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
藍染是天然染的一種,以植物或礦物天然染料把織物染成藍色的一種印染工藝。常以紮染、夾纈、蠟染、型糊染等技藝染成不同圖案。凡可製取靛青(即藍靛)的植物,均可統稱為「藍」。藍和藍草均為古時叫法,現在統稱為藍靛。
歷史
[編輯]在中國,藍染起源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1]。早於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周禮•地官•司徒》有注曰:「染草藍茜象斗之屬。」,賈疏:「藍以染青,茜以染赤,象斗染黑。」,《夏小正》「五月,啟灌蓼藍。」,《詩經·小雅·采藍》「終朝采藍,不盈一詹。」,《說文》「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在古埃及也使用藍染,人們於第五王朝已使用藍靛來染色,中王國時期,藍染已廣泛應用於織物上[2]。藍靛的這種發酵還原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使用,而且該種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約西元前100年,印度始製成靛藍,採用尿發酵法染藍。
藍染原料
[編輯]植物染料
[編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藍草分為菘、蓼、馬、木、莧五種藍。目前世界主要的藍染材料有四大類,木藍(又稱小菁)、山藍、蓼藍(日本的主要藍色染料原料)、菘藍(十字花科或油菜科), 各分佈不同緯度氣候環境[3]。
染料製作
[編輯]亞洲多數國家採採生葉浸水的「沉澱法」製靛技術。「採菁」後,放入「菁礐」將藍草浸漬先溶出水溶性藍色素,再投入石灰乳急劇擊水即「打藍」、「打菁」,攪拌氧化變成藍泡沫的非溶性藍靛素,待其沉澱過濾即得到泥狀藍靛染料,藍靛染料又稱「藍泥」、「泥藍」或「藍澱」,水份較少土塊膏狀稱為 「藍靛」或「靛青」,俗稱「菁膏」。接下來「建藍」,將泥藍發酵還原藍色,以草木灰製作鹼水;將藍靛和幫助染液發酵的營養劑加入鹼水,自然發酵直到藍靛染液成型「出色」,便可用來染布[4]。
藍染工藝
[編輯]藍染工藝依照技術特性常見有下列幾項[4]:
素地藍染
[編輯]將白布直接在藍染缸染色。
縫紮藍染
[編輯]將圖案在布料上繪稿,沿着圖樣以針線將之縫合,將每條縫線拉緊打結後浸染。
以耐水木版雕刻透空花版,白布對折夾於兩片相同兔案木雕版間浸染,造型圖案對稱。
畫蠟藍染
[編輯]筆沾熔蠟之後在布面上作畫,白布正反二面皆需作畫,然後將之浸染,浸染後的布加以皂煮脫蠟。
以耐水柿汁型紙雕刻型版,置版於布上刮糊形成防染功能,乾燥後以浸染方式藍染。防染糊劑分為黃豆糊與糯米糊等。
臺灣的藍染發展
[編輯]藍靛在臺灣的發展自 17 世紀荷蘭時,以歐洲市場為主。明鄭時代由漢人經營,以東亞各國及島內市場為消費對象,並延續至清代。清初因大陸市場的需求及土地使用的考量,藍靛業繼續在臺發展,至 18 世紀末遍及西部平原[5]。初期臺灣藍靛產業的品質與產量已奠定初步的規模,為了應付市場需求,商人資金投入藍靛產業,並在新店,景美溪流域的木柵、深坑、石碇、坪林一帶大規模開墾種植[6]。同時臺灣的染布業也逐漸興起,至 1870 年代後期,染布業因大陸市場的需求規模擴增,帶動臺灣經濟型態的轉型,也使得原屬外銷的藍靛染料,大量轉入臺灣染坊,以染色布匹的形式出口[5]。臺南、鹿港、萬華、大稻埕、三峽等地染坊林立,但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化學染料取代了植物染料,進口洋布的替代等原因,臺灣藍染工藝產業逐漸沒落,直至 1940 年臺灣藍染產業全面停產[7]。
「菁礐」是浸泡大菁,生產藍澱的特殊設施。尤以臺灣北部山區的分佈最多最密集,菁礐遺址卻是昔日藍染產業鼎盛見證的文化地景。臺灣中部的埔里,臺灣南部的嘉義梅山,台南白河亦有分佈[8]。
20世紀之後,因社區總體營造意識抬頭,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之投注研究,藍染工藝開始被復原與推廣,加上藍染植物的復育與藍染技術的提升,臺灣藍染工藝再次興起,新北三峽(三角湧文化協會)、苗栗三義(卓也小屋)、及台南後壁為當前較具代表性的藍染社區工藝[7]。
藍染織物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林青玫、蕭淑華、林卿慧、姚亦庭、黃於恬. 台灣藍染文化與服飾設計之應用. 華岡紡織期刊. 2009, 16 (2): 191-200.
- ^ 彭萱茲、諸葛正. 藍染於庶民生活中的應用意涵. 2009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 14 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2009.
- ^ 馬, 芬妹. 臺灣藍染工藝產業的變遷與新發展. 臺灣文獻 (臺灣省文獻會).
- ^ 4.0 4.1 馬芬妹. 臺灣藍 草木情-植物藍染技藝手冊.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2007: 11–20,53–55.
- ^ 5.0 5.1 蔡承豪. 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 2002.
- ^ 江明親. 重建臺灣工藝史總論先期調查研究計畫.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18: 103.
- ^ 7.0 7.1 陳景林,馬毓秀. 大地之華-台灣天然染色事典. 天染工坊. 2005.
- ^ 李瑞宗. 蘭陽地區藍染產業調查研究與展示先期規劃期末報告. 台灣藍染學會. 201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