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護城河(2012年)。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期間,北京東南護城河水位超出附近地面1米,形成地上河[1][2]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是指1963年8月發生在中國海河流域的一場特大洪災,部分中小型水庫潰壩北京部分地區被淹、天津被困,被認為是海河流域歷史上最嚴重的洪水災害之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3][4][5]。其中北京市死亡35人,上萬間房屋倒塌,全市工業損失超1千萬元人民幣朝陽海淀豐臺3個近郊區淹地30萬畝[1]河北省(包括當時省會天津市)104個縣受災,死亡5,119人,受災人口2,246萬,倒塌房屋1,270萬間,經濟損失數十億元[1][4]。此次洪災過後,北京市制定了「市區防洪排水標準」,沿用至今[1][2]

特大暴雨

[編輯]
北京故宮午門東側護城河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的主要成因是「西南暖濕氣流和颱風共同影響,造成全流域大範圍的降雨」[3]。據《20世紀中國水旱災害警世錄》記載:海河流域的這場大暴雨,強度之大、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總降水量之大,均達到海河流域有文字記載以來的頂峰[3]。降雨從1963年8月1日起至10日終止,絕大部分暴雨集中在2日到8日[3][6][7]。七天累積降雨量大於1,000毫米的面積達15.3萬平方公里,其中海河南部的暴雨中心七天降雨量高達2,050毫米,創中國大陸七天累計實測雨量最大紀錄[3][6][7]

  • 1963年8月8日早,北京地區開始降雨,9日凌晨雨量驟然增大。至9日早上8時,北京松林閘地區的24小時降雨量達到了325毫米(24小時以內降水量超過200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級別[8]),而朝陽區來廣營地區24小時降雨量為464毫米,超過北京市平均年降雨量的2/3。雨量超過200毫米的地區面積超過2,400平方公里。北京城區、近郊區河道漫溢,護城河水位超過歷年最高水位,其中東南護城河水位超出附近地面1米,形成地上河。與護城河連通的93處下水道中,62處被水淹沒。護城河以內,600公頃的積水面積無法下泄,積水深度達到0.3米至1.5米。市內公共交通全部癱瘓。永定河則出現4年來最大洪峰。[1]
  • 此外,暴雨造成海河上游40多條支流相繼山洪爆發,海河南系漳衛子牙大清河同時發生大洪水,大小支流頻頻漫決,部分中小型水庫潰壩,洪水通過京廣鐵路進入平原地區,直逼天津城[3]。直到9月下旬,圍困天津的水位才全部回落[1]

受災情況

[編輯]

根據1986年的《海河流域補充規劃》記載,此次海河特大洪災總計淹沒農田6,600萬畝,減產糧食60億斤,棉花250萬擔,倒塌房屋1,450餘萬間,沖毀鐵路75公里,直接經濟損失約6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年河北省(包括天津市)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5倍[3]。此外,國家為救災、恢復各類設施增加開支約10億元[3]

  • 北京市:全市共有295家工廠生產受損,全部停產的達到85個,全市工業損失在1千萬元以上;農業方面,朝陽、海淀、豐臺3個近郊區淹地30萬畝,成災9.8萬畝,損失蔬菜1億斤、糧食1千萬斤[1]。據統計,城區和近郊區總共倒塌房屋11,016間,危險房屋20,913間,公房漏雨305,222間,庭院積水775處,影響住戶8,067戶,總計4萬餘人,死亡35人[1]
  • 河北省:104個縣、26,965個村莊受災,受災總人口達2,246萬,其中死亡5,119人,受傷43,386人(一說43,318人),災後有130萬人染病;被淹耕地5,438萬畝,房屋倒塌1,270萬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2.4億元(直接經濟損失約60億元)[1][4]

救災情況

[編輯]

1963年8月9日,北京市房山縣組織超過5萬人,先後加固、加高堤埝110餘處,長1.3萬米,安全轉移305戶、1,390人[1]朝陽區政府在威脅城區安全的南護城河左安門、東護城河東直門兩個險段現場成立搶險指揮部,組織了1,000多人的防汛搶險隊伍,分別築起兩條400多米長的土圍堰,擋住了將要漫溢的護城河,保住了城區[1]

1963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保衛天津,保衛津浦路,力爭縮小受災面積和受災程度」的救災方針[4]。依據官方報道,河北省委省政府動員了全省50萬人進行抗洪搶險,人民解放軍出動10萬人,四天之內空軍出動飛機138架次,空投各類器材、食品數萬公斤,而海軍也先後派出13艘艦艇營救受災人員[4]。天津全市先後有近100萬人參與抗洪救災,圍困天津的洪水於9月份才全部回落[1][7]

藝術作品

[編輯]

197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戰洪圖》描繪了當時天津洪災和抗災情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災難片[9]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963年京城最后一次大洪水:城内外上万房屋倒塌. 鳳凰網. 《北京日報》. 200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 
  2. ^ 2.0 2.1 1963 水漫京城. 中國新聞網. 《北京日報》、《中華文摘》. 200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第99期:海河危情--1963年天津大水纪实. 搜狐. 《假日100天》. 200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2-25) (中文). 
  4. ^ 4.0 4.1 4.2 4.3 4.4 河北党史百年百事(53)|1963年河北抗洪. 河北新聞網. 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檔案館、河北日報社. 2021-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 
  5. ^ 中國氣象局. 盘点历史上重大的洪涝灾害. 搜狐. 201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中文). 
  6. ^ 6.0 6.1 根治海河:如许清渠溯源头(组图). 搜狐. 《天津日報》. 200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 
  7. ^ 7.0 7.1 7.2 徐雪霏. 1963:天津人民战洪水. 《天津日報》. 2021-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 
  8. ^ 六问河南特大暴雨. 科學網. 《中國科學報》. 202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中文). 
  9. ^ 鄭軍. 《战洪图》:中国最早的灾难片. 《科普時報》. 2019-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