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華人
華裔印尼人 Tionghoa-Indonesia / Chindo | |
---|---|
總人口 | |
10,000,000人 (2020年人口統計) [1] | |
分佈地區 | |
印度尼西亞 主要在爪哇、蘇門答臘、廖內群島、邦加-勿里洞、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摩鹿加 新加坡[2] 馬來西亞[3] 澳大利亞[4][5] 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聖誕島 香港 中華民國(臺灣)[6] 荷蘭 中國大陸 加拿大 美國 | |
語言 | |
印尼語(通用語) 巴達維語、爪哇語、巽他語、米南佳保語、巴塔克語、亞齊語、馬來語、馬來語克里奧爾語及印尼其他語言 英語、部分人荷蘭語 新客華人(Totok)社群內主要使用泉漳閩南語(福建話)、客家語、華語、潮州話、粵語、閩東語、莆仙語等多種漢語 | |
宗教信仰 | |
主要為佛教、中國民間信仰和基督宗教(新教、天主教) 少數儒教(孔教)、道教、伊斯蘭教等 | |
相關族群 | |
峇峇娘惹、新加坡華人、馬來西亞華人、菲律賓華人、汶萊華人、海外華人 |
印度尼西亞華人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印度尼西亞華人 | ||||||||||||||||||||||||
簡化字 | 印度尼西亚华人 | ||||||||||||||||||||||||
| |||||||||||||||||||||||||
漢語別稱㈠ | |||||||||||||||||||||||||
正體字 | 印尼華人 | ||||||||||||||||||||||||
簡化字 | 印尼华人 | ||||||||||||||||||||||||
| |||||||||||||||||||||||||
漢語別稱㈡ | |||||||||||||||||||||||||
正體字 | 印尼華裔 | ||||||||||||||||||||||||
簡化字 | 印尼华裔 | ||||||||||||||||||||||||
| |||||||||||||||||||||||||
印尼語名稱 | |||||||||||||||||||||||||
印尼語 | Tionghoa-Indonesia/Chindo |
華裔印度尼西亞人(印尼語:Tionghoa-Indonesia),又稱印度尼西亞華人,簡稱華裔印尼人、印尼華人,俗稱Chindo,是指具有華裔血統或身份認同為華裔的印尼人。
華裔印尼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世代、語言、社會階層,且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至晚從13世紀起,印尼華人及其後裔就生活在印尼群島[7]。根據研究,華裔印尼人的祖先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度尼西亞擁有繼泰國、馬來西亞和美國之後第四大海外華人社區[8](超過280萬人[9]),華人在印尼總人口中佔約1.2%[10]。
在19世紀晚期之前進入印尼的華人由於通婚或逐漸被同化,其後代成為土生華人(印尼語:Peranakan)。而二十世紀前半葉的移民同化程度相對較低,相對保留著更多中華文化,他們及其後代通常被稱作新客華人(印尼語:Totok)。還有一批人是在印尼生活的中國公民,他們通常是外籍移工或印尼公民的配偶。
在荷屬東印度殖民時期,印尼華人的人口迅速增長。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印尼新客華人社會文化的發展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同鄉會館、華人民族媒體和華文學校[11][12] 。這些機構在中國清末民初的中國民族主義時期蓬勃發展。然而,民族主義目標的差異和經濟利益因素加劇了華人社群的分裂。一些印尼華人支持中國的政治改革,而一些印尼華人則致力於參與印尼本土政治。新秩序時期(1967-1998)取締了上述三大支柱,轉而採用強制文化同化政策來解決所謂的「華人問題」。自荷蘭殖民時期,印尼華人就長期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視。新秩序時期政府的不少行為還傳播了華人企業腐敗的刻板印象。1998年蘇哈托獨裁政府倒台之後,改革時期的印尼政府取消了對華裔印尼人的制度性限制和強制同化。爪哇的華裔印尼人占華裔印尼人總人口的近一半。華裔印尼人的城市化程度普遍高於印尼原住民,但印尼各地仍然存在重要的華裔印尼人農村社區。
一些印尼華人在印尼共和國建立之初選擇了中國國籍並前往中國。還有一些人移民到鄰國新加坡和西方國家以逃避反華情緒或追求更好的生活[13]。20世紀下半葉發達國家出現了海外華裔印尼人社區,在海外華裔印尼人社區中,身份認同為印尼人的人明顯多於身份認同為華人的人[14]。
印尼語稱中國為Tiongkok、Tionghoa,即源自閩南語「中國」(白話字:Tiong-kok)、「中華」(白話字:Tiong-hôa)發音。而不同於馬來西亞的馬來語稱呼「Cina」。而印尼的唐人街通常被稱為Pecinan。
歷史
[編輯]華裔印尼人的歷史長達數個世紀,現今的華裔印尼人的祖先主要在荷蘭殖民時期來到印尼群島。在殖民地初期,印尼華人通常被殖民者置於「中間人」的位置,在包稅制度制度下,不少華人大商人謀取了大量財富。19世紀下半葉,荷蘭殖民者採取分而治之的種族隔離政策,這種社會被J S Furnivall稱為多重社會[15]。此時,印尼的華人社會也分化為土生華人和新客華人。在20世紀初,印尼華人在民族主義浪潮中出現了親中、親荷、親印尼三大派別,荷蘭殖民當局因此採取不同的政策防止反殖民情緒和親中情緒蔓延,達到鞏固殖民統治的目的[16][17][18][19]。持不同政見的印尼華人在印尼的各個時期積極參與政治,成立了不少組織。
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獨立建國之後,印尼華人國籍問題在20世紀後半葉曾經長期困擾不少印尼華人[20][21]。1965年至1966年的印尼反共大清洗牽連了不少華人[a]。蘇哈托新秩序時期實施文化同化的政策。終於在1980年代之後,印尼大幅放寬了入籍條件,使得絕大多數長期生活在印尼的華人都能成功加入印尼國籍[22]。蘇哈托新秩序時期與華人大商人合作的政策也讓不少印尼人產生了對華人的刻板印象[23],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發生了黑色五月暴動,有很多華人在此期間遇害或感到受迫害[24],最終蘇哈托下臺,印尼也迎來了民主化。
反華情緒在殖民地時期和印尼獨立之後曾經長期困擾印尼社會。在1998年印尼民主化之後,政府不再採用歧視性政策登記華人身份,是否是印尼華人只是個體的身份認同問題。現今,不少印尼華人首先認為自己是印尼人,然後才是華人[25]。
人口
[編輯]華裔印尼人的人口數量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25]。
印度尼西亞200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有2,411,503名公民為華人,占總人口的1.20%[b]。另有93,717(0.05%)華人非印尼公民,其中大多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中華民國國民,他們可能是無法支付相關費用而不能成為印尼公民[26]。
2000年的人口普查採用了靈活的自我認同的方法,民族身份認同可以根據文化經驗而改變,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認定自己是某個民族的成員,而不受人口普查官員的干擾[25]。有華裔血統但自我認同是其他族裔的公民不會被紀錄為華人[11]。這些人中的某些人可能由於同化或通婚,考慮到2000年的人口普查是在1998年5月印度尼西亞騷亂兩年後進行的,還有一些人是出於創傷因素[27][25]。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印尼華人的人口為2,832,510,佔全國人口的1.2%[25]。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22.3%的印尼華人居住在爪哇島首府雅加達。雅加達連同萬丹,西爪哇,中爪哇,日惹和東爪哇等爪哇島的省份居住了印尼全國約一半(51.8%)的華人[29] 。印尼的各個省份中,西加里曼丹約有8.15%的人口是華人,其次是邦加-勿里洞(8.14%),廖內群島(7.66%),雅加達(6.58%),北蘇門答臘(5.75%),廖內省(1.84%),在其餘各省,印尼華人占比少於1%[30]。北蘇門答臘的華人集中居住在省會棉蘭,與巴塔克人和爪哇人構成城市中的主要民族,但華人在整個北蘇門答臘省所占的比例不大。華人在民禮、先達和丹戎巴來等城市也大量定居[31] 。
過去對印尼華人人數的估計長期依賴1930年的荷屬東印度人口普查[32]。時隔70年後才有新的華人人口普查數據[25]。1930年的人口普查收集了有關種族的直接信息,報告顯示,華人有約123萬,占總人口的2.03%。這被認為是華人的準確數據[33]。
