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 (京劇)
外觀
《霸王別姬》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編創的梅派青衣經典名劇之一。故事講述楚漢相爭末期,西楚霸王項羽中了韓信十面埋伏之計被困垓下(史稱「垓下之圍」),漢營隨後使出四面楚歌之計,讓漢軍在項羽紮營處周圍大唱楚歌,使得項羽士兵軍心渙散,項羽以為楚軍皆投降劉邦,大勢已去。項羽於是唱起「垓下歌」在營帳中擺下酒宴與虞姬同飲作別,虞姬也為項羽舞劍,舞罷便自刎殉情。悲傷不已的項羽後殺出重圍,鏖戰後逃至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江邊。
此劇原名《楚漢爭》,根據崑曲《千金記》和《史記·項羽本紀》編寫而成。總共四本。1918年,由楊小樓、尚小雲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楊小樓與梅蘭芳合作。齊如山、吳震修對《楚漢爭》進行修改,更名為《霸王別姬》。
劇本創作過程
[編輯]齊如山依據明代沉采所編《千金記》傳奇,與一九一八年由桐馨社的楊小樓、錢金福、尚小雲、高慶奎共同編演的《楚漢爭》劇本,完成霸王別姬初稿,原為二十多場,後經吳震修協助刪減,以霸王打陣和虞姬舞劍為重點場子。演出後持續調整,至一九三六年已減到十二場,解放後減到八場。[1]
重點欣賞橋段
[編輯]《虞姬舞劍》
[編輯]虞姬舞劍是《霸王別姬》中重點欣賞段落。此段落使用的配樂是源自崑曲《思凡》裏富含節奏感的【夜深沉】曲牌,梅蘭芳為此特地向武術老師學習太極劍以及太極拳。部分動作從《群英會》的舞劍和《賣馬》的耍鐧擷取元素,因此在首演當時有小報副刊評「虞姬寶劍舞如叔寶之鐧,嫦娥花鋤掄如虹霓之槍」。在霸王唱出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後,虞姬便對霸王說:「大王慷慨悲歌令人淚下,待妾歌舞一回,聊以解憂如何。」此一提議奠定虞姬舞劍在劇情發展脈絡上作為表演特性,因此以梅蘭芳設計時以京劇舞蹈動作輔以武術。[1]
首演名單
[編輯]角色 | 演員 |
---|---|
項羽 | 楊小樓 |
虞姬 | 梅蘭芳 |
虞子期 | 姜妙香 |
項伯 | 許德義 |
周蘭 | 李壽山 |
鍾離昧 | 遲月亭 |
劉邦 | 李鳴玉 |
韓信 | 王鳯卿 |
彭越 | 錢金福 |
李左車 | 汪金林 |
大纛 | 傅小山 |
張良 | 甄洪奎 |
陳平 | 扎金奎 |
樊噲 | 方洪順 |
馬童 | 侯海林 |
中軍 | 焦鳳池 |
報子 | 郭春山 |
漁夫 | 柴得全 |
弟子兵 | 羅文奎、賈多才、高登雲、張瑞亭、姜玉珮、趙春錦、姜士緒、福少田 |
宮女 | 王桂山、董玉林、胡長泰、朱得祿、姜連彩 |
藤牌 | 陶玉樹、張棟、杜明、陶玉政 |
漢將 | 劉硯亭、王玉吉、丁永利、袁增幅、陳椿鈴、楊中和 |
參考來源:舞台生活四十年[1]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舞台生活四十年.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7: 412. ISBN 978-988-836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