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钟寺

坐标39°58′08″N 116°20′17″E / 39.968756°N 116.33794°E / 39.968756; 116.33794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9°58′08″N 116°20′17″E / 39.968756°N 116.33794°E / 39.968756; 116.33794

觉生寺
觉生寺山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清朝
编号4-166
认定时间1996年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原名觉生寺,因寺内存放永乐大钟,故又俗称大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始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本为皇家汉传佛教寺庙,1985年辟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为北京市文物局直属单位,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1996年,觉生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敕建觉生寺碑文》拓本,1734年

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雍正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正式获赐名觉生寺,现时觉生寺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乃由康熙十七子果亲王书写,引首钤印:奉敕敬书;落款钤印两枚:自得居士、果亲王宝。根据雍正帝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立的《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雍正帝选址西直门外曾家庄(今海淀区内)建寺,乃在于该处高朗干爽,林木佳茂,而且“右隔尘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适宜用作“寂静清修之地”。该碑文又记载,雍正帝有云“以无觉之觉,觉不生之生……所谓觉生也”,是故雍正帝为寺庙取名觉生寺,希望借佛寺“振其大觉之道,达夫正觉之旨”。

觉生寺最初为皇家佛教寺庙,到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祈雨活动一至持续至清末。觉生寺曾为清代京师最重要的寺庙之一,据清代《京师寺庙细数折》所载,京师共有寺庙291处,而觉生寺仅名列于万善殿万寿寺之后。

清朝《京师寺庙细数折》

大钟寺在清末渐渐从皇家寺庙过渡成为平民化的寺庙,除了成为修道场所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更会举行盛大庙会,并且是北京“八大传统庙会”之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大钟寺曾先后在1929年及1936年向北平市公安局和社会局进行登记,获得了礼佛的执照。

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钟寺曾在1957年10月28日被北京市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惟寺庙长年无人打理,日久失修,而且还被工厂占用,寺内除了永乐大钟尚仍留存外,其他文物一概尽失。后来文化大革命完结后,大钟寺寺内建筑凄凉破败,极需维护,北京市政府遂于1980年2月批准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后又于1984年11月批准成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始对全寺展开修缮工程,终于在1985年10月正式开放,并举行了建馆典礼。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正门

在1996年,觉生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国家保护。现时大钟寺虽已改成博物馆,但每年农历正月也会举行昔日的庙会。

建筑

[编辑]
大钟寺布局简图
大钟寺布局简图

觉生寺占地约30,000平方米,陈列馆面积约2,500平方米,而寺内现仍留存的主要建筑包括:

  1. 山门:山门两旁为影壁,门前有石狮一对,山门上有康熙十七子果亲王手书的“敕建觉生寺”匾额,额上刻有穿云飞九条。觉生寺的正门的每扇大门都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意味该寺为皇家寺庙。
  2. 天王殿:一层高硬山顶建筑。
  3. 大雄宝殿:一层高硬山顶建筑。
  4. 观音殿:一层高硬山顶建筑。
  5. 藏经楼:两层高硬山顶建筑。
  6. 大钟楼:两层高,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圆形尖顶,有“天圆地方”之意。大钟楼门口有“华严觉海”匾额,乃乾隆帝御笔手书。
  7. 鼓楼:两层高,歇山顶
  8. 九亭钟园:于1994年扩建而成,占地2,200平方米,内有钟亭九座。

上面列出的主要建筑,除了鼓楼及九亭钟园,其余皆座落于一条中轴线上,坐北朝南,连成一线。而事实上,觉生寺的中轴线稍微向西倾斜,是存有误差的。除上述建筑外,寺内亦建有僧坊等建筑物。

住持

[编辑]

由于文献散佚,故历任觉生寺住持资料并不齐全,而现时已知的住持包括:

  • 超成(生卒不详):任内曾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跪奉圣驾”。
  • 彻悟(1741年-1810年):讳际醒,字讷堂,号梦东,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起任觉生寺住持,至嘉庆五年(1800年)卸任,被公认为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 崇理杲鉴(生卒不详):曾于嘉庆及道光年间任觉生寺住持,为华严宗三十二世。
  • 海峰源亮(生卒不详):与崇理杲鉴同为华严宗三十二世。
  • 云升(生卒不详):清末民初人,曾于光绪年间主持修缮寺内的大钟楼,并叩化银两,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立功德匾额。
  • 普顺(1874年-?):1927年退任觉生寺住持,退院后仍留居于觉生寺。
  • 体仁(1899年-?):1927年从普顺接任觉生寺住持,根据文献,至少到1938年仍在任住持,是已知觉生寺的最后一任住持。

馆藏

[编辑]
馆内展示的弘治壬子年(1492年)制铜钟一只,钟面铸满经文。

大钟寺内本身的文物多已消失殆尽,故现时除了永乐大钟外,古钟博物馆内展示的钟器,都不是来自大钟寺的。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展示了中、外古钟铃共4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古钟200多件,古铃190多件,是中国现时唯一专门“以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和古钟资料、传播古钟文化知识为宗旨的专题性博物馆”[1]

