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地區
24°00′N 88°00′E / 24.000°N 88.000°E
孟加拉地圖 | |
最大城市 | 達卡 23°25′N 90°13′E / 23.42°N 90.22°E 加爾各答 23°20′N 88°13′E / 23.34°N 88.22°E |
主要語言 | 孟加拉語 |
面積 | 232,752 km² |
人口(2001) | 245,598,679[1][2] |
人口密度 | 951.3/km²[1][2] |
嬰兒死亡率 | 55.91 per 1000 live births[3][4] |
網站 | bangladesh.gov.b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wbgov.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國家 | 孟加拉 印度 |
孟加拉地區(孟加拉語:বঙ্গদেশ,羅馬化:Vaṅgadēśa,拉丁音譯:Bônggôdeś),簡稱孟加拉(孟加拉語:বাঙ্গালাঃ,羅馬化:Vāṅgālāḥ),古稱磐起、佛迦羅、鵬茄羅或懵伽羅(孟加拉語:বঙ্গ,羅馬化:Vaṅga),包含東孟加拉(孟加拉語:পূর্ব বাংলা,羅馬化:pūrva Vāṁlā)卽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通稱孟加拉,孟加拉語:বাংলাদেশ,羅馬化:Vāṁlādēśa,拉丁音譯:Bangladeś),以及西孟加拉(孟加拉語:পশ্চিমবঙ্গ,羅馬化:Paścimavaṅga)卽印度西孟加拉邦等地,有時包含印度比哈爾邦、特里普拉邦和奧里薩邦,這一地區的主要居民為孟加拉人,講孟加拉語。人口的66%信奉伊斯蘭教,33%信奉印度教。
用語習慣
[編輯]孟加拉語及其它印度語言中,一般「鵬茄」、「鵬茄提舍」或「鵬茄羅」一般指大孟加拉地區,「鵬羅提舍」特指孟加拉國(東孟加拉)。但這種區分並不嚴格,「鵬羅提舍」也可以指大孟加拉地區。
簡介
[編輯]孟加拉地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孟加拉地區大部分為低海拔的恆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南部為松達班——擁有世界最大的紅樹林森林,同時也是孟加拉虎的家園。
這一地區人口主要以耕作為主的農業人口,加爾各答和達卡為人口達數百萬的特大城市。孟加拉地區的顯著貢獻就是以孟加拉文藝復興形式激勵印度社會的社會文化提升和印度獨立相關的革命運動。
1876年,發生在孟加拉的一場颶風造成大約20萬人死亡。1970年波拉氣旋則造成50萬人死亡[5]。
史籍記載
[編輯]在中文古典典籍中孟加拉在《後漢書》為「磐起國」;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中稱為「鵬茄羅」,國都「茶那咭」;元汪大淵著《島夷志略》作「朋加剌」;明馬歡著《瀛涯勝覽》作「榜葛剌」。《明史》作彭加那(彭加剌、彭加奴)。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West Bengal. Census of India, 2001.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06-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 ^ 2.0 2.1 World Bank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2006.
- ^ West Bengal - Human development fact sheet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01 [2007-03-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5-04-28).
- ^ The World Factbook - Bangladesh. CIA World Factbook. 2001 [200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9).
- ^ Chowdhury, Masud Hasan. Cyclone. Banglapedia. Asiatic Society of Bangladesh. [6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January 2016).