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銅仁市

座標27°43′54″N 109°11′22″E / 27.7316°N 109.1895°E / 27.7316; 109.189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銅仁市
地級市
碧江區夜景
碧江區夜景
銅仁市在貴州省的地理位置
銅仁市在貴州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27°43′54″N 109°11′22″E / 27.7316°N 109.1895°E / 27.7316; 109.1895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貴州省
設立2011年10月22日
政府駐地碧江區
下級行政區2市轄區、4、4自治縣
政府
 • 市委書記李作勛
 • 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康
 • 市長皮貴懷
 • 政協主席肖洪土家族
面積
 • 地級市18,014 平方公里(6,955 平方英里)
 • 市區1,848 平方公里(714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5位(佔全貴州省10.23%)
海拔2,572 公尺(8,438 英尺)
人口(2015)
 • 常住312.24萬人
 • 排名全省第6位(佔全貴州省8.85%)
 • 密度173.3人/平方公里(449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42.67萬人
 • 城鎮(2015)109.41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554300
電話區號856
車輛號牌貴D
氣候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年均溫17 ℃
年降水1,265.5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520600
本地生產總值(2019)¥1249.2億(全省第7位,佔全貴州省17.12%)
8719億美元匯率
人均¥24,712(全省第7位
3,968美元(匯率)
網站銅仁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貴州統計年鑑-2016》

銅仁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市境南鄰黔東南州,西接遵義市,北與重慶市毗鄰,東與湖南省湘西州懷化市相接。地處黔、湘、渝三省市交界之武陵山區,西南部為佛頂山烏江為主要河流,其支流石阡河印江河洪渡河㵲陽河等流經境內,均屬長江水系。全市總面積18,014平方公里,人口312.24萬,聚居着土家、漢、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比例近四成,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0.45%,市人民政府駐碧江區。銅仁是西南地區連接中部和東部的橋頭堡,素有「黔東門戶」之稱。佛教名山梵淨山位於境內,在2018年7月2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

名稱由來

[編輯]

銅仁原名「銅人」,相傳元朝時有漁人在銅岩處潛入江底,得銅人三尊。《大明一統名勝志·貴州名勝志》卷四銅仁府:「元置銅人大小江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蓋境西南有大江,西北有小江,當其合流之處,崖高數十仞,挺然立於中流,相傳有漁者沒其底,見三足如鼎,得銅範三像,故以銅人名崖。及置長官司,始易『人』為『仁』。」 張澍《續黔書》卷三:「元始置銅人大小江等處,其曰銅仁者,則洪武初改之之誤也。」

歷史

[編輯]

垂拱二年(686年)於今市區西南置萬安縣,隸錦州天寶二年(743年)改萬安縣為常豐縣五代年間廢。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地設銅仁(治今碧江區)、思南(治今思南縣)、石阡(治今石阡縣)、烏羅(治今松桃縣烏羅鎮)4府,均隸屬於由此而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並置銅仁長官司,銅仁府與長官司同城。正統三年(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併入銅仁府。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廢銅仁長官司置銅仁縣光緒六年(1880年)徙銅仁縣治於大江口(今江口縣)。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銅仁縣併入銅仁府;次年廢府、廳,恢復銅仁縣並改名江口縣,各縣屬黔東道。1914年黔東道改為鎮遠道。1923年廢道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銅仁縣屬貴州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為專員公署駐地;次年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設銅仁專區,專員公署駐銅仁縣。1956年9月,撤銷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1958年12月,江口玉屏二縣併入銅仁縣,1961年8月復置。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1970年銅仁專區改稱銅仁地區。1983年9月,撤銷玉屏縣,設立玉屏侗族自治縣。1986年10月,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同年12月,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8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縣級),原行政區域不變。

2011年10月,撤銷銅仁地區、縣級銅仁市、萬山特區,設立地級銅仁市;原縣級銅仁市(不含茶店鎮、魚塘鄉、大坪鄉)改設碧江區;原萬山特區和原縣級銅仁市的茶店鎮、魚塘鄉、大坪鄉設萬山區[2]


地理

[編輯]

自然地理

[編輯]

銅仁地處武陵山區腹地,東鄰湘楚,北接重慶,是連接中原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跨黔北山地和黔東低山丘陵地,武陵山綿亙中部,一般海拔800米以下,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總面積18003平方千米,