大钟寺原本的天王殿现时为“历史沿革”展区,入面介绍了大钟寺的历史;原大雄宝殿辟作“战国编钟”展厅,入面安放了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原观音殿则为“佛道钟铃”展区,摆放钟、;至于原藏书楼则改为“明清精品”展区。除了上述展区外,寺内其他地方亦被辟作展馆,分别为“早期钟铃”、“钟铃铸造”、“外国钟铃”等展区,而九亭钟园内亦存放不少古钟。

大钟寺内的藏品以两代为主,亦有部分属代及民国。馆内亦有少量古代陶钟,以及外国的古钟。大钟寺内的展品多为真品,但也有少量属复制品。除了古钟以外,寺内亦摆放了一些钟板、水钵、香炉及铜像等的展品。在1992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了北京钟博智能研究所及北京钟王技术开发公司,开始自行铸造青铜仿古钟。

永乐大钟

[编辑]
世上最大佛钟-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是大钟寺内最重要的藏品,它于明朝永乐年间(约1420年-1424年)铸造,钟面及钟内壁刻满佛教经文23万多字,重46.5吨,高6.75米,钟肩外径2.4米,口沿外径3.3米,是世界最大的佛钟。永乐大钟在北京钟鼓楼以西铸锺胡同内的铸钟厂铸成后,被移送到景山以东的汉经厂安放,至万历五年(1577年)移到西直门万寿寺,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移到大钟寺,存放至今。

永乐大钟被移往大钟寺,是因为当时阴阳家有言京城“不宜有金声”,而大钟寺所在刚好座落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方位中,避免了“帝里白虎分不宜鸣钟”的禁忌。加上大钟寺位处京城以北,而北方属土,大钟属金,能取其“金土相生”之意,因此大钟寺成为存放永乐大钟的理想地方。

据悉,当年在搬运大钟时,要在沿途每隔一里挖水井一口,另要在沿途挖一浅沟,然后在冬天从水井打水,并灌于浅沟上,使浅沟结冰,接着便可将大钟由畜力拖行至目的地。拖至大钟寺后,由于大钟太大,相传当时的建筑人员遂采用堆土造山的方法,将大钟拖行至土堆上,然后才修建大钟楼的,这种建楼的方法亦可以“先安钟,后建楼”概括之。整座大钟,仅于钟钮处靠一根宽6厘米,长1的铜销子挂起,历经多年,依然安然无恙。

安放大钟的大钟楼,门前挂有“华严觉海”匾额。

挂起大钟后,整座大钟楼再盖上第二层的圆形楼顶,方告建成。这座大钟楼,第二层呈圆形,第一层呈方形,有“天圆地方”之意,而这座别称“华严钟”的永乐大钟迁入后,乾隆帝特意御笔亲书“华严觉海”匾额,挂于大钟楼门口。大钟楼建成后,整座觉生寺方告完全竣工。

自大钟搬入大钟寺后,大钟遂成为了历代皇帝祈雨的重要法器。除了农历新年以外,更有“非祈雨不鸣”的传统。至于以大钟祈雨的仪式,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告式微。

昔日,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大钟寺都会举行大型庙会,善信络绎不绝,烧香拜佛,寺内香火鼎盛。至于佛庙山门前的大片空地,则吸引商人设摊售货,货物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此外,庙会亦有杂技、戏曲和演唱等表演,并有“跑快车”(赛车)和“走马”(赛马)等活动,场面好不热闹。

永乐大钟也是庙会的焦点所在,昔日庙会有所谓的“打金钱眼”活动,是指游人登上大钟楼二楼,将铜铁抛掷到钟顶的圆洞口,如抛过圆洞口,来年将可大吉大利。在农历春节期间,大钟寺每天还会敲永乐大钟108响,以示带走佛教认为人所有的108种烦恼。现时大钟寺虽然已成为博物馆,但仍复兴了昔日的庙会,除了在每年元旦零时敲钟108响外,农历大年初一、初二和初三都会在早、午、晚敲钟,但每次只敲三响。

乾隆朝钟

[编辑]
乾隆朝钟

朝钟位于质器庄严展厅,原觉生寺观音殿。钟高2.54米,口径1.57米,重3108公斤。双龙头蒲牢纽,钟身和中间供牌上均无铭文。因钟体有各异飞龙,且钟群处铸有八个“干”卦,二者合在一起即为“乾隆”之意。钟身上每个方阵中均铸有一条高浮雕蛟龙,共二十二条。朝钟作为皇权象征会用在朝会,典礼,国家祀殿等。此钟是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古钟中最精美的钟之一[2]。据场馆介绍,乾隆帝曾将它悬于故宫午门之上。

保护

[编辑]

1957年,觉生寺成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3月11日 北京市批准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

1985年10月4日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

1996年12月27日 大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库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京科普之窗。
  2. ^ 宋子琪. 质器庄严. 大钟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0-05-01 [2024-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30).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