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根廷外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根廷設有大使館的國家
2018年11月30日哥倫布劇院馬克里總統與G20領導人和配偶們的合照
阿根廷

阿根廷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現任哈維爾·米萊


其他國家 · 圖集
政治主題

阿根廷外交阿根廷政府對外的政治經濟商業軍事法律地緣政治地緣戰略等政策的實施。阿根廷長久為南美洲政治舞台的主要參與者,並在國際政治上發揮着重要作用,但其政治傾向與結盟策略隨着時間和政府輪替發生眾多變化。即便如此,由於阿根廷發展水平相比於其他拉美國家高,因此有着更高的外交主權。

政府內,對外關係由外交、國際貿易和宗教事務部負責。現任外交部長為赫拉爾多·韋爾滕英語Gerardo Werthein

阿根廷參與了海地穩定特派團,也為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做出貢獻。1998年,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指定阿根廷為主要非北約盟友[1]

阿根廷對由英國管理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南桑威奇群島奧羅拉群島南喬治亞島及其周邊海域存在主權爭端西班牙語Cuestión de las islas Malvinas[2]同樣,阿根廷聲稱在南極洲有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未被其他國家承認,只有部分被智利承認。現由於南極條約其主權訴求已被凍結。

2006年間,由於芬蘭公司Metsä-Botnia西班牙語Metsä-Botnia烏拉圭弗賴本托斯建設木漿廠西班牙語Conflicto entre Argentina y Uruguay por plantas de celulosa,阿根廷方面在國際法院起訴烏拉圭,稱紙漿廠的設立將污染環境,並且違反了烏拉圭河規約西班牙語Estatuto del Río Uruguay[3][4][5]

歷史沿革

[編輯]

國家組織時期(1853年-1879年)

[編輯]
三國同盟戰爭期間的巴拉圭總統弗朗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元帥

19世紀政治環境影響,阿根廷外交向着英國靠攏,前者是阿根廷最大的出口國和投資國,也是在此時阿根廷開始與當時世界上大多數歐洲美洲亞洲國家建交。

1865年,巴托洛梅·米特雷自由主義政府期間,在英國外交官愛德華·桑頓西班牙語Edward Thornton推動下,[6]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組成聯盟對抗巴拉圭共和國。時任巴拉圭總統弗朗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烏拉圭白黨阿根廷聯邦黨西班牙語Partido Federal (Argentina)的盟友並在國內實行保護主義政策,不利於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7]1870年巴拉圭戰敗,勝利國瓜分了長期存在的爭議地區,如中部查科西班牙語Chaco Central(阿根廷)和伊文赫馬河西班牙語Río Ivinhema與卡拉帕河之間的地區(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之間的查科地區的邊界直到1878年美國總統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做出的仲裁西班牙語Laudo Hayes才確定。

從1868年起,多明戈·福斯蒂諾·薩米恩托總統時期,受實證主義和自由主義影響,阿根廷政府推動鐵路電報的普及,組織了各級教育系統,促進了歐洲移民。實證主義的熱情促使政府參加了在巴黎倫敦舉行的各種「國際展覽」,這些展覽旨在匯集當時的工業進步,並展示在國際分工西班牙語División internacional del trabajo殖民主義下世界各國相連的成果。

1879年,尼古拉斯·阿韋利亞內達執政時,荒漠遠征促使了新移民定居,以及英國資本的鐵路普及和牛羊養殖。

保守共和國(1880年-1916年)

[編輯]
1899年麥哲倫海峽,阿根廷總統羅加和智利總統埃拉蘇里斯的擁抱

1880年英語Generation of '80起的各屆民族自治黨政府,以農牧寡頭西班牙語Oligarquía conservadora en Argentina為主導,阿根廷外交政策更加突出。

阿根廷探險家弗朗西斯科·帕斯卡西奧·莫雷諾西班牙語Francisco Pascasio Moreno和智利專家迭戈·巴羅斯·阿拉納西班牙語Diego Barros Arana在1873年至1879年間對巴塔哥尼亞麥哲倫海峽火地群島的一系列地理考察,促使阿根廷於1881年與智利簽訂邊界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 1881 entre Argentina y Chile。1896年,由於劃界問題,邊境問題不得不交由英國仲裁。這情況下,莫雷諾西班牙語Francisco Pascasio Moreno被任命為代表。1899年2月15日,阿根廷總統胡利奧·阿亨蒂諾·羅加智利總統費德里科·埃拉蘇里斯·埃紹倫麥哲倫海峽會面,世稱「海峽擁抱西班牙語Abrazo del Estrecho」。最後,臨時外交部長何塞·A·特里西班牙語José A. Terry1902年在智利聖地亞哥簽署批准了英國的仲裁結果,但由於阿根廷對智利做出的讓步,並且將兩國之間的衝突解決方案提交給英國王室,這位外長在阿根廷國內飽受批評。

阿根廷外長路易斯·瑪麗亞·德拉戈路易斯·玛丽亚·德拉戈1902年捍衛了委內瑞拉的主權

1895年,由於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仲裁西班牙語Laudo de Cleveland sobre Misiones,阿根廷與巴西在米西奧內斯的邊界被確定。

