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古郡,中國古代的郡。
三國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分牂柯郡西南部和益州郡南部設置,屬庲降都督。治所在宛溫縣(今雲南省硯山縣西北46里維摩)。西晉興古郡隸屬寧州。晉武帝改治勝休縣(今雲南省江川縣北26里龍街),後移治律高縣(今雲南省彌勒縣南100里朋普)。轄境約當今雲南省東南部通海縣、華寧縣、彌勒縣、丘北縣、羅平縣等地以南,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貴州省興義市。
東晉時,治所回到宛溫縣,轄境變小,為今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大部,羅平縣、彌勒縣南部及貴州興義市。劉宋時,治漏臥縣(今雲南省羅平縣境內),南齊時,移治西中縣(今雲南省文山縣境內),南梁末年,廢興古郡。
|
---|
|
秦漢至隋唐 |
---|
古代方國 (西南夷) | |
---|
秦漢時期 | |
---|
三國時期 | |
---|
晉朝與南朝 | |
---|
隋朝與初唐 | |
---|
|
|
|
|
|
|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標「*」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