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莫那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那能
出生 (1956-06-03) 1956年6月3日68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东县达仁乡
职业作家、按摩业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台东县立大武国民中学
体裁诗作
代表作《美丽的稻穗》
《台湾原住民文学选:名前を返せ》

马列雅弗斯·莫那能(maljaljaves mulaneng [1],1956年6月3日),台湾原住民族排湾族诗人台东县达仁乡人,世称莫那能,曾用汉名曾舜旺台东县立大武国民中学毕业。夏潮联合会会长[2],长期主张台湾原住民族也是中国人,主张两岸统一所带来的台湾海峡和平对台湾原住民族最有利。

生平

[编辑]

1956年6月3日,莫那能出生于台东县达仁乡阿朗壹aljungic(安朔)部落,是家中长子

莫那能年轻时曾经考上空军机械学校,但是因为视力问题无法就读。为了负担家计,莫那能离开家乡,到外地的大城市中工作,做过砂石工、捆工搬运工、尸体清洗工[3]

1977年初,莫那能认识了淡江大学山地服务社指导老师王津平。1977年底,莫那能到台北县淡水镇找工作,在王津平宿舍住了约一、二个月之久,开始与一些关心台湾原住民汉族朋友来往;其后的三、四年间,莫那能结识了王拓苏庆黎李双泽陈映真杨青矗黄春明汪立峡陈鼓应陈婉真杨祖珺林正杰张富忠宋东文等人,其中有许多党外运动人士。1978年底,陈鼓应与陈婉真代表党外运动在台北市联手参选立法委员国民大会代表,莫那能被王津平找去帮陈鼓应与陈婉真的忙,这是莫那能第一次参与政治活动,“但其实只是做些贴海报、发传单、搬器材的外围支援工作”[4]

1979年,莫那能因车祸脑震荡,在医院昏迷了将近两个月,醒来的时候右眼全盲、左眼视力0.2;醒来后回去工作,没多久开始咳嗽咳得很厉害,在医院检查发现罹患肺结核,辞了工作,被苏庆黎带去台北市景美陈鼓应家养病好几个月[5]。全盲后的莫那能,在台湾盲人重建院习得按摩技能,并在陈映真鼓励下用点字写作[6]

1984年12月,莫那能与歌手胡德夫等人成立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3],莫那能担任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促进委员会”召集委员。莫那能的诗〈恢复我们的姓名〉即是为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创作的。

1987年9月28日民主进步党一周年党庆,莫那能作诗〈这一切,只是开始——民进党周年纪念〉,期望民进党“当瞎子执起盲杖走在你的行列中/是要共同应验你的名字/民主更民主/进步更进步”。

1988年1月9日华西街大游行,莫那能以其妹沦为雏妓的不幸遭遇为原型作诗〈钟声响起时——给受难的山地雏妓姊妹们〉声援此游行。

1989年8月,莫那能出版第一本台湾原住民汉语现代诗诗集《美丽的稻穗》。《美丽的稻穗》收录的诗〈来,干一杯〉中,莫那能批评,台湾独立运动不让台湾原住民拥有台湾前途的主导权:“一千八百万人自决的口号/听不到我们的叹息/平等和博爱,正义与公理/早将我们遗弃”。陈映真为《美丽的稻穗》写了一篇长文〈莫那能——台湾内部的殖民地诗人〉[7],跳脱汉族本位主义,批判汉族政权对台湾原住民的长期压迫,并且指出:“如果一定要在台湾生活中找‘民族压迫’的问题,那恰好不是什么‘中国民族’对‘台湾民族’的压迫,而是包括‘中国人’和‘台湾人’的汉族对台湾原住民族的压迫。”[8]〈来,干一杯〉发表后,莫那能持续批判民进党的台独走向[9]

1996年,莫那能在台北市成立按摩店“阿能按摩院”。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莫那能担任“九二一原住民部落工作队”召集人,鼓励灾民“黑暗并不可怕,有心就能看见”[10]

2000年2月,莫那能担任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部落工作队”(同年5月更名“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队”)委员。

2004年7月19日,莫那能出席前民主进步党主席许信良创办的台湾民主学校成立记者会[11]

2005年8月13日,夏潮联合会与社运界及知识界二十多个团体在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露天音乐台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大会”,陈明忠林书扬王晓波吴荣元、莫那能、杜继平黄光国侯孝贤纷纷上台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意义;莫那能缓缓道出台湾原住民受日本法西斯主义侵害的历史,但他说,如今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已远,台湾原住民却不因此受到比较好的对待[12]

