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癣菌病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0年2月21日) |
皮癣菌病 Dermatophytosis | |
---|---|
又称 | Ringworm, tinea |
脚上的皮癣菌病 | |
症状 | 皮肤发红、发痒、脱屑圆形皮疹[1] |
类型 | dermatomycosis[*]、癣、真菌病、疾病 |
病因 | 真菌病[2] |
风险因素 | 公共淋浴,有肢体接触的运动、过度出汗、与动物接触、肥胖以及免疫功能低下[3][4] |
诊断方法 | 基于外观和症状、微生物培养、显微镜检[5] |
鉴别诊断 | 皮肤炎、银屑病、玫瑰糠疹、花斑癣[6] |
预防 | 保持皮肤干燥,不要赤脚走路,也不要共用个人物品[3] |
治疗 | 抗真菌药膏(克催玛汝)、咪康唑[7] |
患病率 | 约人口的20%[8]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医学专科 | 皮肤病学 真菌病学 传染病学 |
ICD-11 | 1F28 |
ICD-9-CM | 110.9、110、110.8 |
DiseasesDB | 17492 |
MedlinePlus | 001439 |
eMedicine | 787217 |
皮癣菌病(Dermatophytosis)是由角蛋白特异性皮癣菌感染角蛋白组织引起的皮肤真菌病。[2] 皮癣菌是一组进化上相对保守的分节癣菌科致病真菌,其共同特征是角蛋白特异性,通过分解角蛋白获得营养。人体的角蛋白组织包括皮肤表皮的角化层、毛发与指甲。皮癣菌病不是单一的疾病,依据受累皮肤部位与致病菌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皮损、症状、治疗与预后。通常它会导致皮肤发红、发痒、脱屑圆形皮疹 [1],受影响的区域可能会脱发[1],感染后四到十四天开始出现症状 [1]。皮癣菌病的因感染不同区域的皮肤而有不同名称,如头癣、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甲癣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还包括肉芽肿性皮癣菌病(Majocchi’s Granuloma,马约奇肉芽肿)和播散性皮肤癣菌病。[9]
大约40种真菌会引起皮癣[2],主要病原菌是毛癣菌、小孢癣菌或表皮癣菌类[2]。危险因子包括使用公共淋浴,有肢体接触的运动(如摔跤)、过度出汗、与动物接触、肥胖以及免疫功能低下[3][4]。皮癣菌病可以在人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传播[3]。诊断通常依据外观和症状[5],确诊需要通过微生物培养和刮取病灶样本进行显微镜检确认[5]。
预防方法是保持皮肤干燥,不要赤脚走路,也不要共用个人物品[3]。治疗通常使用抗真菌药膏,如克催玛汝或咪康唑[7],如果头皮也受到感染,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如氟康唑[7]。
在任何时间点,高达20%的人口都可能被癣感染[8],腹股沟感染在男性中更为常见,而头皮和身体的感染在两性中均相同[4]。头皮感染在儿童中最常见,而腹股沟感染最常见于老年人[4]。
ICD-10分类
[编辑]B35 皮肤癣菌病 [9]
包括:
(1)黄癣;(2)由表皮癣菌、小孢子菌和毛癣菌引起的任何传染病;(3)除分类在ICD-10 B36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未分类癣。
- B35.0 须癣和头癣:脓癣、头皮癣、真菌性须癣
- B35.1 甲癣:皮癣菌指甲病、指甲癣菌病、指甲真菌病、指甲园癣
- B35.2 手癣:手部皮癣菌病、手园癣
- B35.3 足癣:香港脚、运动员脚、足部皮癣菌病、足园癣
- B35.4 体癣:体园癣
- B35.5 叠瓦癣:托克劳病
- B35.6 股癣:杜比痒、腹股沟癣、运动员痒
- B35.8 未归类皮癣菌病:皮肤癣菌病:播散性、肉芽肿性
- B35.9 难辨认皮肤癣菌病
预防
[编辑]很多医生会经常给予的建议包括:
- 避免共用衣服、运动器材、毛巾或床单。
- 怀疑接触癣后,用杀菌肥皂用热水清洗衣服。
- 避免赤脚行走;在更衣室穿合适的防护鞋,在海滩穿凉鞋。
- 避免接触有秃斑的宠物,因为牠们的秃斑很可能是真菌感染造成。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Symptoms of Ringworm Infections. CDC. December 6, 2015 [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anuary 2016).
- ^ 2.0 2.1 2.2 2.3 Definition of Ringworm. CDC. December 6, 2015 [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5 September 2016).
- ^ 3.0 3.1 3.2 3.3 3.4 Ringworm Risk & Prevention. CDC. December 6, 2015 [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7 September 2016).
- ^ 4.0 4.1 4.2 4.3 Domino, Frank J.; Baldor, Robert A.; Golding, Jeremy. The 5-Minute Clinical Consult 2014.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3: 1226. ISBN 9781451188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英语).
- ^ 5.0 5.1 5.2 Diagnosis of Ringworm. CDC. December 6, 2015 [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8 August 2016).
- ^ Teitelbaum, Jonathan E. In a Page: Pediatrics.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7: 274. ISBN 97807817704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6) (英语).
- ^ 7.0 7.1 7.2 Treatment for Ringworm. CDC. December 6, 2015 [5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3 September 2016).
- ^ 8.0 8.1 Mahmoud A. Ghannoum; John R. Perfect. Antifungal Therapy. CRC Press. 24 November 2009: 258. ISBN 978-0-8493-8786-9. (原始内容存档于8 September 2017).
- ^ 9.0 9.1 ICD-10 Version:2015. B35 Dermatophytosis. [2021-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 ^ Bolognia, Jean L.; Jorizzo, Joseph L.; Schaffer, Julie V. Dermatology 3.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 1255. ISBN 978-0702051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