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芝加哥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聆聽這篇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芝加哥
Chicago
芝加哥市
City of Chicago
芝加哥旗幟
旗幟
芝加哥官方圖章
圖章
綽號:風城、芝城
格言:拉丁語Urbs in Horto(「花園中之城」)
在芝加哥都市區和伊利諾斯州的位置
在芝加哥都市區和伊利諾斯州的位置
芝加哥在美國的位置
芝加哥
芝加哥
在美國的位置
座標:41°51′00″N 87°39′00″W / 41.85003°N 87.65005°W / 41.85003; -87.65005
國家 美國
 伊利諾州
庫克縣杜佩奇縣
定居1770年代
建市1837年3月4日
語源邁阿密-伊利諾語英語Miami-Illinois languageshikaakwa
(「鴨蒜」)
政府
 • 類型市長-議會制政府
 • 市長布蘭登約翰遜民主黨
 • 市議會50名市參議員
面積
 • 234.0 平方英里(606.1 平方公里)
 • 陸地227.2 平方英里(600 平方公里)
 • 水域6.9 平方英里(20 平方公里)  3.0%
 • 市區2,122.8 平方英里(5,000 平方公里)
 • 都會區10,874 平方英里(30,000 平方公里)
海拔597 英尺(182 公尺)
人口(2017年估計)[1][2]
 • 2,716,856人
 • 排名美國第3位
 • 密度11,864.4人/平方英里(4,447.4人/平方公里)
 • 都會區9,522,434
時區CSTUTC−06:00
 • 夏時制CDTUTC−05:00
電話區號312773872847224
FIPS代碼17-14000
GNIS專用ID428803
網站www.cityofchicago.org
[3]

芝加哥[a](英語:Chicago發音:/ʃɪˈkɑːɡoʊ/ shih-KAH-goh 當地口音: /ʃɪˈkɔːɡ/ shih-KAW-goh)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都市,為庫克縣縣治,同時是美國中西部的樞紐都市,東臨密芝根湖,轄區內人口在2020年人口普查中約有2,746,388人。其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也是美國主要的金融、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但不是伊利諾州的首府。服務該市的奧黑爾國際機場是美國第三繁忙的機場[5]。自1837年建市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該市及其郊區組成的芝加哥大都市區,人口超過90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2014年全球城市排名中排名第7位。

芝加哥位於密芝根湖的淡水湖畔,於1837年在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之間的港口附近合併為一個城市[6],並在19世紀中葉迅速發展。1860年,芝加哥是美國發展最快速的城市;1871年芝加哥大火摧毀了約9平方公里範圍的城鎮,但其後重建卻也促使芝加哥的發展;到了1880年,芝加哥的人口增長到503,000人,到1890年更是增加至100萬人[7][8]。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摩天大樓等建築熱潮加速了城市的人口增長,並對於當代都市規劃和分區標準做出了突出貢獻,包括全新的建築風格(包括芝加哥建築學派)、城市運動的發展和鋼構架的摩天大樓。[9][10]

當代,芝加哥是金融、文化、教育和交通的國際中心。它是世界上創建最早的期貨期權交易所的所在地,即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僅商品和金融期貨就佔總交易量的20%[11] ,根據國際機場理事會的跟蹤數據,奧黑爾國際機場經常位列世界前六大最繁忙的機場。[12]該城市還擁有最多數量的聯邦高速公路,更是全國的鐵路樞紐,此外芝加哥地區也是世界上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地區之一,在2018年創造了6,890億美元。城市也是多家財富500大公司的所在地。[13]

2018年,芝加哥湧入約5,800萬遊客創造城市旅遊業的新紀錄[14][15],並連續四年被生活雜誌《CondéNast Traveler》評為美國最佳大城市。並在2021年並評價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僅次於布拉格)。芝加哥的地標包括千禧公園海軍碼頭、壯麗大道、芝加哥藝術學院威利斯大廈格蘭特公園科學與工業博物館[16][17],芝加哥也是培育出多種流行文化的重鎮之一,包括視覺藝術、文學、電影、戲劇、即興喜劇、美食和音樂[18],其中更以爵士樂藍調靈魂樂嘻哈福音音樂電子舞曲最為著名,在該地區的眾多學院和大學中,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最為著名,並在眾多領域開創了「芝加哥學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經濟學派」和「芝加哥社會學派」。 芝加哥在每個主要職業聯賽中都有代表的職業運動隊,其中包括兩支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

地名由來

[編輯]

「芝加哥」的名稱源自法語阿爾岡昆人邁阿密-伊利諾語英語Miami-Illinois language中「shikaakwa」一詞的轉寫,指洋蔥的野生近緣種野韭蔥英語Allium tricoccum。在17世紀探險家的記載中,現今芝加哥一帶的水域常常見到這種植物。

芝加哥常被當地華人簡稱為芝城,常見的別名則包括「風城英語Windy City (nickname)」(Windy City)等[19]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時又稱為「白城」。

歷史

[編輯]

18世紀前,現在的芝加哥地區是伯塔瓦托米印地安人的世居地。1763年前,芝加哥地區屬於法國的新法蘭西和路易斯安那交匯處,1763年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戰敗,割讓新法蘭西和路易斯安那的東部給英國,此地成為英國的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1770年代時,擁有黑白血統的海地商人杜薩布爾英語Jean-Baptiste Pointe DuSable來到這裏,他是第一個外來的定居者,他娶伯塔瓦托米人為妻,並在這裏開設這一地區第一家貨棧。1803年,因為美英關係緊張,為了防備英國通過五大湖入侵美國後方並切斷密西西比河航運,同時也為了防禦本地印地安部落的攻擊,美國陸軍在此建立迪爾伯恩要塞,該要塞在1812年戰爭中的迪爾伯恩要塞屠殺英語Battle of Fort Dearborn中被毀。1816年,伯塔瓦托米和其他附近的印地安部落與美國政府簽訂聖路易斯協定英語Treaty of St. Louis (1816),讓出土地。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鎮成立,當時擁有350名居民。隨着定居人口的增加,1837年3月4日這裏成為芝加哥市。

19世紀

[編輯]

在它歷史的第一個百年中,芝加哥是當時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從19世紀初的空白起點增長到1900年已超過一百萬。它是當時世界上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中唯一在一個世紀前還不存在的城市。

1848年溝通密芝根湖密西西比河的伊利諾-密芝根運河建成,溝通兩大水道之間的航運,加上1825年已經修築的伊利運河,密西西比河水系可以通過北部的芝加哥進入五大湖後通向紐約,芝加哥的水運樞紐地位確立。同年,芝加哥的第一條鐵路開始修建。自此,芝加哥開始成為連接美國東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便捷的水陸運輸極大地刺激工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吸引眾多的外來者到此定居,其中包括大量的農村人口和新外國移民。1870年到1900年間,芝加哥的人口從29.9萬猛增到170萬。當地的製造業和零售業成為中西部經濟的主宰力量,並很大程度的影響美國經濟。

19世紀的市中心景觀,華盛頓街(Washington Street)和州街(State Street)

