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垅社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7月31日) |
后垅社是道卡斯族后垅五社之一,位在台湾苗栗县后龙镇龙津里的南社和田厝。后龙镇之名称乃源自此社。
名称由来
[编辑]“后垅”一词之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 道卡斯族社名,原名“雅斯社(Yass)”或“阿兰社(Auran)”,尔后于清治时期康熙年间入垦的汉人将“阿兰”之音讹转为“后垅”并藉以称其地。
- “垅”即指长条状丘垄之地,而“后垅”即后边有丘垄之村庄。
- “后垅”为当地原住民对汉人之称呼,又做“凹浪”,以台语之义即是无用之人。
另外,《清乾隆年间舆图》对此地有三种称呼:“後垅社”、“后垅社”、“后垅庄”。而其中的“南社”又称“南势社”[1]。
历史
[编辑]- 1694年(康熙33年),《台湾府志》已有“后垅社”之记载。《诸罗县志》亦有记述:“后垅港在后垅社前,港面甚阔,商船到此载脂麻。”
- 1764年(乾隆29年),设立后垅堡。
- 清乾隆年间,后垅社总通事李马力曾在田厝设立文武社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