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国宗教战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国宗教战争
欧洲宗教战争的一部分

圣巴托洛缪日大屠杀
日期1562年-1598年
地点
法国
结果

法国天主教和新教势力最终妥协

参战方

胡格诺新教徒:

 法国

天主教联盟

指挥官与领导者
纳瓦拉的亨利(至1589年)
孔代亲王
英格兰王国伊丽莎白一世
苏格兰王国 詹姆斯六世
胡安娜三世
法兰西王国 凯瑟琳·德·美第奇
法兰西王国 查理九世
法兰西王国 亨利三世 
法兰西王国 亨利四世(1589年起)
西班牙帝国 腓力二世
第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一世·德·洛林
夏尔·德·吉斯
教宗西斯笃五世
萨伏依公国 卡洛·埃曼纽埃尔一世
伤亡与损失
200至400万

法国宗教战争(法语: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至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忠于圣座天主教徒胡格诺派(属于加尔文主义)。战争进行了连续八次,对当时的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在当时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瘟疫,在宗教战争中仅次于造成八百万人丧生的三十年战争[2]

1560年的法国宗教比例(估计值)[3]

  天主教(90%)
  基督新教(10%)

命名与持续时间

[编辑]

这场战争除被称作“胡格诺战争”之外,在法国国内还被称作“八次战争”或“宗教战争”以及“三亨利之战”。

战争背景

[编辑]

新教传入及反应

[编辑]
胡格诺控制区为深紫色;淡紫色为争议区或争夺区;蓝色为路德新教
“新教的教皇”─加尔文

1517年马丁路德揭起德意志宗教改革浪潮,1520年代传入法国时,当时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因为受到他人文主义之姐姐——玛格丽特·德·那瓦尔的影响,对新教思想颇有好感,也很有兴趣,譬如伊拉斯谟斯主张教会应由国王管理的论点就符合他一贯的王权扩张论。但因为法兰西斯已经在1516年和教宗签约,获得法国(高卢)教会的主教任命权,以及对教会财产课税的权力,因此法王不须像北欧君主与德意志诸侯那样,借由改信新教来没收教会产业,是故法王改宗新教的经济动机甚乏,而法国贵族更对新教思想兴趣缺缺,因此法国对新教的态度,取决于君王当时的政治动机与外交策略。

1545年梅兰多尔大屠杀,由19世纪画家古斯塔夫·多雷想像画作
1559年激进旧教的吉斯家族处死法学教授安·柏格英语Anne du Bourg (胡格诺派)

譬如1532年,为了反击当时教宗与法王死敌——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结盟,法兰西斯允许路德宗的新教徒在王宫卢浮宫外传教与布道,在国外则与反抗查理的德意志新教诸侯结盟。但在隔年1533年,因法王与教宗和好,就改用镇压的态度对待法国新教徒。甚至到了1534年10月中,因为新教徒在巴黎奥尔良昂布瓦斯等城市到处散发宣教传单,并张贴抨击弥撒的布告,甚至连王宫大门亦遭贴上,于是法兰西斯采取激烈动作——猛烈镇压,并在半年内火刑烧死了80个以上的新教徒;这场迫害的主导单位为巴黎大学神学院,设立的宗教裁判所审判粗糙,法王还建立书报检查制度、压制异端的言论出版。但法兰西斯很快就因为与新教邦国结盟而取消迫害,直到1544年他和查理五世最终缔结《克雷皮和约》之后,他才又重新迫害法国的新教徒。

路德宗在法国的影响力不强,但是自从1536年法国人加尔文移居日内瓦并以《预选说》创立加尔文宗之后,情势豹变,加尔文的思想大为盛行,被檀越称为“复活奥古斯丁”。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被誉为“新教的教皇”,加尔文积极地派出传教士,四处弘法,特别是他的母国法兰西,加尔文的各种教理问答,以其如椽大笔充分吸收信众,法国人开始兴起浪潮般的改宗运动,大多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与印刷工人、小商人及部分农民、下层教士(至16世纪中已有近十分之一的法国人皈依加尔文派),这些改宗加尔文派的人士被称为胡格诺,而庇护胡格诺派的几个中心地区,很多是贵族妇女的庄园城堡,如王姊玛格丽特·德·那瓦尔