1871年芝加哥大火之後,芝加哥得到快速的重建並很快恢復增長。[20]在重建期間,這裏產生世界上第一棟採用鋼構架的摩天大樓——家庭保險大樓,以此開始芝加哥不斷創新的城市建築陸續獲得世界性的聲譽。1893年,芝加哥主辦哥倫布紀念世界博覽會,獲得極大的成功,共吸引到2750萬遊客前來參觀。[21]在此前一年,芝加哥大學也在此創建。

這時期的芝加哥被頻繁的勞資衝突和混亂所困擾,其中包括1886年著名的乾草市場暴亂。下層居民惡劣生活條件和各種社會問題引發一些象珍·亞當斯建立的霍爾館英語Hull House一類的社會改革實驗。芝加哥市也在城區規劃和建設多個大型的城市公園。自1855年起,芝加哥就開始建設美國大城市中第一個完備的污水排放系統。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面貌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條件。

20世紀至今

[編輯]

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商業的發展,作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芝根湖的邊緣地帶在此期間被嚴重污染。為解決飲水污染問題,市方在密芝根湖裏兩英里處建設自來水廠的入水口,並通過水下管道將水引入城市的供水系統。可是這樣的努力效果被證明是有限的,由於雨水可能把芝加哥河的污水帶到入水口附近。1900年,這一問題終於得到徹底的解決。人們通過建設水位提升設施和閘門,將原本流入密芝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轉,使其轉而向南流入伊利諾河。從此,城市的污水不再注入密芝根湖。

1919年紅色夏季期間,在芝加哥發生過種族暴動

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芝加哥黑社會勢力橫行,產生芝加哥犯罪集團及其聯合創始人之一,綽號「疤面」(Scarface)艾爾·卡彭等黑社會頭子。這一期間,也開始有大量居住在南方的黑人遷入芝加哥和其他一些北方城市。1942年12月,世界上首次受控核反應試驗在芝加哥大學成功,完成曼克頓計劃的關鍵一環。

1955年,前伊利諾州參議員理查德·J·戴利當選為芝加哥市長,此後擔任此職位長達21年。1950年代起,由於汽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加上市區的居住生活條件欠佳,中上層居民逐漸開始向城市郊區的遷移,導致城市中心很多地段的衰落和貧民化。這一期間,芝加哥曾主辦1968年民主黨全國大會,期間派警察暴力鎮壓場外的反越戰示威者備受爭議(1968年芝加哥民主黨全國大會示威英語1968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protests)。任內建成標誌性的希爾斯大廈約翰漢考克中心麥考密克會展中心奧黑爾機場

政府注重提升芝加哥的環境品質,實施一些復興衰落街區,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沿湖和沿河城市景觀的建設。

芝加哥於2009年申辦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是敗給巴西里約熱內盧

目前芝加哥的威利斯大廈(2009年7月16日前名為西爾斯大樓)為美國第二高的摩天大樓。僅次於紐約重建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

地理

[編輯]
日落時的芝加哥天際線,從北大街海灘向南看,中間建築為約翰·漢考克中心

地形

[編輯]
從天空俯瞰芝加哥市區
芝加哥的衛星圖像

芝加哥位於伊利諾州的東北角,瀕臨密芝根湖的西南端,。它是芝加哥大都市區的主要城市,芝加哥位於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水系的分界線上。境內有兩條河流,芝加哥河流經市中心,{{en-link|卡拉麥特河|Calumet River]]則穿過城市南部的工業區。兩條河流原來都流入密芝根湖。20世紀初,為使芝加哥河的城市污水不繼續污染密芝根湖水,芝加哥河水流方向被倒轉,通過運河向南匯入密西西比河水系。[22]

芝加哥的歷史和經濟,與其毗鄰密芝根湖密切相關。雖然歷史上芝加哥河處理了該地區的大部分水運貨物,但今天的大型湖泊貨輪主要則是使用該市南側的芝加哥港。該湖還提供了積極的影響緩和芝加哥的氣候,使得海濱社區在冬季依然稍微溫暖,在夏季則為涼爽。依照美國調查署數據,芝加哥市總面積為606.1 km², 其中588.3 km²為陸地,17.8 km²為水面。水面大約佔總面積的2.94%。[23][24] 芝加哥附近地區的地形相當平坦,平均海拔高度為176公尺。 最低海拔是湖岸的176公尺,最高海拔為南部郊區垃圾掩埋場的224公尺。芝加哥於1837年成立時,大部分早期建築都位於芝加哥河口附近,這可以在該城市最初的58個街區的地圖上看到。其中城市中心區、建成區的整體等級與其整體自然地理的自然平坦度相對一致,除此之外一般僅表現出細微的差異。平均陸地海拔為海拔579英尺(176.5 米)。雖然測量結果有所不同,最低點位於湖岸578英尺(176.2公尺)處,而最高點為672英尺(205公尺),位於城市最南端的貝弗利。[25]

芝加哥雖具有中央商務區,但芝加哥也是一個社區城市。湖濱大道(Lake Shore Drive(毗鄰芝加哥大部分海濱。一些沿海濱的公園則包括林肯公園格蘭特公園伯納姆公園和傑克遜公園。26英里(42 公里)的海濱則設有24個公共海灘。[26]垃圾填埋場則延伸到湖的部分地區,為海軍碼頭、北島、博物館校園和麥考密克展覽中心的大部分提供空間。該市大部分高層商住樓則靠近海濱。

整個芝加哥大都市區的非正式名稱是「芝加哥」,通常表示城市及其所有郊區。創造該術語的《芝加哥論壇報》將該名稱定義包括芝加哥市、庫克縣的其餘地區以及伊利諾伊州附近的八個縣:萊克麥克亨利杜佩奇、凱恩、肯德爾、格蘭迪威爾坎卡基,以及印第安納州的三個縣:萊克、波特和拉波特。[27][28]伊利諾伊州旅遊局將芝加哥地區定義為無庫克縣,只有萊克縣、杜佩奇縣、凱恩縣和威爾縣。芝加哥商會將其定義為庫克縣和杜佩奇縣、凱恩縣、萊克縣、麥克亨利縣和威爾縣所構成。[29]

建築學

[編輯]

1871年,芝加哥大火對於城市造成的破壞導致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建築熱潮。1885年,隨着迎來摩天大樓時代,世界上第一棟摩天大樓——家庭保險大樓在這座城市興起,隨後世界上許多其他城市也紛紛效仿。今日,芝加哥是一個擁有大量摩天大樓的城市,擁有世界上最高和最密集的天際線之一。

美國一些最高摩天大樓的位於芝加哥;威利斯大廈(原西爾斯大廈)是西半球僅次於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的第二高樓,盧普區的歷史建築則包括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樓、美術大樓、珠寶商大廈和芝加哥大樓,以及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所設計的860–880號湖濱大道公寓、 Apartments by Mies van der Rohe。許多建築師也曾芝加哥的天際線設計當地摩天大樓,例如丹尼爾·伯納姆路易斯·蘇利文、查爾斯·B·阿特伍德、約翰·威爾博恩·魯特和赫爾穆特·賈恩商品市場則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