在2000年之前,沒有人口普查收集民族信息,因此中間年份的數據只能從其他數據(如語言和宗教信仰)推斷出來。[34]早期調查中,1961年人類學家G.W. Skinner估計,有230萬(2.4%)至260萬(2.7%)華人。[35]1973年,前外交部長亞當·馬利克在印度尼西亞日報發表的報告中指出有500萬華人。[29]隨後許多媒體和學術界人士估計,華人約總人口的4%至5%。[34]在2000年代,估計數字已經達到了600萬到700萬[29],2006年,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估計華人高達767萬。[36]
1920年至1930年期間,華人人口平均每年增長4.3%,然後由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許多地區經歷了淨移民。另外,1950年代以來華人移民人數大幅減少,所以印尼華人增長率下降[32]。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人口年齡相對較大,全國14歲以下人口比例最低,65歲以上人口比例居第二位。人口金字塔底部狹窄,直到15-19歲年齡組迅速增加,表明總生育率迅速下降。1980年以來出生人口絕對數量下降就證明了這一點。在雅加達和西爪哇,人口高峰在20-24歲年齡組,這表明生育率的下降早在1975年就開始了。隨著人口年齡的增加,金字塔呈現平穩下降趨勢[37]。
印度尼西亞華人海外移民
[編輯]20世紀下半葉,印度尼西亞華人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開始移民到較工業化的西方國家[38]。儘管這些移民有華人血統,但他們往往不被認為是華人,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現代[38]。
澳大利亞的政治家James Jupp AM於澳大利亞人口百科全書估計,1990年代後期生活在澳大利亞的30,000多名印度尼西亞移民中有一半是印度尼西亞華人,且已經融入其他華人社群。[39]在紐西蘭,許多印度尼西亞華人移民居住在奧克蘭郊區,有些人在1998年印度尼西亞騷亂後來此尋求庇護,其中三分之二有居留權[40]。澳大利亞學者Charles Coppel相信印尼華人移民為構成居住在香港的海外歸僑的一大群體[41]。
2000年生活在美國的57,000名印尼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估計為印尼華人。[42]在南加州,居住在該地區的印尼裔美國人中有60%有華人血統。移民美國的印尼華人通常在印尼生活了幾代,並與印尼原住民通婚。[43]在加拿大,只有少數印度尼西亞華人移民說閩南泉漳話、客家話、潮州話等漢語方言。雖然有華人家庭有興趣恢復傳統文化,但其在加拿大出生的後代往往不願意學習漢語[44]。
社會
[編輯]It may be stated as a general rule that if a given area of Indonesia was settled by Chinese in appreciable numbers prior to this [20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 there is in some degree dichotomous today. In one sector of the society, adults as well as children are Indonesia-born, the orientation toward China is attenu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culture is apparent. In the other sector of the society, the population cons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immigrants and their immediate descendants, who are less acculturated and more strongly oriented toward China. The significance and pervasiveness of the social line between the two sectors varies from one part of Indonesia to another.(一般地,如果印尼的某一特定地區在20世紀之前就有相當數量的華人定居,那麼今天此地的華人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是二元的。該社會的某一羣體無論是老幼都是印尼本土出生的,其親中傾向弱,個體的文化也明顯本土化。在社會的另一部分,人口由二十世紀的中國移民及其直系後代組成,他們的同化程度較低,親中傾向更加強烈。這兩個羣體之間的社會界限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因印尼的不同地區而異。)
——G. William Skinner,"The Chinese Minority", Indonesia pp. 103–104
-
中爪哇Salatiga,身著華人傳統服飾的新娘和新郎,攝於1918年
-
1967年湖北籍彭氏家族的第二代與第三代合照
-
1958年客家人古氏家族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合照
研究印尼華人的學者在過去經常根據種族和社會文化背景來區分該群體的成員:土生華人(印尼語:Peranakan)和新客華人(印尼語:Totok)。這兩個術語最初是用來在種族上區分純種的中國移民和混血的後代。後來出現了這些術語的第二層含義,即新客華人出生在中國,任何出生在印尼本土的人都被認為是土生華人[c]。新客華人內部的區隔主要是由於不同的語言羣體,但這種模式在20世紀之交已經不明顯了。而對於土生華人,社會階層的劃分是根據教育和家庭地位而不是財富來劃分的[46]。在蘇哈托時期,印尼的新客華人和土生華人都經歷了土生華人化[47][48]。
性別與親屬關係
[編輯]土生華人的親屬模式結合了爪哇社會中的基質,母系和母權制的元素。 在土生華人的社區中,兒子和女兒都可以繼承家庭財富,包括祖先的骨灰[49]。土生華人家庭中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權威比在新客華人家族中更平均分布在兩個性別之間。親屬術語不能區分母親和父親的親戚。土生華人更多無小孩的夫婦[50]。
土生華人家庭比新客華人更接近一些傳統的中國價值觀。 由於土生華人失去了與中國沿海省份祖先家庭的許多聯繫,因此他們較少受到改變中國的20世紀現代化模式的影響。土生華人對離婚的態度更為嚴格。在土生華人家庭中,包辦婚姻更為普遍,他們的關係往往更具有裙帶關係。新客華人更世俗化,而土生華人青年往往更具宗教信仰[51]。
在21世紀,新客華人和土生華人的概念差異逐漸變得過時,一些家庭表現出兩種族羣的文化特徵[52]。異族通婚和文化同化通常會阻止形成與任何簡單的種族標準一致的華裔印尼人的精確定義。在某些形式或情況下,使用華人姓氏通常是文化自我認同的標誌,或與華人社會制度的一致性[35]。
自我認同與身份
[編輯]1930年荷屬東印度人口普查中的中國人被歸類為異域東方人(荷蘭語:Vreemde Oosterlingen),這導致了單獨的登記[33]。印度尼西亞獨立後,通過1946年的一項公民法案授予了公民身份,並在1949年和1958年重申了公民身份。但是,他們經常遇到有關其公民身份合法性的障礙。印尼華人在與政府官員開展業務時,要求出示印尼公民證(印尼語:Surat Bukti Bukti Kewarganegaraan Republik Indonesia, SBKRI)[53]。沒有SBKRI,他們將無法製作護照和居民身份證(印尼語:Kartu Tanda Penduduk,KTP);註冊出生,死亡和結婚證書;或註冊營業執照[54]。許多選擇中國國籍的印尼華僑在1950至1960年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撤僑後在中國大陸或香港生活,被認為是歸國華僑[55] 。
用於識別社羣的其他術語還有土生華人(印尼語:Peranakan)和新客華人(印尼語:Totok)。前者傳統上用來描述那些在當地出生的人,源自印尼語單詞anak(孩子),因此意味著「土地的孩子」。 後者源自爪哇語,意為新的或純淨的,用於描述外國出生的和新移民[56]。為了確定印尼華人的各個分支,Mely G. Tan認為必須根據國籍,然後根據他們的文化取向和社會認同[57]。Aimee Dawis指出,自1990年代初以來,基於文化親和力而不是原籍國的這種定義更有說服力[58]。
社會學家Mely G. Tan認為,研究華裔移民的學者常將這個群體稱為「整體實體」:海外華人[57]。這種處理方法在印尼也長期存在;大多數人稱他們為Orang Cina或Orang Tionghoa(兩者的意思都是中華人),或Hoakiau(華僑)[d]。他們以前在民族誌文獻中被描述為「印尼華人」,但現在的術語已經發生變化。舊的表述強調該團體的中國血統,而新的描述則強調印尼融合[59]。Aimee Dawis援引著名廖建裕的話說,這種轉變「對於打破他們是一個排外群體的刻板印象來說非常重要」,並且還能在他們中間「促進民族主義意識」[60]。
經濟活動與經濟地位