1902年,胡利奧·阿亨蒂諾·羅加第二屆政府外長路易斯·瑪麗亞·德拉戈路易斯·玛丽亚·德拉戈,在英德意對委內瑞拉的海上封鎖西班牙語Bloqueo naval a Venezuela de 1902-1903中,捍衛拉丁美洲主權。封鎖的原因是西普里亞諾·卡斯特羅總統拒絕支付上述三國的債務所導致的,那次美國沒有實行門羅主義,辯稱美國不會支持任何因拒絕償還債務而遭受軍事襲擊的美洲國家,而是只在這些國家受到歐洲列強以收復和殖民意圖才會支持。阿根廷外長以德拉戈主義西班牙語Doctrina Drago回應,德拉戈主義稱任何國家不得以武力強迫任何美洲國家支付金融債務。

1910年,阿根廷百年慶典西班牙語Centenario argentino間,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來自所有歐洲大國的使者都有參與,一些駐紮在該國的外國社區製作了紀念那天的紀念碑和禮物。

同樣在1910年,由美國贊助的第四屆泛美會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上決定建立泛美聯盟

何塞·路易斯·穆拉圖西班牙語José Luis Murature外長,提出ABC條約,堅持在歐洲戰爭期間阿根廷中立

何塞·路易斯·穆拉圖西班牙語José Luis Murature擔任外長期間,阿根廷巴西智利作為調解國避免了1914年美國墨西哥之間的戰爭。1915年,阿根廷與巴西和智利簽訂一個「互不侵犯、協商和仲裁公約」(ABC條約),該條約旨在國際關係的關鍵時刻維持和平關係,並削弱美國外交對這三個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其他國家)日益施加的壓力。該條約未在巴西獲得批准,而在阿根廷僅由參議院批准,但這三國期舉行了多輪磋商。

此外,儘管受到外部壓力,穆拉圖西班牙語José Luis Murature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情況下試圖保持阿根廷中立,為在20世紀前半的兩次世界大戰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時期末,阿根廷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思想家曼努埃爾·烏加特西班牙語Manuel Baldomero Ugarte在整個拉丁美洲傳播思想,警告美帝國主義日益增長的危險並倡導所有拉丁美洲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創造「偉大的祖國西班牙語Patria grande」一詞。

第二次事件大戰

[編輯]

解放革命(1955年-1958年)

[編輯]

1956年4月19日,在佩德羅·尤金尼奧·阿蘭布魯獨裁統治期間,阿根廷決定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批准布雷頓森林協定[8][9]1956年,發生一起令阿根廷外交尷尬的事件,14日凌晨,國家情報局西班牙語Secretaría de Inteligencia局長多明戈·夸蘭塔(Domingo Quaranta)將軍指揮20名全副武裝人員,突襲海底駐阿根廷大使館,強行掠出七名尋求政治庇護者。襲擊者準備好武器,打算將這些人就地槍決。但是大使夫人特蕾絲·布瑞爾出現並阻止試圖這一行為,佩德羅·尤金尼奧·阿蘭布魯右手多明戈·夸蘭塔突然將其推開並大喊「-callate negra hija de puta」。布瑞爾夫人通過電話向國際新聞阻止舉報這一事件,並聯繫了海地外交部,要求進行干預,設法挽救了即將被槍殺的庇護者。[10][11]

2月25日,自稱是佩德羅·尤金尼奧·阿蘭布魯軍政府西班牙語Revolución Libertadora (Argentina)的情報人員,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金星街的拐角處放置將一枚炸彈放在胡安·多明戈·庇隆的車輛上。[12]委內瑞拉外交部英語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Venezuela)宣佈對本襲擊負責的阿根廷大使費德里科·托蘭佐·蒙特羅西班牙語Federico Toranzo Montero不受歡迎的人。幾天後,阿根廷特工在加拉加斯重新發動了襲擊,導致委內瑞拉中央大學法學院附近的五名委內瑞拉人的死亡。馬科斯·佩雷斯·希門內斯指責阿根廷干涉內政並與之斷交[13]

巴拿馬,有人試圖刺殺庇隆。國民警衛隊派人保護庇隆。1955年末,巴拿馬國民警衛隊發現一系列企圖暗殺庇隆的僱傭兵,最後這些計劃失敗而這些僱傭軍被驅逐出境,引發與阿根廷的嚴重外交危機。[14]

阿圖羅·弗朗迪齊政府(1958年-1962年)

[編輯]
弗朗迪齊甘迺迪,1961年美國

阿圖羅·弗朗迪齊和那個時代其他著名的拉丁美洲總統(如委內瑞拉羅慕洛·貝坦科爾特巴西雅尼奧·夸德羅斯)是發展主義的著名人物,他參加了1961年1月在埃斯特角城美洲國家組織會議,並加入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爭取進步聯盟

弗朗迪齊與世界各國保持着良好關係。1958年間,他外出訪問世界各國。[15][16]1959年4月訪問了烏拉圭巴西智利秘魯首都。1961年他在烏魯瓜亞納巴西總統雅尼奧·夸德羅斯會面,旨在協調共同政策和經濟項目。最後與巴西簽訂多項邊境條約。但不瘋軍人對此表示不滿,由於夸德羅斯曾會面過切·格瓦拉[15]

