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亞)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 |
---|---|
巴伐利亞公爵 | |
統治 | 1597年10月15日 — 1623年2月25日 |
前任 | 威廉五世 |
巴伐利亞選侯 上普法爾茨選帝侯 | |
統治 | 1623年2月25日 — 1651年9月27日 |
繼任 | 斐迪南·馬利亞 |
出生 | 17 April 1573 慕尼黑 |
逝世 | 1651年9月27日 英戈爾施塔特 | (78歲)
安葬 | |
王朝 |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
父親 | 威廉五世 |
母親 | 洛林的芮內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簽名 |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1573年4月17日—1651年9月27日),1597年至1623年任巴伐利亞公爵,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幼支)成員,1623年三十年戰爭期間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英明能幹的強大君主,任內曾積極領導反宗教改革,創建天主教聯盟,又在領地內建立君主專制。三十年戰爭期間他佔領普法爾茨選侯國,奪取了上普法爾茨地區。戰後,卡爾一世·路德維希雖然恢復了普法爾茨選帝侯的席位,但巴伐利亞也晉升為新的選帝侯,成為巴伐利亞選侯國。他是巴伐利亞史上最偉大、最有成就的君主,有時候被稱為「偉大者」(The Great)。
治績
[編輯]當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於1597年繼承巴伐利亞公國時,公國正深受債務問題與社會動盪的困擾,但在十年充滿熱情的統治後,公國有了顯著的改變。財政和司法系統被重組,一個由公務員和國民衛隊組成的階級開始形成,還獲得了幾個小地區的統治權。其結果便是產生了一個統一且富有秩序的公國,馬克西米利安公爵證明自己是德意志最果斷、最有能力的君主,他成功剝奪其境內封建貴族的政治權力,建立強橫的絕對君主制,又把稅收增加一倍。公國的繁榮使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能夠在1609年將舊教的德意志諸侯組織起來,成立「天主教聯盟」,與新教同盟激烈的對立之後,他終在三十年戰爭大展拳腳:在戰爭的初期階段,組織起2.4萬傲視群邦的強大軍隊,成功奪取上普法爾茨領土和選帝侯的地位,這些是從1356年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分家以來一直由長系分支持有的上普法爾茨和選帝侯的地位。
儘管其後新教瑞典軍和反奧的法軍加入三十年戰爭而使天主教軍呈劣勢,但最終在1648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仍簽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保住了他的戰果。但整個巴伐利亞,尤其是北部地區,在三十年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譬如1632年瑞典人的入侵,以及1647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對烏爾姆條約的背棄,都使得巴伐利亞的土地飽受法國軍和瑞典兵的蹂躪,讓他原本富強的公國經濟受害頗巨。30年戰後,他進行了三年的財政、軍事重建計劃,讓公國逐漸恢復元氣。當選帝侯於1651年在英戈爾施塔特逝世時,已留下了一個空前強盛的公國:三十年戰爭中得到的上普法爾茨使巴伐利亞各個領地更為緊湊;選帝侯的地位大大增強了巴伐利亞的影響力,公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數十年內最強大的純種德意志邦國。這使得公國得以在歐洲政治內部衝突中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在過去的四百年中都未曾有過。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亞) 出生於:1573年4月17日逝世於:1651年9月27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者: 威廉五世 |
巴伐利亞公爵 其後為 巴伐利亞選侯 1597年–1651年 |
繼任者: 斐迪南·馬利亞 |
前任者: 腓特烈五世 |
上普法爾茨選帝侯 1623年–1648年 |
併入巴伐利亞選侯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