[編輯]1941年之前的華人商業由土生華人主導。新客華人在印尼獨立後的頭十年中的商業地位得到了加強[61]。在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期間,華人商人和原住民軍官合作走私,這使得獲得軍官支持的林紹良等福清籍新客商人在蘇哈托新秩序時期崛起[62],1998年之後其他經濟強大的華人族羣開始出現[63]。殖民時期的甲必丹的地位由新時期的財閥取代。
1950年代,印度尼西亞的幾乎所有零售商店均由華人企業家所有,其業務從銷售雜貨到建築材料不等。土著商人感到不滿[64]。 在土著商人的壓力下,政府頒布了堡壘計劃和1959年第10號總統令,該計劃對華人進口商和華人農村零售商施加了限制。儘管國家和私人努力鼓勵土著資本的增長,但華人商家的統治地位仍在繼續[65]。印尼華人企業是竹網的一部分,這些網絡共享共同的家庭和文化聯繫[66]。
政府政策在新秩序時期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恢復經濟,政府轉向那些擁有投資和擴大公司活動能力的人。華人資本家稱為主公(印尼語:Cukong),得到了印尼軍方的支持,印尼國民軍在1965年之後成為主要的政治力量。土著商人在1970年代再次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投資支持,但立法努力未能減少華裔商人統治地位[67]。
本土與國際報道往往突出最富裕的華裔印尼商人,並誇大他們佔據的國民財富。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致力於吸引海外華人的資本投資僑鄉或中國其他地方。在1995年由澳洲外交貿易部東亞分析部門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大約73%的上市公司市值(不包括外國和國有公司)歸華裔印尼人擁有。此外,他們在1993年底擁有前300個綜合企業和前十名私營部門組中的98%[68]。這個數字傳播了一個普遍的信念,即華人(估計人口的3%)控制了70%的經濟[69][70][71] 。儘管該數字的準確性是有爭議的,但很明顯,財富差異沿著種族邊界存在。對華人富有的刻板印象被政府進一步加深,因爲蘇哈托政府無法將自己與供養人脫鉤[72]。
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印度尼西亞的前五名企業集團 - 三林集團,阿斯特拉國際、金光集團、鹽倉集團、三寶麟和力寶集團,都是印尼華人擁有的,年度銷售總額為112億印尼盾(470億美元)[73]。當亞洲金融危機最終襲來時,印尼盾的暴跌嚴重破壞了公司業務。許多集團失去了大部分資產並崩潰。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其他企業集團努力償還國際和國內債務[74]。1998年之後提出的改革旨在使經濟擺脫根據新命令建立的寡頭安排[75] ,然而,改革計劃被證明太樂觀了。大多數人最初擔心民主化,但社會去邊緣化的過程意味著華族在印尼歷史上首次被視為社會的平等成員[76][77]。越來越多的區域自治使倖存的集團能夠探索外部省份的新機會,經濟改革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市場[78]。
政治參與
[編輯]在18世紀到20世紀早期,印尼華人社會由土生華人主導[79]。之後由新客華人主導。隨著土生華人的再華化努力,一場新的泛華人運動出現了,其目標是統一華人的政治身份。該運動後來在 1920 年代分裂,當時土生華人精英抵制新客華人在民族主義運動中的領導,兩個群體制定了自己的目標[80]。
獨立後的國籍問題使華人政治化,並導致印度尼西亞國籍協商會(國協)於 1954 年成立,成為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印尼華人群眾組織。國協及其多數土生華人成員帶頭反對一項限制獲得印尼公民身份的華裔人數的法律草案。在1955年的立法選舉中,國協獲得了178,887票並贏得一個人民代表會議(國會)席位。同年晚些時候,兩位國協候選人也被選為制憲議會議員[81]。
蘇哈托政府禁止少數族裔政黨,只留下專業集團和土著政黨建設統一黨、印度尼西亞民主黨。去政治化將華人的活動限制在經濟領域。批評政權的印尼華人大多是土生華人,土生華人將自己定位為印尼人,使得華人中沒有明顯的領導人[81]。
蘇哈托下臺後的1999年印度尼西亞立法機構選舉前夕,新聞雜誌《時代》對可能的印尼華裔選民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他們支持的政黨。儘管受訪者可以選擇多個政黨,但70%的人支持印度尼西亞鬥爭民主黨,該黨的民族主義政黨形像被認為對華人有利。該黨也受惠於經濟學家郭建義的加入,他深受華裔和非華裔選民的尊敬[82]。
文化
[編輯]語言
[編輯]大多數的印度尼西亞華人的母語都不是現代標準漢語,而是印度尼西亞語。新客華人內部的區隔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漢語方言羣體,而土生華人的母語往往是印尼語言並非漢語[47]。
華裔印尼人的祖先大部分是中國南方漢人,而其祖先主要使用的是這三大漢語變體:閩台片閩南語(福建話)、客家話、粵語。除此之外潮州籍印尼華人的閩南語子方言潮州話與閩台片閩南語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互通理解[83]。在1982年的一項調查指出,有2百萬個印度尼西亞華人使用漢語方言:其中700,000人使用閩南語方言(泉漳話和潮州話);140,000人使用客家語;18萬人使用粵語;使用閩東語(包含福清話和福州話)有20,000人。此外,有估計有20,000華人使用印尼語的不同方言[84]。但是在2016年語言使用調查時[來源請求],僅剩450,000人使用閩南語,80,700使用客家話,10,000使用粵語。由於新秩序時期禁止印度尼西亞華人公開使用漢語(閩台片閩南話、客家話、潮州話等),許多在當時接受教育的華裔印尼人的漢語水平有所下降。但不少在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的新客華人(Totok),可以流利的使用漢語(閩台片閩南話、客家話、潮州話等)。
截至2018年,華裔印尼人學習現代標準漢語的人數在增加[85]。
語言群 | 1950[來源請求] | 1980[來源請求] | 1990[來源請求] | 2000[來源請求] | 2010[來源請求] | 2020[來源請求] |
---|---|---|---|---|---|---|
印尼語 | 1,442,650 | 3,750,677 | 6,081,872 | 7,448,912 | 8,348,912 | 8,897,813 |
閩南 | 4,067,895 | 1,768,931 | 1,622,106 | 1,349,285 | 875,460 | 723,480 |
客家 | 1,783,056 | 543,670 | 485,691 | 220,751 | 172,360 | 140,937 |
廣東 | 893,271 | 468,712 | 205,683 | 52,670 | 32,791 | 10,705 |
其他 | 676,804 | 210,756 | 144,576 | 6,870 | - | - |
華人馬來語
[編輯]許多印度尼西亞人,包括華裔印尼人,相信存在一種馬來語方言,即「華人馬來語」 (印尼語:Melayu Tionghoa 或 Melayu Cina)。19 世紀下半葉土生華人文學的發展催生了這種馬來語變體,通過從漢語原文翻譯或直接用馬來語創作的 席拉(武術)故事而流行。學者們認為它不同於爪哇語和馬來語的混合口語,華人馬來語被認為是「僅由華人使用」[e]。
[E]xcept for a few loan words from Chinese, nothing about 'Chinese Malay' is uniquely Chinese. The language was simply low, bazaar Malay, the common tongue of Java's streets and markets, especially of its cities, spoken by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urban and multi-ethnic environment. Because Chinese were a dominant element in the cities and markets, the languag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m, but government officials, Eurasians, migrant traders, or people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areas, all resorted to this form of Malay to communicate.(除了一些來自漢語的外來詞外,「華人馬來語」沒有什麼是華人獨有的。語言是低變體,即巴剎馬來語,是爪哇街市的通用語言,尤其是城市的通用語言,城市和多民族環境中的所有民族都使用這種語言。 由於華人在城市和市場中占主導地位,語言與他們聯繫在一起,但政府官員、歐亞裔、移民商人或來自不同語言區的人們都採用這種形式的馬來語進行交流。)
——Mary Somers Heidhues,海外華人百科(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86]