弗朗迪齊加大外資以開採石油,與入駐該國開採石油的美國石油公司簽訂合同。阿根廷石油產量增加了兩倍,從而實現自給自足。

1960年2月,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訪問阿根廷。雙方簽署《巴里洛切宣言》(旨在保護國家公園),來提高美洲國家的生活水平。[15][17]

1959年,古巴總理菲德爾·卡斯特羅和阿根廷總統阿圖羅·弗朗迪西布宜諾斯艾利斯會面。

按照阿根廷外交部的傳統立場,弗朗迪齊試圖推行以「不干涉」和人民自決為基礎的外交政策。在1961年埃斯特角會議上,阿根廷外交部長米格爾·安赫爾·卡爾卡諾西班牙語Miguel Ángel Cárcano反對將古巴排除在美洲體系之外。會後,弗朗迪齊在奧利沃斯官邸接待了古巴代表,阿根廷人切·格瓦拉。部分人稱,這次接待是他被軍事政變推翻的促成因素,實際上決定因素是允許庇隆主義者1962年省級選舉中參選,導致軍方不滿。[18]

1961年,弗朗迪齊訪問美國以尋求幫助拉丁美洲發展的承諾。這是阿根廷歷史上,首次有阿根廷總統前往該國。[19]出於同樣的目的,簽署創立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西班牙語Asociación Latinoamericana de Libre Comercio蒙得維的亞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 Montevideo de 1960。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他試圖成為兩國之間的調解人,但由於軍事壓力,被迫與哈瓦那斷交。[18]

他強化與亞洲不結盟運動國家的關係,接待了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以色列外長果爾達·梅厄,並曾出訪亞洲國家,在泰國會見了泰王普密蓬[20],在印度會見了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另一個重要事件是1961年意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奇的訪問。[15]

阿圖羅·翁貝托·伊利亞政府(1963年-1966年)

[編輯]
1964年10月,伊利亞接見法國總統戴高樂

阿圖羅·翁貝托·伊利亞執政期間,取消了有利於美國公司的石油合同。

1965年12月16日,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第2065號決議西班牙語Resolución 2065 de la Asamblea General de las Naciones Unidas,認可聯合王國阿根廷福克蘭(馬爾維納斯)群島上有着主權爭執。[21][22][23]時任阿根廷駐聯合國大使(後被任命為駐蘇聯大使)盧西奧·加西亞·德爾索拉西班牙語Lucio García del Solar與特別大使博尼法喬·德爾卡里爾西班牙語Bonifacio del Carril是該決議的主要推動者之一。[24][23]這項決議被認為是伊利亞政府的外交勝利。[25]

1964年,伊利亞政府提議通過去殖民化運動和聯合國的壓力下,迫使英國坐到談判桌前,從而取消英國通過自決權維持現狀[26][27]該項決議受到雙方明確接受,1966年1月,兩國的外交部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晤,表示維持第2065號決議,開始主權移交談判西班牙語Negociaciones para la transferencia de soberanía de las islas Malvinas,直到1982年中斷[28]

阿根廷革命(1966年-1973年)

[編輯]

軍事獨裁西班牙語Revolución Argentina期間,市場得到了解放,為大型國際壟斷企業進入該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亞歷杭德羅·阿古斯丁·拉努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29][30]在擔任總統期間,加強了與拉丁美洲國家的關係。[31]

智利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亞歷杭德羅·阿古斯丁·拉努塞

庇隆第三任政府(1973年-1976年)

[編輯]

1973年5月25日,古巴總統奧斯瓦爾多·托拉多智利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出席了埃克托爾·何塞·坎波拉總統就職典禮。[32]

坎波拉恢復了與古巴的關係,並通過經濟部長何塞·貝爾·格爾巴德西班牙語José Ber Gelbard,簽署了向該國供應食品和工業產品協議,這違反了美國的禁運[33]庇隆委託格爾巴德送一封信給菲德爾·卡斯特羅坎波拉的臨時繼任者勞爾·阿爾韋托·拉斯蒂里向該國提供了2億美元的貸款。[34]坎波拉、拉斯蒂里和庇隆政府多次通過各種多邊渠道要求將古巴重新納入美洲體系。1974年4月,外交部長阿爾貝托·維涅斯西班牙語Alberto Vignes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和第三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西班牙語Asamblea General de la Organizació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上,批評1962年對古巴的制裁,稱其為拉美國家的「障礙」,在意識形態多元化為特徵的世界背景下,這種異常情況毫無意義。[34]

1973年10月胡安·多明戈·庇隆第三次就任總統之後,阿根廷共和國成為不結盟運動的一部分,並參與拉丁美洲一體化事務。庇隆政府試圖和其他國家組建一個反帝國主義國家集團,其中包括智利薩爾瓦多·阿連德秘魯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厄瓜多爾何塞·馬里亞·貝拉斯科·伊瓦拉巴拿馬奧馬爾·托里霍斯。根據巴拿馬記者對庇隆本人的採訪,庇隆最初與托里霍斯進行書信交流,並於1974年1月接見了他,在那裏他們討論了「拉丁美洲的問題」。[35]