到1547年法王亨利二世即位之后,因亨利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在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设了一个被称为“火焰法庭”的机构来审判新教徒。1555年又因为亲信洛林的枢机怂恿成功,亨利下诏各地的官员应对那些被教会判为异端的人进行惩罚,无须审查也不允许上诉。此命令因高等法院之抗议而拖到1559年方才正式实行,但很快就因亨利的死亡而使宗教迫害停顿下来。

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为争夺意大利半岛领地而进行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大量讲法语的加尔文派的传教士,因和平之故能从日内瓦来到法国传教;而西班牙的耶稣会教士也来到法国,积极煽动旧教信众去“讨伐异端”。于是自1559年开始,新教、旧教两大阵营在各自贵族、教士的领导下,敌对行动不断升级:旧教徒虐待控制区的胡格诺,胡格诺则在自己占优势的地方报复天主教会,他们冲进教堂、破坏圣像、烧毁圣物,把天主教堂改成新教教堂。虽然最高精神领袖加尔文在1561年告诫胡格诺:“应遵王法,不得越轨”,但是新旧两派的对抗越演越烈,加上欧洲宗教改革浪潮造成的新旧教日益仇视的国际情势影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终不可免。

涉及贵族一览

[编辑]

1562年至1570年

[编辑]
血腥处决昂布瓦斯阴谋者的木刻画

1560年3月,新教徒发起的昂布瓦斯阴谋激化了法国新旧教的对立,不过在1560年中,摄政的王太后凯瑟琳·德·麦地奇任命宗教宽容的洛皮塔尔掌玺大臣(相当于总理大臣),负责调和新旧教矛盾。他在三级会议上呼吁宗教宽容,颁布了宽容新教的各种诏书与法律:允许胡格诺的新教徒在城市外举行自己的宗教仪式、允许新教徒担任公职等等。但这些诏令执行时处处碰壁,使洛皮塔尔的努力付诸东流,特别是1561年开始国家权力被严重的架空,天主教三巨头——吉斯公爵蒙莫朗西公爵圣安德烈元帅组成强力同盟,不但架空王权,更在各自的势力范围疯狂镇压新教势力。

第一次宗教战争(1562年至1563年)

[编辑]
1562年的瓦西镇大屠杀,16世纪末由胡格诺出版之画作
  • 开始于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胡格诺派教徒在瓦西镇的大屠杀。吉斯家族的军队占领了巴黎,控制了王室,于是凯瑟琳王太后被迫和教宗、西班牙国王缔约,并撤销了宽容的诏书。胡格诺派遂在各省起事,并向新教阵营的英国、德意志诸侯求援;他们的两名统帅,一是孔代亲王路易一世,另一是海军大将科利尼,在奥尔良设立了指挥部。双方领袖之死以及孔代被俘,使双方都想言和。战争结束于1563年3月19日颁布的安布鲁瓦敕令,这保证了胡格诺派教徒的信仰自由,但宗教礼拜仪式只限在贵族家中及少数城镇中举行。
1562年加尔文派拆毁里昂教堂之圣像,由安托万·卡罗绘作

第二次宗教战争(1567年至1568年)

[编辑]
  • 1567年–1568年:因胡格诺教徒对一次国际性天主教阴谋感到惊恐而突然爆发。他们劝说孔代和科利尼发动政变,这些新教徒计划劫持国王、逮捕洛林的枢机,围攻巴黎。于是孔代和科利尼率新教军在巴黎城外扎营,但他们在圣但尼战役英语Battle of Saint-Denis (1567)与宫廷总管蒙莫朗西公爵打成平手(蒙莫朗西反而重伤死去)。新教军在获得一支德意志的新教军(由约翰·卡西米尔率领)增援后,转而围攻夏特尔。此时军事重镇——大城拉罗歇尔宣布皈依新教并汇集大批新教领导层(加上英国海军的支援),使王太后颇为惊慌,只得与新教徒谈判,于是第二次战争以1568年3月签订隆朱莫条约而告终,然而,这次和约仅成一次休战;是年9月,第三次战争又起。

概要

[编辑]

