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徐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溥
大明太子太师兼少师兼华盖殿大学士
籍贯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字号字时用
谥号文靖
出生宣德四年(1429年)七月二十一日
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逝世弘治十二年(1499年)
直隶顺天府
配偶娶杜氏
出身
  • 景泰元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
  • 景泰五年甲戌科进士及第
著作
  • 《谦斋文录》、《徐溥文集》

徐溥(1429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直隶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景泰甲戌榜眼及第,历仕四朝,弘治初年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生平

[编辑]

徐溥生于宣德四年(1429年),自幼天资聪颖,每日将黄豆黑豆分装两瓶以自省。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会试第五十五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宪宗时,迁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年)拜礼部左侍郎,又改吏部左侍郎孝宗时,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进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1]

弘治五年,刘吉罢免,徐溥为内阁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徐溥为政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其他内阁成员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力辅政。当时,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徐溥等称不宜赏赐内臣。弘治八年,太皇太后崇王来朝,溥等与尚书倪岳谏劝阻事,明孝宗批准。之后亦上疏劝阻进军安南[2]。同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之后因年七十岁,请求退休,不予批准。后诏风雨寒暑免朝参。弘治十一年,皇太子出阁,加少师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帝眷留,久之才批准,恩赉有加。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谥文靖,赠太师[3]

徐溥天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他人有过错,均为之掩覆,并屡次调解大狱及逮系言官。明孝宗多采纳其言。人称“四朝大学士”[4]。曾拥有《清明上河图》。

家族

[编辑]

曾祖徐福,赠户部郎中。祖父徐鉴,知府。父徐琳。母何氏。具庆下。弟徐济、徐瀹、徐澍。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181》: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初,擢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进礼部尚书。
  2. ^ 明史·卷181》:弘治五年,刘吉罢,溥为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溥承刘吉恣睢之后,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同列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心辅治,事有不可,辄共争之。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溥等言:“即位以来,未尝有内降。幸门一开,未流安底。臣等不敢奉诏。”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来朝,溥等与尚书倪岳谏,帝为请乃已。占城奏安南侵扰,帝欲遣大臣往解。溥等言:“外国相侵,有司檄谕之足矣,无劳遣使。万一抗令,则亏损国体,问罪兴师,后患滋大。”于是罢不遣。
  3. ^ 明史·卷181》:三月甲子,御文华殿,召见溥及刘健、李东阳、谢迁,授以诸司题奏曰:“与先生辈议。”溥等拟旨上,帝应手改定。事端多者,健请出外详阅。帝曰:“盍就此面议。”既毕,赐茶而退。自成化间,宪宗召对彭时、商辂后,至此始再见,举朝诩为盛事。然终溥在位,亦止此一召而已。寻以灾异求言,廷臣所上封事,经月不报,而言官论救何鼎忤旨待罪者久,溥等皆以为言。于是悉下诸章,而罢诸言官弗问。溥时年七十,引年求退,不许。诏风雨寒暑免朝参。十一年,皇太子出阁,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帝眷留,久之乃许,恩赉有加。逾年卒,赠太师,谥文靖。
  4. ^ 明史·卷181》:溥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人有过误,辄为掩覆,曰:“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屡遇大狱及逮系言官,委曲调剂。孝宗仁厚,多纳溥等所言,天下阴受其福。尝曰:“祖宗法度所以惠元元者备矣,患不能守耳。”卒无所更置。性至孝,尝再庐墓。自奉甚薄,好施予。置义田八百亩赡宗族,请籍记于官,以垂永久,帝为复其徭役。
官衔
前任:
刘吉
明朝内阁首辅
1492年-1498年
继任: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