同樣是1974年月,庇隆派社會福利部長何塞·洛佩茲·雷加西班牙語José López Rega前往利比亞執行外交任務,並會見了穆阿邁爾·卡扎菲。最終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涉及經濟、技術和文化領域。同年2月,政府用相紙,以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印製了一份名為「阿根廷駐利比亞使團」的小型出版物,簡要介紹了訪問結果和簽署的條約。[36]

庇隆譴責1973年9月針對阿連德的政變,稱其為「大陸的悲劇」,並補充說皮諾切特政權「代表了我們所知道的利益」,意指美國[37]總統拉斯蒂里頒佈令阿連德總統的逝世哀悼三天。[37][38]正義黨領導人將阿連德政府描述為「匆忙」的革命進程帶來不便的例子,顯示逐步和平地引導的必要。[37][39]

1974年9月,庇隆死後三個月,儘管受到保護,卡洛斯·普拉茨將軍還是被智利國家情報局西班牙語Dirección de Inteligencia Nacional汽車炸彈暗殺。

阿根廷政府向政變推翻阿連德政權後流亡的卡洛斯·普拉茨將軍提供政治庇護,而庇隆也開始與他通信。[40][41]

庇護還授予玻利維亞總統胡安·何塞·托雷斯[註 1]烏拉圭白黨廣泛陣線領導人(如威爾森·費雷拉·阿爾杜納特西班牙語Wilson Ferreira Aldunate澤爾瑪·米凱里尼西班牙語Zelmar Michelini[註 2]提供政治庇護。

1973年11月,與烏拉圭胡安·瑪麗亞·博達貝里胡安·玛丽亚·博达贝里簽訂了《拉普拉塔河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l Río de la Plata》並繼續修建大薩爾托水電站西班牙語Represa de Salto Grande。但這個時期,與巴西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主要是阿根廷反對伊泰普水電站的建設。[42]

與智利保持友好關係,但隨着阿連德被推翻而惡化。在阿連德執政期間,臨時總統拉斯蒂里決定在馬蘭比奧站慶祝空軍日,這導致智利外交部和「祖國與主權」委員會(由前軍人和議員組成)將這一行為描述為「明顯侵犯智利南極洲主權」。[37]

1974年4月,庇隆給皮諾切特寫了一封信,表示他希望限制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他還提到了拉丁美洲國家元首峰會的提議,以「一勞永逸地開始拉美大陸一體化」。[43]1974年5月,庇隆與皮諾切特在莫龍機場西班牙語Aeropuerto de Morón (Argentina)會見。雙方簽署了關於兩國在南極大陸主權的聯合聲明,並附有關於海陸交通和科技合作的三項協議。[37]當皮諾切特回到智利時,他告訴親信,由於流亡的普拉茨將軍對阿根廷政府的影響,與阿根廷總統的會晤失敗了。[44]

1973年12月,政府提出了「解放和國家重建三年計劃」,其中提議「將經濟活力從外國壟斷企業轉移到整個國家生產部門、政府和民族企業家」。[45]

1974年阿根廷總統胡安·多明戈·庇隆與夫人伊莎貝爾·庇隆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與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合照。

1974年5月,庇隆向國會提交了「阿根廷式的國家項目」(Modelo argentino para el Proyecto Nacional),其中闡述了獨立於大國的外交政策,重新發起「第三位置」學說。[46]為了展示這一獨立政策,並為阿根廷產品的安置和技術轉讓獲得新市場,他與東歐國家建立了聯繫。[45]

1974年3月,庇隆接見了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授予他聖馬丁將軍勳章西班牙語Orden del Libertador San Martín並簽署了經濟協議。[47]

何塞·貝爾·格爾巴德西班牙語José Ber Gelbard被派往蘇聯執行外交使命,在那裏他會見了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波德戈爾尼(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物)並於1974年5月7日簽署了一個協議並成立阿根廷-蘇聯混合委員會。格爾巴德還為大薩爾托水電站西班牙語Represa de Salto Grande爭取到蘇聯企業Energomashexport(Энергомашэкспорт)的12台水輪機。外交任務還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並簽署了一系列科技經濟合作協議。這些市場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與阿根廷農業生產的互補性,阿根廷的外匯將允許進口蘇聯技術用於水電企業。[48][49]

庇隆經濟部長何塞·貝爾·格爾巴德西班牙語José Ber Gelbard

1974年6月11日,英國阿根廷在最嚴格的保密條件下談判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移交。英國大使唐納德·霍普森外交部指示,向阿爾貝托·維涅斯西班牙語Alberto Vignes外長提交了一份秘密報告,提議建立一個兩國同時行使主權的共管領土。 該領土將由英國女王陛下阿根廷共和國總統閣下共同管理,官方語言會是西班牙語和英語,而島民將擁有雙重國籍,島嶼總督將由女王和阿根廷總統交替任命。

阿根廷外交部於6月19日對該提案提出修改意見,使事情朝着有利於阿根廷立場和更快的最終解決方案的方向。該談判在1974年7月1日庇隆去世和8月26日霍普森大使去世後,以失敗告終。[50]伊莎貝爾·庇隆的上任,造成了一股政治不確定性的氣氛,這就是英國外相詹姆斯·卡拉漢向霍普森發送電報的原因,稱:「儘快利用這次機會,因為幾周內會發生政府輪替或政變」。該部門甚至準備了一個方案,共同宣佈「新一輪談判,以探討在最終英阿共管的情況下向馬爾維納斯群島居民提供的保障和保證」。[51][52]