Ellen Rafferty稱,在爪哇,土生華人早在1800年以前就開始說巴剎馬來語和一些爪哇語,和外地人交流則多用巴剎馬來語。土生華人在1800年以來的一些書面溝通也用了一些爪哇語。這種口語的爪哇語被稱爲ngoko變體。在1800年之後,書面的爪哇語被巴剎馬來語所取代。在1945年後,土生華人在家使用一種印尼語化的爪哇語,並在一些本土交流中夾雜一些ngoko爪哇語,在跨地區交流和書面交流使用印尼語[87]。
討論華人馬來語的學術文獻普遍指出,整個群島的華人並不講同一種馬來語方言[88]。此外,雖然荷蘭殖民政府在1901年首次引入范歐普豪伊森拼音系統,但華人馬來語報章直到印尼獨立後才遵循這一標準[89]。由於這些因素,華人作為殖民時期以多種馬來語方言進行交流的最大群體,在現代印尼語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90]。
漢語
[編輯]漢語官話
[編輯]20世紀上半葉中華會館的華語學校與親中的新報社團緊密結合,培養了海外中國民族主義[91]。
閩台片閩南話(福建話)
[編輯]蘇門答臘的東北部地區(北蘇門答臘省、廖內省、廖內群島省和佔碑省)的華人主要使用兩種閩台片閩南語的域外變體棉蘭福建話(近似漳州話腔調)和南馬福建話(近似泉州話音韻),在爪哇島,蘇拉威西和加里曼丹(婆羅洲)也有使用閩台片閩南語的華人。
潮州話
[編輯]使用潮州話的潮州籍華人主要分佈在西加里曼丹省南部地區,特別是吉打邦(頭彭)和坤甸,在廖內群島群島也有潮州籍華人分佈。
客家話
[編輯]客家裔華人主要分佈在亞齊、邦加-勿里洞省和西加里曼丹省坤甸北部,在爪哇也有客家裔華人使用客家話。
粵語
[編輯]使用粵語的廣東人主要分佈在大城市如雅加達、棉蘭、巴淡島、泗水和坤甸。
閩東語(福清話和福州話)
[編輯]荷蘭語
[編輯]在荷蘭殖民時期,荷蘭語華人學校培養了不少西化的華人精英。即使在1980年代,不少東爪哇的土生華人精英仍然在說荷蘭語[92]。
宗教
[編輯]80%的印度尼西亞華人信仰佛教或基督宗教(新教和天主教)[94] 。
由於複雜的歷史因素,印度尼西亞華人比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更傾向於信仰基督宗教。新秩序時期開始後,由於需要登記宗教信仰,不少華人轉信基督教。許多新教教派支持保留華人身份,有時支持保留華語,但不支持保留祭祖。
新秩序時期,華人民間信仰的表達必須限制在廟宇或家庭內,限制其公衆影響,因此許多華人民間信仰場所改制為受官方認可的佛教場所。
印尼90%人口為穆斯林,但華人穆斯林只佔少數,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3.6%的印度尼西亞華人是穆斯林。[93]印尼中華伊斯蘭教聯合會(Persatuan Islam Tionghoa Indonesia,PITI)等組織協會於已經在19世紀末期已經存在。印度尼西亞華人穆斯林協會(PITI)在1963年重新成立為一個現代化的組織,但有一段時間的沒運作。[95]
印尼孔教總會( Majelis Tinggi Agama Khonghucu Indonesia , MATAKIN)估計95%的孔教信徒是少數印度尼西亞華人,剩下5%孔教信徒為爪哇族。[96]雖然孔教在印尼又重新恢復法定宗教的地位,但印尼許多地方政府拒絕華人將孔教列為宗教信仰,[97]。
此外,印尼地方政府還沒意識到法律已經允許印尼公民將身分證上的宗教信仰一欄留空白。[96]
建築
[編輯]印度尼西亞各地存在各種形式的中國建築,城鄉之間和不同島嶼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98]東南亞的中國建築發展與中國並不相同。透過混合了印尼文化和西方歐洲(荷蘭)文化的樣式,出現了許多融合風格的建築。[99]印度尼西亞的中國建築有三種形式:寺廟、書院和民居。荷蘭殖民時期的城市劃分為三個種族區:歐洲西方人、亞洲種族(阿拉伯人,華人和其他亞洲人)和本地印尼人。在某些情況下,河流,牆壁或道路除外,區域之間通常沒有清楚界限。這種合法的劃分促進了每個區域內城市密度的高增長,特別是在華人區,常常導致環境惡化。[100]早期移民者在建房時並沒有遵循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而是以較適應印度尼西亞地區的樣式。早期移民房屋的樣式類似於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的土著房屋。[101] 荷蘭殖民者的分離政策禁止非歐洲西方人使用歐洲建築風格。華人、印尼本地人和其他外來種族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圈當中。爪哇北部的中國式建築重新翻修,包括建築上的中國風格的裝飾。 [102]隨著20世紀初種族隔離政策的緩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認同的印度尼西亞華人開始西化,從房屋建築中移除中國式裝飾品。政府實施的禁止公開展示中國文化的政策也加快了對當地和西方建築的轉型。
印尼華人料理
[編輯]印尼菜有明顯一部分透過了漢語(閩南語、客家話和粵語)的外來語用於各種的印尼菜中。[103]bak表示肉,例如bakpau表示「肉包」 ;字的結尾cai (菜)表示蔬菜,如pecai表示「白菜」。[104] mi 和 mie 表示麵食如 mi goreng表示「炒麵」。
大多數這些菜餚及其配料的外來語來自閩南語,並於印尼語和的印尼語言中被使用。由於這些外來語已經成為印尼語言的一部分,許多印尼原住民和印尼華人不承認菜餚是福建起源的。一些受歡迎的印度尼西亞料理,如nasi goreng,lumpia和bakpia,為到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一些菜餚是印尼原住民和印尼華人的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來作為主食的配菜。[105]在華人家庭中,包含土生華人和新客華人,食用的肉類通常為豬肉;[106]這與傳統的印度尼西亞料理形成對比,傳統的印尼菜絕大部分是不使用豬肉的穆斯林清真式料理。由於認知到豬肉會引起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臟病等健康危害,近年來豬肉食用量已大幅減少。[105]在1997年由雅加達郵報出版的餐廳列表中,大部分適用於外籍人士和中產階級印尼人,至少有80個城市被認為的華人餐廳可列出10頁。此外,主要飯店酒店通常有一家或兩家華人餐廳,而在大型購物中心也可以找到許多華人餐廳。[107]在雅加達的高檔華人餐廳,提供諸如魚翅湯和燕窩湯等料理。[103]被認為具有治療性質的食物,包括有中藥材成分的料理需求量很大。[108]
外來語 | 中文 | 來源 |
---|---|---|
ang ciu | 紅酒 | 閩南語 |
mi | 麵 | 閩南語 |
bakmi | 肉麵 | 閩南語 |
bakso | 肉酥 | 閩南語 |
tahu or tauhu | 荳腐 | 閩南語 |
bakpao | 肉包 | 閩南語 |
tauco | 豆醬 | 閩南語 |
kuetiao | 粿條 | 閩南語 |
bihun | 米粉 | 閩南語 |
juhi and cumi | 魷魚 | 閩南語 |
lobak | 蘿蔔 | 粵語 |
kue | 粿 | 閩南語 |
kuachi | 瓜籽 | 華語 |
Source: Tan 2002,第158頁 |
教育
[編輯]殖民地時期的華人學校教育主要分爲華語、荷蘭語跟馬來語三大流派[109]。20世紀上半葉親中的中華會館的華語學校培養了海外中國民族主義[110]。而荷蘭語學校提供了完全西化的課程,並不提供中華文化教育[111][112]。
現時,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中華民國(臺灣)的公民由兩所國際學校服務:[113]
- 雅加達臺灣學校(為印尼政府恢復中文教育以來,印尼的第一所中文學校)[114]
- 印尼泗水臺灣學校[113]
文學
[編輯]華人文化的影響可以在當地的華人馬來語文學中看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關於這一主題最早、最全面的著作之一,蘇爾夢在1981 年出版的《印度尼西亞華人的馬來語文學:臨時注釋書目》(Literature in Malay by the Chinese of Indonesia: A Provisional Annotated Bibliography)列出了 3,000 多部作品。這些文獻的樣本還出版在六卷本的文集中,題為「Kesastraan Melayu Tionghoa dan Kebangsaan Indonesia」(華裔馬來語文學與印度尼西亞民族)[115]。
媒體
[編輯]蘇哈托新秩序時期禁止所有中文報紙,但官媒印度尼西亞日報(印尼語:Harian Indonesia)除外[116]。1998年後華文禁令的解除,促使老一代印尼華人向年輕一代推廣華文的使用;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員Chang-Yau Hoon表示,他們相信自己會「受到中華文化和孔教價值觀的影響」[117]。2003年,媒體上發生過一場爭論,討論漢語母語和印度尼西亞國語[117]。21世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和經濟地位的崛起成為印尼華文媒體試圖吸引尋求重新發現文化根源的年輕讀者的動力[118]。