銅仁市處於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武陵山主峰在境內,山脈以東是丘陵地帶,河流切割較淺,地面平緩起伏,河流沿岸多試山間壩子,一般海拔在300-800之間;山脈以西是岩溶山原地貌,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相對高差達600-800米。

但在遠離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窪地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為主,佔全區總面積的67.8%,其次是丘陵佔28.3%,壩子及其它地貌面積僅佔3.9%。

氣候特徵

[編輯]

銅仁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受季風影響明顯;其基本氣候特徵是:春溫多變,綿雨較多;夏季炎熱,日照充足;秋溫速降,多陰多雨;冬少嚴寒,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最冷月為一月,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在24~28攝氏度;境內在相同高度比較下,西部氣溫高於東部;境內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在1100~1400毫米,集中於4~8月,佔全年降雨量的60%~65%,全年日照數為1250小時。

銅仁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3℃-17.5℃。由於海拔較低的緣故,銅仁為貴州省的高溫中心,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2.5℃,比省內其他城市高出許多,也明顯高於號稱中國四大火爐的南京、武漢、南昌等地。

市降水充沛,河流密佈,是全省水文條件較好的地區。境內以梵淨山至佛頂山山脈為分水嶺,分為兩大水系,東為沅水系,主要河流有錦江、松桃河、車壩河等;西為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馬蹄河、壩坨河和洪度河等。全市河流總長達10千米以上,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千米的河流 。

有221條,其中屬沅江水系的達103條,屬烏江水系的達118條;境內由於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其基本降雨內型為地形雨,東部為降水高值區,常年降水在1300毫米以上;西部為降水低值區,常年降水在1200毫米以下;年平均值常相差180毫米左右。

銅仁市碧江區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81年統計至2010年,極端數據自1951年統計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9.3
(84.7)
32.0
(89.6)
36.5
(97.7)
38.2
(100.8)
37.5
(99.5)
40.4
(104.7)
40.5
(104.9)
42.5
(108.5)
39.7
(103.5)
36.7
(98.1)
32.6
(90.7)
25.1
(77.2)
42.5
(108.5)
平均高溫 °C(°F) 9.3
(48.7)
11.3
(52.3)
15.9
(60.6)
22.4
(72.3)
27.0
(80.6)
29.9
(85.8)
33.0
(91.4)
32.9
(91.2)
29.1
(84.4)
22.8
(73.0)
17.8
(64.0)
12.1
(53.8)
22.0
(71.5)
日均氣溫 °C(°F) 5.7
(42.3)
7.6
(45.7)
11.5
(52.7)
17.3
(63.1)
21.8
(71.2)
25.1
(77.2)
27.9
(82.2)
27.4
(81.3)
23.7
(74.7)
18.1
(64.6)
13.1
(55.6)
7.9
(46.2)
17.3
(63.1)
平均低溫 °C(°F) 3.3
(37.9)
5.1
(41.2)
8.4
(47.1)
13.7
(56.7)
18.1
(64.6)
21.7
(71.1)
24.1
(75.4)
23.6
(74.5)
20.0
(68.0)
15.1
(59.2)
10.1
(50.2)
5.1
(41.2)
14.0
(57.3)
歷史最低溫 °C(°F) −9.2
(15.4)
−4.7
(23.5)
−2.0
(28.4)
2.3
(36.1)
8.2
(46.8)
14.0
(57.2)
16.7
(62.1)
16.7
(62.1)
11.1
(52.0)
5.0
(41.0)
−1.9
(28.6)
−4.3
(24.3)
−9.2
(15.4)
平均降水量 mm(吋) 38.4
(1.51)
47.8
(1.88)
66.3
(2.61)
122.4
(4.82)
176.7
(6.96)
202.9
(7.99)
194.3
(7.65)
128.2
(5.05)
75.2
(2.96)
93.8
(3.69)
57.5
(2.26)
29.5
(1.16)
1,233
(48.54)
平均降水天數(≥ 0.1mm) 12.8 12.6 15.9 18.3 17.8 16.4 12.7 12.2 10.1 13.3 10.7 9.4 162.2
平均相對濕度(%) 76 75 76 77 78 80 77 76 74 78 76 74 76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自然資源

[編輯]

礦產

[編輯]

