 [2021-11-27]. ISBN 978-1-4299-292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John Tyler - Key Events. Miller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 ^ 46.0 46.1 46.2 Supreme Court Nominations, present–1789. United States Senate Reference. United States Senate.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
- ^ 47.0 47.1 Biographical Directory of Federal Judges. Biographical Directory of Article III Federal Judges, 1789-present. Federal Judicial Center.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在左邊點擊「Nomination / Confirmation / Commission」(提名/確認/委任),再在展開的項目中選擇「Appointing President」(任命總統),然後選中複選框「John Tyler」(約翰·泰拿)後點擊下方「Search」(搜索)按鈕。
- ^ Freehling, William W. The Road to Disunion: Volume I: Secessionists at Bay. 1776–185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98. ISBN 978-0-19-507259-4.
Tyler and [Secretary of State] Upshur opted for annexation only after a public parliamentary exchange confirmed...that England had 'earnestly' pressed Mexico to pressure Texas towards abolition [of slavery].
- ^ William Freehling. John Tyler: Domestic Affairs. Miller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 ^ Joint Resolution of 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December 29, 1845. Yale Law School.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7).
- ^ May, Gary. Schlesinger, Arthur M. Jr.; Wilentz, Sean , 編. John Tyler. Times Books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8 [2021-11-28]. ISBN 978-0-8050-823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Genealogy of John Tyler at Sherwood Forest Plantation. Home of President John Tyler. 2009-01-27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1).
- ^ A living history: Grandson of 10th US President John Tyler speaks to DAR. Dyersburg State Gazette. 2013-11-09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 ^ Amira, Dan. President John Tyler's Grandson, Harrison Tyler, on Still Being Alive. New York Magazine.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2).
- ^ DeRose, Chris. The Presidents' War: Six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 Civil War That Divided Them. Guilford, CT: Lyons Press. 2014: 98–99. ISBN 978-1-4930-1086-8.
- ^ Journal of the 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1861–1865 Volume 1.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4: 303, 658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 ^ Jones, Jeffrey M.; Jones, Joni L. Presidential Strok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CMEs (CNS Spectrum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ic Medicine)). [2014-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9).
- ^ Tyler Texas – History. City of Tyler, Texas. [2019-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1).
- ^ Presidential Historians Survey 2021: Total Scores/Overall Rankings. C-SPAN. 2021 [202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5).
- ^ Eland, Ivan. Recarving Rushmore. Oakland, CA: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2009: 14, 77–82. ISBN 978-1-59813-022-5.
擴展閱讀
[編輯]- Cohen, Jared. Accidental Presidents: Eight Men Who Changed America Hardcov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9: 1–48. ISBN 978-1-5011-0982-9.
- Kruman, Marc W.; Brinkley, Alan (編). 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John Tyler. Houghton Mifflin. 2004 [2021-11-26]. ISBN 978-0-395-78889-9.
- Lambert, Oscar D. Presidenti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41–1844.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36. OCLC 5575260.
- Macmahon, Edward B.; Curry, Leonard. Medical Cover-Ups in the White House. Farragut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2021-11-26]. ISBN 978-0-918535-01-6.
- Schouler, Jam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der the Constitution vol. 4. 1831–1847. Democrats and Whigs. New York City: Dodd, Mead and Company. 1917 [2021-11-26]. OCLC 607216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6).
- Wise, Henry A. Seven Decades of the Union: The Humanities and Materialism Illustrated by a Memoir of John Tyler, with Reminiscences of Some of his Great Contemporaries.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 Co. 1872 [2021-11-26]. OCLC 17829001.
- John Tyler. The White House.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Morgan, Robert J. A Whig Embattled: The Presidency Under John Tyler. Lincoln,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54. OCLC 1717505.
- Crapol, Edward P. John Tyler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Destiny. 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 1997, 17 (3): 467–491. ISSN 0275-1275. JSTOR 3123944. doi:10.2307/3123944.
- Kesilman, Sylvan H. John Tyler as President: An Old School Republican in Search of Vindication. R. M. Miller; J. R. McGivigan (編). The Moment of Decision: Biographical Essays on American Character and Regional Identit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4. ISSN 0084-9219.
- McCormick, Richard P. William Henry Harrison and John Tyler. World Biography Profiles of U.S. Presidents. Advameg.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 Mark O. Hatfield. Vic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John Tyler (1841) (PDF). Senate Historical Office.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37–146. 1997 [2016-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2-21).
- 威廉與瑪麗學院特別收藏研究中心存有泰拿家族的私人文件:Tyler Family Papers, Group A. Special Collections Research Center, Earl Gregg Swem Library,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201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 維珍尼亞圖書館收藏有約翰·泰拿擔任州長期間的行政文件:A Guide to the Governor John Tyler Executive Papers, 1825–1827. Virginia Heritage. [202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外部連結
[編輯]- 約翰·泰拿-美國國會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 約翰·泰拿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來自約翰·泰拿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互聯網檔案館中約翰·泰拿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美國國會圖書館:約翰·泰拿:資源指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白宮網站傳記頁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99年5月17日C-SPAN《美國總統生活肖像》節目:《約翰·泰拿生活肖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愛德華·柯瑞柏爾2012年4月11日在堪薩斯城公共圖書館主持:《約翰·泰拿:碰巧總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790年出生
- 1862年逝世
- 約翰·泰拿內閣
- 威廉·亨利·哈里森內閣
- 約翰·泰拿
- 18世紀美國聖公會教徒
- 19世紀美國聖公會教徒
- 19世紀美國副總統
- 19世紀美國總統
- 1812年戰爭美國民兵
- 1812年戰爭維珍尼亞州人
- 1844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
- 1836年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 1840年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 英格蘭裔美國人
- 葬於列治文荷里活公墓
- 威廉與瑪麗學院校長
- 威廉與瑪麗學院校友
- 美國民主共和黨聯邦參議員
- 美利堅聯盟國臨時國會議員或代表
- 維珍尼亞州州長
- 約翰·泰拿家族
- 維珍尼亞州聯邦眾議員
- 維珍尼亞州眾議員
- 維珍尼亞州查爾斯城縣人士
- 美國總統
- 美國參議院署理議長
- 維珍尼亞州聯邦參議員
- 美國副總統
- 維珍尼亞州民主共和黨人
- 維珍尼亞州律師
- 維珍尼亞州國家共和黨人
- 維珍尼亞州輝格黨人
- 輝格黨美國總統
- 輝格黨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 輝格黨美國副總統
- 美國民主共和黨聯邦眾議員
- 美國民主黨共和黨州長
- 美國奴隸主
- 美國民兵軍官
- 維珍尼亞州神經系統疾病死者
- 死於腦血管病
- 維珍尼亞州佩奇家族
- 爆炸倖存者
- 1861年維珍尼亞脫離聯邦大會代表
- 維珍尼亞州邦聯眾議員
- 被開除黨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