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34年德國全民公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4年德國全民公投
1934年8月19日

通過這項法案後,
國家總統的職位將和總理的職位合併。
所有總統之前的職權都將移交給總理阿道夫·希特拉,
他在之後會指定他的接班人
身為德意志人民,
你是否支持這項法案?
結果
票數 %
同意 38,394,848 89.93%
不同意 4,300,370 10.07%
有效票 42,695,218 97.99%
無效或空白票 873,668 2.01%
總票數 43,568,886 100.00%
已登記選民/投票率 45,552,059 95.65%

1934年德國全民公投是指於1934年8月19日[1],即前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去世後的第17天,舉行的投票。德國納粹黨政府舉行這次公投是為了將總統總理合併為元首,進而給予阿道夫·希特拉更大的權力。為使提案通過,納粹黨對符合投票條件的選民進行了大範圍、大規模的恐嚇。但希特拉依然將大量的贊同票作為民眾支持的象徵。實際上,希特拉早在前總統興登堡去世後就已經獲得了與元首等同的權利,全民公投只是為了使他的行為合法化。此次全民公投以接近90%的支持率通過,之後希特拉獲得了「元首和總理」(德語:Führer und Reichskanzler)的頭銜。

背景

[編輯]
印有「支持元首!」的橫幅。

8月1日,在總統興登堡奄奄一息的時候,德國國會表決通過了《德意志帝國國家元首法》。該法合併了總統和總理這兩個職位。在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武裝部隊總司令維爾納·馮·勃洛姆堡命令所有魏瑪防衛軍士兵宣讀希特拉誓詞來向希特拉個人宣誓。

當興登堡總統於5月口述他的遺囑時,他聲明他希望希特拉能夠恢復君主制,即德國復辟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室霍亨索倫王朝。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英語Oskar von Hindenburg將這封遺囑交給了副總理弗朗茨·馮·帕彭,後者在8月14日轉交給了希特拉。8月15日,希特拉將遺囑公開,但並沒有提及興登堡總統有關恢復君主制的遺願。

全民公投的進行

[編輯]
8月1日提出的德意志帝國國家元首法。

全民公投的選票上印有這樣的問題:

「通過這項法律後,國家總統的職位將和總理的職位合併。所有總統之前的職權都將移交給總理阿道夫·希特拉,而他也會指定他的接班人。身為德意志人民,你同意這項法律嗎?」

為了通過這項法律,政府採取了大規模的恐嚇和作弊行為。例如在投票站駐紮衝鋒隊成員,並強迫政治團體前往投票站公開投票。在某些地區,納粹黨成員通過移除投票間或是在入口處懸掛「只有叛徒進入這裏」的條幅的方式來阻止不記名投票。此外,許多選票被預先填寫為贊成票,同時很多廢票和反對票也被記為贊成票。某些地區的選票數量甚至大於該地區可以參加投票的選民數量。[來源請求]

1933年全民公投英語German referendum, 1933的情況類似,在有大量猶太人波蘭人和其它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反對票或廢票。納粹領導層認為這些地區產生的不利結果都是預料之中的,他們將投票結果作為這些地區不忠於德意志帝國的證據。這次公投是猶太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被允許參加的最後一次全民公投,他們之後被紐倫堡法案剝奪了公民權。[來源請求]

因為1933年漢堡的支持相對微弱,希特拉宣佈在1934年8月17日全國放假,以便他能夠直接向430萬台已註冊收音機前的德國人民發表講話。

結果

[編輯]

東普魯士對此次公投的支持率最高,根據官方統計有96%的贊成票。[2]城市地區的支持率最低,其中漢堡尤為明顯。在那裏,只有不到80%的贊成票(共有20.4%的反對票)。在亞琛,有18.6%的反對票。在柏林,反對票佔比高達18.5%,而且每個地區的反對票比例都超過了10%。作為前共產主義據點的威丁共有19.7%的反對票。[2]政府影響了贊成票的數量。[3]因為納粹黨的種種行徑,政府的支持率低於1933年全民公投英語German referendum, 1933。在1933年公投有95%的支持率,而1934年公投只有89.9%的支持率[4],但是各個地區的票型和1933年公投類似。[2]

部分納粹領導層對公投的結果感到失望。[5]約瑟夫·戈培爾就認為這次公投是個失敗,他在日記中寫道:「最初的結果非常糟糕,之後情況才有所好轉。最終,有超過3800萬人支持元首。我本以為會有更多人!天主教徒辜負了羅森伯格!」[6]但歷史學家伊恩·克肖不僅解釋了政府在公投過程中的操控,他還評論這個結果「反映了希特拉有着來自大部分滿腔熱血的德國人的支持。」[5]

選擇 數量
%
贊成票 38,394,848 89.93
反對票 4,300,370 10.07
無效票/空白票 873,668 2.01
總計 43,568,886 100
已註冊選民/投票人數 45,552,059 95.7
來源: Nohlen & Stöver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 Nohlen and P. Stöver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p. 762, ISBN 978-3-8329-5609-7.
  2. ^ 2.0 2.1 2.2 Arnold J. Zurcher. The Hitler Referend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35, 29 (1): 91–99. doi:10.2307/1947171. 
  3. ^ Richard J. Evans.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1933–1939. London: Penguin. 2006: 110. ISBN 9780141009766. 
  4. ^ H. A. Winkler (2006), Germany: The Long Road West, Volume II (1933–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8–39.
  5. ^ 5.0 5.1 Ian Kershaw. Hitler, 1889–1936: Hubris. London: Penguin. 1998: 526. ISBN 9780140133639. 
  6. ^ Markus Urban, The Self-Staging of a Plebiscitary Dictatorship: The NS-Regime Between 'Uniformed Reichstag', Referendum and Reichsparteitag, Ralph Jessen; Hedwig Richter (編), Voting for Hitler and Stalin: Elections Under 20th Century Dictatorships, New York: Campus Verlag: 43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