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祺 (香港电影人)
李寿祺(1920年8月14日—2004年12月31日),原名李海明,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于新加坡[1],二十世纪香港电影从业者,曾担任编剧、导演等岗位,后长期担任特约演员,并积极争取特约演员权益。1970年代后期参与电视演出,后曾移居东南亚。父亲靓元亨为粤剧名伶。
生平
[编辑]李海明生于新加坡,学名李泽材。其父靓元亨为粤剧名伶,早年跟随父亲在香港、广州两地来回居住,曾于广州市立第三职业学校修读美术制图科。1936年,李海明冒名顶替一个名为李寿祺的人,入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自此便一直使用李寿祺为名。他从军校毕业后担任军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排长,后曾于税局工作。[1]
1949年移居香港,因与导演珠玑是旧识而加入当地电影界。早期主要追随珠玑及另一导演陈皮,从事场记、副导演、编剧等幕后工作,并兼任特约演员。1955年首次执导电影《紫霞杯》 [注 1],其后多与他人联合执导,独立执导作品亦有数部。[1]
后因感到导演工作压力过大,决定专注从事特约演员,演出了大量电影。他也是为特约演员争取合理权益的“香港电影演员影业公司”(成立于1960年代)之活跃成员[1][3]。李寿祺多演出富豪或奸角[4],最知名的角色是在《如来神掌》(1964年)中饰演大反派“三绝掌”中的赤炼人魔冉九洲[1][5]。
曾与其他十位主要从事制片、剧务等幕后职位的电影工作者,包括林甦、关秀天、温胜、李江、江曼、关志中、赵英魂、郭少泉、黎波、周忠,结拜为“十一斧头”。[5]
1968年至1977年期间成为邵氏兄弟公司旗下合约演员[1][4]。后进入电视界,与丽的电视签了两年演员合约,约满后以自由身演员身份游走于电影界与电视界。[1]
1984年有报道指他已移居马来西亚,在当地开办娱乐公司安排香港艺人前往演出[6],同年又有报道指他在新加坡的电视台工作。[7]
2004年12月31日,于香港病逝。[1]
幕后作品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
年份 | 作品名称 | 职务 |
---|---|---|
1950 | 花王之女 | 书幕[1] |
缘尽今生 | 场记,兼任演员[1] | |
1952 | 飞来艳福 | 编剧[8]:423 |
新夜吊白芙蓉 | 编剧[8]:476 | |
吕布戏刁婵 | 编剧[8]:501 | |
火烧阿房宫 | 编剧[8]:518 | |
歌王美眷 | 编剧[8]:529 | |
歌唱十二钗 | 编剧、副导演[8]:533 | |
晨妻暮嫂 | 编剧[8]:553 | |
1953 | 火网梵宫十四年 | 编剧[9]:12 |
行正桃花运 | 编剧[9]:32 | |
1954 | 桃红柳绿燕嬉春 | 编剧[9]:43 |
蝴蝶夫人 | 编剧[9]:53 | |
乞米养状元 | 编剧[9]:57 | |
夜吊秋喜 | 编剧[9]:58 | |
情贼沙三少 | 助导[9]:63 | |
夜祭金娇 | 编剧[9]:73 | |
1955 | 歌唱罗卜救母 | 编剧[9]:78-79 |
缫丝女 | 编剧[9]:79 | |
鸿运喜当头 | 编剧[9]:82 | |
鸾凤换香巢 | 编剧(与蓝菲合编)[9]:84 | |
陈姑追母 | 编剧(与蓝菲合编)、副导演[9]:85 | |
癫婆寻仔 | 编剧、副导演[9]:88 | |
苏小妹三难新娘 | 编剧[9]:88 | |
狡妇疴鞋 | 编剧、副导演[9]:89 | |
姑嫂情深 | 编剧(与蓝菲合编)[9]:91 | |
璇宫春色 | 编剧[9]:97 | |
梁宽与林世荣 | 编剧[9]:98 | |
危城鹣鲽 | 助导[9]:101 | |
花都绮梦 | 副导演[9]:102 | |
紫霞杯 | 导演[9]:104 | |
菱花梦 | 导演(与林川合导)[9]:113 |
家庭
[编辑]- 长子李国庆,1968年有其结婚的报道。[10]
- 次子李国强,曾在导演张彻手下担任副导演[1],后曾担任导演[11]。
- 幼子李国维,曾任童星。[1]
- 幼女李国香,1967年有李寿祺寓所被匪徒行劫的报道,当时她抵抗劫匪而受伤。[12]
备注
[编辑]- ^ 按《紫霞杯》片头,导演只有李寿祺一人,但屡有错误记载。香港影库及香港电影资料馆的个别文献[2]误将罗宝生也列作导演之一,他的职务当为撰曲,从未担任导演。《香港导演大全1941-1978》网页版明言《紫霞杯》是李寿祺首部独立执导作品,但作品列表中也误将“联合导演:林川”置于《紫霞杯》一列[1],与林川联合执导的,实为下一列的《菱花梦》。
参考文献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李壽祺 LEE Sau Kei (1920-2004). 香港电影导演大全1914-1978. 香港电影导演会. [2024-06-22] (中文(香港)).
- ^ 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戲曲電影片目 (PDF).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04-09-07 [2024-06-23] (中文(香港)).
- ^ 善农. 按王瑞祺、陈子良访问李寿祺内容整理. 憔悴江南老客星. 电影双周刊. 1983-02-09, (105): 22-24.
- ^ 4.0 4.1 康清. 江雪再入廠拍初歸新抱 馬笑英李壽祺邵氏羅致. 工商晚报. 1968-04-18: 3 [2024-06-22] (中文(香港)).
- ^ 5.0 5.1 连民安; 吴贵龙 (编). 六十年代影圈結誼憶往. 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 香港: 中华. 2016: 224–225. ISBN 978-988-8420-06-3.
- ^ 本港粵語片甘草演員 李壽祺落籍馬來西亞 組公司邀藝人走埠. 华侨日报. 1984-02-22: 第六张第二页 [2024-06-22] (中文(香港)).
- ^ 李壽祺力邀赴星 梁漢威昨招待記者 感謝劉洵夫婦跨刀. 华侨日报. 1984-07-30: 第四张第三页 (中文(香港)).
- ^ 8.0 8.1 8.2 8.3 8.4 8.5 8.6 傅慧仪 (编). 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 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00. ISBN 962-8050-08-7 (中文(香港)及英语).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郭静宁 (编).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 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03. ISBN 962-8050-18-4 (中文(香港)).
- ^ 李壽祺 新翁之喜. 华侨日报. 1968-03-09: 第四张第四页 [2024-06-22] (中文(香港)).
- ^ 李壽祺之子國强 導演殺手龍虎鬥. 华侨日报. 1979-03-07: 第六张第二页 [2024-06-22] (中文(香港)).
- ^ 導演李壽祺之女抗賊受傷 藉詞送禮行刧 匪徒被囚五年. 工商日报. 1967-03-21: 5 [2024-06-22]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