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澍(1878年—1946年),字澤霖山西偏關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包頭縣首任縣長,包頭設市後的首任市長。

生平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劉澍生於光緒四年(1878年),17歲中秀才,22歲在山西省城太原考中舉人。宣統元年(1909年),劉澍被薦為孝廉方正,赴北京參加禮部檢看考試,成績一等,取候補直隸知縣。宣統二年(1910年),他任直隸容城縣知縣。

中華民國成立後,任了一年知縣的劉澍返回家鄉,當選為山西省議員。1915年,袁世凱稱帝,國會被解散,劉澍全家走西口,劉澍在薩拉齊設館授徒。1920年,劉澍全家到包頭。劉澍之父劉忠旺在朋友幫助下開設了銀爐「天元樓」,該銀爐由沙爾沁的財東李恆出資興辦。劉澍被包頭鎮商務會聘為文牘。

挽救包頭

[編輯]

1914年,晉軍派沈廣聚沈凝山)團駐包頭。沈廣聚採取分剿截堵的辦法剿滅土匪,使勢力最大的土匪盧占魁陷入困境。1918年,沈廣聚晉升旅長。但他未能得到綏遠都統蔡成勛的信任。1921年7月,蔡成勛任命綏西巡防司令馮紹閔駐包頭,沈廣聚不服,宣布包頭獨立。馮紹閔率部到達薩拉齊,沈廣聚則在包頭準備禦敵。包頭上下不願意遭到兵火,遂推舉劉澍到北京告急。劉澍到京後等了兩個月,方才獲得機會面見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徐世昌遂派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到綏遠接替蔡成勛,命馮紹閔接任沈廣聚的旅長職務,任命沈廣聚為綏遠警備司令。沈廣聚接到任命後未就任,而是辭職返回安徽亳州的老家。劉澍使包頭免於戰禍。

包頭縣長

[編輯]

1926年,包頭改置為包頭縣,並任命了包頭縣公署知事。1927年11月10日,奉軍占領包頭,任命雷鳴遠為包頭縣知事。1928年5月,奉軍從包頭撤離,雷鳴遠遂離職,綏遠臨時護理都統滿泰任命劉澍為包頭縣知事。1928年8月,晉軍進入綏遠,包頭縣公署改為包頭縣政府,知事改稱縣長。劉澍繼續任包頭縣縣長,他也是包頭縣第一位縣長。1928年他籌款在包頭東門外的龍泉寺設粥場賑濟旱災災民。他在任上曾三次請辭,皆未獲准。1928年10月,綏遠省政府任命劉毓洛為包頭縣縣長。劉澍去職,到歸綏綏遠平民醫院院長。

包頭市長

[編輯]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0月,日軍進攻包頭,包頭駐軍及包頭縣縣長趙仲容均撤走,劉澍被公推為縣長以維持秩序。10月17日,日軍進至包頭火車站,劉澍等包頭的紳商到該站迎接日軍進城。12月1日,包頭改置為包頭特別市,劉澍被日本人任命為市長,但他以年老多病為由請辭。12月17日,蒙古軍第一師師長劉繼廣接任市長。劉澍在市長任上共17天,他也是包頭設市後的歷史上第一任市長。

1938年,劉澍奉命編纂《包頭市志》,這是包頭的第一部市志,劉澍聘請孫斌任主編,還為該市志寫了《漢族旅包開始及進展考》等多篇歷史方面的文章。1939年,劉澍賣掉位於劉柱窰子的田地,和妻子一起到北京,以行醫為生。

晚年生活

[編輯]

1939年12月,傅作義發動包頭戰役,一度攻入包頭。日軍因懷疑包頭城內有人私通傅作義部下,遂於1940年2月15日逮捕包頭商會會長董五三等80餘人,其中也包括劉澍的兒子劉定基以及四兒子劉治基。劉定基時任廣恆西的會計,被逮捕後折磨致死,填入黃河;劉治基時任清真小學教師,被日軍拷打受傷後取保釋放。劉澍從北京返回包頭後,受到日軍安撫。1943年,他任包頭綜合鎮鎮長。

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國民政府以漢奸罪逮捕劉澍。不久,劉澍因病保外就醫並去世。

他去世後,其四子劉治基因悲痛過度而死亡。劉澍與四子劉治基同日出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