芝加哥的建築舉世聞名,其中有一種風格被稱為芝加哥建築學派,其早期的很多作品也被稱為商業風格。依照時間又可再細分為第一學派和第二學派。 芝加哥也是草原學派的所在地,至今在芝加哥各處都可以找到多種不同規模的房屋、聯排別墅、公寓和公寓樓。該市遠離湖泊的大片住宅區的特色,是建於20世紀初至二戰結束的磚砌平房設計。此外芝加哥也是著名的波蘭大教堂風格教堂的發源地,芝加哥郊區的橡樹公園是著名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的家,他曾在芝加哥大學附近設計了羅比之家

氣候

[編輯]
芝加哥, 伊利諾伊州
氣候圖表
 
 
2.1
 
 
32
18
 
 
1.9
 
 
36
22
 
 
2.7
 
 
47
31
 
 
3.6
 
 
59
42
 
 
4.1
 
 
70
52
 
 
4.1
 
 
80
62
 
 
4
 
 
85
68
 
 
4
 
 
83
66
 
 
3.3
 
 
75
58
 
 
3.2
 
 
63
46
 
 
3.4
 
 
49
35
 
 
2.6
 
 
35
23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公制單位轉換
 
 
52
 
 
0
−8
 
 
49
 
 
2
−6
 
 
69
 
 
8
−1
 
 
92
 
 
15
5
 
 
105
 
 
21
11
 
 
103
 
 
27
17
 
 
102
 
 
29
20
 
 
101
 
 
28
19
 
 
84
 
 
24
14
 
 
82
 
 
17
8
 
 
87
 
 
9
1
 
 
65
 
 
2
−5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芝加哥氣候位於美國中西部溫帶,屬典型的夏季炎熱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這使得城市四季分明。但與沿湖地區相比,內陸西郊的氣溫更極端,尤其在春季和初夏間;有時由密芝根湖吹來的風導致市中心及其沿湖地區在春季保持在10℃以下的氣溫(同時西郊可達30℃以上),於是城市也以所謂的「沿湖更涼爽」(cooler by the lake)而得名。在冬季期間,城市氣候較為寒冷而漫長,潮濕,日照少,日最高氣溫低於或等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為43天,日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10 °C(14 °F)的平均日數為30天,−20 °C(−4 °F)以下的有3.4天;夏季相對炎熱潮濕,日最高氣溫達30 °C(86 °F)的日數年均有39天,35 °C(95 °F)以上的有3.0天。[30]


芝加哥最冷月(1月)均溫−3.8 °C(25.2 °F),極端最低氣溫−33 °C(−27 °F)(1985年1月20日)。[30]最熱月(7月)均溫24.1 °C(75.4 °F),極端最高氣溫41 °C(105 °F)(1934年7月24日)。[30]年均降水量約962毫米(37.86英寸);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564毫米(22.22英寸)(1962年),最多為1,292毫米(50.86英寸)(2008年)。[30]年均降雪量為98厘米(38.4英寸);[30]1920–21年的降雪量最少,積累降雪量只有25厘米(9.8英寸),1978–79年的降雪量最多,積累降雪量為228厘米(89.7英寸)。[30]無霜期平均為200天(4月10日至10月27日);可測量降雪平均期為11月17日至3月30日。[30]

芝加哥國際交換站(1991–2020年正常值,1871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9
(67)
24
(75)
31
(88)
33
(91)
37
(98)
40
(104)
41
(105)
39
(102)
38
(101)
34
(94)
27
(81)
22
(71)
41
(105)
平均最高溫 °C(°F) 11.3
(52.3)
13.8
(56.8)
21.7
(71.0)
27.2
(80.9)
31.1
(88.0)
33.9
(93.1)
34.9
(94.9)
34.0
(93.2)
32.1
(89.7)
27.6
(81.7)
19.4
(67.0)
13.6
(56.4)
35.6
(96.0)
平均高溫 °C(°F) −0.2
(31.6)
2.1
(35.7)
8.3
(47.0)
15.0
(59.0)
21.4
(70.5)
26.9
(80.4)
29.2
(84.5)
28.1
(82.5)
24.2
(75.5)
17.1
(62.7)
9.1
(48.4)
2.6
(36.6)
15.3
(59.5)
平均低溫 °C(°F) −7.3
(18.8)
−5.7
(21.8)
−0.6
(31.0)
4.6
(40.3)
10.3
(50.6)
16.0
(60.8)
19.1
(66.4)
18.4
(65.1)
13.9
(57.1)
7.4
(45.4)
1.2
(34.1)
−4.2
(24.4)
6.1
(43.0)
平均最低溫 °C(°F) −20.3
(−4.5)
−17.5
(0.5)
−11.2
(11.8)
−3.6
(25.6)
2.6
(36.7)
7.8
(46.0)
12.5
(54.5)
12.4
(54.3)
5.4
(41.8)
−1.3
(29.7)
−8.2
(17.3)
−16.0
(3.2)
−22.5
(−8.5)
歷史最低溫 °C(°F) −33
(−27)
−29
(−21)
−24
(−12)
−14
(7)
−3
(27)
2
(35)
7
(45)
6
(42)
−2
(29)
−10
(14)
−19
(−2)
−32
(−25)
−33
(−27)
平均降水量 mm(吋) 51
(1.99)
50
(1.97)
62
(2.45)
95
(3.75)
114
(4.49)
104
(4.10)
94
(3.71)
108
(4.25)
81
(3.19)
87
(3.43)
61
(2.42)
54
(2.11)
962
(37.86)
平均降雪量 cm(吋) 29
(11.3)
27
(10.7)
14
(5.5)
3.3
(1.3)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51
(0.2)
4.6
(1.8)
19
(7.6)
98
(38.4)
平均降水天數(≥ 0.01 in) 11.0 9.4 10.8 12.3 12.5 11.1 9.7 9.4 8.5 10.5 10.0 10.6 125.8
平均降雪天數(≥ 0.1 in) 8.5 6.4 4.0 1.0 0.0 0.0 0.0 0.0 0.0 0.2 1.6 6.1 27.8
平均相對濕度(%) 75 74 70 66 66 67 69 72 71 70 73 76 71
月均日照時數 135.8 136.2 187.0 215.3 281.9 311.4 318.4 283.0 226.6 193.2 113.3 106.3 2,508.4
可照百分比 46 46 51 54 62 68 69 66 60 56 38 37 56
數據來源:(1981–2010年相對濕度;1961–1990年日照)[31][30][32][33]

芝加哥國際交換站,1871年1月–1925年12月31日在市中心各地,1926年1月1日–1942年6月30日在芝加哥大學,1942年7月1日–1980年1月16日在中途國際機場,1980年1月17日起在奧黑爾國際機場[34][35]

