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文學社團。
歷史
[編輯]1938年3月27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湖北省武漢建立,建立者共97人,主要人物是:周恩來、孫科、陳立夫、郭沫若、茅盾、馮乃超、夏衍、胡風、田漢、丁玲、吳組緗、許地山、老舍、巴金、鄭振鐸、朱自清、郁達夫、朱光潛、張道藩、姚蓬子、陳西瀅、王平陵,分會地包括:廣州、成都、昆明、桂林、香港、襄樊、延安、貴陽、曲江等。[1]
1938年5月4日,《抗戰文藝》開辦。[1]
在廣州、武漢淪陷後,1939年10月2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成立,繼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創辦了又一批文學期刊,主要有:《抗戰文藝》桂刊、《前線》、《黎明》、《野草》、《自由中國》、《筆部隊》、《文藝生活》、《文藝雜誌》、《文學創作》、《當代文藝》、《戰時文藝》桂刊、《中國詩壇》、《十日文萃》、《新文學》、《西南青年》等。
抗戰期間桂林出版文藝專著達1000多種。文協還組織開展文學民族形式問題討論、詩歌朗誦會活動、文學作品展覽會、街頭演講,紀念魯迅活動、紀念高爾基和普希金活動。聲討汪精衛投敵賣國,到桂南前線慰問等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改名「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1]1945年9月18日,文化界及文藝界百餘位人士集會重慶文化會。1945年10月16日重慶《新華日報》本市消息稱,「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現因抗戰勝利結束,14日特召開理監事聯席會,商討改名問題。當經一致議決,從本年雙十節起,正式改稱『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簡稱仍為『文協』」。但是在實際運作中,逐漸將「界」字省略,僅稱「中華全國文藝協會」。例如1946年2月12日向郭沫若理事致書慰問,便署落款「中華全國文藝協會總會」(見1947年5月5日《申報》)。[2]
1946年5月,《抗戰文藝》停刊。[1]
內容
[編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發布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發起旨趣》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宣言》,中心思想是「團結戰友、發動民眾、捍衛國家、驅除日寇」。它下轄4個部門:總務部、組織部、研究部、出版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號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學生等各界人士共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中,同時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理解,還有駐法國代表林語堂、謝壽康、蕭石軍,駐英國代表雄式一、蘇芹、駐蘇聯代表蕭三、駐日內瓦代表胡天石。胡風起草的《致日本被壓迫作家書》被翻譯成日語、英語、法語、德語、俄語、世界語在世界各國刊物發表,介紹中華民國的抗日情況,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1]
最初,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都承認且支持的組織,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國民黨在國統區壓迫該組織,導致該組織日益傾向中國共產黨,展開了和中國國民黨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