在 20 世紀的前三十年,華裔擁有荷屬東印度群島各城市的大部分電影院。20年代,中國電影開始進口到荷屬東印度。隨著王氏兄弟從中國上海到來,荷屬東印度電影產業於1928年開始出現。隨後,王氏兄弟的電影在 1930 年代主導市場[119] 。這些最早的電影幾乎完全聚焦於華人社區,儘管有一些電影將族際關係作為主題[120] 。後來蘇哈托新秩序時期禁止公開使用中文,這意味著進口電影和電視節目必須用英語配音並配有印尼語字幕。1988年,當武術連續劇開始在國家電視台播出時,它們是用印尼語配音的。一個例外是,由於進口商與電影審查委員會之間達成了一項協議,香港電影只能以中文放映,而且僅限於華人地區及其周邊地區[121]。
政治參與及華人社團組織
[編輯]華裔印尼人一百多年都在參與本地政治[122]。
在後蘇哈托時代,華裔印尼人政治分化為土生華人政治跟新客華人政治。土生華人還因族裔和非族裔因素繼續分化。人口因素和選舉法律導致華裔政黨參與選舉政治處於劣勢[123],此外少數族裔多樣的需求也會分化選票[124]。華裔社區的分化、反華情緒的操縱跟非穆斯林身份,都是華裔候選人在選舉中面臨的障礙。
政黨
[編輯]社團組織
[編輯]廟宇
[編輯]教會
[編輯]- 天主教法蒂瑪聖母堂(St. Maria De Fatima)
- 天主教聖三堂[125]
起源
[編輯]印度尼西亞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的海南、福建和廣東,[126] 為海外華人社群最多的一群,印度尼西亞華人父系輩都來自早期中國的移民[127]或近年來從中國大陸的新移民。[35]人數占最多的閩南移民在19世紀中期大量移民印尼,閩南裔華人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東部,爪哇中部和東部以及蘇門答臘西部海岸。潮州籍華人主要分佈在蘇門答臘的東部海岸、廖內群島和婆羅洲西部,潮州籍華人主要在蘇門答臘的農場做工。[83]客家裔華人來自廣東山區,[83] 由於早期粵東山區貧困,客家華人從1850年至1930年間好幾次移民印尼,印尼客家裔華人為華人移民民系中最貧窮的一群。客家裔華人最初移民至印尼的西婆羅洲和邦加島的採礦中心,之後又移居至巴達維亞和西爪哇省在19世紀末期。[128] 廣東人和客家人一樣,他們於19世紀移民至印尼邦加島的礦坑。由於西方人把機械工業知識帶進廣東和香港,廣東人傳統上為技術熟練的工匠。他們也與客家人一樣遷移到爪哇。由於不同的原因,大部分廣東籍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大多是工匠、機器工人、以及小企業的業主。廣東籍華人平均分散在整個印尼群島,但數量遠遠少於泉漳閩南人或客家人。
名人
[編輯]- 蘇鳴崗 (Souw Beng Kong):萬丹甲必丹。
- 韓震公 (Kyai Ronggo Ngabehi Soero Pernollo):華裔爪哇貴族、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以及的盟友,拉森韓家穆斯林分支的開創者。
- 陳永元(1802-1872):首任巴達維亞華人瑪腰(Majoor der Chinezen)。官員、地主
- 黃玉昆(死於1912):華人甲必丹(Kapitein der Chinezen)。官員、地主、社運人士
- 黃如山(死於1925):華人甲必丹(Kapitein der Chinezen)。官員、地主、社運人士
- 張鴻南 (Tjong A Fie): 棉蘭華人社區甲必丹。
- 張煜南 (Tjong Yong Hian):棉蘭華人社區甲必丹,張鴻南之弟。
- 李金福 (Lie Kim Hok):學者,中華會館創始人之一。
- Tan Liok Tiauw(1872-1947):殖民地主、種植園主、工業家
- Lo Tjit Siong(1894-1974): 首位丹格朗華人區長(wijkmeester der chinezen Tangerang), Siong Hin文登醬油公司創辦者
- 黃渭源 (Oei Wie Gwan):印尼第二大丁香菸生產商針記集團的創辦人。
- 林紹良 (Sudono Salim):印尼首富,曾經是世界華人首富,祖籍中國福建省福清市。
- 黃奕聰 (Eka Tjipta Widjaja) : 印尼首富之一。
- 黃仲涵(Oei Tiong Ham;1866年—1924年):三寶壟巨富。
- 陳寶源:國務部長(蘇卡諾時期)。[129]
- 蕭玉燦:國務部長(蘇卡諾時期)。[129]
- 黃自達:國務部長(蘇卡諾時期)。[129]
- 王永利:財政部長(蘇卡諾時期)。[129]
- 李傑登:衛生部長(蘇卡諾時期)。[129]
- 鄭大偉(David Gee Chang):公共工程(蘇卡諾時期末任內閣)。[129]
- 鄭建盛:貿工部長(蘇哈托時期唯一華人部長)。[129]
- 林紹良:印尼華裔企業家。他與印尼前總統蘇哈托的關係緊密。
- 郭建義 (Kwik Kian Gie):經濟與金融部長(1999—2000)、國家發展計畫部長(2001—2004)。
- 楊賢靈 (Ignasius Jonan):交通部長(2014—2016)[129]、能源部長(2016—)。
- 湯連旺 (Thomas Trikasih Lembong):貿易部長(2015—2016)[129]、經濟部長(2016—)。
- 呂有恩 (Enggartiasto Lukita):貿易部長(2016—)。[129]
- 馮慧蘭(Mari Pangestu):貿易部長(2004—2011)、經濟學者,現任旅遊與創意經濟部長(2011—)。
- 王賡武:歷史學者。
- Mona Lohanda:歷史學家、學者
- Udaya Halim(生於1953):企業家、文化遺產活動家
- 王蓮香(Susi Susanti):羽球選手與1992年奧運金牌得主。
- 魏仁芳(Alan Budikusuma):羽球選手與1992年奧運金牌得主。
- 史福義(Soe Hok Gie):民運人士。
- 林克昌(Kek-Tjiang Lim):小提琴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
- 鐘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雅加達特區首長
- 蔡翠媚:現任山口洋市長
- 陳江和(Sukanto Tanoto):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長。2008年被富比士雜誌評選為印尼首富。
- 唐崇榮:華人歸正神學家。於雅加達建造彌賽亞大教堂。
- 翁俊民(Tahir):印尼國信集團創始人,印度尼西亞第十二位富豪
- 李白(James Tjahaja Riady):印尼力寶集團副董事長。
- 李川(John Riady):Lippo Karawaci的執行長,也是力寶集團的總監。印尼華裔企業家李文正的孫子。
- 安琪拉·陳(Angela Herliani Tanoesoedibjo):印尼華裔商人、政治家,自2019年起擔任印尼旅遊和創意經濟部副部長。
- 王宇婕:台灣女演員
- 葉惠民:香港茶葉專家、香港茶道總會創會會長
- 鄭心慈:台灣女歌手
- 莫愛芳:台灣女演員
- 李麗珍:香港演員,金馬獎影后
- 馮雪銳:香港資深普通話配音員
注釋
[編輯]- ^ Purdey (2006,第14頁)寫道,由於當時華人占印尼人口的2%,因此類似數量的印尼華人可能在清洗中被殺害。然而,她對此進行了限定,指出大多數殺戮發生在農村地區,而華人則集中在城市。
- ^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77頁) used the 31 published volumes of data on the 2000 census and reported 1,738,936 ethnic Chinese citizens, but this figure did not include their population in 19 provinces. Space restrictions in the census publication limited the ethnic groups listed for each province to the eight largest. Ananta, Arifin & Bakhtiar (2008,第23頁) improved upon this figure by calculating directly from the raw census data.
- ^ Dawis (2009,第77頁) 引用了Charles Coppel在第 29 屆國際東方學家大會上的演講,以了解這兩個術語的最初用法。Skinner (1963,第105–106頁) 進一步指出,「totok」是印尼語術語,專門指外國出生的移民,但擴展到包括親祖籍國的移民的後代。而Peranakan意思是東印度的孩子。
- ^ The latter two terms are derived from the Hokkien Chinese. Sociologist Mely G. Tan argued that these terms "only apply to those who are alien, not of mixed ancestry, and who initially do not plan to stay in Indonesia permanently" (Kahin 1991,第119頁). She also noted that the terms Cina (Tjina in older orthography) and Cino (Tjino) carry a derogatory meaning to earlier generations of immigrants, especially those living on the island of Java. Dawis (2009,第75頁) noted this connotation appears to have faded in later generations.
