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色布腾巴尔珠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色布腾巴尔珠尔
大清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爵位科尔沁和硕毅亲王
籍贯内扎萨克蒙古哲里木盟
原名博尔济吉特·色布腾巴勒珠尔
出生不详
逝世乾隆四十年(1775年)
配偶固伦和敬公主
亲属博尔济吉特满珠习礼 (高祖父)
博尔济吉特和塔 (曾祖父)
博尔济吉特班第 (祖父)
固伦端敏公主 (祖母)
博尔济吉特罗卜臧衮布 (父)
高宗纯皇帝弘历 (岳父)
孝贤纯皇后 (岳母)
博尔济吉特喇什纳木扎勒、博尔济吉特色旺诺尔布 (兄)
博尔济吉特鄂尔哲伊特穆尔额尔克巴拜 (子)
博尔济吉特鄂勒哲依图 (嗣孙)
博尔济吉特济克默特 (嗣曾孙)
博尔济吉特棍楚克林沁 (嗣玄孙)
博尔济吉特那苏图 (五世孙)
博尔济吉特达赉 (六世孙)
博尔济吉特旺札勒多尔济 (侄,色旺诺尔布子)

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蒙古语эфү Сэвдэнбалжир,满语转写:Septenbaljur[1],?—1775年),博尔济吉特 色布腾巴勒珠尔[2],又译色卜誊巴勒珠尔[3]色布腾班珠尔[4]色布腾班朱尔[5]色布腾珠尔布纳[6]博尔济吉特氏,谥科尔沁扎萨克亲王内札萨克蒙古科尔沁部人,清朝额驸、军事将领。

生平

[编辑]

乾隆初年,任头等台吉[3]乾隆八年(1743年),袭科尔沁部辅国公[7]。乾隆十年,任固伦额驸[8],娶固伦和敬公主[9]。乾隆十二年,任正红旗蒙古都统[10],乾隆十六年,随从南巡大臣[11]。次年,任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12],乾隆十八年,任哲里木盟副盟长[13],次年署定边左副将军[14]北路参赞大臣征准噶尔[15]。因功食双俸;后又因阿睦尔撒纳叛逃被削爵,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由其兄长色旺诺尔布承袭[16]。乾隆二十二年,任领队大臣,征伊犁[17],次年任科尔沁和硕亲王[18]、镶蓝旗满洲都统[19]。乾隆三十二年,任理藩院尚书[20]。乾隆三十三年,任镶蓝旗蒙古都统、健锐营总统大臣[21]。次年署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22],兼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总统大臣[23]等。乾隆三十五年,任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24]、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25]。乾隆三十八年,带领健锐营、火器营满洲兵征剿金川[26]四十年三月,于金川军营病故。[27][28]

家庭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Nie Chongzheng. My Views on the Recently Emerged Qing Palace Oil Portraits (PDF). 
  2. ^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 ,404
  3. ^ 3.0 3.1 高宗纯皇帝实录 ,83卷 ,(2)318-320
  4. ^ 高宗纯皇帝实录 ,255卷 ,(4)309
  5. ^ 高宗纯皇帝实录 ,305卷 ,(4)998
  6. ^ 续子不语 ,7卷 ,124
  7. ^ 清史稿校注 ,9册 ,7233
  8. ^ 高宗纯皇帝实录 ,255卷,286卷 ,(4)309,(4)732
  9. ^ 清史稿校注 ,6册 ,4816
  10. ^ 高宗纯皇帝实录 ,290卷
  11. ^ 高宗纯皇帝实录 ,382卷 ,(6)25-26
  12. ^ 清史稿校注 ,9册 , 7229-7230
  13. ^ 高宗纯皇帝实录 ,437卷 ,(6)694
  14. ^ 清史稿校注 ,9册 , 6993-6995
  15. ^ 高宗纯皇帝实录 ,478卷 ,(6)1176
  16. ^ 清朝的蒙古驸马. 草原文化网.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乾隆的女婿毅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更不省心,在新疆放跑了清王朝最危险的敌人阿睦尔撒纳,导致新疆地区陷入全面的动荡。他受到的处罚仅仅是将爵位从亲王降到公,没几年也恢复了王位。 
  17. ^ 高宗纯皇帝实录 ,530卷 ,(7)673
  18. ^ 清史稿校注 ,9册 ,7234
  19. ^ 高宗纯皇帝实录 ,569卷 ,(8)217-218
  20. ^ 清史稿校注 ,7册 , 5875-5876
  21. ^ 高宗纯皇帝实录 ,819卷 ,(10)1114
  22. ^ 高宗纯皇帝实录 ,831卷 ,(11)77
  23. ^ 高宗纯皇帝实录 ,860卷 ,(11)539
  24. ^ 高宗纯皇帝实录 ,866卷 ,(11)624
  25. ^ 高宗纯皇帝实录 ,871卷 ,(11)687
  26. ^ 高宗纯皇帝实录 ,937卷 ,(12)616
  27.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04-01-16-0061-029号,乾隆四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四川总督富勒浑奏为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病故即驰赴军营亲为料理一切事宜事。
  28. ^ 高宗纯皇帝实录 ,982卷 ,(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