第三次宗教战争(1569年至1570年)

[编辑]
  • 1568年至1570年:新教徒和西方的对抗,带来了第三次战争。1568年9月,查理九世宣布废止原来有关和解、安定的诏令;加尔文派的布道人员面临被逐出法兰西的处境,而且制订计划要捉拿孔代和科利尼,但他们带着家人成功逃亡,渡过卢瓦尔河之后将家人托付给拉罗歇尔的新教军(由那瓦尔女王胡安娜三世领导并居灵魂中心),再转身投入战场。1568年11月时,荷兰省督沉默者威廉领军进入法国,想支援同阵营的新教势力,但荷兰军饷不足,很快就接受法王的津贴而退出法国。孔代在1569年的雅尔纳克战役(Battle of Jarnac)中丧生,科利尼在同年8月的蒙孔图尔(Moncontour)之战中败北。但天主教方面因财政困难,未能巩固其战果,于是在1570年8月,两方签订《圣日耳曼和平敕令英语Peace of Saint-Germain-en-Laye》,确定设立四个新教设防安全区(城堡)及自派总督、享礼拜自由等作为结束的标志。

概要

[编辑]

圣巴托洛缪日大屠杀及余波(1572年至1573年)

[编辑]

第四次宗教战争(1572年至1573年)

[编辑]
卢浮宫门外的某日早上》:穿着丧服的凯瑟琳王太后在巡视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后的积尸遍地(1880年画作)
  • 1572年–1573年:后来科利尼重得国王宠信,但仍不为王太后所喜,而且成为吉斯集团的眼中钉。1572年他遭杀害,同时爆发骇人听闻的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第四次战争因此开始,双方的对立仇恨猛烈激化。1572年王室发动著名且规模空前的拉罗歇尔之围(王军出动三万人),由比隆男爵指挥天主教军、法国王位继承人安茹公爵亨利名义上领军,但久攻不下的撤围结局,让胡格诺势力重新振作,双方在1573年7月达成暂时和解的《布罗尼协定》。

概要

[编辑]
1572年至1573年的拉罗歇尔之围,主帅安茹公爵亨利初试啼声并建立其勇于上阵的名声(1623年完成)

1574年至1584年

[编辑]

第五次宗教战争(1574年至1576年)

[编辑]

概要

[编辑]

第六次宗教战争(1576年至1577年)

[编辑]

概要

[编辑]

第七次宗教战争(1579年至1580年)

[编辑]

概要

[编辑]

第八次宗教战争(1585年至1598年)

[编辑]

三亨利之战(1587年至1589年)

[编辑]
在1588年街垒日受到巴黎人疯狂爱戴的吉斯公爵亨利

概要

[编辑]
  • 1587年10月20日:库特拉战役
  • 1588年5月12日:街垒日
  • 1588年12月23日:吉斯的亨利遇刺
  • 1589年8月2日:亨利三世遇刺

亨利四世“征服法兰西王国”(1589年至1593年)

[编辑]
1590年由巴黎的天主教市民发起的武装卫队,誓死抵抗新教国王亨利四世的包围
鲁本斯的画作:《伊夫里之战中的亨利四世》。伊夫里之战是法国宗教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此役的胜利将信新教的亨利四世推上了王位,波旁王朝随即开始。
蓬沙拉战役,法军战胜了西班牙-萨伏伊的干预军
  • 1589年时,承认亨利四世为法王的法国城市只有五个,于是亨利只得率领很少的天主教贵族与胡格诺全体,和拒绝承认新教国王的神圣同盟作战。虽然亨利四世多次于野战击败马耶那率领的神圣同盟军,但他无法攻下誓死抵抗新教徒的巴黎与各大城市(即使巴黎在围困中英语Siege of Paris (1590)饿死了4~5万人),也无力阻挡西班牙军以救援法国天主教徒为名而任意进出法国领土(1590年至1591年他常被当代欧洲第一名将——法内塞率领的优质西班牙军逼退),战争自1590年呈现胶着的状态,而整体天主教的优势总是无法逆转。此外,人民对民不聊生的宗教战争日益厌倦,同时对外国势力(西班牙)的干涉感到愤怒,于是亨利开始思考改宗天主教的可能性。
1594年3月22日,改宗后的亨利四世在巴黎民众的欢迎下入城,身后跟着1500士兵
  • 1592年6月,“摄政王”马耶那应各方之要求召开了三级会议,试图解决长期的内战和王位虚悬不决的问题。在这次新教徒抵制而缺席的三级会议中,马耶那本来想操作会议而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但天主教激进派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却打算推选马耶那的侄儿——吉斯公爵夏尔当法王(并将腓力之女伊莎贝尔公主嫁给吉斯公爵),让马耶那无比失望而放任政略派的爱国主义滋长:当时政略派英语Politique(天主教温和派)强力批判引进外国势力(西班牙)的行为是彻底卖国的卑劣行径,并获得多数议会代表的支持,于是会议转向亨利四世招手,希望亨利改信天主教来成为合法的国王。[4]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亨利四世于1593年重新加入天主教,巴黎的大门由此而为他打开。据说亨利曾说:“巴黎值得一场弥撒”,让他在1594年3月22日受到巴黎群众的欢迎而入城;当晚,西班牙驻军不得不撤出巴黎。

