纛,亦作翿、羽葆幢,是中国历史朝代使用的一种旗帜物,用牦牛毛、雉尾为装饰,一般用作舞者所持的羽毛、丧葬大事[1][2],以及帝王显贵人家车舆上的饰物。[3]
另外,“纛”也用来称呼军队或仪仗使用的大旗[4],例如: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使用的大旗称为“查干苏勒定”,汉译称为“白纛”。
- ^ 《周礼·地官》:“及葬执纛,以兴匠师。”
- ^ 《尔雅》:“纛,翳也,以指麾挽柩之役。”
- ^ 《前汉·高帝纪》:“黄屋左纛。”李斐注:“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
- ^ 《集韵》:“皂纛,军中大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