- ^ Indonesian scholar Dede Oetomo believed "the term 'Chinese Malay' is really a misnomer. There may be a continuity between 'Chinese Malay' and modern Indonesian, especially because the former was also used in the written discourse of members of ethnic groups besides the Chinese in the colonial period and well into the postindependence era" (Kahin 1991,第54頁).
參考
[編輯]- ^ Berapakah Jumlah Sesungguhnya Populasi Tionghoa di Indonesia?. nationalgeographic.grid.id. 5 June 2021 [22 August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8).
- ^ 存档副本 (PDF). [2017-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0-16).
- ^ Thomas Fuller. Indonesia's Ethnic Chinese Find a Haven For Now, But Their Future Is Uncertain: Malaysia's Wary Welcom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The New York Times. 12 December 1998 [2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0).
- ^ Stephen Gapps. A Complicated Journey: Chinese, Indonesian, and Australian Family Histories. 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2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y 2018).
- ^ Terri McCormack. Indonesians. Dictionary of Sydney. 2008 [2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 ^ Statistics.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ROC. [2011-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1) (中文).
- ^ Wang Gungwu. Sojourn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Southeast Asia'. Anthony Reid (編).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1–9.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216153356/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LASM304H05_Y7A100C1SHA000/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ocac2014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存档副本. [2021-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 11.0 11.1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74頁.
- ^ Hoon 2006,第96頁.
- ^ Joe Cochrane. An Ethnic Chinese Christian, Breaking Barriers in Indonesia. The New York Times. 22 November 2014 [2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8).
- ^ Cunningham 2008,第104頁.
- ^ Furnivall, John Sydenham. Netherlands India: A study of plur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1939.
- ^ Suryadinata 1997,第xv頁.
- ^ Suryadinata 1997,第33頁.
- ^ Suryadinata 1997,第50頁.
- ^ Liu, Oiyan. Countering “Chinese Imperialism”: Sinophobia and Border Protection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Indonesia 97. 2014: 87–110 [2024-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9).
- ^ Chinese in Indonesia. Minority Rights Group.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8).
- ^ 雨林; 知乎 司馬超群. 谈谈中国和印尼签订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和平日報.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8).
- ^ 原晶晶; 楊曉強. 印度尼西亚华人及其资本发展现状 (PDF). 東南亞縱橫. 2011-06 [2024-0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2-27).
- ^ Purdey 2006,第22頁.
- ^ Purdey 2006,第108頁.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Eric Taher. Berapakah Jumlah Sesungguhnya Populasi Tionghoa di Indonesia?.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2024-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8).
- ^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76頁.
- ^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75頁.
- ^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83頁.
- ^ 29.0 29.1 29.2 TIONGHOA INDONESIA: DARI DIKOTOMI KE MONO-IDENTITAS? (PDF). [2020-12-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08).
- ^ Ananta, Arifin & Bakhtiar 2008,第27頁.
- ^ Ananta, Arifin & Bakhtiar 2008,第26頁.
- ^ 32.0 32.1 Heidhues 1999,第151頁.
- ^ 33.0 33.1 Ananta, Arifin & Bakhtiar 2008,第20頁.
- ^ 34.0 34.1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73頁.
- ^ 35.0 35.1 35.2 Skinner 1963,第97頁.
- ^ 印尼 2005 年華人人口統計推估 (PDF). ebooks.lib.ntu.edu.tw. October 2006 [16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18) (中文).
- ^ Suryadinata, Arifin & Ananta 2003,第80頁.
- ^ 38.0 38.1 McKeown 2005,第73頁.
- ^ Penny & Gunawan 2001,第440頁.
- ^ Walrond 2009.
- ^ Coppel 2002,第356頁.