芝加哥(中途國際機場,1991–2020年正常值,1928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9
(67)
24
(75)
30
(86)
33
(92)
39
(102)
42
(107)
43
(109)
39
(102)
38
(101)
34
(94)
27
(81)
22
(72)
43
(109)
平均高溫 °C(°F) 0.4
(32.8)
2.7
(36.8)
8.8
(47.9)
15.6
(60.0)
21.9
(71.5)
27.3
(81.2)
29.6
(85.2)
28.4
(83.1)
24.7
(76.5)
17.6
(63.7)
9.8
(49.6)
3.2
(37.7)
15.8
(60.5)
平均低溫 °C(°F) −6.9
(19.5)
−5.1
(22.9)
0.0
(32.0)
5.4
(41.7)
11.3
(52.4)
17.1
(62.7)
20.1
(68.1)
19.4
(66.9)
15.1
(59.2)
8.2
(46.8)
1.8
(35.2)
−3.7
(25.3)
6.9
(44.4)
歷史最低溫 °C(°F) −32
(−25)
−29
(−20)
−22
(−7)
−12
(10)
−2
(28)
2
(35)
8
(46)
6
(43)
1
(34)
−7
(20)
−19
(−3)
−29
(−20)
−32
(−25)
平均降水量 mm(吋) 58
(2.30)
54
(2.12)
68
(2.66)
105
(4.15)
121
(4.75)
115
(4.53)
102
(4.02)
104
(4.10)
85
(3.33)
98
(3.86)
69
(2.73)
59
(2.33)
1,038
(40.88)
平均降雪量 cm(吋) 32
(12.5)
26
(10.1)
14
(5.7)
2.5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25
(0.1)
3.8
(1.5)
20
(7.9)
99
(38.8)
平均降水天數(≥ 0.01 in) 11.5 9.4 11.1 12.0 12.4 11.1 10.0 9.3 8.4 10.8 10.2 10.8 127.0
平均降雪天數(≥ 0.1 in) 8.9 6.4 3.9 0.9 0.0 0.0 0.0 0.0 0.0 0.2 1.6 6.3 28.2
數據來源:NOAA,[36][37][30][38] WRCC[39]

時區

[編輯]

與伊利諾伊州的其他地區一樣,芝加哥屬於北美中部時區的一部分。北美東部時區的邊界則位於東部不遠處,並使用於密芝根州和印第安納州的部分地區。

經濟

[編輯]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是美國的12個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之一

根據2017年9月的估計,芝加哥的大都市生產總值位居美國第三(僅次於紐約洛杉磯),約為6705億美元。由於經濟多樣化,該都市區也被評為美國發展最均衡的經濟體[40]。它被萬事達卡全球貿易中心指數(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評為全球最重要的商業中心的第四名[41]。此外,芝加哥都市區新增的企業數在2001年到2008年這七年有六年一直位居美國第一位[42]。而且該市的科技創新力也名列美國第三[43]。在2009年,該市被瑞銀集團評為全球最富有城市的第九位[44]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樓,是芝加哥於1930年至1965年間市內最高的建築物

芝加哥在歷史上,曾是金融或企業家約翰·克雷拉(John Crerar)、 約翰·惠特菲爾德·布恩(John Whitfield Bunn)、理查德·T·克萊恩 (Richard T. Crane)、 馬歇爾·菲爾德 (Marshall Field)、約翰·V·法維爾(John Farwell)、朱利葉斯·羅森瓦德和許多其他商業人士的營運基地,他們為中西部和全球工業奠定了基礎。目前芝加哥則是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擁有美國第二大中央商務區,[45]。有12家財富500強公司的總部設立在此,如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芝加哥證券交易所、以及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道瓊斯指數在列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46]。由於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影響,該市也有其他多種多樣的交易市場[47]。2017 年,芝加哥交易所交易了47億種衍生品,面值超過1萬億美元。在學術上,芝加哥藉由芝加哥經濟學派對於當前金融業產生影響,其中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經濟系之一,截止2019年9月,共有13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以及6個約翰·貝茨·克拉克獎曾授予在該系工作的教授(獲獎時在芝加哥大學任教)。[48][49][50]

該市有美國第二大的勞力市場—估計有425萬的工作人員[51]。該市有12個全球500強的公司總部,以及17個財經500強的公司總部。軍工巨頭波音公司的總部於2001年搬到芝加哥[52][53]卡夫食品麥當勞位於芝加哥的郊區,這三家公司都屬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30大公司之列,聯合航空總部也位於芝加哥。此外製造、印刷、出版和食品加工也在該市的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幾家醫療產品和服務公司的總部設在芝加哥地區,包括百特國際波音美國雅培通用電氣的醫療保健部門。

多個科技和運輸行業在該地的經濟方面佔據比較大的份額。幾個醫藥製造和服務公司如百特國際美國雅培的總部位於這裏。通用電氣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部門在該地設有分支機構。伊州和密芝根州為了通過五大湖運輸貨物,以及19世紀以來鐵路的發展使得該地成為美國運輸業的一大中心。在1840年代,芝加哥成為穀類作物的主要運輸港口,在1850年代和1860年代,芝加哥港的豬肉和牛肉運輸業得到了很大擴展。隨着一些重要的肉類公司,比如Armour and Company英語Armour and Company在該市的增多,為該地和美國創造了全球性的商機。儘管肉類加工業目前在該市的經濟中已佔很小的角色,不過芝加哥仍舊是這一產業的一大運輸和分散中心。由於該地有大量消費者和許多大學畢業生,近年來芝加哥也誕生了許多新興的網絡公司,如凱業必達、Orbitz、37signalsGrouponGoogle_FeedBurner[54]

人口

[編輯]
歷史人口數
調查年人口備註
18404,470
185029,963570.3%
1860112,172274.4%
1870298,977166.5%
1880503,18568.3%
18901,099,850118.6%
19001,698,57554.4%
19102,185,28328.7%
19202,701,70523.6%
19303,376,43825.0%
19403,396,8080.6%
19503,620,9626.6%
19603,550,404−1.9%
19703,366,957−5.2%
19803,005,072−10.7%
19902,783,726−7.4%
20002,896,0164.0%
20102,695,598−6.9%
20202,746,3881.9%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55]
2010–2020[來源請求]

芝加哥是世界上歷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自從1833年建立以來,芝加哥在前一百年的人口增長是全球最快的。城市最初成立時僅不到200人定居,到第一次人口普查時,人口已超過4,000人,在 19世紀末,芝加哥是世界第五大城市,人口最多的時候是1950年代的360萬。此後由於基礎設施(如市內街道)和住房老化(主要是能耗過高和材料老化)和市區治安惡化等因素導致白人群飛現象以及逆城市化,芝加哥市人口出現外流現象,目前(2020年)人口僅相當於1920年的水平,相當於一百年輪迴。[56]

從19世紀後期,芝加哥是來自愛爾蘭、南歐、中歐和東歐移民潮的目的地,其中居住於此的移民包括意大利人猶太人俄羅斯人波蘭人希臘人立陶宛人保加利亞人阿爾巴尼亞人羅馬尼亞人土耳其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黑山人捷克人[57][58]對這些民族來說,芝加哥發展的工業與職業是吸引他們居住於此的原因,由於非裔美國人大遷徙(Great Migration),也讓來自美國南部的非裔美國人湧入,且主要聚集在芝加哥的南部和西部地區。[59][60]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估計,截至2019年7月,芝加哥最大的種族或族裔群體是非西班牙裔白人,佔總人口的32.8%,黑人佔30.1%,西班牙裔人口佔總人口的29.0%。[61][62][63][64]依2010年美國普查的數據顯示[65],1,045,560個家庭中,共有2,695,598人生活在芝加哥。而在伊利諾州內,有超過一半的人生活在芝加哥大都會區內。目前具體人種構成如下:

