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橋
29°55′19.8″N 121°44′24.2″E / 29.922167°N 121.740056°E
長山橋 | |
---|---|
寧波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北侖區小港街道方前村長山橋自然村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4-18 |
認定時間 | 2023年9月1日 |
長山橋,原名永濟橋,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境內的一座古橋。橋樑位於小港街道方前村長山橋自然村的小浹江上,現存橋樑建於清康熙九年(1670年),此後有修復。茅以升《中國古橋技術史》一書曾收錄此橋[1],1990年12月被列入北侖區文物保護單位[2],2023年9月1日被列入寧波市文物保護單位[3]。
形制
[編輯]現存的長山橋為三孔石拱橋,長45米,寬3.8米,築於山麓岩基上。中孔跨徑9.6米,拱高5米,邊孔跨徑7.2米,拱高4米,為北侖區境內最大的三孔石拱橋。橋面為便於車馬通行,不設台階[4]。橋南有永濟庵亭,面闊六間,今存五間,有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和清嘉慶十年(1805年)維修碑記各一通[2]。
歷史
[編輯]據《鎮海縣誌》載,小浹江上最早的橋樑建於宋熙寧六年(1073年),為一座木橋,名為永濟橋。此時,小浹江兩岸長山麓一帶人口逐漸增多,形成 「江南市」,並成為鎮海、鄞縣、穿山之間的交通要道。但此時,小浹江兩岸常有風暴,建成的木橋很快被沖毀。此後的明洪武年間,長山橋再建木橋,但再度被潮水沖毀,明成化年間建石橋,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石橋又毀,後由鎮海知縣丁鴻明等人出資修復。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修復的長山橋被登陸的倭寇破壞,至康熙七年(1668年)由鎮海知縣王元士主持重建橋樑,康熙九年(1670年)完工。嘉慶十年(1805年)橋樑再次進行修繕,此後上下游分別建成燕山碶和義成碶,潮水從此被隔絕,長山橋也得以保存至今[4]。
保護
[編輯]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退時曾破壞長山橋橋面,後進行修復。2006年橋樑部分欄板被拖拉機撞壞,此後得到修補。1990年12月列入北侖區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9月1日列入第四批寧波市文物保護單位[2]。
圖片
[編輯]-
文物保護碑
-
橋面
-
橋樑西側
-
主拱券
-
望柱石獅
-
望柱蓮花
參考資料
[編輯]- ^ 石志藏. 北仑小浃江上长山桥建造工艺独特 有着300多年历史. 寧波晚報. 2015-09-20 [2018-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
- ^ 2.0 2.1 2.2 北侖區文保所. 长山桥(市级).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05-12-31 [2018-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5).
- ^ 甬政發〔2023〕54號.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寧波市人民政府. 2023-09-01 [202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1).
- ^ 4.0 4.1 毛艷艷; 楊古城; 王介堂. 宁波古桥:长山桥赋闲归隐. 東南商報. 2007-07-02 [2018-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