2006年9月6日,莫那能说,现在台湾政坛大家在争论谁是“芋头”(外来)、谁是“蕃薯”(本土)、谁真正“爱台湾”,他感到可笑,因为不论是谁执政,从他看来都是外来政权;国民党时期拼命建高尔夫球场,民进党跟进还变本加厉滥垦滥伐清境农场雾社温泉区、东埔温泉饭店都是这两大党的杰作;民进党不能一味地用历史情结来做为政治筹码,认真看待每一个政策对台湾永续发展的影响才是真正的“爱台湾”[13]

2007年9月7日,莫那能说,民进党执政后,恶质的政党选举文化反而越演越烈,“买票、割喉、分化、抹黑、抹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些都让选民无法正确认识候选人,而这种把对手斗臭斗垮的气氛逐渐渗透原住民地区,令他非常担忧;他担任部落工作队召集人以后,在历次选举中,陆续有不同政党派人对他进行游说、诱他以利益交换,但他都一笑置之、不当一回事,因为他永远“是属于民族的,不属于任何党派”[14]

2010年5月,人间出版社发行莫那能口述历史自传书《一个台湾原住民的经历》,莫那能在全书最末直言,他不认同现在台湾流行的政治运动与政治主张,“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想到原住民”,这是他一直支持原住民工作队与原住民立法委员高金素梅的原因[15]

2010年6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宣布,莫那能、朱秀娟与陈映真成为该会首3位台湾会员;6月22日,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发布公报,再次宣布莫那能、朱秀娟与陈映真成为该会首3位台湾会员[16]。6月16日,莫那能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说,他支持两岸统一,但他不是民族主义者,“国家叫什么”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支持两岸统一,只是因为“两岸越和平,对原住民越有利”,这和原住民的身份没有关系;他在长年参与原住民运动的过程中亲眼看到,国民党与民进党如何收买线民,执政后又重用叛徒;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即使台湾独立,也没有原住民的地位;他有自己的原则,即使他支持两岸统一,他还是一个原住民,以台湾大多数人民利益为先[17]

2010年10月23日,三莺部落自救会前往新北市市长候选人朱立伦蔡英文的竞选总部,要求两人正式回应基层原住民的诉求;莫那能到场声援三莺部落自救会,以胡德夫的歌〈为什么〉唱出底层原住民的心声[18]

2011年1月30日,莫那能说,近年来,健身美容中心、饭店纷纷自设按摩坊,他的按摩院生意越来越差,一个月最差仅来客11人;大法官解释认定非视障者也能从事按摩业[19],他的按摩院生意更掉了五成,“那些按摩坊都削价竞争,设备、附属服务都很企业化,我们怎么比得上”;他曾与视障者上街抗议多次,可惜抗议无效,“我们盲人只会按摩,开放明眼人竞争叫我们怎么活”[6]

2011年12月5日,莫那能出席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合办“第一届两岸民族文学交流暨学术研讨会”第一场次,朗诵吟唱自己的诗〈钟声响起时〉[20]

2012年7月28日,莫那能出席“沙滩、海洋、fudafudak──永远的天堂”反美丽湾渡假村音乐会,朗诵自己的诗作;他说,虽然双眼看不见,却能看清楚财团与国家机器联手侵害原住民文化,从过去在太鲁阁知本的开发就能发现原住民在观光口号之下沦为陪衬,他希望大家能团结守护自己的文化[21]

2013年12月28日,莫那能出席绿色小组成立27周年纪念会[22]

2015年5月18日,莫那能回忆,他一直记得,某一次游行,有一个自发走入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队伍的汉人拍拍他的肩膀、用台语对他说“恁番仔嘛是台湾人,咱要作伙打倒外省仔、打倒国民党(你们番仔也是台湾人,我们要一起打倒外省仔、打倒国民党)”,而在此之前原住民从来没有被汉人当成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台湾人”;所以,虽然此言令他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为了更大的集体利益,他只好回给这个汉人一个拥抱[23]

2015年6月1日,莫那能说:

2017年2月12日,莫那能说,屏东县牡丹乡高士部落牡丹社事件日本人借故侵略台湾原住民领地的主战场,他的祖先是牡丹社事件参与者之一,因此他不能认同抗暴头目阿禄古父子的排湾族后代让日本人来重建高士神社台籍日本兵包含了许多被日军强征到南洋打仗的高砂义勇队,台湾原住民完全是大东亚战争的受害者而不是共犯,但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以总统身份去琉球为“台湾之塔”揭碑纪念台籍日本兵,蔡英文此举等于合理化日本军国主义的行为、认为台湾原住民为日本打仗是理所当然、把台湾原住民变成大东亚战争的共犯;夷将·拔路儿曾任原权会会长,在民进党执政以后担任原民会主委,却不敢对民进党立委邱议莹以“番仔”污辱台湾原住民这样的事情表示意见[25]