種族構成 2020[66] 2010[67] 1990[64] 1970[64] 1940[64]
白人(非西班牙裔) 31.4% 31.7% 37.9% 59.0%[68] 91.2%
拉丁裔 29.8% 28.9% 19.6% 7.4%[68] 0.5%
非裔(非西班牙裔) 28.7% 32.3% 39.1% 32.7% 8.2%
亞裔(非西班牙裔) 6.9% 5.4% 3.7% 0.9% 0.1%
多種族(非西班牙裔) 2.6% 1.3% n/a n/a n/a

芝加哥擁有美國第三大LGBT人口。2018年,芝加哥衛生部估計7.5%的成年人(約146,000名芝加哥人)是LGBTQ。[69]2015年,大約 4% 的人口被認定為 LGBT。[70][71]自2013年伊利諾伊州同性婚姻合法化以來,已有超過10,000對同性伴侶在庫克縣結婚,其中大部分在芝加哥。[72][73]2012年,當市長拉姆·伊曼紐爾和市議會通過《歡迎城市條例》時,芝加哥成為「法律上的」庇護城市。[74]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美國社區調查數據估計,2008-2012年,該市一個家庭的收入中位數為47,408 美元,一個家庭的收入中位數為54,188美元。男性全職的收入中位數為 47,074 美元,女性為42,063 美元。大約18.3%的家庭和22.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75]2018 年,芝加哥擁有約3,300名居民身價超過3,000萬美元,在全球超高淨值居民人數最多方面排名第7。[76]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機構的2008-2012年美國社區調查,芝加哥多於10,000人的族群組成有:[77]

  • 塞爾維亞人: (300,730)
  • 愛爾蘭人: (137,799)
  • 波蘭人: (134,032)
  • 德國人: (120,328)
  • 意大利人: (77,967)
  • 中國人: (66,978)
  • 美國人: (37,118)
  • 英國人: (36,145)
  • 非洲裔美國人:(32,727)
  • 俄羅斯人: (19,771)
  • 阿拉伯人: (17,598)
  • 歐洲人: (15,753)
  • 瑞典人: (15,151)
  • 日本人: (15,142)
  • 希臘人: (15,129)
  • 法國人 (except Basque): (11,410)
  • 烏克蘭人: (11,104)
  • 西印度群島人(except Hispanic groups): (10,349)

自稱「其他群體」的人被分類為172萬,未分類或未報告的人數約為153,000人。

宗教

[編輯]

芝加哥的宗教(2014年)[78][79]

  新教(35%)
  羅馬天主教(34%)
  東正教(1%)
  耶和華見證人(1%)
  無宗教(22%)
  猶太教(3%)
  伊斯蘭教(2%)
  佛教(1%)
  印度教(1%)
芝加哥種族分佈圖,來自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每個點是25 人: 白人, 黑人, 亞洲人, 西班牙裔其他

芝加哥的大多數人都是基督徒,是美國該宗教所聚集第四大的都市,僅次於達拉斯亞特蘭大侯斯頓。其中羅馬天主教新教是該城市最大的分支(分別佔34%和35%),其次是東正教耶和華見證人,各佔1%。[80] 芝加哥也有相當多的非基督徒人口。非基督教團體包括無宗教信仰(22%)、猶太教(3%)、伊斯蘭教(2%)、佛教(1%)和印度教(1%)。

芝加哥是幾個宗教教派的總部,包括美國福音路德教會和美國福音派聖約教會,它是幾個教區的所在地。其中第四長老會教堂是美國最大的長老會成員之一。[185]自 20 世紀以來,芝加哥也一直是東方亞述教會的總部。[81]<2014年,天主教會最大的單個基督教教派(34%)中,芝加哥羅馬天主教大主教管區是最大的天主教管轄區。福音派新教是最大的神學新教分支(16%),其次是主流新教(11%)和歷史上的黑人教會(8%)。在教派的新教分支中,浸信會是芝加哥最大的群體(10%);其次是非宗派(5%);路德會(4%);和五旬節派(3%)等。[82]

2014年,非基督教信仰佔宗教人口的7%。猶太教至少有261,000名信徒,佔人口的3%,是第二大宗教。[187] [183] 2020 年的一項研究估計,芝加哥大都市區的猶太人總數(包括宗教和非宗教信仰者)為 319,600 人。[188] 1893年和1993年的前兩屆世界宗教議會都在芝加哥舉行。[83] 許多國際宗教領袖曾在1979年訪問過芝加哥,包括特蕾莎修女達賴十四世[84]若望保祿二世[85]

政府與議會

[編輯]
理查德 J. 戴利中心廣場的畢卡索雕像,背景是芝加哥市政廳

芝加哥市政府分為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芝加哥市長為行政長官,由大選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沒有任期限制。現任市長是蘿莉·萊特富特。市長的角色是任命監督各個部門的專員和其他官員。而除市長外,芝加哥的書記員和財務主管也在全市範圍內選舉產生。芝加哥市議會為立法機構,由50名市議員組成,從市內每個選區選出一名。[86]理事會則通過法令和決議採取正式行動,並批准城市的預算。[87]

芝加哥警察局負責執法和保障城市的安全,芝加哥消防局則為該市及其居民提供滅火和緊急醫療服務。民事和刑事案件,則是由轄屬伊利諾伊州法院系統的庫克縣巡迴法院或伊利諾伊州北區的聯邦系統審理。在州法院,公訴人是伊利諾伊州的檢察官;在聯邦法院則是美國檢察官。

政治

[編輯]

在19世紀下半葉時代,芝加哥的政治由不斷壯大的民主黨組織主導。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芝加哥擁有強大的左派傳統,擁有龐大且高度組織化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勞工組織等政治意識形態[88]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芝加哥一直是民主黨最重要的據點之一。隨着芝加哥的民主黨投票,伊利諾伊州在總統選舉中一直是「純藍色」自1992 年以來。甚至在此之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伊利諾伊州北部獲勝的情況並非聞所未聞,但由於芝加哥民主黨的巨大優勢,從而導致共和黨在全州範圍內失利。自1927年威廉·湯普森·塞奇威克當選總統以來,芝加哥市民還沒有選舉過任何共和黨市長。由於民主黨在芝加哥的主導地位,民主黨初選對於美國眾議院和伊利諾伊州席位,春季舉行的投票通常比11月的大選更為重要。市議員、市長和其他城市辦公室通過無黨派選舉填補,並根據需要進行決選。

這座城市是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故鄉;奧巴馬過去曾是是代表芝加哥的州議員,後來成為美國參議員。奧巴馬的住所位於芝加哥大學附近,位於該市南側的肯伍德。[89]

