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基本信息
国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
结果
总人口7,071,576 ( 3.02%)
人口最多的区沙田区
630,273
人口最少的区离岛区
141,327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短问卷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为一次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统计处在2011年6月30日至8月2日期间进行,为期34天。是次人口普查是由行政长官行政会议依据香港法例第316章《普查及统计条例》所订立的《普查及统计(2011 年人口普查)令》而进行的。这次普查将涵盖全港住户及人口,政府统计处预计有约240万个住户、710万人会接受访问。

是次普查首次引入电子问卷,长、短问卷的市民可选择在互联网回答,短问卷的市民亦可依旧选择自行填写及邮寄问卷。6月30日至7月15日为是次普查自行填报阶段,7月16日至8月2日则为统计员上门面谈访问阶段。

普查项目

[编辑]

是次普查共有项目41个,与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相同。

人口及社会特征

教育特征

  • 就学情况
  • 最高就读教育程度
  • 最高完成教育程度
  • 修读科目
  • 上课地点
  • 前赴上课地点的交通方式

内部迁移特征

  • 普查参考时刻身在何处
  • 在香港居住年期
  • 五年前居住的地方

经济特征

  • 经济活动身份
  • 行业
  • 职业
  • 是否有兼职
  • 主要职业收入
  • 兼职收入
  • 其他现金收入
  • 工作地点
  • 前赴工作地点的交通方式

房屋特征

  • 屋宇单位类型
  • 居所类型
  • 屋宇单位住用情况
  • 居所内厅房数目
  • 单位住户数目
  • 单位居住人数
  • 居所租住权
  • 租金
  • 按揭供款或借贷还款

住户特征

  • 住户类型
  • 是否住户成员
  • 与住户其他成员的关系
  • 住户人数
  • 住户结构
  • 住户收入

以上各项在斜体者为引申推出,下划线者为短问卷的项目(共12项),长问卷则普查以上所有项目。

发生事件

[编辑]
  • 在2011年7月17日普查员外勤访问阶段初期有两名普查员在大屿山梅窝进行普查时遭犬只追吠受伤送院,引起外界质疑统计处就普查员制订的安全守则和派发的预防装备是否足够[1]
  • 根据统计处初期制定的指引,统计员外勤时可与另一名同事实行伙伴同行互相照应,唯当需要进行上门访问时则只限一人[2]。在同年7月下旬,有传媒报导指二名女普查员单独上门家访时遭非礼,并认为统计处刻意隐瞒事件[3]。及后有立法会议员和中学校长促请统计处推行“孖咇制”(即两名普查员同时入屋进行家访)以策安全,最终统计处宣布由7月24日起所有普查员须实施“孖咇制”[4][5]

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的主要分别

[编辑]

与上一次人口普查(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比较,是次人口普查的特点如下:

  • 是次人口普查改于7月进行,有别于昔日的3月,因此学校再没有需要设立“人口普查假期”。
  • 须作答长问卷的住户比例由2001年的七分之一降至是次的十分之一。
  • 是次人口普查首次容许住户透过互联网作答问卷。

调查结果

[编辑]

普查结果显示2011年香港总人口为7,071,576人,其中6,859,341人为常住居民、212,235人为流动居民;男性3,303,015人 (46.7%)、女性3,768,561人 (53.3%)。

人口金字塔 (2011年普查)
男性年龄女性
519 
100+
1,371 
2,221 
95-99
7,866 
10,013 
90-94
24,347 
27,948 
85-89
51,054 
62,329 
80-84
83,753 
96,971 
75-79
108,180 
116,735 
70-74
113,705 
121,521 
65-69
112,779 
205,146 
60-64
204,420 
253,910 
55-59
259,159 
312,775 
50-54
324,920 
295,306 
45-49
356,429 
242,651 
40-44
330,028 
234,489 
35-39
328,117 
225,760 
30-34
324,245 
229,498 
25-29
304,617 
221,713 
20-24
229,828 
217,262 
15-19
206,431 
170,908 
10-14
160,208 
125,843 
5-9
117,366 
129,497 
0-4
119,738 

地区别人口

[编辑]
香港人口密度 (2011年)
排名 地区 2011年普查 2006年普查 变化率
1 新界 3,691,093 3,573,635 3.3%
2 九龙 2,108,419 2,019,533 4.4%
3 香港岛 1,270,876 1,268,112 0.2%
4 水域 1,188 3,066 -61.3%
 香港 7,071,576 6,864,346 3.0%

种族别人口

[编辑]

在2011年,93.6%的人口 (即662万人) 是华人。在45万非华裔人口中,最多的是印尼人、菲律宾人及白人。

排名 种族 2011年普查 占总人囗 % 2006年普查 占总人囗 % 变化率
1 华人 6,620,393 93.62% 6,522,148 95.01% 1.5%
2 印尼人 133,377 1.89% 87,840 1.28% 51.8%
3 菲律宾人 133,018 1.88% 112,453 1.64% 18.3%
4 白人 55,236 0.78% 36,384 0.53% 51.8%
5 混血 29,001 0.41% 18,092 0.26% 60.3%
6 印度人 28,616 0.40% 20,444 0.30% 40.0%
7 巴基斯坦人 18,042 0.26% 11,111 0.16% 62.4%
8 尼泊尔人 16,518 0.23% 15,950 0.23% 3.6%
9 日本人 12,580 0.18% 13,189 0.19% -4.6%
10 泰国人 11,213 0.16% 11,900 0.17% -5.8%
11 其他亚洲人 7,038 0.10% 7,851 0.11% -10.4%
12 韩国人 5,209 0.07% 4,812 0.07% 8.3%
13 其他 1,335 0.02% 2,172 0.03% -38.5%
  • 【其他】包含黑人、拉丁美洲人等。