銅仁市處於武陵山脈西段,由於地質地貌複雜,地勢起伏較大,地下與地面物質均呈紛繁多樣的特點。銅仁地區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藏豐富,已發現與不同程度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9種,其中金屬礦有汞、錳、金、銀、鎢、錫、鐵、鋅、釩、鉛、鉑、鎂、鎳、鈮鉭、碲、硒、錮、鎵、鍺、鈷,共23種;能源礦產有煤、鈾、地下熱水,共3種;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雲石、重晶石、方解石、矽石、螢石、石煤、長石、磷、硫鐵、碧玉石、花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帶石、輝綠岩、脈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頁岩、板岩、毒砂、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設用砂、含鉀頁岩、陶瓷用高嶺土、磚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種;水氣礦產有地下水、礦泉水,共2種。

汞礦和錳礦儲量極為豐富,是境內馳名中外、最具特色的優勢礦產。汞礦主要分佈於萬山、碧江、松桃等縣(區)。錳礦集中分佈於松桃、碧江的縣(區),已探明的儲量達3700萬噸,預計遠景儲量超過1億噸,僅探明量就位居全國第三。

此外,儲量較大的還有煤礦,主要分佈於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縣,已探明C+D+E級儲量達3億噸;鐵礦,主要分佈於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縣,已探明的儲量共達7249萬噸;磷礦,主要分佈於松桃、銅仁、沿河等縣(市),總儲量為400萬噸;地下熱水,主要分佈在石阡境內,總流量為58.45~62.4升/秒。含鉀頁岩,主要分佈於碧江區、萬山區,總儲量在億萬噸以上;硫鐵礦,主要分佈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儲量共達22873萬噸。

[編輯]

銅仁境內降水充沛,地表河流密度極高,地下水補給基流多,全市年均徑流總量達128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地表徑流量為95.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為32.3億立方米),人均水佔有量3671萬立方米,居全省首位。此外,過境客水非常豐富,每年徑流量達328億立方米左右,為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水能方面,由於各條河流的河源地勢較高,河流比降大,水力資源好,全市擁有水能理論儲藏量93.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能量39.97萬千瓦,占理論值的42.6%。如果加上烏江幹流梯級水力資源,境內理論水能儲量達203.74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84.3千瓦。人均可開發值達430瓦,均超過全國和全省人均水平。

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編輯]
銅仁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銅仁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銅仁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銅仁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銅仁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李作勛[3] 陳康[4] 穆嶸坤[5] 肖洪[6]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土家族
籍貫 貴州省遵義市 貴州省沿河縣 貴州省遵義市 貴州省沿河縣
出生日期 1972年10月(52歲) 1965年9月(59歲) 1972年9月(52歲) 1965年1月(59—60歲)
就任日期 2022年3月 2021年3月 2023年2月 2021年3月

歷任領導

[編輯]

行政區劃

[編輯]

銅仁市下轄2個市轄區、4個、4個自治縣,市政府駐碧江區花果山中路8號。

此外,銅仁市還設立大龍經濟開發區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銅仁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7]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8]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9]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0]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520600 銅仁市 Tóngrén Shì 18,013.52 3,298,468 碧江區 554300 38 94 49 38
520602 碧江區 Bìjiāng Qū 1,008.96 442,076 川硐街道 554300 7 3 5 5
520603 萬山區 Wànshān Qū 839.00 160,624 丹都街道 554200 4 1 6 6
520621 江口縣 Jiāngkǒu Xiàn 1,877.12 184,764 雙江街道 554400 2 6 2 2
520622 玉屏侗族自治縣 Yùpíng Dòngzú Zìzhìxiàn 523.78 150,457 皂角坪街道 554000 4 3 1
520623 石阡縣 Shíqiān Xiàn 2,168.48 297,086 泉都街道 555100 3 6 10 9
520624 思南縣 Sīnán Xiàn 2,215.59 457,745 思唐街道 565100 3 17 8 8
520625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Yìnjiāng Tǔjiāzú
Miáozú Zìzhìxiàn
1,968.06 294,490 峨嶺街道 555200 3 13 1
520626 德江縣 Déjiāng Xiàn 2,070.05 393,596 安化街道 565200 3 11 8 8
520627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Yánhé Tǔjiāzú Zìzhìxiàn 2,483.51 429,893 團結街道 565300 4 17 2
520628 松桃苗族自治縣 Sōngtáo Miáozú Zìzhìxiàn 2,858.96 487,737 蓼皋街道 554100 5 17 6