2020年6月9日,钓鱼台教育协会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中华保钓协会共同发起,十多个团体聚集于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前,抗议日本冲绳县石垣市意图更改钓鱼台列屿之名称;日本台湾交流协会未派员出面回应,也未收下抗议书。莫那能出席时说,至今台湾还有三点没有光复,即钓鱼台主权问题仍未解决、慰安妇问题仍未解决、高砂义勇队仍被供奉于靖国神社;他怒批,日本殖民时把台湾原住民当作炮灰,现在台湾渔民也受到日本的欺负[26]

著作

[编辑]

批评

[编辑]

2010年7月12日,政评家曹长青在《自由时报》上发表文章,批评陈映真朱秀娟及莫那能等数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曹长青声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共产中国所给予的丰厚利益[2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作者介紹-莫那能. 国家图书馆当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统. 2013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2. ^ 蔡英文訪美︱美國切香腸切到戰爭邊緣 台灣年輕父親挺身呼籲自救. 香港01. 2023-03-28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中文). 
  3. ^ 3.0 3.1 陈裕文. 黑暗之光 原民詩人莫那能. 生命力新闻. 2008-05-31 [2014-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2). 
  4. ^ 莫那能. 被射倒的紅蕃. 祖灵之邦. 2000-12-26 [201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此文由莫那能口述、卢思岳采访整理,收录于杨泽主编《七○年代忏情录》(时报文化1994年12月出版,ISBN 9571314749)。
  5. ^ 孙大川、林宜妙、余友良. 人物群像-曾舜旺.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 2009-03-26 [2014-12-19]. 
  6. ^ 6.0 6.1 何定照. 原民盲詩人莫那能 按摩等嘸人. 联合报. 2011-01-31 [2014-12-16]. 
  7. ^ 莫那能,《美丽的稻穗》,晨星出版社1989年8月10日初版,ISBN 9575830768,第169-192页。
  8. ^ 陈昭瑛. 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 敬答陳芳明先生. 《海峡评论》第58期. 1995-10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9. ^ 蓝博洲. 台灣的荷馬:原住民盲詩人莫那能. 《两岸犇报》第173期. 2019-10-03 [202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10. ^ 沙韵. 黑暗並不可怕,有心就能看見 排灣詩人莫那能的阿能按摩院. 《台湾原住民月刊》第11期. 2000-10 [2014-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11. ^ 郭敏政、李淑华. 施明德痛批阿扁獨裁. 台湾苹果日报. 2004-07-20 [2015-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12. ^ 苦劳报导. 反法西斯復辟 社運團體舉辦紀念大會. 苦劳网. 2005-08-14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3. ^ 苦劳报导. 中正廟前擺論壇 政治喧囂高分貝 社運團體不缺席. 苦劳网. 2006-09-08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14. ^ 莫那能. 選人不選黨 民族立場擺優先. 祖灵之邦. 2007-09-07 [201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5. ^ 莫那能口述,刘孟宜录音整理,吕正惠编辑校订,《一个台湾原住民的经历》,人间出版社2010年5月初版一刷,ISBN 978-986-6777-19-6,第294至295页。
  16. ^ 刘婷. 台灣作家加入中國作協 朱秀娟:一直都是中國人. 北京晨报. 2010-06-23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8). 
  17. ^ 胡汉强. 台湾盲人诗人莫那能:我宁愿做台湾最后的捕手. 自由亚洲电台. 2010-06-16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5). 
  18. ^ 新闻稿. 藝文.學界上街挺三鶯 要求新北市長候選人出面表態!. 三莺部落自救会. 2010-10-23 [2015-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19. ^ 详见司法院释字第649号解释
  20. ^ 杨筑钧. 「第一屆兩岸民族文學交流暨學術研討會」活動報導. 《台湾原住民族图书资讯中心电子报》第三十九期 (台湾原住民族图书资讯中心). 2011-12-29 [2015-06-16]. 
  21. ^ 张心华. 反對美麗灣 千人吼海洋. 苦劳网. 2012-07-30 [2015-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22. ^ 莫那能在绿色27周年聚(德惠街)2013.12.28
  23. ^ 莫那能. 原權會. 秋斗:左翼连结. 2015-05-18 [2016-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1). 
  24. ^ 莫那能. 回家. 秋斗:左翼连结. 2015-06-01 [2015-06-16]. 
  25. ^ 莫那能. 莫那能對高士部落復建神社的看法. 苦劳网. 2017-02-12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26. ^ 张智琦. 護主權漁權 民團抗議日本更名釣魚台. 苦劳网. 2020-06-09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27. ^ 曹长青. 陳映真的假天真. 自由时报. 2010-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通过自由评论网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