伊莎貝爾·庇隆任總統期間,阿根廷外債大幅增長,並在歐洲共同市場決定停止購買阿根廷肉類而爆發經濟危機

國家重組進程(1976年-1983年)

[編輯]

國家重組進程獨裁政府計劃將阿根廷變為新自由主義,並以對抗左翼團體為藉口,實行種族滅絕。這場戰爭發生在冷戰的背景下,其中蘇聯支持社會主義革命,而美國支持軍事干預。但由於阿根廷侵犯人權,美國決定對阿根廷實施經濟制裁賽勒斯·萬斯在1977年2月公佈行政決定,將傑拉爾德·福特政府的安全援助計劃(Security Assistance Program)中建議的3200萬美元信貸減少到僅1570萬美元。在這情況下,魏地拉政府於1977年3月1日決定拒絕所有美國經濟援助。最終1987年9月30日,美國國會決定「懲罰」阿根廷軍政府一再侵犯人權的行為,並禁止向阿根廷提供所有武器供應。[53][54]

馬島戰爭

[編輯]

1982年4月2日軍政府對馬爾維納斯群島進行了軍事佔領,驅逐了英國總督,開始了馬島戰爭

1982年6月14日,隨着阿根廷軍隊在馬爾維納斯的投降,戰爭結束。最後這些島嶼(包括南喬治亞島南桑威奇奧羅拉島)重新回到英國的管理,戰爭導致了649名阿根廷士兵、255名英國士兵和3位平民的死亡。在阿根廷這場戰爭加快了軍政府的垮台和雷納爾多·比尼奧內將軍的上任,開始了民主制度的回歸。在國際層面,馬爾維納斯戰爭導致了美洲互助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Interamericano de Asistencia Recíproca的結束。

此後,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西班牙語Cuestión de las islas Malvinas一直存在爭議,雖然這些島嶼仍歸英國所有,但阿根廷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上堅持視其為不可分割的領土的一部分。阿根廷的主張得到了伊比利亞美洲(包括歐洲國家西班牙葡萄牙)的支持,而英國的立場得到了英聯邦的支持。

勞爾·阿方辛政府(1983年-1989年)

[編輯]

勞爾·阿方辛政府期間,開始了與巴西的一體化計劃,1985年簽署了伊瓜蘇宣言西班牙語Declaración de Foz de Iguazú,1986年簽署了阿根廷-巴西一體化計劃。後來烏拉圭加入進來,最終建立南方共同市場梅內姆政府期間)。

1984年比格爾衝突西班牙語Conflicto del Beagle後的阿根廷和智利邊界地圖。

智利在比格爾上的邊界分歧引發的比格爾衝突西班牙語Conflicto del Beagle,使阿根廷處於戰爭的邊緣。為了解決爭端,決定接受教皇的調解。為此阿方辛決定通過不具約束力的公民投票來決定。公投最終以81%的「贊成」教皇提案結束。四天後的1984年11月29日,阿根廷和智利簽署和平友好條約西班牙語Tratado de Paz y Amistad entre Argentina y Chile

他還試圖組建外債談判聯合集團,但由於各國情況不同,這項嘗試沒有成功。

阿根廷、巴西、秘魯和烏拉圭支持孔塔多拉集團,該組織尋求在中美洲建立和平與民主。這四國被稱為支持孔塔多拉集團西班牙語Grupo de Apoyo a Contadora

與意大利的關係

[編輯]

1981年11月3日,阿根廷共和國政府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意大利簽署了「社會保障協議以及附加議定書」(第22,861號法),規定「兩個締約國的工人,無論居住地如何,無限制,皆有權獲得社會保障福利。」[55]

卡洛斯·梅內姆政府(1989年-1999年)

[編輯]
南方共同市場旗幟。

阿根廷與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共同組建南方共同市場

卡洛斯·梅內姆執政期間,阿根廷放棄不結盟運動,開始與美國建立重要關係。阿根廷在馬爾維納斯戰爭八年後(1990年)與英國重新建交。

阿根廷是唯一參加1991年海灣戰爭拉丁美洲國家。[56][57]阿根廷通過士兵工程師警察憲兵,與聯合國一同在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厄瓜多爾秘魯西撒哈拉安哥拉科威特塞浦路斯克羅地亞科索沃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東帝汶等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提供協助。

布宜諾斯艾利斯以色列大使館廣場上的椴樹,以紀念在以色列大使館襲擊中的罹難者。

1992年1994年發生了以色列大使館爆炸案西班牙語Atentado a la embajada de Israel en Argentina以色列互助協會爆炸案。儘管案件仍在審理中,但主要懷疑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動機來自上述的海灣戰爭

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為表彰阿根廷在國際安全和維和的貢獻,於1998年1月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58]

聯合國,阿根廷支持美國提出的政策,其中包括譴責古巴不遵守人權、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販毒

1998年11月,阿根廷主持第四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西班牙語1998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並成為世界上最早採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措施的國家之一。

