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比恩行動
外觀
阿爾比恩行動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 |||||||
阿爾比恩行動的兩棲作戰圖 | |||||||
| |||||||
參戰方 | |||||||
德意志帝國 |
俄羅斯共和國 英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奧斯卡·馮·胡蒂爾 胡戈·馮·卡滕 路德維希·馮·埃斯托夫 艾爾哈德·施密特 |
米卡伊·巴希列夫 瓦西里·阿爾特法特 | ||||||
兵力 | |||||||
1艘戰列巡洋艦 |
2艘戰列艦 | ||||||
傷亡與損失 | |||||||
1艘魚雷艦 | 40架飛機 |
阿爾比恩行動(Operation Albion)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企圖侵略佔領俄羅斯共和國的西愛沙尼亞群島而於1917年9月至10月發動的地面及海上作戰。在海軍經過大面積的清除俄軍水雷和壓制俄軍岸基炮台軍事行動後,地面作戰也於1917年10月11日伴隨着在塔加拉赫灣的薩雷馬島登陸而展開。德軍於10月16日控制島嶼,俄軍則於10月18日全軍撤離穆胡島。
經過前兩次失敗的嘗試後,德軍最終於10月19日成功登陸希烏馬島,並在次日成功奪取該島。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則在遭受重大損失後被迫從蘇爾海峽撤退(見穆胡島海戰)。在整個行動過程中,德軍共俘獲俄軍20000名戰俘及100門炮。
戰略意義
[編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西愛沙尼亞群島無論是對於俄羅斯帝國或德意志帝國都顯得無足輕重。然而,在經歷了俄國的1917年革命風暴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卻認為奪取這些島嶼將對於從側翼包圍俄國的防禦陣地及攻擊聖彼得堡變得更為容易。[1]
戰鬥序列
[編輯]德國部隊
[編輯]- 陸軍第42師
- 第2步兵自行車旅
- 特遣部隊: 海軍中將艾爾哈德·施密特
- 旗艦:毛奇號戰列艦
- 第三戰列分艦隊:海軍中將保羅·貝恩克率領的無畏艦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
- 第四戰列分艦隊:海軍中將威廉·蘇雄率領的無畏艦皇帝號、腓特烈大帝號、女皇號、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和阿爾貝特國王號
- 第二偵察集群: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率領的巡洋艦柯尼斯堡號、卡爾斯魯厄號、但澤號、法蘭克福號和紐倫堡號
- 第五偵察集群:海軍少將阿爾伯特·霍普曼率領的巡洋艦科爾貝格號、斯特拉斯堡號、奧格斯堡號、鸚鵡螺號和閃電號
- 魚雷艇旗艦:埃姆登號
- 第二區艦隊(10艘船)
- 第八區艦隊(11艘船)
- 第五區艦隊(11艘船)
- 第十區艦隊(11艘船)
- 第七半區艦隊(7艘船)
- 庫爾蘭潛艇區艦隊(6艘船)
- 破雷集群
- 第二掃雷區艦隊
- 第三半區艦隊
- 第四半區艦隊
- 第八半區艦隊
- 第三搜尋半區艦隊
- 波羅的海的類似區艦隊
- 波羅的海的攔截部隊
- 第425、426及472步兵團
- 戰列艦:光榮號,太子號
- 裝甲巡洋艦:馬卡羅夫將軍號
- 驅逐艦:傑斯納號、諾維克號、伯貝迪特號、薩比耶卡號、雷電號、康斯坦丁號
- 炮艇:齊維內茨號、威嚇號
- 阻塞船:拉維亞號
- 佈雷艦:普里皮亞季號
英國部隊
[編輯]來源
[編輯]註釋
[編輯]- ^ Barrett (2008), p8
- ^ Operation Albion: The Attack On The Baltic Islands. [2015-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書目
[編輯]- Barrett, Michael B. Operation Albion: The German Conquest of the Baltic Islan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IN. 2008. ISBN 978-0-253-3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