惯用语言

[编辑]

广州话是5岁及以上人口在家中最常用的语言,比例为89.5%,和2006年的水平 (90.8%) 相若。普通话、印尼语与菲律宾语的使用人口则有显著成长;其他中国方言使用人口则逐年衰退。

5岁及以上惯用语言别人口
排名 语言 2011年普查 2006年普查 变化率
1 广州话 6,095,213 6,030,960 1.1%
2 英语 238,288 187,281 27.2%
3 普通话 94,399 60,859 55.1%
4 福建话 78,279 81,995 -4.5%
5 客家话 62,340 70,445 -11.5%
6 潮州话 45,307 50,793 -10.8%
7 四邑话 28,776 20,890 37.8%
8 上海话 18,496 18,878 -2.0%
9 印尼语 18,118 9,038 100.5%
10 菲律宾语 16,460 7,406 122.3%

教育程度

[编辑]
15岁及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最高就读程度 2011年普查
人数 %
未受教育、学前教育 391,731 6.3
小学 1,028,248 16.5
初级中学 1,119,633 17.9
高级中学、预科 2,005,373 32.1
专上 (文凭、证书) 310,553 5.0
专上 (副学位) 270,695 4.3
大学 (学士学位) 832,503 13.3
大学 (深造课程) 289,280 4.6
总计 6,248,016
中学及以上 4,828,037 77.3
专上教育 1,703,031 27.3

工作状况

[编辑]
行业 2011年普查
人数 %
农业及渔业 4,504 0.1
采矿及采石业 190
制造业 142,973 4.0
电力及燃气供应/自来水集取、处理及供应 22,497 0.6
建造业 275,517 7.8
进出口、批发及零售业 805,269 22.7
运输、仓库、邮政及速递服务业 316,597 8.9
住宿及膳食服务业 278,939 7.9
资讯及通讯业 116,757 3.3
金融及保险业 219,564 6.2
地产业 135,878 3.8
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 171,763 4.8
行政及支援服务业 154,434 4.4
公共行政 106,643 3.0
教育 178,097 5.0
医疗保健及社工活动 169,469 4.8
艺术、娱乐及休闲服务业 59,115 1.7
其他服务业 103,296 2.9
家庭住户内部工作活动 285,251 8.0
享有治外法权的组织及团体 1,028
15岁以上工作人口 3,547,781
第一级产业 4,504 0.1
第二级产业 441,177 12.4
第三级产业 3,102,100 87.4

移民与外国人

[编辑]

在香港本地出生的人口占60.5%,而在香港以外地方出生的人口占39.5%,显示移民是香港社会的重要成分,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最多 (31.0%),其次是印尼、菲律宾与澳门。

出生地别人口
排名 出生地 2011年普查 2006年普查 变化率
1  香港 4,278,126 4,138,844 3.4%
2 中国 中国内地 2,190,973 2,215,780 -1.1%
3  印度尼西亚 170,134 129,227 31.7%
4  菲律宾 134,078 113,213 18.4%
5  澳门 61,846 68,463 -9.7%
6  印度 24,697 17,287 42.9%
7  英国 20,986 16,962 23.7%
6  泰国 18,045 18,427 -2.1%
9  美国 16,513 12,722 29.8%
10  台湾 15,098 14,713 2.6%

在2011年,有91.8%的人口,即约649万人口是中国籍,而永久居留地是香港;另外,1.4%人口的国籍是中国籍,而永久居留地不是香港。余下较多居港人口的国籍是印尼、菲律宾及英国。

国籍别人口
排名 国籍 2011年普查 2006年普查 变化率
1  中国 6,586,576 6,460,273 2.0%
2  印度尼西亚 137,403 110,576 24.3%
3  菲律宾 135,081 115,349 17.1%
4  英国 33,733 24,990 35.0%
5  印度 26,650 17,782 49.9%
6  巴基斯坦 17,253 10,256 68.2%
7  美国 16,742 13,608 23.0%
8  澳大利亚 15,949 10,190 56.5%
9  尼泊尔 15,943 15,845 0.6%
10  泰国 14,211 16,151 -12.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人口統計出意外 事發大嶼山梅窩 六惡狗追噬 兩普查員墮坡. 苹果日报. 2011-07-18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2. ^ 政府统计处. 統計員工作手冊. 政府物流服务署. 
  3. ^ 兩女普查員疑先後被非禮 統計處長否認刻意隱瞞. 苹果日报. 2011-07-26 [2011-08-21]. 
  4. ^ 議員校長促普查員孖咇入屋. 明报. 2011-07-22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5. ^ 人口統計員即日實施孖咇制. 苹果日报. 2011-07-24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