阿根廷反對核武器擴散,並捍衛南美洲穩定。1990年代,阿根廷加強了與巴西的關係。在阿根廷智利邊境問題上,與智利發生了爭執。阿根廷還平息了厄瓜多爾秘魯之間的衝突西班牙語Guerra del Cenepa[59]但由於阿根廷總統梅內姆及其政府成員被指控向厄瓜多爾克羅地亞非法出售武器西班牙語Caso argentino por venta de armas a Ecuador, Croacia y Bosnia,使阿根廷為衝突調解人的聲譽受損。[60]

1998年,總統梅內姆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威爾斯親王查爾斯隨後訪問阿根廷。1999年,兩國同意使自1982年以來一直被封鎖馬爾維納斯群島通行正常化。[61]阿根廷還是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大力支持者,並主持了自由貿易協定

費爾南多·德拉魯阿政府(1999年-2001年)

[編輯]
2002年初,反對Corralito英語Corralito政策而敲鍋打鐵

費爾南多·德拉魯阿政府期間,維持了在前任政府的與美國的結盟。

2001年9月11日襲擊事件發生後,阿根廷政府在聯合國的投票中顯示出自己是美國的「堅定盟友」。隨着多明戈·卡瓦洛西班牙語Domingo Cavallo2000年出任經濟部長,阿美關係得到加強,並決定讓阿根廷加入美洲自由貿易區,這項決定使阿關係蒙上陰影。阿根廷通過南方共同市場歐盟進行談判。[62]

阿根廷過度負債以及日益增長的國家風險西班牙語Riesgo país導致了外國信貸的取消,導致了2001年底的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迫使德拉魯阿提前放棄權力。根據一些分析家,阿根廷總統危機(阿方辛德拉魯阿的提前辭職)部分解釋了外交政策的長期不一致。[63]

阿道夫·羅德里格斯·薩阿政府(2001年)

[編輯]

阿道夫·羅德里格斯·薩阿在短短7天的總統任期內,解決了私人債權人外債違約問題。[64]債務總額為1320億美元。[65][66]薩阿還宣佈了對包括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在內的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措施,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談判。[64]但由於他匆忙離任,這些措施都沒有採用。

愛德華多·杜阿爾德政府(2002年-2003年)

[編輯]

愛德華多·杜阿爾德政府恰逢美國在2001年9月11日襲擊後的反恐戰爭2003年入侵伊拉克,阿根廷放棄了與美國的結盟並在這些衝突中保持中立[67]

內斯托爾·基什內爾政府(2003年-2007年)

[編輯]

南方共同市場成為阿根廷外交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形成一個強大的拉丁美洲貿易集團。因此,阿根廷加強與巴西在經濟領域關係,但兩國在某些方面的分歧產生了一些緊張時刻。阿根廷政府加強了與委內瑞拉的關係,最終委內瑞拉成為南方共同市場的正式成員。[68]

阿根廷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
南方共同市場20周年

杜阿爾德政府和基什內爾政府的艱難談判後,讓外債支付正常化並結束羅德里格斯·薩阿政府的支付停止令。

阿根廷在2005年至2006年間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在選舉新非常任理事國時,阿根廷支持委內瑞拉[69]

2005年11月4日至5日,第四屆美洲首腦會議西班牙語IV Cumbre de las Américas馬德普拉塔市舉行。儘管本次峰會預定主題涉及失業和貧困,但大部分時間集中在美洲自由貿易區相關問題上。本次會議是成功的,因為它標誌着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國之間的獨立性。

2005年馬德普拉塔舉行的第四屆美洲首腦會議。

2006年間,由於芬蘭公司Metsä-Botnia西班牙語Metsä-Botnia烏拉圭弗賴本托斯建設木漿廠西班牙語Conflicto entre Argentina y Uruguay por plantas de celulosa,於是阿根廷在國際法院起訴烏拉圭。[3][4][5]

2006年黎巴嫩戰爭停火後,聯合國開始組建國際維和部隊,以控制以色列佔領的黎巴嫩領土,阿根廷巴西拒絕加入。[70][71]

2007年8月,圭多·安東尼尼·威爾遜西班牙語Guido Antonini Wilson與其他商人乘坐阿根廷官員安排的航班抵達阿根廷,但威爾遜攜帶着一箱未申報的手提箱,裝有790,550美元,抵達後該手提箱被沒收。這場醜聞西班牙語Escándalo de la valija涉及委內瑞拉阿根廷美國。根據FBI的說法,為了不讓安東尼尼·威爾遜透漏這些美元是「用於阿根廷總統競選」(被懷疑用於資助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72])而提供200萬美元。[73]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政府(2007年-2015年)

[編輯]
2008年3月,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烏戈·查韋斯

總體而言,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政府保持者上屆政府的外交政策。

出於委內瑞拉對外債融資的承諾、政治領導人之間的聯繫以及降低阿根廷能源風險等多種因素,逐步推進委內瑞拉間的關係。

2010年12月6日,阿根廷政府承認綠線為邊界的巴勒斯坦為自由和獨立的國家。[74][75]