文化與現代生活

[編輯]
希臘城的國家希臘博物館,是芝加哥文化聯盟所屬的幾個民族博物館之一

芝加哥優越的海濱地理環境,以及夜生活吸引了在地居民和遊客到訪參觀。超過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從北部的羅傑斯公園到南部的南岸的湖濱社區。.[90]這個城市有許多高檔餐飲場所以及許多民族區,這些地區包括了墨西哥裔美國人的社區,位於洪堡公園附近的波多黎各飛地波里庫亞大道(Paseo Boricua);沿南霍爾斯特德街,緊鄰市中心以西的希臘城;[91]小意大利、沿泰勒街的唐人街,西鎮的波蘭補丁;位於勞倫斯大道附近奧爾巴尼公園的小首爾;住宅區百老匯附近的小越南;以及西嶺德文大道沿線的德西地區。[92]

芝加哥市中心是芝加哥最重要的區域,也是該城市聚集金融、文化、政府和商業機構的中心,更是格蘭特公園和該市許多摩天大樓的所在地。該市的許多金融機構,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都位於市中心的一個名為洛普區的區域內,洛普區的英文原名「The Loop」意為環狀或環線,該區域是一個8個街區乘5個街區的城市街道區域,周圍環繞着高架鐵軌。西面和北面到芝加哥河,東到密芝根湖,南到羅斯福路英語Roosevelt Road (Chicago)。由於地價很高,因而建築風格以高層為主,被擁有豐富的餐廳、購物場所、博物館、芝加哥熊隊的體育場、會議設施、公園和海灘等設施。

聯合公園包含林肯公園動物園和林肯公園溫室。北河畫廊區擁有紐約市以外全美最大的當代藝術畫廊集中地。湖景(Lakeview)是該市大型LGBT夜生活和文化中心Boystown的所在地。芝加哥的驕傲遊行於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遊行之一,有超過100萬人參加。[93][94]

海德公園的南區是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家。毗鄰芝加哥大學,是世界十大大學之一[95]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位於南區的海濱延伸6英里(9.7公里)長的伯納姆公園裏,芝加哥最大的兩個公園也位於城市的這一側:其中傑克遜公園於1893年舉辦了世界哥倫比亞博覽會,是上述博物館的所在地;稍微向西坐落着華盛頓公園. 這兩個公園本身由一條名為大道樂園的寬闊公園地帶相連,南區舉辦該市最大的遊行之一,巴德·比利肯(Bud Billiken)日遊行。 西區設有加菲爾植物園溫室,擁有美國任何城市中最大的熱帶植物收藏之一。其他著名的拉丁裔文化景點包括洪堡公園的波多黎各藝術與文化學院和一年一度的波多黎各人民遊行,以及墨西哥國家藝術博物館和比爾森的聖阿達爾伯特教堂。近西區擁有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以及奧普拉·溫弗瑞過去所創立的哈波工作室所在地,該工作室已重建為麥當勞的全球總部。

芝加哥因在地獨特的口音,因其在《福祿雙霸天》等經典電影和等電視節目的使用而聞名,芝加哥腔是內陸北美英語的一種方言,這種方言也可以在與五大湖接壤的其他城市中找到,例如克利夫蘭、密爾沃基、底特律和紐約州羅切斯特等。[96]

旅遊業

[編輯]
渡輪提供沿芝加哥河和密芝根湖的觀光旅遊,以及水上出租車的交通服務
夜間的海軍碼頭

2014年,芝加哥吸引了約5017萬國內休閒遊客、1109萬國內商務遊客和130.8萬海外遊客到訪。[97] 這些訪客為芝加哥的經濟貢獻了超過137億美元。沿壯麗大道和州街的高檔購物場所、數以千計的餐館以及芝加哥著名的建築繼續吸引著遊客。這座城市是美國第三大會議城市。Walk Score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將芝加哥列為美國50大城市中第六大適宜行人步行的城市。[98]大多數會議在麥考密克展覽中心芝加哥文化中心舉辦,而格蘭特公園亦是芝加哥市區內主要的公園之一,不僅提昇了芝加哥的天際線與城市景觀,同時為繁忙的芝加哥提昇了休閒功能。著名的白金漢噴泉芝加哥藝術學院即在此地,該公園還舉辦一年一度的芝加哥美食節。在千禧公園,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的反光雲門公共雕塑,是千禧公園AT&T 廣場的核心。[99]

壯麗大道擁有眾多高檔商店,以及芝加哥水塔等地標建築

海軍碼頭位於近北區密芝根湖湖畔,設有零售店、餐廳、博物館、展覽廳和禮堂。它建於1914-1916年,最初是由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丹尼爾·伯納姆和他的同事制定的芝加哥規劃的一部分。今日則是芝加哥的頭號旅遊景點[100]。而壯麗大道則擁有眾多高檔商店,以及芝加哥水塔等地標建築,1998年6月4日,該市正式開放了博物館園區,為佔地約10英畝(4公頃)的湖濱公園,環繞着該市的三個主要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都具有國家重要性:阿德勒天文館和天文博物館、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謝德水族館。博物館校區與格蘭特公園的南區相連,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收藏了大量古埃及和近東考古文物。芝加哥的 其他博物館和畫廊則包括芝加哥歷史博物館、德里豪斯藝術博物館、非裔美國人歷史博物館、當代藝術博物館、佩吉·諾特伯特自然博物館、美國波蘭博物館、廣播通信博物館、普利茲克博物館軍事圖書館、芝加哥建築基金會和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等。

預計於 2020 年完工的巴拉克·奧巴馬總統中心,該中心屬於芝加哥公共圖書館英語Chicago Public Library新分館的一部份,並設有奧巴馬總統圖書館和奧巴馬基金會辦公室。[101]2013年,芝加哥因其餐廳、摩天大樓、博物館和海濱被《康泰納仕旅行者》[102][103]和2020年的讀者評選為「美國十大城市」之一。使芝加哥連續第四年被評為美國最佳旅遊城市。[104]


體育

[編輯]

美式足球

[編輯]

籃球

[編輯]

棒球

[編輯]

足球

[編輯]

冰上曲棍球

[編輯]

賽馬

[編輯]

軼事

[編輯]

芝加哥常被誤以為是伊利諾州的首府。在二次大戰中,這誤會還導致了奧馬爾·布拉德利將軍被短暫拘留。(參見麒麟作戰

外地人常誤以為伊州的首府是芝加哥,類似情形還有誤以為侯斯頓德州的首府(柯士甸)、紐約市是紐約州首府(雅賓利)、底特律密芝根州首府(蘭辛)、洛杉磯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甚至誤認為紐約是美國首都等等。許多美國人以此為「常識」,結果鬧出笑話。二戰中,德軍偽裝成美軍滲透到盟軍後方進行破襲,美軍憲兵以美國人眾所周知而外國人不大知曉的常識來詢問甄別。一次,一個憲兵問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拉德利將軍伊州首府是哪個城市,將軍回答說春田市,誰知憲兵竟以為將軍答錯而將其扣押。顯然在該憲兵的常識里,大名鼎鼎的芝加哥理所當然是伊州的首府。