人口

[編輯]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298,468人[11]。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093,20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05,264人,增長6.64%,年平均增長率為0.64%。其中,男性人口為1,676,104人,佔總人口的50.81%;女性人口為1,622,364人,佔總人口的49.1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31。0-14歲的人口為785,209人,佔總人口的23.81%;15-59歲的人口為1,934,113人,佔總人口的58.64%;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79,146人,佔總人口的17.5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56,851人,佔總人口的13.8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518,674人,佔總人口的46.0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779,794人,佔總人口的53.96%。

民族

[編輯]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31,940人,佔28.2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366,528人,佔71.7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4,724人,增長0.51%,佔總人口比例下降1.7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200,540人,增長9.26%,佔總人口比例增加1.72個百分點。其中,土家族人口增加90,509人,增長7.36%,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27個百分點;苗族人口增加45,507人,增長10.1%,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47個百分點;侗族人口增加44,573人,增長12.34%,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62個百分點;仡佬族人口減少169人,下降0.16%,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21個百分點。

銅仁是多民族聚居地區,這裏居住着土家、苗、侗、仡佬、滿等少數民族。每年春節期間,花燈、茶燈、龍燈以及打金錢杆、踩高蹺等民間舞蹈表演多姿多彩。

銅仁市為多民族聚居地。境內有漢、侗、土家、苗、瑤、回、仡佬、布衣、滿、壯、蒙古、水、傣、白、維吾爾、黎、藏、京、畲、朝鮮、哈尼、高山族等25個民族。1996年,24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為172853人(其中:侗族82448人,土家族52038人,苗族34265人,瑤族1453人,回族1163人,其他少數民族1486人),佔全市總人口303468人的56.96%。

侗族,自稱為「干」(gaeml),或「余」(jeml),也有些地方被稱為「金佬」(jeml laox),「金鉸」(jeml jaox)、「金坦」(jeml tanx)。漢族稱之為「侗家」。 《明史紀事本末補編》載:峒人「散居戕可、沅溪之界,在辰、沅者尤多」。近代境內侗族來源,主要是從湖南新晃、芷江和貴州天柱、三穗、玉屏,岑鞏等地遷徙定居,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侗族分佈遍及城鄉。1996年侗族總人口數為82448人,佔全市總人口數303468人的 27.17%;佔全市少數民族總數172853人的47.70%。1988年,聚居在100人以上的侗族村寨共有110個。1996年,7個民族鄉中,桐木坪侗族鄉:侗族3324人,佔全鄉總人數8753人的37.98%;魚塘侗族苗族鄉:侗族14319人,佔全鄉總人口19773人的72.42%;大坪侗族土家族鄉:侗族11424人,佔全鄉總人口21053人的54.26%;和平土家族侗族鄉:侗族2254人,佔全 鄉總人口9507人的23.71%;滑石侗族苗族鄉:侗族4009人,總全鄉總人口18625人的 21.52%;瓦屋侗族鄉:侗族5882人,佔全鄉總人口10354人的56.81%;六龍山侗族土家族鄉: 侗族1771人,佔全鄉總人口4144人的42.74%。

銅仁市民族構成(2020年11月)[12]
民族名稱 土家族 漢族 苗族 侗族 仡佬族 蒙古族 布依族 瑤族 回族 彝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1,320,219 931,940 496,293 405,705 102,680 8,114 6,907 4,557 3,550 3,475 15,028
佔總人口比例(%) 40.03 28.25 15.05 12.30 3.11 0.25 0.21 0.14 0.11 0.11 0.46
佔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55.79 20.97 17.14 4.34 0.34 0.29 0.19 0.15 0.15 0.64

交通

[編輯]

航空

[編輯]

鐵路

[編輯]

高速公路

[編輯]

國道

[編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名人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国贵州省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新華網. 新華社. 2018-07-02 [2018-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 
  2. ^ 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銅仁地區設立地級銅仁市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2-05.,銅仁市政府網站,2011年11月7日
  3. ^ 李作勋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9). 
  4. ^ 陈康当选铜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彪、任廷浬当选副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5. ^ 穆嵘坤任铜仁市代市长. 中國經濟網.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1). 
  6. ^ 肖洪当选铜仁市政协主席 张吉刚、杨德振当选副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 ^ 《铜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PDF). 銅仁市國土資源局. [2018-06-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6-21). 
  9. ^ 铜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銅仁市人民政府. [202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8). 
  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1. ^ 銅仁市統計局、銅仁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铜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失效連結]
  12. ^ 貴州省統計局、貴州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贵州省人口普查年鉴-2020.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