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壽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壽祺
霞浦一中校園內的黃壽祺塑像
之六
六庵
出生1912年9月
 中國福建省霞浦縣小南區(今霞浦縣鹽田畲族鄉
逝世1990年7月28日(78歲)
 中國福建省福州市
職業易學家、教授
國籍 中華民國(1912-1928)
 中華民國(1928-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90)
民族漢族

黃壽祺(1912年9月—1990年7月28日),之六六庵,男,福建霞浦人,中國易學專家,曾任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副校長。[1][2][3]

生平

[編輯]

黃壽祺是霞浦縣鹽田人,祖籍寧德縣石堂村(今寧德市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民國元年生於清末秀才家庭。

教育經歷

[編輯]

民國十七年(1928年)畢業於福建省立第三中學[4],考入福州第一高級中學。在中學念書時受老師影響,對地方文獻和桐城派古文發生興趣,以大部分課餘時間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和哲學。次年赴北平考入中國大學文科預科,民國24年(1935年)畢業。[5][6]

抗日戰爭前

[編輯]

1935年秋,回鄉任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今霞浦一中)教導主任兼文史教員,因表揚進步學生陳子英批評時任縣長張燦的作文,激怒縣長,被枉加罪名,下令學校解聘。後復返北平,擔任嵩雲中學國文教員。[5]

抗日戰爭時期

[編輯]

民國25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將領宋哲元考選北平天津保定各大學畢業生,培養抗日幹部。他報名投考,錄取後到南苑受軍訓4個月,期間,還為訓練班主任佟麟閣副軍長講解《周易》的哲學原理。受訓畢,分配在冀察綏署參謀處當文職人員,期間先後3次寫信與業師尚秉和討論《周易》。後蘇聯科學院院士舒茨基博士,以黃、尚論答《周易》書函合稱《與尚節之先生論易三書》,收入所著《變化的書》作為研究《周易》的參考文獻目錄。[5]

民國26年發生七七事變,佟麟閣副軍長抗日陣亡,二十九軍南撤,他滯留北平,先在嵩雲、燕冀兩中學教古文,後應邀回中國大學國學系任講師。時值日本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組織中日學者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尚秉和吳承仕等受聘參加撰寫。他在教學之餘,協助吳、尚撰寫外,還自寫《易》類提要30篇,《禮》類提要60多篇,整理《易類提要目錄》1冊。民國29年,日本學者橋川時雄編撰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鑒》,稱他治《易》「精苦刻銘」。[5]

民國30年冬返閩,先後在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國立海疆學校任副教授、教授兼國文科主任,講授《左傳》、《詩經》、《楚辭》、《莊子》、《史記》、《漢書》等專著及文字學、訓詁學、歷代散文選、詩歌選、詞曲選、國文教材教法等10多門課程。[5]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1950年秋,師專改福建師範學院,黃壽祺任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1953年,中文系改設工作組,改任組長。1956年復系,再任系主任。1958年以來,因政治運動和研究古代文學研究中存在「左」的傾向,故他對學術著作頗有顧慮。[5]

1963年10月1日,應邀參加天安門觀禮,11月,參加中國科學院第四次擴大會議,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接見。「文革」期間,被停職審查,1970年2月下放周寧縣農村。1972年秋,福建師院恢復,他調回學校,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79年,升任副校長,兼碩士研究生導師。1981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6]

1990年春,他應邀赴美國考察,歸來發現胃癌,同年7月28日病逝,終年78歲。[6]

著作

[編輯]

著有《六庵詩選》、《易學群書平議》、《楚辭全譯》、《周易譯註》、《周易研究論文集》1-4輯(後三書系與人合著或合編)等專著和《從易傳看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易學之門庭》等專稿。

故居

[編輯]

黃壽祺的故居位於霞浦縣鹽田畲族鄉中街,建於清咸豐甲寅年(1854年),房屋坐北朝南,是一座佔地697.5平方米,建築面積585.9平方米的傳統民居。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汝信,易克信主編.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88: 1075. 
  2.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3. ^ 徐為民編. 中国近现代人物别名词典. 瀋陽: 瀋陽出版社. 1993. 
  4. ^ 霞浦一中百年校慶籌備辦公室. 福建省霞浦一中校友名录. 霞浦縣. 2002年: 第17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黄寿祺_霞浦当代人物专题. ren.bytravel.cn. [2020-03-18]. 
  6. ^ 6.0 6.1 6.2 霞浦縣, 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霞浦县志. 北京: 北京地方出版社. 1999: 1174. ISBN 78012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