趋于和平(1593年至1598年)

[编辑]
1594年3月22日,遭受敌视而从巴黎撤出的西班牙陆军
  • 1593至1594年间,法国各地纷纷归附亨利四世。1595年初,巴黎高等法院勒令耶稣会修士离开法国。
  • 法西战争 (1595年-1598年)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遂在1595年和1598年挑起了战争;法王向仍在抗拒王权或处于西班牙占领下的地区发起进攻。同年6月5日,王军在丰坦弗朗赛斯战役中获得重大胜利并攻入弗朗什-孔泰。1596年1月马耶那正式降服;亨利四世以武力威胁或以优礼相待,向神圣联盟的其他首领软硬兼施,逼他们息兵求和;他更利用西班牙出现的经济危机,1597年先在亚眠围城战中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了亚眠,又在1598年和西班牙签订Vervins和约,结束法西战事。
  • 1598年3月,连抵抗至最后的神圣联盟贵族——布列塔尼总督梅尔克尔公爵也在大军进攻前向亨利投降。国王本来想对公爵铁腕惩处,但公爵将女儿许配给国王的私生子旺多姆公爵,使国王龙心大悦而宽纵了公爵,因为公爵之女是法国最富有的女继承人。

《南特敕令》(1598年)

[编辑]
亨利四世像大力士海克力斯一样征服了勒拿九头蛇(意指神圣联盟),收藏于卢浮宫

之后亨利四世通过1598年的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调解了宗教上的问题。敕令列明国内的胡格诺教徒能够享有自己的信仰自由,不受国家干扰,亦有权建造教堂及参与宗教事务。此外,他们也享有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亦可以和天主教徒一样分享同等的政治权利,可以担任各种官职,亦允许让这些教徒保有城堡及军队(总数为2.5万的常备军),以保卫自己并自理财政。然而,为了安抚天主教徒,亨利四世在签署这条敕令后,又宣布天主教为国教。

年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Hans J. Hillerbrand, Enc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4-volume Set, paragraphs "France" and "Huguenots"; Hans J. Hillerbrand, an expert on the subject, in his Enc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4-volume Set claims the Huguenot community reached as much as 10% of the French population on the eve of the 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declining to 8% by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and further after heavy persecution began once again with the Revocation of the Edict of Nantes by Louis XIV of France.
  2. ^ Knecht, Robert J. The French Religious Wars 1562-1598. Osprey Publishing. 2002: 91. ISBN 9781841763958. 
  3. ^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uguenots in France and the Atlantic Diaspora by Bertrand Van Ruymbeke, Randy J. Sparks, p. 3
  4. ^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页97

参考书目

[编辑]
  • Potter, David L. French Wars of Religion, Selected Documents. Palgrave Macmillan. 1997 [2014-07-06]. ISBN 97803121754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 Salmon, J.H.M., ed. French Wars of Religion, The How Important Were Religious Factors? (1967) short excerpt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 G. de Bertier de Sauvigny等著、蔡百铨译,《法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
  • 张芝联 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