- ^ Cunningham 2008,第106頁.
- ^ Cunningham 2008,第95頁.
- ^ Nagata 1999,第725頁.
- ^ Suryadinata 1984,第96頁.
- ^ Skinner 1963,第110頁.
- ^ 47.0 47.1 Afkar Aristoteles Mukhaer. Memahami Dunia Tionghoa Indonesia, Antara Totok dan Peranakan. National Geographic Indonesia. [2024-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 ^ v. Chinese Indonesian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Some Major Characteristics.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2008: 1-16.
- ^ Dawis 2009,第77頁.
- ^ Skinner 1963,第107頁.
- ^ Skinner 1963,第108頁.
- ^ Dawis 2009,第80頁.
- ^ Tan 2005,第805頁.
- ^ Purdey 2006,第179頁.
- ^ Coppel 2002,第357頁.
- ^ Tan 2008,第1頁.
- ^ 57.0 57.1 Kahin 1991,第119頁.
- ^ Dawis 2009,第78–82頁.
- ^ Suryadinata 2004,第viii頁.
- ^ Dawis 2009,第xxii頁.
- ^ Dawis 2009,第78頁.
- ^ Twang Peck Yang. The Chinese Business Elite in Indonesia and the Transition to Independence, 1940-1950. 199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9835600197.
- ^ Suryadinata 2008,第11頁.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Tempo 2007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Robison 1986,第272頁.
- ^ Murray L Weidenbaum. The Bamboo Network: How Expatriate Chinese Entrepreneurs are Creating a New Economic Superpower in Asia. Martin Kessler Books, Free Press. 1 January 1996: 4–8. ISBN 978-0-684-82289-1.
- ^ Robison 1986,第275頁.
- ^ East Asia Analytical Unit 1995,第41頁.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BusinessWorld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Mead 28 June 1998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Schmetzer 18 March 1998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Chua 2008,第43頁.
- ^ Chua 2008,第147頁.
- ^ Chua 2008,第72–73頁.
- ^ Chua 2008,第75頁.
- ^ Chua 2008,第114頁.
- ^ Chua 2008,第116頁.
- ^ Chua 2008,第142頁.
- ^ Skinner 1963,第105頁.
- ^ Dawis 2009,第79頁.
- ^ 81.0 81.1 Suryadinata 2002,第133頁.
- ^ Suryadinata 2002,第127–128頁.
- ^ 83.0 83.1 83.2 Skinner 1963,第102頁.
- ^ Lewis 2005,第391頁.
- ^ Tan-Johannes, Grace. Why more Chinese Indonesians are learning Mandarin, and nurturing their children'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hinese cultur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8-08-23 [2018-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 ^ Heidhues 1999,第154頁.
- ^ Rafferty, Ellen. Languages of the Chinese of Java—An Historical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4, 43 (2): 247–272. ISSN 0021-9118. JSTOR 2055313. S2CID 163299613. doi:10.2307/2055313.
- ^ Kahin 1991,第55頁.
- ^ Kahin 1991,第61頁.
- ^ Kahin 1991,第65頁.
- ^ Williams, Lea E.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genesis of the Pan-Chinese movement in Indonesia, 1900-1916.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60.
- ^ Dede Oetomo. The Chinese of Pasuruan: Their Language and Identity.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7.
- ^ 93.0 93.1 Aris Ananta, Evi Nurvidya Arifin, M Sairi Hasbullah, Nur Budi Handayani, Agus Pramono. Demography of Indonesia's Ethnicity.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5. p. 273.
- ^ Ananta, Arifin & Bakhtiar 2008,第30頁.
- ^ Ma 2005,第120頁.
- ^ 96.0 96.1 Melihat Sekilas tentang Sejarah Agama Konghucu di Indonesia. [2020-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 ^ Suryadinata 2008,第10頁.
- ^ Pratiwo 2007,第74頁.
- ^ Widodo 2007,第69頁.
- ^ Widodo 2007,第60頁.
- ^ Pratiwo 2007,第75頁.
- ^ Pratiwo 2007,第76頁.
- ^ 103.0 103.1 Tan 2002,第154頁.
- ^ Tan 2002,第155–156頁.
- ^ 105.0 105.1 Tan 2002,第158頁.
- ^ Tan 2002,第157頁.
- ^ Tan 2002,第160頁.
- ^ Tan 2002,第168頁.
- ^ Indonesian Chinese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 Indonesian Chinese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 Indonesia. 1972, 14: 49–71.
- ^ Williams, Lea E.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genesis of the Pan-Chinese movement in Indonesia, 1900-1916.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60.
- ^ Ming Tien Nio Govaars-Tjia. Hollands onderwijs in een koloniale samenleving: de Chinese ervaring in Indonesië, 1900-1942. De Vijver. 1999.
- ^ Sai, S. M. Dutch Colonial Educa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Indonesia, 1900-1942. 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006: 324-327.
- ^ 113.0 113.1 "Overseas Schoo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aiw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on January 10, 2016.
- ^ "Taiwan School in Jakarta, Indonesia Tropical Charm in Kalapa Gading Perma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aiw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ebruary 26, 2009. Retrieved on January 10, 2016. See Chinese tex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an 2005,第806頁.
- ^ Dawis 2009,第3頁.
- ^ 117.0 117.1 Hoon 2006,第113頁.
- ^ Hoon 2006,第114頁.
- ^ Sen 2006,第121頁.
- ^ Sen 2006,第123頁.
- ^ Dawis 2009,第14頁.
- ^ Leo Suryadinata. Chinese politics in Post-Suharto's Indonesia. doi:10.1525/as.2001.41.3.502.
- ^ Tanasaldy, Taufiq. A decade after the Reform: political activism of the Chinese of West Kalimantan, Indonesia.. Asian Ethnicity. 2015, (no. 4): 446–479.
- ^ Suryadinata, Leo. Chinese Politics in Post-Suharto's Indonesia. Beyond the Ethnic Approach?. Asian Survey. 2001, (41): 502–524.
- ^ 中央社/雅加達2日專電,"雅加達唐人街閩南式天主教堂 見證排華傷痕"[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報,2022-02-02.
- ^ Skinner 1963,第101頁.
- ^ Gernet 1996,第6頁.
- ^ Skinner 1963,第103頁.
- ^ 129.00 129.01 129.02 129.03 129.04 129.05 129.06 129.07 129.08 129.09 佐科维新内阁有2位华裔. 印尼國際日報. 2016年8月2日 [2018年8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21日).
書目
[編輯]第三手來源
[編輯]- Heidhues, Mary Somers, Indonesia, Pan, Lynn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1–168, 1999, ISBN 978-0-674-25210-3.
- Ma, Rosey Wang, Hui Diaspora, Ember, Melvin; Ember, Carol R.; Skoggard, Ian (編), Encyclopedia of Diasporas: 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New York, N.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113–124, 2005, ISBN 978-0-387-29904-4.
- McKeown, Adam, Chinese Diaspora, Ember, Melvin; Ember, Carol R.; Skoggard, Ian (編), Encyclopedia of Diasporas: 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New York, N.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65–76, 2005, ISBN 978-0-387-29904-4.
- Nagata, Judith, Indonesians, Magocsi, Paul R. (編), Encyclopedia of Canada's Peoples, Toronto, 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723–726, 1999, ISBN 978-0-8020-2938-6.
- Penny, Janet; Gunawan, Tuti, Indonesians, Jupp, James (編), The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2nd,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39–441, 2001, ISBN 978-0-521-80789-0.
- Reid, Anthony,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interactions, Pan, Lynn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1–53, 1999, ISBN 978-0-674-25210-3.