鄰近地區

[編輯]
  • 埃文斯頓 (Evanston)
  • 斯科基 (Skokie)
  • 德斯普蘭斯 (Des Plaines)
  • 羅斯蒙特 (Rosemont)
  • 奧克帕克 (Oak Park)
  • 西塞羅 (Cicero)
  • 梅塢市 (Maywood)
  • 卡柳梅特帕克 (Calumet Park)
  • 中洛錫安 (Midlothian)

交通

[編輯]
芝加哥10線道高速公路

大眾運輸系統

[編輯]

機場

[編輯]

教育

[編輯]

友好城市

[編輯]

芝加哥在全球擁有28個姐妹城市,並與芝加哥一同促進經濟、文化、教育和其他領域的聯繫。[105]為了慶祝友好城市,芝加哥每年在戴利廣場舉辦一個節日,包括來自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動。[106] 姐妹城市

參見

[編輯]

備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註釋
來源
  1. ^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for Incorporated Places Over 50,000, Ranked by July 1, 2012 Population: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2. U.S. Census Bureau. May 2013 [2013-12-05]. 
  2. ^ Table 1. Annual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of 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April 1, 2010 to July 1, 2012. U.S. Census Bureau. March 2013 [2013-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1). 
  3. ^ City of Chicago. Geographic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4. ^ Carrico, Natalya. 'We're still here'. Chicago Reader. 2019-03-18 [2021-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英語). 
  5. ^ 存档副本.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5). 
  6. ^ Keating, Ann Durkin. "Metropolitan Growth". In Grossman, Keating & Reiff (2004).
  7. ^ Demography: Chicago as a Modern World City. Encyclopedia of Chicago. [202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8. ^ Urban Infernos Throughout History. History.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9. ^ Skyscrapers. Encyclopedia of Chicago. [201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10. ^ Glancey, Jonathan. The city that changed architecture forever. BBC News. [2018-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1). 
  11. ^ Economy. World Business Chicago. World Business Chicago.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2). 
  12. ^ 2017 Passenger Summary – Annual Traffic Data. ACI World.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13. ^ Chicago's 50 Largest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PDF).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2022-01-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18). 
  14. ^ Rackl, Lori. Chicago sets new tourism record with nearly 58 million visitors in 2018 — and the mayor is thrilled. chicagotribune.com.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15. ^ Chicago's tourism hot streak continues. Crain's Chicago Business. 2019-01-11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英語). 
  16. ^ Tareen, Sophia. Obama Presidential Center construction in Jackson Park to start in 2021. ABC7 Chicago. 2021-02-04 [202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英語). 
  17. ^ Yin, Alice. Obama Presidential Center groundbreaking could happen in August, after 4 years of delays. chicagotribune.com. [202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18. ^ Marovich, Robert M. A City Called Heaven: Chicago and the Birth of Gospel Music.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5: 7. ISBN 978-0-252-08069-2. 
  19. ^ Sarah S. Marcus. Chicago's Twentieth-Century Cultural Exports. The Electronic Encyclopedia of Chicago. [200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20. ^ Bruegmann, Robert (2004-2005). Built Environment of the Chicago Reg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cyclopedia of Chicago (online version).
  21. ^ Chicago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hicago Convention and Tourism Bureau.
  22. ^ Angel, Jim. State Climatologist Office for Illinois. Illinois State Water Survey. Prairie Research Institute英語Prairie Research Institute. [August 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4). 
  23. ^ Thompson's Plat of 1830. Chicago Historical Society. 2004 [July 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3, 2007). 
  24. ^ The Elevation of Chicago: A Statistical Mystery. Chicago Public Library. [November 22,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美國英語). 
  25. ^ Chicago Facts (PDF). 東北伊利諾大學: 46. [August 28,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November 10, 2013). 
  26. ^ Fulton, Jeff. Public Beaches in Chicago. USA Today. [August 2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7. ^ Chicago Tribune Classifieds map of Chicagoland. Chicago Tribune. [May 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28. ^ Chicagoland Region. EnjoyIllinois.com. Illinois Department of Tourism. [August 1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8, 2011). 
  29. ^ Fast Facts About The Chicagoland Chamber of Commerce. Chicagoland Chamber of Commerce. [January 6,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9, 2009).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WS Romeoville, IL.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0) (英語). 
  31.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32. ^ Chicago/O'Hare, IL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05-14] (英語). 
  33.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CHICAGO, ILLINOIS (KORD)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11). 
  34. ^ History of the Chicago and Rockford weather observation sites. [201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2). 
  35. ^ ThreadEx. [2014-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5). 
  36. ^ WGN-TV Weather Team. New 30-year climate normals indicate warmer, wetter trends. WGN-TV. 2021-05-16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9). 
  37.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38. ^ Top 20 Weather Events of the Century for Chicago and Northeast Illinois 1900–1999. NWS Romeoville, IL. [2014-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7) (英語). 
  39. ^ CHICAGO MIDWAY AP 3 SW, ILLINOIS. Wester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英語). 
  40. ^ Moody's: Chicago's Economy Most Balanced in US (1/23/2003)PDF.Accessed from World Business Chicago.
  41. ^ "London named world's top business center by MasterC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 June 13, 2007.
  42. ^ Ron Starner. Life at the Top. Siteselection.com.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43. ^ Washington area richest, most educated in US: report. Washingtonpost.com. 2006-06-08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44. ^ World's richest cities by purchasing power. City Mayors. [2010-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45. ^ 50 Largest Urban Areas: 2000 Data on Employment & Transit Work Trips (PDF). demographia. [2009-08-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6-29). 
  46. ^ Futures & Options Trading for Risk Management. CME Group. 2010-04-13 [2010-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6). 
  47. ^ JPMorgan History | The History of Our Firm. Jpmorganchase.com. [2010-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2). 
  48. ^ 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 2019 - Economics | Shanghai Ranking - 2019. www.shanghairanking.com. [2019-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49. ^ All Prizes in Economic Sciences. NobelPrize.org. [2019-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1) (美國英語). 
  50. ^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www.aeaweb.org. [2019-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51. ^ Chicago Market Outlook 2006 – Market CommentaryPDF(805 KB). CBRE – CB Richard Ellis.
  52.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08.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200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53. ^ P.J. Taylor; et al. Measuring the World City Network: New Developments and Results. Research On Relations Between World Cities.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Research Network: see Table 1. 2009 [2009-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 
  54. ^ Why You Should Start a Company in… Chicago. FastCompany.com. 2010-02-19 [2010-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2). 
  55. ^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S. Census Bureau. [March 19,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1). 
  56. ^ Chicago Growth 1850–1990: Maps by Dennis McClendon. University Illinois Chicago. [August 19,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1, 2012). 
  57. ^ Lizabeth Cohen, Making a New Deal: Industrial Workers in Chicago, 1919–193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33–34.
  58. ^ Russians. www.encyclopedia.chicagohistory.org.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59. ^ Chicago Black Renaissance. www.encyclopedia.chicagohistory.org.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60. ^ Detroit and the Great Migration. web.archive.org. 2008-06-15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5). 