主權訴求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Overview of U.S. Policy Toward South America and the President's Upcoming Trip to the Region.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2. ^ Disposiciones transitorias: primera [《阿根廷憲法》臨時處置 第一條].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西班牙語). 
  3. ^ 3.0 3.1 Argentina reclama ante La Haya. BBC Mundo. 2006-5-4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1) (西班牙語). 
  4. ^ 4.0 4.1 国际法院驳回阿根廷要求乌拉圭拆除在两国界河上所建造纸厂的要求. 聯合國新聞. 2010-04-20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中文(簡體)). 
  5. ^ 5.0 5.1 阿根廷请求海牙国际法庭介入阿乌两国边界纠纷. news.sohu.com. 搜狐新聞.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中文). 
  6. ^ El Tratado de las Puntas del Rosario. La Gazeta.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西班牙語). 
  7. ^ Eduardo Galeano. La guerra de la triple alianza contra el Paraguay aniquiló la única experiencia exitosa de desarrollo independiente. 200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6-10) (西班牙語). 
  8. ^ Acuerdo con el FMI: historia de los 21 tratos que firmó la Argentina y terminaron en fracaso. LA NACION. 2022-03-03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西班牙語). 
  9. ^ 19 de abril de 1956: Ingreso de la Argentina al FMI. Museo de la Deuda.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5) (西班牙語). 
  10. ^ Potash, Robert A. El ejército y la política en la Argentina II. 布宜諾斯艾利斯: Hyspamerica. 1986: 233. ISBN 9506143560. 
  11. ^ Paulo Ballan. Fernando Cesaretti: “Argentina violó la soberanía de Haití en 1956”. 201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9). 
  12. ^ Cómo se salvó Perón del ataque en Caracas. LA NACION. 2002-07-31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西班牙語). 
  13. ^ Arias Arias, Yoleida M. Antagonismos y discrepancias en las relaciones diplómaticas de Venezuela y Argentina (1955-1957). Tiempo y Espacio. 2009-12, 19 (52) [2024-12-12]. ISSN 1315-94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西班牙語). 
  14. ^ Pigna, Felipe. Lo pasado pensado: entrevistas con la Historia argentina, 1955-1983. 2005: 211. ISBN 9789504925712. 
  15. ^ 15.0 15.1 15.2 15.3 Presidencia de Frondizi (1958-1962). Todo Argentina.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西班牙語). 
  16. ^ Alonso; Vasquez, E. C. Historia: la Argentina contemporánea (1852-1999). ISBN 950-701-622-8.  |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17. ^ Presidencia de Frondizi (1958-1962): año 1960. Todo Argentina.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9) (西班牙語). 
  18. ^ 18.0 18.1 Arturo Frondizi. El Historiado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3) (西班牙語). 
  19. ^ Frondizi y Eisenhower: ¿relación amistosa o incierta? (PDF).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11) (西班牙語). 
  20. ^ Nicholas Grossman. Argentina pays the first Latin American state visit. Chronicle of Thailand: Headline News Since 1946. Singapore: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09年: 121. ISBN 9789814217125 (英語). 
  21. ^ 联合国大会第2065 (XX)号决议 (PDF). documents-dds-ny.un.org. [2022-05-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6-07) (中文(繁體)). 
  22. ^ 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 | 联合国与非殖民化. www.un.org. [202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6). 
  23. ^ 23.0 23.1 Carril 1982,第124頁.
  24. ^ Mario Rapoport. Las Malvinas y la resolución 2065. Página 12. 2012-1-29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20) (西班牙語). 
  25. ^ Niebieskikwiat, Natasha. 50 años de una resolución histórica sobre las Malvinas. 號角報. 2015-6-25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9) (西班牙語). 
  26. ^ De Chapultepec al Beagle. Política Exterior Argentina 1945-1980.  已忽略未知參數|editorial=(建議使用|publisher=)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nombre=(建議使用|first=)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fecha=(建議使用|date=)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página=(建議使用|page=)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lugar=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apellido=(建議使用|last=) (幫助)
  27. ^ El paraguas de soberanía.  已忽略未知參數|fecha=(建議使用|date=)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nombre1=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página=(建議使用|page=)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apellidos1=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publicación=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número= (幫助)
  28. ^ Malvinas, ¿el derecho de la fuerza o la fuerza del derecho?. [2024-1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7-01).  已忽略未知參數|fecha=(建議使用|date=)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nombre1=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apellidos1= (幫助)
  29. ^ 伍, 鳳明. 第1章 阿根廷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72-2021). 文化媒介对中阿关系的作用-以 阿根廷《当代》杂志为例. 2022 [202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4). 
  30. ^ Rica, Mariano Caucino. China y nosotros. infobae. [202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歐洲西班牙語). 
  31. ^ ALEJANDRO AGUSTÍN LANUSSE (1971 – 1973). Casa Rosada. [202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6) (歐洲西班牙語). 
  32. ^ Los 49 días de la presidencia de Héctor Cámpora. Perfil. 2021-07-13 [202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2) (西班牙語). 
  33. ^ Reportaje a Fidel Castro. Misión Gelbard, el fin del cerc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ágicas ruinas.
  34. ^ 34.0 34.1 Las relaciones con Cub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西班牙語). 
  35. ^ Entrevista a Juan Domingo Perón (brindada a periodistas panameños). 1974-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3) (西班牙語). 