- Reid, Anthony, Entrepreneurial Minorities,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Chirot, Daniel; Reid, Anthony (編), Essential Outsiders: Chinese and Jews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nd Central Europ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33–73, 2007, ISBN 978-0-295-97613-6.
- Tan, Mely G., Ethnic Chinese in Indonesia, Ember, Melvin; Ember, Carol R.; Skoggard, Ian (編), Encyclopedia of Diasporas: 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New York, N.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795–807, 2005, ISBN 978-0-387-29904-4.
- Walrond, Carl, Indonesians, Auckland: Te 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2009-03-04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第二手來源
[編輯]- Ananta, Aris; Arifin, Evi Nurvidya; Bakhtiar, Chinese Indonesians in Indonesia and the Province of Riau Archipelago: A Demographic Analysis, Suryadinata, Leo (編),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7–47, 2008, ISBN 978-981-230-834-4.
- Borschberg, Peter (編), Iberians in the Singapore-Melaka area and adjacent regions (16th to 18th century) 14 illustrated, Wiesbaden, Germany: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2004 [2011-12-14], ISBN 978-3-447-0510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Chang, Yau Hoon, Mapping 'Chinese' Christian Schools in Indonesia: Ethnicity, Class and Religio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2010-10-16, 12 (3): 403–411 [2012-02-15], S2CID 145461894, doi:10.1007/s12564-010-914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1).
- Chua, Christian, Chinese Big Business in Indonesia: The State of Capital, Routledg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Series, London: Routledge, 2008, ISBN 978-0-415-45074-4.
- Coppel, Charles A., Studying Ethnic Chinese in Indonesia, Asian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Singapor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2002, ISBN 978-9971-9904-0-4.
- Cunningham, Clark E., Unity and Diversity among Indonesian 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Ling, Huping (編), Emerging Voices: Experiences of Underrepresented Asian Americans, Piscataway,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90–108, 2008, ISBN 978-0-8135-4341-3.
- Dawis, Aimee, The Chinese of Indonesia and Their Search for Ident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Media,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2009, ISBN 978-1-60497-606-9.
- East Asia Analytical Unit,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 Networks in Asia, Canberra: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1995, ISBN 978-0-642-22960-1.
- Gernet, Jac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nd,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521-49781-7.
- Guillot, C.; Lombard, Denys; Ptak, Roderich (編), 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the China Sea: miscellaneous notes, Wiesbaden, Germany: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1998 [2011-12-14], ISBN 978-3-447-040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Heidhues, Mary Somers, Chinese Settlements in Rural Southeast Asia: Unwritten Histories, Reid, Anthony (編),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64–182, 2001, ISBN 978-0-8248-2446-4.
- Hoon, Chang-Yau,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The Re-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Post-Suharto Indonesia, Sun, Wanning (編), Media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Community, Communications and Commerce, London: Routledge: 91–118, 2006, ISBN 978-0-415-35204-8.
- Kahin, Audrey (編), Indonesia: The Role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in Shaping Modern Indonesian Life, Ithaca, N.Y.: Cornell Southeast Asia Program, 1991 [2021-11-08], ISBN 978-99936-0-44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4).
- Lewis, M. Paul (編), Indonesia,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5th, Dallas, T.X.: SIL International, 2005 [2010-01-26], ISBN 978-1-55671-15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Phoa, Liong Gie, The Changing Economic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in Netherlands India, Fernando, M. R.; Bulbeck, David (編), Chinese Economic Activity in Netherlands India: Selected Translations from the Dutch,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5–18, 1992, ISBN 978-981-3016-21-7.
- Pratiwo, Seeking the Spirit of the Age: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Indonesia Today, Nas, Peter J. M. (編),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Architecture in Indonesia, Leiden: 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73–83, 2007, ISBN 978-90-6718-296-6.
- Purdey, Jemma, Anti-Chinese Violence in Indonesia, 1996–1999,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ISBN 978-0-8248-3057-1.
- Reid, Anthony, Flows and Seepages in the Long-term Chinese Interaction with Southeast Asia,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5–50, 2001, ISBN 978-0-8248-2446-4.
- Robison, Richard, The Emergence of a Capitalist Class: Chinese-Owned Capital, Indonesia: The Rise of Capital, Sydney: Allen & Unwin: 271–322, 1986, ISBN 978-0-04-909024-8.
- Sen, Krishna, 'Chinese' Indonesians in National Cinema, Sun, Wanning (編), Media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Community, Communications and Commerce, London: Routledge: 119–136, 2006, ISBN 978-0-415-35204-8.
- Setiono, Benny G., Tionghoa dalam Pusaran Politik [Indonesia's Chinese Community under Political Turmoil], Jakarta: Elkasa, 2003, ISBN 978-979-96887-4-3 (印度尼西亞語).
- Skinner, G. William, The Chinese Minority, McVey, Ruth (編), Indonesia, Survey of World Culture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Southeast Asia Studies: 97–117, 1963, OCLC 411723.
- Suryadinata, Leo, The Ethnic Chinese Issue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Indonesia (PDF), Trends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1999, ISSN 0219-32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14).
- Suryadinata, Leo, Democracy and Ethnic Chinese Politics, Election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26–138, 2002, ISBN 978-981-230-121-5.
- Suryadinata, Leo, Chinese Indonesian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Some Major Characteristics, Suryadinata, Leo (編),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16, 2008, ISBN 978-981-230-834-4.
- Suryadinata, Leo (編), Chinese Indonesians: State Policy, Monoculture, and Multiculture,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2004, ISBN 978-981-210-298-0.
- Suryadinata, Leo, Dilema Minoritas Tionghoa [Dilemma of the Chinese Minority], Jakarta: Grafiti Pers, 1984, OCLC 11882266 (印度尼西亞語).
- Suryadinata, Leo; Arifin, Evi Nurvidya; Ananta, Aris, The Ethnic Chinese: A Declining Percentage, Indonesia's Population: Ethnicity and Religion in a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 Indonesia's Population Serie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73–102, 2003, ISBN 978-981-230-218-2.
- Tan, Mely G.,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n Indonesian Urban Society, Wu, David Y. H.; Cheung, Sidney C. H. (編),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ood,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52–169, 2002, ISBN 978-0-8248-2582-9.
- Tan, Mely G., Etnis Tionghoa di Indonesia: Kumpulan Tulisan [Ethnic Chinese in Indonesia: Collected Writings], Jakarta: Yayasan Obor Indonesia, 2008, ISBN 978-979-461-689-5 (英語及印度尼西亞語).
- Widodo, Johannes, The Chinese Diaspora's Urban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in Indonesia, Nas, Peter J. M. (編),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Architecture in Indonesia, Leiden: 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67–72, 2007, ISBN 978-90-6718-296-6.
第一手來源
[編輯]- Hellwig, Tineke; Tagliacozzo, Eric (編), The Indonesia Reader: History, Culture, Politic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8223-4424-7.
- Suryadinata, Leo (編), Political Thinking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1900–1995: A Sourcebook 2nd,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978-9971-69-201-8.
擴展閱讀
[編輯]- 王賡武,黃堅立 《海外華人硏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 王賡武敎授論文選》ISBN 978-981-4285-47-6
- 李學民、黃昆章 《印尼華僑史:古代至1949年》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ISBN 978-7-5361-3071-5, 9787536130715
- T'ien Ju-k'ang. The Chinese of Sarawak, L. S. E. Monographs on Social Anthropology, No. 12, London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1953.
- Willmott, Donald Earl. The Chinese of Semarang: A Changing Minority in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