  61. ^ COMPARATIVE DEMOGRAPHIC ESTIMATES 2019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1-Year Estimates Chicago. U.S. Census Bureau. [September 2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62. ^ Armentrout, Mitchell. Census: Hispanics surpass blacks as Chicago's 2nd-largest racial group. Chicago Sun Times. September 1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9, 2017). 
  63. ^ CBS News: "Hispanic Population Surges In Chicago, New Census Data Shows" By Jeremy Ro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ptember 15, 2017
  64. ^ 64.0 64.1 64.2 64.3 Illinois –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Selected Cities and Other Places: Earliest Census to 1990. U.S. Census Bureau. [April 22,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2, 2012). 
  65. ^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Chicago c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06 March 2011.
  66. ^ 2020: DEC Redistricting Data (PL 94-171). US Census Bureau.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 
  67. ^ Chicago (city), Illinois.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31, 2014). 
  68. ^ 68.0 68.1 From 15% sample
  69. ^ Healthy Chicago databook: Lesbian, Gay, Bisexual & Transgender Health (PDF). Chicago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March 2018 [November 9, 2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December 30, 2020). 
  70. ^ San Francisco Metro Area Ranks Highest in LGBT Percentage.. gallup.com. March 20, 2015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71. ^ The Metro Areas With the Largest, and Smallest, Gay Popula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1, 2015. (原始內容有限度免費查閱,超限則需付費訂閱存檔於2022-01-01). 
  72. ^ Leonor Vivanco. Same-sex marriage licenses could hit 10,000 in Cook County this summer. Chicago Tribune. April 18, 2016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73. ^ Shields, Nick. 10,000th same-sex couple issued marriage license in Cook County. Cook County Clerk. August 31, 2016 [January 6, 2017]. (原始內容 (Press release)存檔於December 13, 2016). 
  74. ^ Chapter 2–173 Welcoming City Ordinance (PDF). Municipal Code of Chicago. [January 25,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8-10). 
  75. ^ Selecte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2008–2012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5-Year Estimates: Chicago city, Illinoi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October 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76. ^ These are the cities with the most ultra-rich people. Crain's Chicago Business. September 6, 2018 [September 10,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英語). 
  77. ^ Community Facts: First Ancestry Reported, Chicago city, Illinois. 2008–2012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5-Year Estim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October 1,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78. ^ Religious Landscape Study. Pew Research Center. May 11, 2015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79. ^ Major U.S. metropolitan areas differ in their religious prof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ew Research Center
  80. ^ Table 6 Fifteen Largest PC(USA) Congregations Based on Membership Size, 2014 (PDF). Research Services, Presbyterian Church (U.S.A.). [January 8,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7-12). 
  81. ^ World Jewish Population. SimpleToRemember.com. [October 24,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0). 
  82. ^ Aronson, Janet Krasner; Brookner, Matthew A.; Saxe, Leonard. 2020 Metropolitan Chicago Jewish Population Study. www.brandeis.edu. 布蘭戴斯大學. October 2021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7) (英語). 
  83. ^ Avant, Gerry. Parliament of World's Religions. September 11, 1993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84. ^ Watts, Greg. Mother Teresa: Faith in the Darkness. Lion Books. 2009: 67– [2022-04-09]. ISBN 978-0-7459-528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85. ^ Davis, Robert. Pope John Paul II in Chicago. Chicago Tribune. October 5, 1979 [September 2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86. ^ City Council, Your Ward & Alderman. City of Chicago. [October 1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87. ^ Chicago Government. City of Chicago. [October 1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1). 
  88. ^ Schneirov (1998),第173–174頁.
  89. ^ Blakley, Derrick. With Michelle Obama In Town, Speculation About Future For Their Home. cbslocal.com. July 27, 2016 [2022-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30). 
  90. ^ Chicago Demographics (PDF). City of Chicago. [August 21,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01). 
  91. ^ Zeldes, Leah A. Opaa! Chicago Taste of Greece flies this weekend. Dining Chicago. Chicago's Restaurant & Entertainment Guide, Inc. August 27, 2009 [September 1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4, 2016). 
  92. ^ Ethnic Dining in Chicago. 弗羅默旅行指南. [September 1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93. ^ How Chicago's Pride Parade Grew from a Small March to a Big Event. WTTW Chicago. June 28, 2019 [October 9,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美國英語). 
  94. ^ Peregrin, Tony. Instagreeter Program Launches in Boystown. Chicago Tribune. April 25, 2012 [April 1,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95.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eptember 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96. ^ Gordon, Matthew J. (2004). "New York, Philadelphia, and other northern cities: phonology". Kortmann, Bernd, Kate Burridge, Rajend Mesthrie, Edgar W. Schneider and Clive Upton (eds). A Handbook of Varieties of Englis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olume 1: Phonology, Volume 2: Morphology and Syntax.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 297.
  97. ^ 2014 Chicago Tourism Profile (PDF). Choose Chicago. 2015 [June 10, 20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anuary 16, 2016). 
  98. ^ 2017 City and Neighborhood Rankings. Walk Score. 2017 [August 10,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99. ^ 13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Navy Pier's New Ferris Wheel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uly 1, 2017). 
  100. ^ Crain's List Largest Tourist Attractions (Sightseeing): Ranked by 2007 attendance. Crain's Chicago Business英語Crain's Chicago Business (Crain Communications Inc.英語Crain Communications). 2008-06-23: 22. 
  101. ^ The Obama Presidential Center. 奧巴馬基金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4, 2015). 
  102. ^ Destination Awards and Accolades. Choose Chicago. [December 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103. ^ Top Ten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ders' Choice Awards. Condé Nast Traveler英語Condé Nast Traveler. [December 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8, 2013). 
  104. ^ Chicago scores a four-peat. Minneapolis Star. October 9, 2020 [October 10,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105. ^ Chicago Sister Cities. Chicago 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 2009 [July 22,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106. ^ Leroux, Charles. Chicago has assembled a sorority of sister cities. Chicago Tribune. July 31, 2001 [June 2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7). 
  107. ^ Partnerská města HMP [Prague – Twin Cities HMP]. Portál "Zahraniční vztahy" [Portal "Foreign Affairs"]. July 18, 2013 [August 5,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5, 2013) (捷克語). 
  108.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ecial partners. Mairie de Paris.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25, 2008). 
  109. ^ Twinned Cities (PDF). ΚΕΔΕ.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anuary 15, 2016) (希臘語). 
  110. ^ Russia Ukraine War: Chicago Mayor Lori Lightfoot suspends Moscow’s sister city status. ABC 7. March 1, 2022 [2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111. ^ Partnerstädte der Stadt Luzern. Stadt Luzern. [August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1, 2013) (德語). 
  112. ^ Lei nº 14.471, de 10 de julho de 2007 – Radar Municipal. radarmunicipal.com.br. [202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113. ^ Joint Sister Cities Declaration (PDF). City of Sydney. February 21, 2019 [March 31, 2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March 31, 2021) (英語). Based on the City of Sydney's guidelines for sister city relationships, the City of Chicago will be considered a "friendship city." Based on the City of Chicago's guidelines for sister city relationships, the City of Sydney will be considered a "sister city." 
書目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