  36. ^ Gasulla, Luis. Exclusivo, el libro inédito de López Rega: profecías, diatribas contra la izquierda y su relación con Perón e Isabelita. infobae. [202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西班牙語).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Las relaciones con Chil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西班牙語). 
  38. ^ Más de 15 años de tensión con la Argentina. LA NACION. 2006-12-11 [202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西班牙語). 
  39. ^ El día que Perón anticipó la suerte de Allende en Chile. web.archive.org. 2013-05-26 [202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西班牙語). 
  40. ^ Clarín.com. Difunden cartas de Perón sobre el golpe en Chile. Clarín. 2000-06-05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5) (西班牙語). 
  41. ^ Carta al General Prats. 1973-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42. ^ Las relaciones con Brasi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43. ^ Perón, Juan Domingo. Carta al Sr. Augusto Pinochet Ugarte (10-04-1974).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西班牙語). 
  44. ^ Un fallo que revela secretos de la relación de Pinochet y Perón. Clarín. 2008-07-02 [2022-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西班牙語). 
  45. ^ 45.0 45.1 El Plan Triena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西班牙語). 
  46. ^ Juan Domingo Perón. Modelo argentino para el Proyecto Naciona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7-30) (西班牙語). 
  47. ^ Diego Rojas. Ascenso y caída del imperio rumano. www.pagina12.com.ar. 2011-9-11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西班牙語). 
  48. ^ Las relaciones con la Unión Soviética y los países del Este europe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3-04) (西班牙語). 
  49. ^ JOSE BER GELBARD VISITS THE KREMLIN 1974, [202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50. ^ Deaths Elsewhere - Sir Donald Hopson. Toledo Blade. 1974-8-26 (英語). 
  51. ^ Sesión del Comité de Descolonización de la ONU: Palabras de la Presidenta de la Nación. Casa Rosada.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6) (西班牙語). 
  52. ^ Propuesta británica del 11/6/1974 (PDF). [20 de agosto de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9-23) (西班牙語). 
  53. ^ Las relaciones con Estados Unido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3-04) (西班牙語). 
  54. ^ Wolf Grabendorff. ¿De país aislado a aliado preferido? Las relaciones entre Argentina y los Estados Unidos: 1976-1981. : 159. ISSN 0716-0240 (西班牙語). 
  55. ^ LEY N° 22.861. 1983-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西班牙語). 
  56. ^ Santiago L. Aversa. La Armada Argentina en el Golfo.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西班牙語). 
  57. ^ Desert Shield and Desert Storm: A Chronology and Troop List for the 1990–1991 Persian Gulf Crisis (PDF). 1991-03-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12) (西班牙語). 
  58. ^ Overview of U.S. Policy Toward South America and the President's Upcoming Trip to the Region. [2016-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59. ^ Cánepa, Alejandro. La guerra de vecinos que nadie recuerda. Clarín. 2020-02-06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3) (西班牙語). 
  60. ^ Contrabando de armas a Ecuador y Croacia: una causa con más de 23 años de marchas y contramarchas. LA NACION. 2018-10-04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3) (西班牙語). 
  61. ^ Ares, Carlos. Londres y Buenos Aires firman un acuerdo que permitirá a los argentinos volver a las Malvinas. El País. 1999-07-14 [2022-06-09]. ISSN 1134-65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西班牙語). 
  62. ^ Ni constante, ni tan inconstante. Política Exterior de la Argentina en Democracia (PDF). Centro Argentino de Estudios Internacionales: 16–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8-21) (西班牙語). 
  63. ^ Schenoni, Luis Leandro. Unveiling the South American Balance (PDF). Academia.edu. [14 de diciembre de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英語). 
  64. ^ 64.0 64.1 Rodríguez Saá afirmó que seguirá la convertibilidad. Clarín. 2001-12-22 [202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1) (西班牙語). 
  65. ^ Clarín.com. La Argentina podría declarar la cesación de pagos externos. Clarín. 2001-12-23 [202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27) (西班牙語). 
  66. ^ Argentina, el mayor default en la historia. Clarín. 2001-12-24 [202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2) (西班牙語). 
  67. ^ Ruckauf: "Argentina no participará de una guerra en Irak". www.cancilleria.gob.ar. [2022-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西班牙語). 
  68. ^ 阿根廷政府支持委内瑞拉加入南方共同市场. news.sohu.com. [2022-06-11]. 
  69. ^ ONU: La Argentina ratificó su voto por Venezuela. infobae. 2006-9-26 [202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6) (歐洲西班牙語). 
  70. ^ Argentina no participará de la fuerza de paz que se desplegará en Líbano. infobae. 2006-8-16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3) (西班牙語). 
  71. ^ El Gobierno rechazó un pedido de la ONU de enviar tropas al Líbano. Clarín. 2006-08-16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西班牙語). 
  72. ^ Declaran formal prisión a los tres venezolanos detenidos en Miami - La Jornada. www.jornada.com.mx. [202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73. ^ Acusan al kirchnerismo de tratar de silenciar a Antonini. LA NACION. 2007-12-18 [202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7) (西班牙語). 
  74. ^ Argentina reconoce a 'Palestina como un Estado' dentro de las fronteras de 1967. www.elmundo.es.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3). 
  75. ^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HA RECONOCIDO A PALESTINA COMO ESTADO LIBRE E INDEPENDIENTE. cancilleria.gob.ar. [202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8)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